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三十章 中国佛教的直觉论 第一节 中国佛教直觉思维重要词语的界说
 
{返回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57
  第三十章 中国佛教的直觉论
  佛教的主旨是教化众生超越生死轮回,求得解脱,成就佛果。与这种价值追求相应,佛教采用的一种重要修持方式就是直觉,或者说,佛教探讨人生和宇宙的真实本质,追求人生的理想境界,最终是以体验式的直觉来实现的。佛教戒、定、慧「三学」中的定与慧其实质就是直觉。禅定离不开直觉方法,智慧离不开直觉思维,直觉在佛教整个修持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前两章所述的禅修论,就是中国佛教直觉论的重要内容,而本章则是侧重于总结禅修等实践的思维方式方法。直觉思维要求达到的境界是「心行处灭,言语道断」〔注释:《大智度论》卷2,《大正藏》第25卷,71页下。〕「心行」,心之所行,识的作用,即思虑。「心行处灭,言语道断」是最高的绝对真理,无相的绝对境界,并非相对的思虑和语言所能凑泊的。由此直觉与语言、直觉与思虑的关系,也成为直觉论的重要内容。中国佛教尤其是禅宗继承印度佛教的直觉方法,又参照中国儒、道的直觉思维,着重对直觉以及直觉与语言的关系作了独特的阐发,发展和丰富了直觉论。为了论述方便起见,本章先就中国佛教的直觉思维展开论述,至于直觉与语言的关系问题则留待下章探讨。
  第一节  中国佛教直觉思维重要词语的界说
  直觉是现代用语,指人类的一种普遍心理现象,一种不需经过分析、推理,而对客体直接洞察、完整把握的认识能力和思维方式。中国佛教学者经常使用的与直觉涵义相类似的重要术语大致有观、照、证、悟等,厘清这些术语的涵义,对中国佛教的直觉思维方式方法的界说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国佛教的天台、华严、禅诸宗对以上术语多有论述,涉及直觉的主体、对象、形式、境界等多方面的内容,值得我们认真总结。
一、观
  众生主体以佛教智慧观察世界,观照真理,主体心灵直接契入所观的对象,并与之冥合为一,而无主客能所之别,谓之观;或主体观照本心,反省本心,体认本心,也称为观。观是佛教智慧的观照作用,是一种冥想,也即直观,直觉。一般来说,佛教的观与通常认识上的感性、理性活动不同,与知识上的分判、理解也不同。观的对象是什么呢?有心、法、佛等多类对象。观心即观照主体自身的精神。心有本质与现象之别,故通常观心又分为观现象的心和观本质的心两种。「法」,泛指一切存在。观法即观照一切存在的不同现象与真实本性。佛教十分重视对法的现观,也就是运用智慧对现前的境加以直观。佛教般若学一系非常强调当下观照对象的普遍、绝对的真实本性,也就是空性。观佛是心上升起对佛的念想,专心念想佛身的相好和佛的功德,以进入深沉的冥想境地,即佛境。由于所观的对象不同,观的类型、层次也不同。相对而言,在各种观法中,中国佛教比较重视内观,即是以内省来观照。内观实是观照内观者自身,是自观自心的本性。再者,中国佛教也重视观空。观空的方法很多,最重要的是纵观事物的前后延续、横观事物的彼此依存和直观事物的当下体性,通过这种种方法来观事物的空性。观空是中国直观修持的首要的、基本的方法,也是中国佛教修持所要求达到的根本性、终极性的境界。
二、照
  与观紧密相连的是照。照即照鉴,照见。印度佛教说,佛、菩萨具有洞然照见众生和万物的大用。中国佛教则把最高真理、终极本体「真如」和主体的心联系起来,说真如也有观照万物的妙用。真如本体是空寂的,由此中国佛教又把照与寂连用,从而有寂照和照寂之说。寂,寂静,指真如本体的空寂状态。寂照,即寂体(真如本体)的观照作用。照寂,即观照的内容归结为空寂的真如本体。禅宗人尤为重视照在禅修中的功用,如曹洞宗就提倡默照禅。默,静默专心打坐。照,以智慧照见自身的灵知心性。这是强调通过兀兀坐定,无念无想,专注于默然观照,以洞见清净本性,契合最高真理。临济宗提倡「四照用」的教学方式,照,洞照,以显其体,即对客体的认识;用,激发,以呈其用,指对主体的认识。四照用就是运用四种观照主客体的方式〔注释:详见《人天眼目》卷1,《大正藏》第48卷,304页上。〕,以分别破除视主体、客体为实有的世俗观点。中国佛教所言的照寂、寂照、默照以及照用,虽然具体说法有别,但是就其照的途径、方式来说,实际上都是一种直觉思维。
三、证
  修持主体直接觉知、体悟真理称为证。证是主体冥合真理而有所觉悟,也称作证入、证悟、证会、证契等,这些术语的意义都是相同的。又,证是一种主体自身的体验,由此还有自证、亲证、内证之称。主体智慧合真理,证入果位,称为证果,如罗汉、菩萨、佛就是不同层次的证果。小乘佛教按照修证明果位的过程,把证分为二种:一是依次第修行而达到罗汉果位,为「次第证」,一是当即就断灭各种迷惑,即超越次第而证得罗汉果位,为「超越证」。前者近于渐悟,后者近于顿悟。佛教还从修证内容的不同,把证分为「事证」和「理证」。在戒、定、慧「三学」中,修戒的称为事证,修定、慧二学的称为理证。证不是认识论意义上的知解、证明,而是以直觉契真理。证的动机与目的,不是求知,而是求得解脱。
四、悟
  与迷对称,悟是指从迷惑、迷妄、迷失、迷误的状态中解脱出来,觉悟到人生和宇宙的真实——佛教的最高真理。也就是说,悟有悟到真理的意义,也有脱却迷惑的意义。与悟相同的词语有解悟、证悟等。佛教把学习理论与修持实践相区别,也把解悟与证悟加以区别。解悟是理论上解知佛教真理,证悟则是实践上体验佛教真理。佛教要求修持者从解悟提升到证悟,证悟是解悟的升华、目的。东晋后期以来,中国佛教内部有顿悟成佛与渐悟成佛两说,前者主张不经次第、阶段而直接证入真理,是顿然觉悟;后者则主张长期修习,通过不同阶段的艰苦努力而逐步悟入真理,是渐次觉悟。后来禅宗又高扬极具特色的「禅悟」法门。禅宗内部也经过顿悟和渐悟的激烈辩论,终至顿悟说以压倒之势成为禅宗的主流学说。
  此外,佛教讲的般若、现量、觉与直觉也有情况不等的关联。般若有多种类别,就其意义而言,主要有主客观两层:就客观而言,般若即是性空;就主观而言,般若即是智慧,特别是指观照诸法缘起无自性——空的智慧。这是一种觉悟的慧观,而非一般的知解,从本质上说,是超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一种神秘直觉。现量,是佛教逻辑用语。「量」是尺度的意思,即认知对象的手段。现量是以排除思考分别的认知能力,去认识对象的自相,是一种直接觉知,即直觉。至于觉,涵义很多,主要指觉悟和感受的主体而言。中国佛教学者则侧重于从觉察和觉悟两重意义上使用觉字。佛教主张觉察事物要直接把握事物的实相,觉悟是要直接契合最高真理,从这个角度来看,觉也包含了直觉的意义。
  从上述内容来看,观、照、证、悟四字是中国佛教表述直觉思维的主要用语,相比较而言,其中的观、照多富直观动态色彩,证、悟则鲜明地显示出直觉客观意义。同时,观、照和证、悟在直接契合对象,冥符最高真理方面,是完全一致的,因此,观、照和证、悟是相通的。也就是说,佛教的直观和直觉两者是二而一、一而二的,可统称为直觉思维方式。从中国佛教发展史来看,大体上有一个由重「观」到重「悟」的相对过程,或者说,佛教的教门(禅宗以外诸宗派)比较重视观,佛教的宗门禅宗则比较重视悟。了解观与悟,对了解中国佛教的修持方式和直觉方法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

{返回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三十章 中国佛教的直觉论 第二节 中国佛教直觉思维的历史演变
下一篇: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二十九章 中国佛教的禅修论(下)第五节 念佛禅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二十八章 中国佛教的禅修论(上)第四节 天台宗的圆..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九章 印度佛教心性论思想概述 第四节 如来藏说与阿..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九章 印度佛教心性论思想概述 第二节 大乘佛教如来..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十三章 华严宗的自性清净圆明说 第二节 自性清净圆..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六章 中国佛教涅槃观念的演变与发展 第一节 印度佛..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二十二章 道、佛心性思想的互动 余论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十二章 天台宗的性具善恶说 第四节 性具善恶..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十一章 南北朝时代佛教三大心性论思潮 第三节 真心..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绪论 一、对象与任务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二十四章 中国佛教的现象论 第一节 僧肇的物不真论..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