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06-034慈心与悲心
 
{返回 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6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129

慈心与悲心                海涛  辑

1.修习慈观与悲观,是对治贪求寂灭之乐的方法。

2.所谓贪求寂灭之乐者,是指:想自己一个人获得涅槃。因为对众生缺少悲心,所以不立志去行利他之事,这就是小乘的作风。

3.如果心中生起了慈心与悲心,就会爱眷众生,不会只求一已之解脱了。因此我们需要修习慈观与悲观。

4.大乘行人是连一剎那都不会离开慈或悲心的!

5.利他之事是在慈悲心的摄护之下,才能成功的,不是仇恨所能趋及的。

6.修习慈心的功德是难可计量的。《月灯经》云:「于亿万剎土,广兴无量供,供养最胜士,比慈心功德,万分难及一。」

7.就算是修习慈心片刻功夫的功德,也是难可计量的。《宝鬘论》云:「每日二餐以妙食,供养尊长三百数,若能片刻行慈行,其福胜前百千倍。」

8.修习慈心的人,在未证菩提以前会得到八种利益。如《宝鬘论》云:「天人多以慈心向,时时并为作佑护,心常安逸快乐多,毒药武器难加害,无须勤苦诸事成,能生梵天之世界,纵然未能得解脱,慈心能获此八利。」

9.修习慈心若得熟练,则修习悲心就没有任何困难了。

10.悲心的功德是难可计量的。《说观世音证境经》云:「若具此法,则一切佛法皆如置掌中。何者此法,大悲心是也。」

11.《集正法经》云:「薄伽梵!如转轮圣王若具足轮宝,则一切兵宝皆悉具足,如是菩提萨埵若具足大悲心,则亦具足一切佛法。」

12.此心若能生起慈悲则爱他人尤胜于己。颂云:「确如诸苦故,能推己及人,发志除众苦,是为最上士。」

13.令一切众生得乐者慈心也,令一切众生离苦者悲心也。不为自己之寂灭安乐,而为了利益众生的缘故而向往和争取佛位,此心此志乃对治贪执寂灭等之唯一良方也。


{返回 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6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06-033善知识乃成佛之缘
下一篇:06-035大宝积经妙慧童女会
 06-032生命究竟的意义
 06-071四无量心
 06-079转经轮的功德利益
 06-035大宝积经妙慧童女会
 06-082修行的叮咛语
 06-009智慧菩提
 06-064六波罗蜜与戒定慧三学
 06-047生活就是禅修
 06-014静虑无常备要
 06-077菩提心与慈悲心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漫说《中阿含》(卷二十七)~B 二、自观心经(上、下)[栏目:界定法师]
 佛遗教经讲记(五)[栏目:益西彭措堪布]
 般舟念佛行法手册 第六十 断绝淫欲弃愚痴[栏目:般舟念佛行法手册]
 印光大师说故事 36、历仕四朝 念佛往生[栏目:灵岩故事]
 华严经 净行品 讲义 九[栏目:南亭法师]
 修行之人如何选择名师[栏目:心律法师]
 《入中论》破「即蕴我」的探究[栏目:林崇安教授]
 《入中论》第五次课程 第九讲之:“预设”在纯定境中的作用[栏目:入中论讲记·110]
 上坐一段时间之后,会觉得胸部闷闷的,需要大吸一口气,这是什么原因?[栏目:海云继梦·禅修释疑]
 打坐时观想以意导气(想光照)可以吗?[栏目:海云继梦·禅修释疑]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