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教养生语录解
 
{返回 佛教与养生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349

佛教养生语录解

  贪欲伤神

  [语录] 夫人所以不得道者,由于心神昏惑;心神所以昏惑,由于外物扰之。扰之者多,其事略三:一则势利荣名,二则妖妍靡曼,三则甘脂肥浓。……万事云云,皆三者之枝叶耳。

  [译文 ] 人们之所以不能悟道,是因为心神昏乱;心神之所以昏乱,是因为外界事物的干扰。外界干扰的因素有很多,大概说来有三种:第一是权势、财利和虚名;第二是窈窕、娇艳的美色;第三是美酒佳肴。……所有扰乱人心的事物,都是由以上三种原因派生出来的。也就是说,这三种原因是最根本的原因,其它的原因只不过是细枝末叶。因此,只要从根本上戒除这三种因素,其它的便可迎刃而解。

  [养生意义]

  1、从这条语录可以看出,修行的人必须要排除外界因素的干扰,专心致志,一心向佛,才能有所收获。

  2、从养生角度看,只有戒除权利、财富、虚名、美色、美酒、佳肴的诱惑,才能达到内心的平静,活的潇洒自如。

  健康心理

  [语录] 夫恬愉相资,成长久之道;喜怒不节,伤阴阳之和。

  [译文] 只有娴静和快乐互为补充,才是健康长寿的方法;如果对喜乐和恼怒不加节制,就会因为阴阳失调而危及健康。

  [养生意义]

  1、这条语录谈了佛家人健康长寿的方法:即节制哀乐,保持身心的恬静和快乐。

  2、从养生角度上看,要想健康长寿,不仅要合理搭配饮食,还要抛却浮躁,喜怒适当,时常保持一颗愉快的心。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以平常心对待周围的人和事,这样才是正确的生活态度。如果经常患和患失,喜怒无常,就会危及身心健康,进而失去生活的勇气,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善于制怒

  [语录] 恚能自制,如止奔马,是为善乱御。

  [译文] 如果能够自我控制愤怒,就像制止狂奔的野马,这才叫做善于控制。

  [养生意义]

  1、从这条语录可以看出,佛家人要保持内心的平和,善于控制愤怒,才有助于修行得道。

  2、从养生角度上看,一个能够善于自我控制的人,面对任何困难和挫折,都能时刻保持情绪的稳定平和、大脑的冷静清醒,并能尽快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愤怒是健康最大的威胁,善于控制愤怒才能保持内心的平和,才是健康的心态。善于自控,才有利于亲情的维持、友情的发展、爱情的天长地久。

  知足常乐

  [语录] 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

  [译文] 知足的人,即使是睡在地上,也会觉得安稳、幸福、快乐;不知足的人,哪怕是生活在天堂里,也会觉得事事不尽如人意。这就是知足常乐。

  [养生意义]

  1、从这条语录可以看出,修行的人追求知足常乐的境界,认为知足的人即使生活清贫,也会感到快乐,不知足的人纵然扔有万金,也不幸福。

  2、从养生角度上看,人要学会知足。知足的人即使没有靓车阔房,照样生活的开心;不知足的人即使拥有一切也不会感觉到幸福和快乐。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关键是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失之淡然,得之泰然”,不能要求事事都符合自己的愿望,不能过分追求那些虚无飘渺的东西。只有学会了知足,才能常乐。这不仅是佛教的要求,也是人生的一种境界。


{返回 佛教与养生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已经没有了
下一篇:坐禅与养生(陈琪)
 平和是养生的起点(王继卫)
 陈大惠对话中医女博士:为什么不可纵欲?
 佛教禅定与养生(陈星桥)
 佛教的养生理念
 浅论佛教养生(霍钦瑞)
 佛教养生观 六、饮茶与佛教养生
 佛医与中医(妙空)
 养身首先修心(沈维德)
 信仰使人长寿(李德才)
 长寿与静坐(道安法师)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Jetavana, The Vihara[栏目:The Gospel Of Buddha]
 怎样用钱[栏目:宽心·星云大师的人生幸福课]
 法行与随法行[栏目:佛学名相杂集]
 大悲咒句偈 33.遮啰遮啰 JE LA JE LA[栏目:大悲咒句偈·宣化上人Great Compassion Mantra Verses]
 贪心[栏目:教化]
 见地是最终的参考点[栏目:正见·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从“八识”看《楞伽经》的如来藏思想(廖红宇)[栏目:楞伽经思想研究]
 傲慢心、嗔恨心这两种顽固的习气,怎样才能从根本上断除?[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入行论讲记》第一册 第二品 忏悔罪业 第十五节课[栏目:入行论学习]
 身念住念观法 第二篇 实修 7-2[栏目:佛法与内观系列]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