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梵呗之声
 
{返回 佛教与音乐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10

梵呗之声

  佛教音乐源于印度,中国汉地佛曲的发展,是由梵呗开始的。梵,是印度语“清净”的意思。四是印度语“呗匿”的略称,义为赞颂或歌咏。中国的梵四音乐,是模仿印度的曲调创为新声,用汉语来歌唱。 
  自佛教传入至三国时,来自印度、西域的一些高僧在汉地传播、翻译佛经的同时,也带来了印度、西域的佛教音乐。月氏人支谦据《无量寿经》、《中本起经》制成《菩萨连句梵呗》三契;康僧会亦曾制此曲,又传《泥洹呗声》。此外,作“胡呗三契、梵响凌云”的帛尸黎密多罗也是西域人;月氏人支县南“裁制新声,梵响清美”,传“六言梵呗”于后世。“原夫经震旦,夹译汉庭。北则些(法)兰,始直声而宣剖;南惟(康)僧会,扬曲韵以讽通。”(宋赞宁《宋高僧传》)则把竺法兰、康僧会奉为北、南两派赞呗的祖师。他们所传梵四,应该是西域风格的佛曲。然而,这些异国风味的“胡呗”并没有广泛流传开来。 
  中国化佛曲的创始者应该是三国陈思王曹植。相传,曹植“尝游鱼山,忽闻空中梵天之响,清雅哀惋”,“乃慕其音,写为梵呗”(《法苑珠林》卷三四),曹植的“改梵为秦”,就是在梵音的基础上有所创作,“创声三千有余,在契则四十有二”(梁慧皎《高僧传》卷一五)。一契便是一个曲调,四十二契便是四十二个曲调联奏。这种“鱼山呗”已经出现了与印度佛曲相异的形式,代表了佛曲华化的趋势。
  《乐府诗集·杂曲歌辞》(卷七七八年)载有齐王融《法寿乐歌》十二首,每首均五言八句,内容歌颂释迦一生事迹,从其歌辞体制来看,无疑是用这种华声梵四来歌唱的。 


{返回 佛教与音乐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六朝转读与唱导
下一篇:佛音梵唱话今昔(蔡惠明)
 梵呗之声
 唐代佛曲
 佛乐是众生的良药(孙斌)
 庙堂音乐的活化石
 论声明与修行的关系--佛教音乐之道
 佛乐的种类与形式
 佛音梵唱话今昔(蔡惠明)
 佛乐茶座--佛教音乐对话(田青教授、凌海成居士)
 河北柏林禅寺《瑜伽焰口》音乐考察(崔晓娜)
 中国佛教音乐漫谈(田青)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生命的确很脆弱[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七]
 知足常乐[栏目:仁焕法师]
 《莲宗宝鉴》译注 卷二之一[栏目:妙心法师]
 幸运 Lucky[栏目:佛教文章·中英文双语阅读 Buddhist Article · Bilingual Reading]
 宗教佛教与科学[栏目:文珠法师]
 56 请认识思绪的特性[栏目:在生活中禅修]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 (第四十八卷)[栏目:净空法师]
 诚信大和尚开示[栏目:其它法师]
 与祖师同行 柒 遍界真实义 祖师教诫多峻严[栏目:与祖师同行·明一法师说公案]
 山法宝鬘论 三、消除散乱[栏目:引路明灯]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