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06-043禅定波罗蜜多
 
{返回 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6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178

禅定波罗蜜多—一          海涛  辑

1.如果只是具有布施等波罗蜜多而缺乏禅定,就难以制伏此心之散乱及放逸。《入菩萨行论》云:「若人之心意,时常散乱者,必为烦恼缚,不能得自在。」

2.修习禅定的重要:
一、如果没有禅定,则不能生起智慧,不能生起智慧,则不能成就菩提。《诫王颂》曰:「若不具禅定,智慧亦难得。」
二、若不修禅定,则不获神通,若无神通力,则难利众生。
三、如果具有禅定,则对下劣之事物,就不会贪着,神通也能生起,众多三摩地门皆能生起。《圣般若集颂》云:「依禅定力,则能弃舍诸下劣之贪恋,(入贵)种性,各种神通及三昧皆得现证。」
四、如果具足禅定则智慧能够生起,自己的一切烦恼皆能因此催伏。《入菩萨行论》云:「具足禅定之慧观,必能催伏诸烦恼。」
五、若是具足禅定,则现证实相之真理时,就自然会对众生生起慈悲心。《集实相法经》云:「心住等持则能如量现证实相,见实相已,菩萨则于一切有情油然生起大慈悲心。」
六、若具足禅定,则能引导一切弟子趋入菩提。《庄严经论》云:「依禅定力,则能置一切众生于菩提。」

3.修学禅定之首项要求乃是克服散乱。无有散乱的境界,我们称之为「寂静」。

4.用禅定锻炼自心的方法是:观察自己的烦恼以何者为偏盛,即于该烦恼上痛加对治。
如果贪烦恼偏盛就修不净观,
如果瞋烦恼偏盛就修慈心观,
如果痴烦恼偏盛就修缘起观,
如果嫉烦恼偏盛就修自他平等观,
如果我慢增盛就修谦虚观,
如果各种烦恼都一样的炽盛,或妄念繁多就修数息或持息观。

禅定波罗蜜多—二          海涛  辑

1.禅定之体性:依静止之自性,于内住于某种善法,安止于彼之谓也。

2.《菩萨地论》云:「禅定乃专住善法之安心境界。」因此,禅定是由断除那些不相应的散乱境界而获得的。

3.禅定之体性分别言之,可分三种:
一、于所观法、适乐安住之禅定——这是能够使自己的身心成为堪能(定慧)之器之禅定。《菩萨地论》云:「诸菩萨之禅定相者:
(一)远离一切妄念。(二)自觉身心十分清净。
(三)异常安寂。(四)贪心不起。
(五)不觉诸味。(六)远离一切诸相。若具足如是等相,应知即是于所观法喜乐安住之禅定。
二、成办某种功德之禅定——这是在成就法器之后,能成为佛法之禅定。能成办功德之禅定有二:一是不共的,一是相共的。
(一)不共之禅定是不与小乘诸禅相共的意思,这是指如来十力所生之各种不可思议,无量诸三昧。
(二)相共之禅定是指诸解脱定,降伏定,偏处定,各各知见定等与声闻相共之定。大小乘行人所习之禅定名称,虽然相同,但体性却是不相同的。
三、能利济众生之禅定——这是能成就利济众生之禅定。例如依某某禅定而变现无量化身,应众生之需要而可以助伴之十一项作业等,皆属此类摄。

4.禅定之果报有究竟的和暂时的两种。究竟的果报是指获证无上菩提。《菩萨地论》云:「菩萨圆满禅定波罗蜜多已,即能圆满证入无上正等正觉,现证佛位,现证大觉之位。」

5.暂时的果报是能够获得离贪之天身。龙树菩萨云:「若依四禅之定力,能除贪乐怖苦心,并获诸天之果报,如彼梵光广果然。」 
 


{返回 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6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06-042精进波罗蜜多
下一篇:06-044世俗谛与胜义谛
 06-003六加行
 06-025修心导论
 06-037三学与六波罗蜜多
 06-034慈心与悲心
 06-023在生活中累积福德智慧
 06-076清除心灵上的垃圾
 06-032生命究竟的意义
 06-052皈依的功德
 06-087关爱众生-菩提之道
 06-061佛教除病诸经咒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六十华严卷 1-5[栏目:01 六十华严]
 死只是换个身体[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七]
 从日本茶道发展看茶与禅的关系(杨炳菁)[栏目:禅茶文化]
 初级佛学教本 第二十一课 皈依三宝[栏目:初级佛学教本]
 11 敏锐五根[栏目:毗婆舍那实修法要]
 般舟念佛行法手册 第四 常精进 勿懈怠[栏目:般舟念佛行法手册]
 童蒙止观(亦名小止观)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Calming(Samath..[栏目:佛教文章·中英文双语阅读 Buddhist Article · Bilingual Reading]
 第四 入相应[栏目:犍度篇]
 有钱的在家人的修行 南传[虎径经]的注释[栏目:法增法师]
 廿九、“还是佛教最圆满”[栏目:宁玛的红辉]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