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清贫思想
 
{返回 佛网文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50

清贫思想

  佛教对出家的子弟,一向提倡“安贫乐道”、“少欲知足”;然而过去因为过份强调“清贫思想”,所以造成佛教徒对苦行的执著。其实,人生如果过份崇尚享乐主义,过份热烘烘的固然会迷失自己;如果过份执著苦行,显得冷冰冰的,也会麻木自己。

  所以,“清贫思想”的真义,应该是要吾人过一种中道的生活。也就是在欲乐的前面,要有简单朴实的观念;在苦行的时候,要有人间法喜的性格。

  现在台湾的社会,可以说已到了物欲横流的地步,大家纷纷向“钱”看齐,生活里奢靡浪费、纸醉金迷,不知自己已做了物质的奴隶。所谓“清贫思想”,就是要我们找回自己心灵的富有,让心灵与大自然契合;让我们认识到:人生在世,需要什么,也不需要什么!因为三千大千世界都在我的心中,我拥有世界,夫复何求!所以,“清贫思想”是一种观念的播种,是唤起全人类的觉醒,也可以说是扭转社会乱源的一帖良药。

  说到“清贫思想”,释迦牟尼佛可以说是“清贫思想”的实践者。他放弃王宫荣华富贵的享受,过著出家三衣一钵、云水行脚的生活,看起来他好像什么也没有,实际上他拥有了宇宙万有。

  德蕾莎修女说:“拥有贫穷是我最大的骄傲。”“清贫思想”也不一定是“一无所有”;真正的“无”,“无”中才能生“有”,“无”才能无量、无尽。

  语云:“知足者虽卧地下,亦如天堂;不知足者,虽居天 堂,亦如地狱。”“清贫思想”就是知足的生活;“清贫思想”是积极的观念,是自我主宰的生活,是清心寡欲、安然自在的人生。

  一个人在物质生活上如果能淡泊知足,才能不为形役;在心性上对于功名、富贵、人情不要太热衷,把身心安住在淡泊中,精神才会更升华。现在世间上到处充满了贫穷的富人;虽然金钱富有,因为不能满足,因此精神上是贫穷的。能够通达“清贫思想”的人,虽是贫穷,他也能享受满足的人生,所以“清贫思想”是简单朴实的生活型态,而不是贫穷;“清贫思想”才是真正富有的享受。


{返回 佛网文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生命的回归
下一篇:传统佛教的现代课题
 于颠倒中显精神
 活着
 清白良心
 要如何学佛
 你执着什么,什么就束缚你
 从“剁小人”说说世间恩怨
 无伪的温情
 六事损财消福
 让父母流浪的心得到安顿
 做个有境界的在家修行人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因工作环境没有素食,故吃肉边菜。请问每天吃肉边菜是否破戒?[栏目:答疑解惑·净空法师问答]
 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阎浮众生业感品第四[栏目:胡维铨居士]
 第二部 7.纾解自我批评的态度[栏目:西藏医心术]
 少林功夫历史概述[栏目:永信法师]
 藏传净土法 第三十课[栏目:藏传净土法学习讲记]
 死者形既朽灭,神亦飘散?[栏目:大安法师]
 莲花池神[栏目:心灵对话]
 阿毗达摩·清净道论 09.说梵住品[栏目:阿毗达摩·清净道论]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