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一悟而永恒
 
{返回 董群教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17

一悟而永恒

董群

顿悟所获得的解脱,是永恒性的,不会丧失,不会再回到原来的迷失状态,刘禹锡把惠能的这种思想表述为:“一言顿悟,不践初地”。所谓初地,是大乘菩萨修行的十地阶位的最初阶段。可谓是一劳而永逸,自然,惠能的顿悟也是不能称其为“劳”的。这就十分具有吸引力,非常符合中国人的文化品格,中国人在内心有一种喜简去繁的倾向,其宗教信仰,追求解脱上的简单、方便、快速、永恒,不用费力修持,而能得到永久的利益。中国佛教两个影响最大宗派,净土宗和禅宗,前者就有简单和方便的特征,不过这只是表象,净土宗也是似简实繁的,禅宗则适应了人们的这种宗教需求。

一悟而永恒,悟后就可以永远享受觉悟所带来的法喜禅悦,这与稍后的禅宗是有些区别的。惠能所讲的觉悟,悟后无需再另加以维护,如果还要维护的话,那就是悟后有修了,顿悟渐修就属此类。而“保任”一语,在后来的禅宗中却是十分流行的,禅僧开悟后,常常要问句;“如何保任?”比如龙潭崇信禅师,其师天皇道悟为他指示心要,他言下有悟后,接着就问了一句“如何保任”。有些禅师在学人开悟后,也不忘嘱咐一句“大须保任”、“直须保任”之类。如果真需要以保任来维护所悟的话,那么这种悟还不能说是完全彻底的觉悟,还不符合祖师禅意义上的顿悟。保任,就是有修了,按照祖师禅的精神,假如真有所谓保任,也应是无保之保。天皇道悟告诉龙潭崇信这样的保任之法:“任性逍遥,随缘放旷,但尽凡心,别无圣解。”(《五灯会元》卷七)这就是无保之保。

顿悟有了这样的特性,就保证了觉悟者能够进入自由的境界,于是就有了祖师禅的自由的概念。


{返回 董群教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禅宗的佛教中国化思路
下一篇:融合的佛教 后记
 从慧能禅学看禅宗的内在超越性
 延寿对宗密禅融合论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中国佛教的开放性浅说
 论华严禅在佛学和理学之间的中介作用
 论中国佛教参与宗教间对话的《理惑论》模式
 从慧能禅学看禅宗的内在超越性
 道宣所揭示的──中国佛教之禅观
 慧能禅学的经论依据
 佛教对“文明对话”的历史经验
 不二法门:祖师禅的超越性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月桂树、香桃木和梨树[栏目:智空和尚讲禅]
 好将一点红炉雪 散做人间照夜灯——圣凯法师访谈[栏目:佛教人物访谈]
 祖母 (节译)[栏目:巴利语佛经选译]
 我们应知的努力方向[栏目:星云法师]
 55 禅门问答[栏目:没时间老]
 想学禅,要如何开始呢?[栏目:禅修·初学者问答]
 前行讲记 第七十一讲 前行备忘录-思维难得之因之二[栏目:大圆满龙钦宁提前行引导讲记]
 慈悲济世服务社会是佛教修行的目标(法隆法师)[栏目:佛教与慈善]
 高级佛学教本 第廿九课 禅宗 (三)[栏目:高级佛学教本]
 保管好自心[栏目:阿松活佛·利乐心语]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