从心理健康谈素食
傅益永
根据大脑生理学的说明,人的头脑活动力,是由脑细胞内具有正反两种力量交互作用而成。此项正反作用在脑髓里一层高于一层的撞击不已,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思考。若单是“正作用”强,此人便是盲目的冲动者。若单是“负作用”强,就变成了什么都不能做的消极者。所以要头脑好,必须正负作用都强,而且配合良好。要使大脑细胞充分发挥正负作用,必须充分供给必需养分。这些养分就是麸酸、B1、B6、B12、泛酸及氧等。麸酸须与B1、B12 配合,才能使正作用发挥力量,反之,麸酸与B6 及泛酸配合,才能使负作用发生能力。又在负作用发挥“阻止力”时,并不需要多的热能,但正作用发挥“进行力”时,却需大量热能,须从血液中取用大量的氧,因此,脑细胞须经常有新鲜血液供应氧气。可是,含麸酸丰富的食物,有大豆、小麦粉、麦麸、花生、豌豆等,但在肉类中很难找到。也因此素食能获得健全的脑力,创造高超的智慧。
情绪可操纵腺体,它刺激或停止腺体的分泌,甚或改变它的组合。人在生气、害怕或烦恼时,会经由情绪受压力产生过多的荷尔蒙,毒害组织,产生疾病。动物身体,与人体一样,在强烈愤怒或痛苦时会生病,他们在被牵往屠宰受戮途中,会充满愤怒、恐惧、憎恨等恶劣情绪,致使内分泌发生强烈变化,这些大量的荷尔蒙或其他化学物,特别是肾上腺素,留在肉内,人吃了会毒害人体组织,同时也会对人心智有不良影响。过去曾有过母亲生气时不宜哺乳婴儿的报告。
音乐、祈祷、色彩、幽默、笑容都有人用以治病,推论素食有疗效,自属可能。笔者曾在日本参观牧场使用适当音乐增加乳牛产奶的实例。最近台北市面已有音乐录音带治病的广告出现,惟其效果如何、有待详细确实评估。最近有东部之行,曾在一奶牛场见到牛群一闻某种音乐,即自动排队到挤奶室接受挤牛奶。也就是音乐有指挥牛只的能力。
古人即有“若使忧能伤人,此子不得永年”的话。岳飞满江红歌词中有“怒发冲冠”之句。可惜都没有进一步的解释。我曾亲自见到将老鼠下半身浸在水中做实验,经过数小时的紧张,老鼠就产生了肠胃溃疡。这些事实,都表现出生理与精神之间的密切关系。当然也都同样能受食物的影响。
圣玛利安那医科大学精神神经科副教授岩井宽助氏,将心与体的关联说“有情绪回路”。恋爱中的女性显得更美,乃是感情经过这项回路,使皮肤血行良好促进眼内分泌液,增加了眼神的光辉。东京精神医学综合研究所诸治隆嗣氏主张,消化器与大脑之间,存在着密接的回路自动控制系统,使心身互为影响。由此亦可证明食物对精神会有影响力。
美国北达科他州人类营养研究中心主任尼尔森指出,非柑桔类水果,十字花科蔬菜与豆类是含硼最多的食物。尼尔森的同事、心理专家潘兰德用脑波检视器测视十五位四十五岁以上男女实验者脑部活动变化,得知食物中硼量很低时,脑部注意力和警觉性会降低,也会有运动障碍的现象。
美国素食家凯格氏曾著书力证,谓昔年日俄战役,俄兵所以战败的原因,是由于俄兵缺乏持久力,亦即日兵肉食少于俄兵而心神较为宁静之故。
日本国立公众卫生院平山雄博士,以研究学术的眼光,曾发现素食者嗜欲淡、神智清、脑力敏捷;反之,肉食者嗜欲浓、神志浊、神经迟钝。此与我国《大戴礼记》的话不谋而合。
研究秃发或白发的成因,乃由于精神遭受刺激所致,我国春秋末年伍子胥过昭关之险,一夜须发尽白。法国大革命时的王妃玛丽·安多瓦尼在获知自己被判死刑,也于一夜之间白发苍苍。这都是因为精神上的极度负担,血液无法正常送到发根,使头发在瞬息间变了质。毛发的主要成分,是含有硫元素的甲硫胺基酸及光胺基酸,这两种胺基酸较少存在于富含蛋白质的肉食中,而植物性蛋自质的代表芝麻。大豆及花生中却含量甚丰。按中医本草早将芝麻与黑发联上关系,可见中医也有些宝藏值得探索。
日人岩崎靖雄与中村矿一两位医生,合著了一本《从食物改变个性》专书,台湾有中译本。我对此书宗旨深表认同。可惜他们对“素食与菜食”分不清楚,对合理的素食不够了解,因此内容有多处值得商榷,专家都不了解素食,也显出素食营养教育与普及的重要性。
哈力斯特在华盛顿心理实验室作过一个实验,用玻璃管插入冰水中,试者向管口呼出之气遇冰会凝集于玻璃管中,心理正常者呼出的凝集液透明无色无毒,而怨恨、暴怒、恐怖和妒忌者的凝集液则显出不同颜色,经分析均含有毒索。妒忌者的毒素,可在数分钟内毒死一只鼠。而怨恨深者呼出一小时的凝集液可毒死多人,这也是素食者较少发生恶疮的理由,是否可一试。
现代人因工作忙碌,容易受情绪或压力干扰而产生疾病,“心身性皮肤病”即为其中之一,例如“慢性荨麻疹”“脂漏性皮肤炎”“单纯疱疹”等,单以药物并不能达到完全治疗效果,还须同时经由“心”去着手,需要患者放松心情,保持规律生活习惯,少吃油腻刺激食品等,素食自然更加理想。高雄凯旋医院精神科医师何志培撰文,认为心理压力所以造成头皮出现秃发的“圆秃”,即是由于“焦虑性精神官能症”所致,经处方抗焦虑剂及三个月的“支持性心理治疗”而治愈。另有报导,台北三军总医院复健科调查209位对象,经以电脑分析后显示,非明显病变性下背痛与生活压力的相关程度颇高,医师建议,适度舒缓身心,调整生活步伐,将有助于改善因生活压力及情绪因素引起的下背痛症状,乃是健康的现代人自处之道。从上例可知,许多生理病的原因是源于心理压力。在今天的社会中,升学、就业、婚姻、家事、国事、天下事,压力本来就多,连吃饭都要速食,旅游休闲也得赶时间,每天的生活,总是绷得紧紧的,欲望像贪得无厌的怪兽,永不厌足的噬啃人们的心。压力从各方面蜂拥而至,造成各种不同程度的心理病,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有病。而一般人更缺乏这种心理病的观念。只有在心智灵明、虚心反省的情况之下,才会发现今天发生的许多异常现象,与心理不正常有密切关系,而素食能减少刺激,使人清心寡欲,降低欲求,一念之转,很自然的消除了许多灾害。这是现代社会很少人注意的问题,特别提出来请大家共同研究。
多肉食者必多伴以酗酒,饮酒能损毁学习与记忆能力。这点美国佛洛里达大学医学院副教授傅仁德博士曾用老鼠作过广泛研究,获得很多资料。
酒类乃是很多人所喜好的食物,但真正素食的人联带的应该不会喝酒,纵然有少数人不戒酒,烂醉的情形一定比肉食者少得很多,这原是很可喜的现象。据医学研究,因饮酒缺乏节制而带来的弊害有:影响行为习惯、人际关系、生活方式、改变意志、还会减少生产力、增加意外事故与犯罪倾向等。长期饮酒的人发生急慢神经系统伤害相当多。很可能乐极生悲,抱憾终生。酒精一进入人体,即随着血液与其他液体散布全身。当100毫升血液中含有15一55毫克酒精时,视觉即开始受影响,超过35毫克,肌肉即有不协调的现象,超过100毫克,即进入激动期,对外来反应开始迟钝,驾车容易肇事,如达到200一300毫克,脑及骨髓开始受抑制。讲话不清楚,行动不平稳,称为不协调期,若上升到400一500毫克时,连延脑也受抑制,意识丧失,体温下降,呼吸中枢及血管运动中枢受到抑制,可能危及生命,进入昏迷期。如以血液中酒精浓度零时为意外发生倾向的基数,则60毫克百分比的意外发生倾向增为2倍,80毫克为4倍, 100毫克为8倍,140毫克高达20倍以上,这就是各国为什么规定饮酒不能驾车的原因。根据统计,1991年度台湾地区机动车辆肇事4729件,死亡3305人,受伤4308人,损失金额估计在台币10亿元以上。其中有多少件是因饮酒肇事,未加注明,但记忆中曾见报载有好几次的肇事原因是由于饮酒所致,故在此特加引一些具体数据,请驾车人有所警惕。其实,全部车祸的减少或避免,仍然有赖于驾驶人的自我克制。而自我克制,则来自清醒的人生观。
奥林匹克之父柯贝尔丹男爵曾经说过:“有健全的身体,才有健全的精神。”而素食则是健康身体的保证。
摘自《身心健康的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