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胜鬘经》中的“如来藏”思想及其发展(杨东)
 
{返回 如来藏思想研究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05

《胜鬘经》中的“如来藏”思想及其发展

杨东

如来藏思想是在继龙树、提婆的初期大乘佛学之后的中期大乘佛学阶段开始兴起的。那时候陆续出了一系列与如来藏思想有关的大乘经,如《大方等如来藏经》、《大般涅槃经》、《法鼓经》、《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不增不减经》、《楞伽阿跋多罗宝经》等。其中尤以《大般涅槃经》、《胜鬘经》和《楞伽经》最为重要。《大般涅槃经》肯定了佛身是常,指出佛涅槃不同于一般人的死亡,佛身就是法身,常恒不变,并且具有“常、乐、我、净”的性质。凡夫于世间执着分别“常、乐、我、净”,因而形成四颠倒,小乘虽无四颠倒,却不了佛身“常、乐、我、净”之德。而之所以佛身是常则是由于佛性本来清净恒常的缘故,但是为烦恼所缠,处于隐伏状态。《大般涅槃经》提出了一切众生均有佛性,佛性就是如来藏的观点。《胜鬘经》则进一步对如来藏的性质特点进行了具体的解说,是阐释如来藏思想的重要经典。全经部头较小,重点突出,下面就经中的如来藏思想做几点概述,并略加叙述其后思想的发展。

一、 如来藏与圣谛

“圣谛者,说甚深义,微细难知,非思量境界,是智者所知,一切世间所不能信。何以故?此说甚深如来之藏”。圣谛所依乃是如来藏,也是如来之所出。圣谛微细难知,是凡夫、二乘甚至菩萨也难以完全了达的。在说如来藏之前,经文先阐明了声闻缘觉的圣谛智并非佛之圣谛智。声闻缘觉之圣谛叫做“初圣谛智”,并非第一义智,因为声闻缘觉的初圣谛智,只能断四住地,不能断无明住地。 另外,声闻缘觉的初圣谛智是“四智渐至” 和“四缘渐至”的,先生苦谛智,再生集谛智、灭谛智、道谛智。也就是断烦恼,证谛理,都是渐次的,而不像如来所得出世间上上智,是“无渐至法”,也就是一刹那证得究竟智慧。尽管二乘也能断四住烦恼,于四谛能知断证修,但不是究竟智,不能断无明住地,也就于圣谛义不能了达。第一义智是不思议空智,能断一切烦恼藏。这种空智,也就是法性空的般若智慧,只有佛能具备,不是一切凡夫、二乘甚至菩萨所能思议的境界,它能去除无明住地的烦恼。而声闻缘觉的初圣谛智仅仅是“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智”,亦即能渐次证得圣谛,断四住地,并非究竟智。之所以称二乘为圣,那是因为二乘亦能成就少部分功德,有量的功德,但并不俱足一切功德。

既然圣谛乃是非一切声闻缘觉所能思议之境界,那么作为圣谛所依之如来藏也是如此的。故经文说:“如来藏者,是如来境界,非一切声闻缘觉所知。如来藏处说圣谛义,如来藏处甚深,故说圣谛亦甚深,微细难知,非思量境界,是智者所知,一切世间所不能信。”如来藏就是法身,只不过处于被无量烦恼所缠的状态叫如来藏,而出离烦恼的状态叫做如来法身罢了,了达这一点,就可以明白圣谛有两类:一是“作圣谛”,一是“无作圣谛 ”。作圣谛,又叫有量四谛;无作圣谛,又叫无量四谛。作圣谛是佛的方便施设,是对声闻缘觉二乘所言,因为二乘不是自力而是因佛知苦修道,不能“知一切苦、断一切集、证一切灭、修一切道”。于生死和涅槃也只能证得有为生死和有余涅槃,不能了达无为生死和无余涅槃的境界。无作圣谛唯佛能了知,佛能以自力知一切苦、断一切集、证一切灭、修一切道,除一切意生身,常住于自性清净远离一切烦恼的如来藏心,也就是如来法身,此非二乘阿罗汉辟支佛能得究竟。又如来法身有三大功德,一是不生不灭,二是自性清净,三是俱足一切不可思议成就。另外经中还说道“如来法身不离烦恼藏,名如来藏”,也就是说如来藏心乃一切众生所具有,但因烦恼所缠而功德不显,所以叫做“如来藏”,而不是“法身”。因此如来藏与法身本质上是一回事,但为处缠与出缠的差别而已。众生心处于为烦恼所缠的状态,叫做如来藏,但本性清净,这样就有成佛的可能,一旦去除染污,出离缠缚,就是如来法身。佛所证的圣谛,就是如来藏法身,也即是灭谛。

二、 如来藏与空性智

经文在阐述了如来藏和圣谛、法身的关系之后,进而提出,如来藏智就是如来空性智,般若空性与如来藏本就不二。经云:“世尊,如来藏智,是如来空智。”也就是说如来藏是依众生所依的一切法空性所说。如来智证入究竟平等法空性,也能究竟了知无边法相。又云:“世尊,有二种如来藏空智。世尊,空如来藏,若离若脱若异一切烦恼藏;世尊,不空如来藏,过于恒沙不离不脱不异不思议佛法。”如来藏空智有两种,一是空如来藏,一是不空如来藏。看来似乎矛盾,其实是就不同方面说的。一方面,如来藏从无始以来,即为一切烦恼所缠缚,虽为烦恼所缠,但并不因此而与烦恼合一,而是“若离若脱若异一切烦恼藏”,也就是如来藏本性清净,观之为空,称为空如来藏。另一方面,虽然如来藏既是空性,但其清净本性俱足一切功德,亦即具有“过于恒沙不离不脱不异不思议佛法”,从这一点而言,又是不空,故名不空如来藏。经中还特别区分了如来藏的两种空智和声闻缘觉的空智,指出了如来空智不是一切阿罗汉辟支佛,甚至大力菩萨所能见、所能得的,只有佛能证得。声闻缘觉的空智在本经中还称之为“净智”,一切阿罗汉辟支佛也称为“ 净智者”。这种二乘空智“于四不颠倒境界转”,也就是说凡夫执四颠倒见,把无常当作常,苦当作乐,无我当作我,不净当作净。二乘虽然离弃这四颠倒见,较为清净,但是滞于无常苦空无我,只明其空的一面,而不了不空的一面,所以二乘所去除的烦恼也仅仅是三界生死之四住地烦恼,并不能去除无明住地所产生的意生身烦恼。唯有佛之空智能断一切烦恼,证得一切苦灭。

三、 如来藏与生死

经文《自性清净章》云:“世尊,生死者依如来藏。以如来藏故,说本际不可知。世尊,有如来藏故说生死,是名善说。世尊,生死、生死者,诸受根没,次第不受根起,是名生死。”众生在六道中轮回流转,是依如来藏而有。而如来藏本际不可知,无始以来就有,是故众生的生死流转也是无始以来就辗转无尽。所谓的生死,也就是“诸受根没,次第不受根起”,依有情众生根身而立。众生无始以来执取六根而有受,一旦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坏了,就不能再执取外境,而六根的执取是刹那生灭的,如果六根的感受相续而起,前受刹那灭,后受刹那生,那就是生;如果前受刹那灭,后受不再次第生起,那就是死了。根身的一次生灭就是有情的一期生死。而众生的生死相续流转,无穷无尽,其所依就是常住不变的如来藏。世间所言生死并非如来藏有生死,生死只是依世俗谛而言,根身坏名死,根身起名生。生灭是有为相,是依无明住地烦恼所起的颠倒相,如来藏离有为相,不生不灭,无生老病死诸相,为一切众生生死流转的所依。所以,一方面,如来藏具有“不离不断不脱不异不思议佛法”,另一方面还是断脱异外的一切颠倒虚妄有为法所依持建立的根本,亦即众生生死杂染依于如来藏,清净功德也是依它。

正是有了如来藏,众生才知道厌离烦恼种种苦而求涅槃常乐境界。因为有情众生的流转均是因为七法刹那不住的原因。七法是指“六识及心法智”,六识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种识了,这里的“心法智”,根据唯识学的说法就是第七识末那识。这七识都是刹那生灭的,不足以 “种众苦”,成为众苦种子的根本,只有如来藏常恒不变,不生不灭,能作为众生善恶业种所依持建立的处所。因此,众生有情才知道厌苦乐求涅槃。经中还特别强调了,为生死涅槃所依的如来藏心绝非外道二乘所执的种种人我、神我,“非我非众生非命非人”,反对把法性或如来藏执为我。所以如来藏之深意不是“堕身见众生、颠倒众生、空乱意众生”,即凡夫、二乘所能了达的。

四、 如来藏之本性

此经在《自性清净章》里面列出了散见于各大乘经中的如来藏之四种异名,经云:“世尊,如来藏者,是法界藏、法身藏、出世间上上藏、自性清净藏。”印顺法师依《佛性论》的解释认为这句话从自性、因、果、真实义和秘密义五个方面来说明了如来藏的特性:(一)“如来藏”,是从自性来说。如就是真如,亦即一切法自性以真如为藏,名如来藏。(二)“法界藏”,这是从因来说。如来藏具足一切功德,是一切清净法之依、之因,又以法空性为所缘境,引生无漏功德法,故名法界。(三)“法身藏”,从果上来说。修行正法所成就的就叫做如来法身。如来藏乃一切大功德法聚,故名法身。(四) “出世间上上藏”,这是从真实义来说。世间虚幻无常,不实不净,而如来藏则常住不变,真实清净,所以名出世间上上藏。(五)“自性清净藏”,就秘密义而言。这一点是如来藏最本质的特征,由于如来藏自性清净这一点甚深难解,所以叫做秘密义。

经文特别突出地指出如来藏乃是自性清净心,其本性清净,但为客尘烦恼所染。还反复强调了如来藏的这个特点难以了知,只有大法菩萨可以听受,而完全了达的唯有佛。经文虽然说明了如来藏自性清净,但为客尘所染,但是对于自性清净的如来藏怎样被客尘烦恼所染却没有加以具体的阐释,只是说此甚深不可思议佛法难以了知。依照后来的唯识学的说法则是第七识末那识无始以来于心深处执取如来藏(阿赖耶识)为我,次第相续相生而无间息,这就是遮蔽净心的客尘。尽管本经并没有说明这一点,但从总体上来说,如来藏思想的主要理论在本经中都已经具备。

五、 如来藏思想的发展

在续出的大乘经中,除了《大方等如来藏经》、《涅槃经》、《胜鬘经》等重点宣讲如来藏思想的经之外,还有《大乘阿毗达磨经》、《解深密经》等,这些经就不是讲如来藏的了,而是宣讲阿赖耶识和阿陀那识。阿赖耶识就是瑜伽行派所说的第八识,因为其含藏万有,叫 “藏识”,特别是含藏能变现诸境之种子,又叫“种子识”。本来如来藏思想和唯识思想是两个不同的系统,立说不同,如来藏是自性清净心为客尘所染,其思想根本乃心净,所有理论是围绕着净法来讲的;而阿赖耶识则是以杂染为本,阿赖耶识包摄一切法种子,为染净种子的熏习之地,又被第七识所执着,其理论都是围绕染法来讲的,但由于两者理论有内在的相通之处,于是又有《楞伽经》、《密严经》等对这两种理论加以综合沟通,认为如来藏和阿赖耶识就是一回事,只是名称不同而已,特别是《楞伽经》,直接承接《胜鬘经》进一步讲说,把如来藏和阿赖耶识两者的性质沟通起来,《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四云:

大慧,我于此义以神力建立,令胜鬘夫人及利智满足诸菩萨等宣扬演说如来藏及识藏名,与七识俱生。声闻计着,见人法无我。故胜鬘夫人承佛威神,说如来境界,非声闻缘觉及外道境界,如来藏识藏,唯佛及余利智依义菩萨智慧境界。

《胜鬘经》没有提到阿赖耶识,但是提到了“六识及心法智”,而且这七识都不足以作为众生厌苦乐求涅槃的依持,这里把如来藏和识藏(即阿赖耶识)并提,说与七识俱生。而如来藏与阿赖耶识要统一起来的关键在于阿赖耶识也和如来藏一样是本性清净的,因此《楞伽经》卷四又云:

如来之藏是善不善因,能遍兴造一切趣生。譬如伎儿变现诸趣离我我所,不觉彼故,三缘和合方便而生。外道不觉,计着作者。为无始虚伪恶习所薰,名为识藏,生无明住地,与七识俱。如海浪身常生不断,离无常过,离于我论,自性无垢,毕竟清净。

这里经文就明确指出了如来藏就是识藏,即阿赖耶识,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当如来藏为虚伪恶习所熏染,处于缠染的状态叫做阿赖耶识,这样就生无明住地,但是阿赖耶识自性毕竟是清净的。与《胜鬘经》中认为如来藏是生死流转的依持一样,这里也说如来藏是善不善因,是众生流转于五趣、四生的的依止。这样《楞伽经》的如来藏说就融合了瑜伽唯识说,认为如来藏(阿赖耶识)受无始以来的恶习所熏,与七识俱生,从而生死相续。

值得注意的是,《楞伽经》里特意强调了不可把如来藏看作是外道所说的神我等,否则就堕入了我执邪见,这与前面所提到的《胜鬘经》也强调这一点是一致的,并且说明了佛为什么要说如来藏的缘由,经云:

如来应供等正觉,为断愚夫畏无我句故,说离妄想无所有境界如来藏门。大慧,未来现在菩萨摩诃萨,不应作我见计着。譬如陶家,于一泥聚以人工水木轮绳,方便作种种器。如来亦复如是,于法无我离一切妄想相,以种种智慧善巧方便,或说如来藏,或说无我,以是因缘故说如来藏;不同外道所说之我,是名说如来藏;开引计我诸外道故说如来藏,令离不实我见妄想。

也就是说,佛说如来藏是一种善巧说法,是为了断除愚夫畏惧无我之说,开引我见外道入于解脱的方便说法。其实质与佛所说的空、无相、如、法性、涅槃等并无二致,决不同于外道所说之我。

综上所述,《胜鬘经》所阐明的如来藏有如下特点:如来藏自性清净,但为客尘烦恼所染。就其自性清净、常恒不变、俱足一切功德而言,如来藏即是如来法身。出缠即名法身,在缠名如来藏。如来藏是一切有情众生所具有,有情的生死流转依如来藏而成立;其解脱涅槃也依如来藏而成立。它是众生善恶业种所依持建立的处所。就如来藏自性清净,离烦恼,本性空而言,名空如来藏;而它又俱足一切功德,一切不可思议佛法,故又可以说不空如来藏。如来藏的两种空智与二乘的空智不同,非二乘所能得,唯佛能证得。二乘空智又叫净智,不能证得一切苦灭。如来藏非外道所谓之种种神我。如来藏是圣谛所依,微细难知,非一切言语、思量所能了知,非一切凡夫、声闻缘觉所能了达的不可思议境界。如来藏思想经过后出诸经,特别是《楞伽经》的发展,融合唯识学,阿赖耶识与如来藏不二,达到了更高一个层次的理论综合。除了如来藏思想,《胜鬘经》还提出了三乘归于一乘、四谛归于灭谛等重要观点,这里就不赘述了。

《中华文化论坛》2004年第2期


{返回 如来藏思想研究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诸法无我”与“如来藏我”的比较
下一篇:烦恼身中藏如来——《如来藏经》(黄国清)
 论中国的如来藏思想(果信)
 烦恼身中藏如来——《如来藏经》(黄国清)
 如来藏之研究(印顺法师)
 初期禅宗的如来藏思想(张文良)
 “如来藏”思想——厦门大学演讲(索达吉堪布)
 如来藏唯识体系(李亮)
 天台智顗的如来藏思想述评(李四龙)
 如来藏究竟是什么?(慈诚罗珠堪布开示)
 佛教的“如来藏”思想与婆罗门教的“我”的观念(姚卫群)
 如来藏学研究小史--如来藏学书目简介与导读(上)(杜正民)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