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唯识研究 第五章 八识万法的体性
 
{返回 周叔迦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27

唯识研究

周叔迦

第五章 八识万法的体性

这百法是包罗万象的总纲,八识又是百法的主脑。这宇宙间的万象以及八识的心主究竟是甚么体性呢?要知道每一种法都具足三种特性:

 ㈠「遍计所执性」:

 遍是普遍;计是计校。这性不是附属于一切万法的本质;而是由于人的普遍计校所生的执着。平常人对于一切事理,总有两层执着:

⑴一切诸法各各有特性。

⑵一切特性都有本体。譬如某人不认识牛,才听见人说牛,便要推想到甚么叫做牛?又如见着牛而不认识牠叫甚么?便要推想:牠是鬼呢?牠是兽呢?所以一切遍计所执不出两种:

①「文字语言」

②「义理」

 为甚么这些执着要标明普遍与计校两层呢?因为我们的智识有四种不同:

①遍而非计

②计而非遍

③非遍亦非计

④遍亦是计

这遍而非计,是一切圣者所得的「无漏智」。我们平常人的智识是「有漏识」,如同器皿有了漏孔似的,永远不会盛满,因为他对于一切都不曾彻底的研究与认识。研究唯识而经过种种对于智识上的整理,才能彻底认清一切,所谓大澈大悟的境界,便无所不知,无所不了解。然而他的知解不是从计校上得来的,所以是遍而非计。那计而非遍的便是我们的「第七识」,他只知道计校着有「我」,然而这「我见」是虚妄的;其他的一切宇宙、一切人生、一切事理,这第七识是不能计校的,所以是计而非遍。这非遍又非计,便是我们的「前五识」以及「阿赖耶识」。他只能了别自己的对象同环境,所以不是遍;他不能想念分别,所以不是计。那「遍亦是计」的,就是我们的「意识」。他是时时刻刻计校一切颜色、声音、香臭、苦辣、痛痒以及喜怒。所以意识的了别,一切都是错误的执着。而我们人的一切思想行为都由于意识,在前第四章中「五心的次第」已经说过。所以唯识哲学家说,我们平常人的一切思想行为全是错的。

 ㈡「依他起性」:

那「依他起性」对「遍计所执性」说,比较上是真的。「依他起」的意思就是指一切事理的由来,不是自己单独能成立的。必须要依靠其他的事理积合而成。譬如说牛,实际上并无有一种单独的东西叫做牛,它不过是头角毛尾足蹄心肺脏胃等等集合成的;再进一步求这牛心,也无有一种单纯的东西叫做牛心,它不过是无数细胞集成;如是一层层的推求,结果宇宙间的一切事理,无有一件不是依靠其它别的东西来积成的。因为这种性相不是依名生义的遍计所执,所以是真的。然而他证明一切事理是无实质的,所以又是假的。

 ㈢「圆成实性」:

那「圆成实性」是一切事理的真实体性。圆是圆满,成是成就,实是真实;这圆满成为真实的性就是六种「无为」中的「真如」。这真如是一切事理共同的体性,这是最真实的。

这「三性」的定义,要换一种名词来解释,便是「三无性」,这「遍计所执性」即是「相无性」;因为人的一切了解,一切想象都是假的。这「依他起性」即是「生无性」;因为一切事理的生起是不能由己而是由他的。这「圆成实性」即是「胜义无性」,因为这是一切事理平等无差别的本体。在最妙胜的义理上,一切万象无有的差别。

既然我们所认识的一切事理是虚假的,而一切事理别有依据发生的成分。如此则佛教所说的「我」是虚妄的,岂不是应当有一个依他起的实「我」吗?何以一定说「我」是绝对无有的呢?因为「遍计所执」也可以实在无体的。譬如有人不认识羊毛,听见人说龟毛,后来看见羊毛便以为是龟毛;但是世界上龟是不长毛的,龟毛绝对是没有的。人对于龟毛的了解便是「遍计所执」而无有依他起的。人的「我见」也是如此。实在是没有的,但是人却虚妄地想象一番。

 为叫人了解遍计所执性的虚妄,所以在唯识上说六种譬喻:

①一切人的智识既无实在,何以有种种的环境呢?为了解这个理所以说如「幻」;「幻」便是催眠的魔术。被催眠者所见的境界全是假的。唯哲学说一切的人生都是在催眠之中。

②既然一切无贵,何以有人要生种种的虚妄思想呢?为了解这一层所以说如「阳焰」;这「阳焰」就是沙漠中的海市蜃楼,远看像有水草,不近看便不知是假的。

③既然一切无实,何以人有好恶爱怨的受用呢?为了解这一层,所以说如「梦」;梦中的受用到醒时都是空的;凡人的受用到觉悟以后都是假的。

④既然一切无贵,何以人要有种种言说文字呢?为了解这一层,所以说如「响」;「响」就是空谷的回声,这空谷的回声是无意义的而人听了却了解他的意义。

⑤既然一切无实,何以要说一定有善恶的果报呢?为了解这一层,所以说如「影」;镜中的影子虽然是假,然而有物在前便决定有像。

⑥既然一切无实,何以佛教主张救济一切呢?为了解这一层,所以说如「化」;「化」是变戏法,虽然是假,然而要变给大众看。


{返回 周叔迦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唯识研究 第六章 识有四分
下一篇:唯识研究 第四章 五蕴与百法的关系
 周叔迦先生著作年表
 无情有佛性
 唯识研究 第十三章 名言的熏习
 唯识研究 第十九章 十地
 佛教文化-版刻艺术
 唯识研究 第七章 阿赖耶识的异名
 《华严经》之研究法
 《唯识三十论要释》的佚文
 论佛教徒的修养
 八宗概要 第八章 律宗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2011百日共修 不共之五内加行 供曼茶罗(六)[栏目:达真堪布·百日共修开示]
 相应46经 贫穷者经[栏目:相应部 46.觉支相应]
 般若智慧 超越自我[栏目:传喜法师]
 一位病者临终厌恶听闻佛号,助念团则改念《地藏经》替他忏悔,之后病者就欢喜听佛号。原因何在?[栏目:答疑解惑·净空法师问答]
 第三品 难陀品[栏目:自说经]
 上师赞[栏目:狮吼音·开示集]
 什么是律师?[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佛法与宗教哲学科学之差别[栏目:月溪法师]
 佛教艺术的魅力[栏目:本性法师·禅思录]
 第二册 自然因果法则~2[栏目:佛光菜根谭]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