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净化之夜”闻梵音
 
{返回 圣凯法师散文随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105

“净化之夜”闻梵音

圣凯法师

    一位在世间生活的凡夫僧,总是有许多习气,对于音乐我生来细胞不多,五音不全,可是我很喜欢欣赏音乐。每当学习感到疲劳时,便打开录音机,让那流动、轻柔的旋律在小屋内飘荡,于是心中便多了几分感悟。在音乐中,我感悟着生命,体验着生命的美丽。很多人都说宗教与音乐有很多相同之处,我想这是我喜欢音乐的原因吧!
  当我坐在人头簇动的音乐厅中,静静地欣赏着自己每天都在唱诵的梵音,心中涌起阵阵感动,原来我们每天上殿念诵的梵呗竟是如此优美、动人,我第一次有这种体会。在这个文明的现代殿堂中,莫扎特、贝多芬等世界音乐大师的旋律仿佛还在大厅中回荡,可是,演出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佛教音乐,毕竟是第一次。
  中国的传统音乐,实际上包括民间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和宫廷音乐。中国的佛教音乐,不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中国古老文明中最具历史价值与艺术性的文化遗产。它,典雅古朴,丰富多采,其中既有殿堂音乐的庄严神秘,又有民间法事音乐的清幽淡雅。许多聆听过佛教音乐的人都有“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之感。
  人有时需要跳出自己的圈子,重新审视自己,也许才会明白自己。戒定真香,我们几乎每天都在吟唱,可是当用平常的法器再加北方民间的一些乐器,庄严的旋律中流露出佛教徒对三宝的虔诚,一个现代文明的音乐厅俨然成为一个在做音声佛事的道场。人,有时需要一点氛围,它能激发一个的感情。
  汉传佛教音乐中自然有出世与入世的内涵。出世,如清风明月,如林海松涛,闲云野鹤,逍遥自在。这是轻尘不到的深山,没有故事,没有沧桑,所有生命中的纠纷、热恼与无奈,都化为一缕轻烟,悄悄地消逝在静寂的长空中。所有法器流出的音符,无不给人以智慧的启迪,使每个人都能领会到超越自我、超越时空、超越生死的泰然。
  入世,是一个觉悟者的悲情,“好将一点红炉雪,散作人间照夜灯”,这是智者在悟到世间的真实相后,以入世的大悲再回头告诉世人:“此是苦,汝应知;此是集,汝应断;此是灭,汝应证;此是道,汝应修。”管子流出的低吟,如花在倾诉,在倾诉着生命的悲情、入世的忧喜。
  雪域之音,自有雄伟与低沉处。其雄伟处,摧山蹈海;其低沉处,扣人心弘。以前,我只是仰信“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但是今天我是真正地体会到。经声如波涛涌来涌去,浸淫其中,起落有致,不需言语,不必深思,心头却油然荡漾着一股莫名的感动。大号奏出的高音,将我们带进雪域高原,在悠悠的蓝天白云下,庄严与崇高的布达拉宫,一座座宫殿的顶部上的喇嘛灵塔、宝瓶、经幢等鎏金饰物在阳光下闪着金光。号子的声音中充满着无比的巍峨、雄伟、神圣、庄严,抒发着藏族同胞对佛的虔诚与尊崇。虽然,高原冰雪严寒,生活艰辛困苦,可是人们却用坚定的信仰、顽强的意志、无与伦比的的毅力来支撑自己的生命,于是奏出无比雄壮的生命之歌。
  今夜,是一个净化之夜,清幽、典雅的佛教音乐会让浮躁、繁忙的现代人多多少少感受到一些难得的清净与安适,甚至让一些困惑、寂苦的心灵得到慰藉与升华。在大都会的音乐厅听到古老、神秘的佛教音乐,用佛教的话来讲,这是一种难得的缘分。
  安详轻扬的梵呗终归沉寂,曲终人散,但不散的是每一个人心中的梵音吧!在灯红酒绿的繁华大街上,我的耳畔总是回响着悠扬的梵音,只觉得一种感动与庄严。这清幽、柔美的梵音让我体会到一点人世间的真实、一点生命的欢喜,从此,它将伴我走过无尽的天涯。


{返回 圣凯法师散文随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凿井的启示
下一篇:人生的最后时刻
 一根刺的启示
 和佛菩萨在一起
 一夜的美丽
 忘记了“我”
 爱的无常、当下、柔软
 红炉白雪──一位“痴汉”的心
 人生的最后时刻
 自在观音
 自我认同、自我回归
 寻找苦难的净土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单纯心看世界[栏目:开悟·证严法师的生活禅心]
 西藏生死书·第十二章 慈悲:如意宝珠[栏目:索甲仁波切]
 力行十善 第一章 如何力行十善[栏目:宗性法师]
 相应47经 若奴索尼经[栏目:相应部 12.因缘相应]
 大乘佛教的基本教理[栏目:大乘佛教理论]
 执着心—痛苦的渊薮(慧律)[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提问之前,先问自己[栏目:透过佛法看世界·希阿荣博堪布]
 有的人对上师很有信心,觉得以上师殊胜的功德,自己不用修法,临终时请上师直接超度到西方极乐世界最省事。..[栏目:上师瑜伽精要之每日一问]
 前行讲记 第十八讲 前行备忘录-菩提心两要义[栏目:大圆满龙钦宁提前行引导讲记]
 佛法之力无可比拟[栏目:传喜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