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末法思想与房山石经(魏承思)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34

末法思想与房山石经

魏承思

    中国佛教的末法思想形成于北朝至隋代。经过北朝的废佛运动打击, 佛教徒中产生了一种“末法”思想,认为当时已经进入了末法时代。信行(540一594)创立的“三阶教”便是从这种思想中酝酿而成的。他把整个佛教按照时、处、人分作三阶,当时是佛灭1000年以后,社会浊恶,众生颠倒,到了第三阶时期,此时必须按照“普佛普敬”的佛法去做。所谓普佛,就是宣传所有人都具有佛性,一切人都没有差别,从而导致对一切人不分爱憎轻重的普敬思想。要求僧俗同信同行,勤于实践。三阶教设立无尽藏院,积聚钱帛,以供修缮寺塔和布施老病贫困之人。三阶教的教义,在佛教看来是反常的,是异端,因此,整个三阶教的历史是一部被镇压的历史。隋开皇二十年(60年)三阶教被下令禁止,以后又经过多次取缔,但仍时起时伏。在末法思想影响下,佛教徒们开始把经典刻在石头上以流传后人,体现了使佛教教义永远存在下去的护法精神。静琬的房山石经就是这种精神的产物。隋大业年间(605一617)年,幽州智泉寺(今在北京房山县)僧静琬为了准备在未来佛法毁灭后,能使佛经流通于世,发愿将一切经刻于碑石上,他30年刻经不辍。静琬死后,历代有人续刻。
    自隋至明,共开凿藏经洞9个,藏石经板4195块,成为现今我们研究中国书法和宗教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摘自《中国佛教》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无言之美
下一篇:淤泥中绽放清净之莲(宣化上人)
 剔除心中的杂草(心律)
 奉献
 客观的真义(尤智表)
 祖师大德关于静坐的指示(徐恒志)
 当下是美(黄靖雅)
 略说“求不得苦”(清平)
 佯狂济世一颠僧(姚展雄)
 我的弘法观(蒋鑫)
 生活禅的生命力(愚子)
 行脚(莲池大师)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远离四种执著[栏目:宗萨钦哲仁波切]
 誓愿求往生 不贪福报 临终呈瑞相 启迪后人(记胞姊张毓如往生事迹)[栏目:昌臻法师]
 ‘谋生’与‘谋死’[栏目:宣化上人]
 对妙老的回忆(释禅慧)[栏目:妙湛老和尚纪念文集]
 佛陀:尊贵的医师[栏目:著述文集]
 什么是菩萨戒中的“前人领解”?[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我出家的目的[栏目:佛子禅心·种德禅寺佛学苑学僧文选]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七五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二集]
 Diligent and Steady Career Management[栏目:Master Sheng-Yen]
 发心即无障碍,利他就是自利[栏目:禅林衲子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