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凿井的启示
 
{返回 圣凯法师散文随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13

凿井的启示

圣凯法师

    ——修行需要真正的“凿深井”的精神,要有“不见水源,誓不罢休”的气慨,需要锲而不舍地追求,要一门深入,几十年如一日。只有这样,才能完善圆满的人格,成就无量智慧与福德。

    前几天,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幅漫画:两人在沙漠中凿井,一个人急于求成,没挖多深就放弃了,于是在他的背后,留下许多小小的坑,却不见井水;另一人选择好一个地点,便埋头苦干,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一洼清清的泉水终于在他眼前出现了……
  这似乎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缩影。无论在哪里,我们常会听到有人叹息生活忙乱,负担过重。有人把“忙”当作自己才能的代名词,以为“忙”才能表现出自己真正的本事,于是被别人拉去做这做那,忙些不该忙的。试反问自己:这样忙有意义吗?我们太贪多,太求全或太急切,反而使自己顾此失彼,对于自己着手的工作易于失去兴趣,因而时常见异思迁。这就象是凿浅井,井虽然凿了许多,然而没有一个凿到水源,可以说,这不是能干,而是生命和才力的浪费。人生几十寒暑,无常迅速,在有生之年,发挥自己真正的兴趣与才能,一心一意地做下去,才会有所成就。“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提倡的正是一种坚韧的锲而不舍的精神。
  当今这个时代是一个浮躁的时代,人们被时尚和流行风搞得晕头转向,许多人失去了凿深井的精神。《遗教经》上讲:“置心一处,无事不办”。我们有时常常感叹做事难成,不知是否回光返照:我们真的一心去做了吗?其实,人生只有“凿深井”才能品味出深刻而丰富的内涵。
  人生如此,修行更是如此。浮躁同样是现代修行者的最大毛病:没念几天佛,便谓无有感应;没看几本经书,以为佛法不过如此而已;看见周围学佛者,不过平平,以为别人修行不见得怎样高深;看见别人的修行有点感应,便舍旧取新,以为自己的法门不对,不知别人的成就来自修行之辛苦,……这些都是“凿浅井”的毛病,所以虽有千万人修行,而有成就者难得一二。我们学佛,是向佛菩萨学习,他们是真正“凿井”者,三大阿僧祗劫地苦修,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祖师大德即使在开悟后,仍然于林下水边长养圣胎,修行岂是朝朝暮暮之事呢!修行需要真正的“凿深井”的精神,要有“不见水源,誓不罢休”的气慨,需要锲而不舍地追求,要一门深入,几十年如一日。只有这样,才能完善圆满的人格,成就无量智慧与福德。愿与诸位修行者共勉!


{返回 圣凯法师散文随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八风吹不动
下一篇:“净化之夜”闻梵音
 平兴寺的遐思
 “净化之夜”闻梵音
 一夜的美丽
 兰花的思索
 寻找苦难的净土
 当下是最好的安排
 红炉白雪──一位“痴汉”的心
 相遇不是用来生气的
 多情与无情
 选择一种生活方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人间佛教”与现代化的一点思考(安虎生)[栏目:人间佛教]
 杀生的动机不同,犯罪有什么差别?[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戒定慧三无漏学[栏目:大安法师·微教言]
 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 八、释普通疑惑[栏目:印光法师]
 印度佛教思想史 第四章 中观大乘──「性空唯名论」[栏目:印顺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