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一根刺的启示
 
{返回 圣凯法师散文随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5662

一根刺的启示

圣凯法师

在《圣经》里有这样的一个故事。

在耶稣所有的门徒中,保罗是非常特殊的一位,他不但有学问、有才干,而且有统御的能力,是当时众教会的领袖。

可是保罗身上有一根刺。保罗在给哥林多教会的信上并没有明说这根刺代表什么。许多解经家猜测这根刺可能指的是保罗的眼疾,也可能是指保罗的牢狱之灾。不论是什么,以保罗灵命之刚强、信心之坚定,他以“刺”来形容,可见带给他的痛苦有多么深切,以至于三次来求告主,叫这根刺离开他。

不过上帝并未应允他,只告诉他“我的恩典足够你用的”。上帝之允许这样根刺留在保罗身上,目的是恐怕他过于自高自大。以保罗当时的地位、声望,以及受信徒拥戴的程度,他是有资格虚荣骄傲的。上帝以一根“刺”提醒他,他既然是神的仆人,就当柔和谦卑,成为众人的榜样和见证。

所以,保罗感谢他的“刺”,并“以软弱、凌辱、急难、逼迫、困苦为可喜乐的”。因为保罗知道,他什么时候软弱,什么时候就可以靠主刚强了。

很多时候,我们身上也有这样的一根“刺”,或许是身体上的疾病伤痛,或许是家庭的变故不幸,或许是感情上的挫折,事业上的打击……“刺”,很痛,刻骨椎心。

在佛法里,这一根“刺”到处可见。人们在考虑僧人落发为僧的动机时,总是愿意归结于情场的失意、商场的失败、生活的挫折等等。是啊!我们确实有很多僧人因为这根“刺”而出家的,但是世间的人们看不见这根“刺”背后的因素,一种看破、放下的勇气,一种追求解脱与圆满的心。而这种勇气与心,需要这根“刺”去触动才会生起,但是并非所有人经过这根“刺”的触动都会生起出离的心,这就是善根。

出家以后,老修行者就会告诉初学者,“修行要带三分病”,这是我们常人怎样也无法理解的问题,这不是找罪受吗?想想自己当时刚出家的磨难,似乎明白了几分。少年骄生惯养的我,只知道读书,除此之外,似乎没有自己的所能。来寺院后,发现自己真的什么都不懂,生活里原来有那么多可以学的,就连一包水泥放多少沙都是学问。紧接着便是病痛,那时候只要每个月寺里发十五块钱的“单资”时,我便会生病。当然,当钱用光了,便不会有病了。当一个人失去健康,时时面对死亡之威胁,你就会发现得失荣辱、是非恩怨实在没有什么值得计较,当命运将你逼到绝境,自然滋生“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气和信心。

每根“刺”都会有一个故事,但是每个故事不一定就是好故事,关键在于我们要去接纳这根“刺”,仔细聆听内心深处最幽微的声音。 


{返回 圣凯法师散文随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爱的无常、当下、柔软
下一篇:八风吹不动
 红红的丁香叶
 布施的快乐
 红炉白雪──一位“痴汉”的心
 知足常乐
 一根刺的启示
 自我认同、自我回归
 凿井的启示
 多情与无情
 活着就是一种美丽
 自在观音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发智论》导读[栏目:高振农教授]
 《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第二十一集[栏目:金刚般若研习报告·净空法师]
 07-095闻法思维[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7年]
 个人快乐的定义[栏目:正见·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八届:杨勋居士在开营式上的讲话(杨勋)[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005 江西马祖道一禅师语录[栏目:04 语录]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开示(九)[栏目:传喜法师]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五六一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六集]
 发心殊胜不可轻视[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怎样断除我执、生起利他心?[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