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先得有培养人才的人才(邓子美)
 
{返回 佛教与教育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21

先得有培养人才的人才

  无锡轻工大学:邓子美 

  对当前佛教教育,我总的看法是八个字:成绩很大,问题很多。这二十年来佛教教育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这不能否认。我认为目前佛教教育最大的问题是,由于教学体系没有得到有效整合,不但导致已有资源未能较好利用,潜在资源也没有进一步发掘,而且正如宋立道先生所说,为了改变不令人满意的现状,需要培养僧才,但这一工作本身就需要先有合乎理想的人才。这是个悖论。如果缺乏这样的人才去培养更多的优秀僧才,整个佛教教育实际上就处在“取法乎中,仅得其下”的非良性循环境地。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要培养高层次佛教人才。要搞佛教教育,人的因素是最根本的,没有人,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我所说的高层次佛教人才,大体来说包括三种类型:教学与研究人才、弘法人才、管理人才。无论哪一种人才,都必须具有坚定的信仰,广博的学识和高尚的人格修养。培养高层次佛教人才,使非良性循环转向良性循环的突破口是实现研教结合,即各佛学研究所不但搞研究,而且培养研究生,如高素质师资不足,可进一步借助学术界的力量。第二步则为突破现有体制的局限,实现佛学院与佛学研究所的整合,并大胆招收文化素质较高的在家学佛者,为研究生培养提供高质量的生源。第三步可考虑建立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鉴于目前人才留不住的现状,佛教人才的流动与使用,也可以借鉴合同制,使具有较高素质的佛教人才的特长与优势能得到发挥。当然,我并非说优秀毕业生一定要留在寺院或教内,我认为只要他们有信仰,发心纯正,有愿力,无论干哪一行都可以,也许在社会上能发挥比在佛教内部更大的作用。总之,中国佛教教育发展必须走多样化的发展之路,多样化发展中产生的问题,则以规范化的手段解决,并建设合理的佛教人才培养、使用、流动机制,使现有的宝贵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获合理配置。目前的突破口,则要抓住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龙头,带动整个佛教教育事业的发展。此外,我想着重说明的一点是,佛教教育要有紧迫感、危机感,不要等待,教界学界要尽快达成一定共识并做起来,不要老是停留在讨论上。同时,还必须高举人间佛教的旗帜,大力弘扬人生佛教。佛教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历史、文化的层面,更要关注现实社会、现实人生,尤其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如:道德断层、世界和平、环境保护问题等,使佛教教化化到人们心中。


{返回 佛教与教育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界精英与社会精英互动,佛教才能振兴(王继如)
下一篇:目前的佛教教育确实存在问题,但这很正常(杨曾文)
 佛教从宗教走向教育(曾琦云)
 佛教教育要赶时代 不能视而不见(传印法师)
 佛教教育和当代佛教的发展--“在世间”和“为世间”(俞学明)
 佛教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以五台山普寿寺“3+1”僧伽教育工程模式为例(..
 对新世纪的佛教发展靠佛教人才(黄夏年)
 寒山诗的思想内容浅析(远尘)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研究——佛教天台宗教育思想的特色(曾其海)
 日本佛教教育初探(张玉姣)
 天台宗教育思想浅说
 佛陀的教学方法(竺摩)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细胞心灵说」对医疗与修行的意义[栏目: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