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独乐与独醒(林清玄)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5937

独乐与独醒

林清玄

    人生的朋友大致可以分成四种类型:
    一种是在欢乐的时候不会想到我们,只在痛苦无助的时候才来找我们分担。这样的朋友往往也最不能分担别人的痛苦,只愿别人都带给他欢乐。他把痛苦都倾泻给别人,自己却很快的忘掉。
    一种是他只在快乐的时候才找朋友,却把痛苦独自埋藏在内心,这样的朋友通常能善解别人的痛苦,当我们丢掉痛苦时,他却接住它。
    一种是不管在什么时刻、什么心情都需要别人共享,认为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独悲哀不如众悲哀,恋爱时急着向全世界的朋友宣告,失恋的时候也要立即敬告诸亲友,他永远有同行者,但他也很好奇好事,总希望朋友像他一样,把一切最私密的事对他倾诉。
    还有一种朋友,他不会特别与人亲近,他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独自快乐、独自清醒,他胸怀广大、思虑细腻、品味优越,带着一些无法测知的神秘。他们做朋友最大的益处是善于聆听,像大海一样可以容受别人欢乐或苦痛的泻注,但自己不动不摇,由于他知道解决问题的关键,因此对别人的快乐鼓励,对苦痛伸出援手。
    用水来做比喻,第一种是“河流型”,他们把一切自己制造的垃圾都流向大海。第二种是“池塘型”,他们善于收藏别人和自己的苦痛。第三种是“波浪型”;他们总是一波一波打上岸来,永远没有静止的时刻。第四种是“大海型”他们接纳百川,但不失自我。
    当然,把朋友做这样的划分不是绝对的,因为朋友有千百种面目,这只是大致的类型罢了。
    我们到底要交什么样的朋友?或者说,我们希望自己变成什么样的朋友?
    卡莱尔.纪伯伦在《友谊》里有这样的两段话:“你的朋友是来回应你的需要的,他是你的田园,你以爱心播种,以感恩的心收成。他是你的餐桌和壁灯,因为你饥饿时去找他,又为求安宁寻他。”“把你最好的给你的朋友,如果他一定要知道你的低潮,也让他知道你的高潮吧。如果只是为了消磨时间才找你的朋友,又有什么意思呢?找他共享生命吧!因为他满足你的需要,而不是填满你的空虚。让友谊的甜蜜中有欢笑和分享的快乐吧!因为心灵在琐事的露珠中,找到了它的清晨而变得清爽。”
    在农业社会时代,友谊是单纯的,因为其中比较少有利害关系;在少年时代,友谊也是纯粹的,因为多的是心灵与精神的联系,很少有欲望的纠葛。
    工业社会的中年人,友谊常成为复杂的纠缠,朋友一词也浮滥了,我们很难和一个人在海岸散步,互相倾听心灵;难得和一个人在茶屋里,谈一些纯粹的事物了,朋友成为群体一般,要在啤酒屋里大杯灌酒;在饭店里大口吃肉一起吆喝;甚至在卡拉0K这种黑暗的地方,对唱着浮滥的心声。
    从前,我们在有友谊的地方得到心的明净、得到抚慰与关怀、得到智慧与安宁。现在有许多时候,“朋友”反而使我们混浊、冷漠、失落、愚痴与不安。现代人在烦闷压迫匆忙的生活里,已经失落了从前对友谊的注视,大部分现代人都成为“河流型”、“池塘型”、“波浪型”的格局,要找有大海胸襟的人就很少了。
    在现代社会,独乐与独醒就变得十分重要,所谓“独乐”是一个人独处时也能欢喜,有心灵与生命的充实,就是一下午静静坐着也能安然;所谓“独醒”,是不为众乐所迷惑,众人都认为应该过的生活方式,往往不一定适合我们,那么,何不独自醒着呢?
    只有我们能独乐独醒,我们才能成为大海型的人,在河流冲来的时候、在池塘满水的时候、在波浪推过的时候,我们都能包容,并且不损及自身的清净。纪伯伦如是说:“你和朋友分手时,不要悲伤,因为你最爱的那些美质,在他离开你时你会觉得更明显,就好像爬山的人在平地上遥望高山,那山显得更清晰。”

摘自《如意菩提》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山水说(周讯)
下一篇:科学能替代佛法吗?(罗颢)
 菩提心的尊贵殊胜及其功德(演培)
 惟心(梁启超)
 修行的所依(慧广法师)
 在家与出家(黄念祖)
 宗喀巴大师“七因果”次第(邹相)
 净空法师说早晚课
 白居易的佛教信仰(陈荃)
 佛法修学当量力而行(蒋鑫)
 芸芸众生(戴胜德)
 说于相离相(刘先和)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从游心法海六十年》谈印顺导师之佛学思想[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半桶水[栏目:戒嗔的白粥馆]
 预测三千年[栏目:论语禅]
 笑一笑 海阔天空[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当代僧伽教育[栏目:佛子禅心·种德禅寺佛学苑学僧文选]
 不举什么样的众生过,不犯轻垢罪?[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念药师咒的三大利益[栏目:药师佛·文集]
 第一 犍度篇 蕴相应(下)[栏目:犍度篇]
 「有住」与「无住」[栏目: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文明在进步还是倒退[栏目:钵水明镜·传喜法师开示录]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