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学与现代心理学
四川省旅游学校高级讲师 赵嗣崇
内容提要:本文把佛学和佛学的重要派系——唯识学,与现代心理学进行了一些比较。从佛教修行的最终目的,佛学的戒定慧学术系统等方面,阐述佛学是一个古老的心理学体系。而作为佛教的重要派别的唯识宗,除了秉承佛学以心性为研习宗旨这一基本特征外,从其理论基本构架上看,八识心王、五十一心所,蕴涵了一个心理学体系统,它与现代心理学研究目标相当一致,且在许多方面超胜现代心理学。在世界政治、经济、文化趋于一体化的当今,对东西方文化进行比较与融通,具有特殊的意义。
关键词:佛学 心理学系统 戒定慧 现代心理学 唯识学 八识 五十一心所 融合
现代心理学认为,公元前四世纪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所著《灵魂论》是世界上第一部心理学专著,因为它研究的内容是人的心灵。其实世界上最古老的心理学,蕴涵在公元前六世纪印度哲人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佛所创立的佛学中。形成于公元前五世纪,记录释迦牟尼思想的佛经,可以看成世界上最早的心理学专著,因为它阐述的都是人的心理。
一 佛学蕴涵着古老的心理学
现代心理学认为,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规律,那么凡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规律的学科就是心理学。从这个意义上说,佛学蕴涵了古老的心理学。佛学又叫心学或内明之学,心即心理,内指内心,内明则强调心理自我完善的实践性。释迦牟尼深感人生的种种痛苦,放弃对王位的继承,去探究人生痛苦的根源,寻求解脱痛苦的方法和途径。他所觉悟到的终极真理叫菩提或涅架。《大日经》说:“云何菩提?谓如实知自心”,《楞伽经》说:“我说涅架,觉自心现量。”“菩提”意谓觉悟,此觉悟即如实觉知自己的心,涅槃也是这个意思,“自心现量”则觉悟后是纯粹无染、空灵圆融、真实不虚的心灵状态。
释迦牟尼被称为佛陀,佛陀的意思是觉者。觉什么?觉自己的心。《佛心经》说:“若持心中心,速证无生忍。”无生忍即安住于不生不灭之理而不动,此即觉后的精神境界。觉有三个层次: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自觉指如实觉知自己的一切,包括生理和心理的瞬息状态,以期完善自己的人格,以达真实自在解脱之境。这与现代心理学之人格心理学研究目标有一致性;觉他指如实觉知他人的一切,并让他人觉悟,以期建立和美的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的社会,这与现代心理学之社会心理学研究目标有一致性;觉行圆满即正确无误地觉知世间万事万物的真实境,这与现代心理学之认知心理学研究内容相应。然而佛学心理学在这些领域的研究,许多方面都超越现代心理学,比如佛学的觉他还包括让他人觉悟,自利利他,·觉行圆满还包括改造世界并在改造世界的同时完善自身人格。自身人格的完成必依赖于对世界的改造和对他人的救助,这是大乘思想的精髓。也就是说佛教心理学对人内外的提升是一致不二的,十分强调知行统一,强调实践。佛陀是世界上最早的心理学家、心理学理论的实践者,也是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家。
佛经记录佛陀的言行,佛经之多如汗牛充栋,但都是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剖析人的心,引导修习者净化自己的心灵。佛陀把人生的一切社会问题、心理问题乃至生存问题都浓缩为烦恼,建立许多教法,帮助并指引人们处理烦恼。比如《金刚经》反复强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其核心要义,是教诫人们应如何处理和超越烦恼之心。“心”是佛教典籍中使用频率极高的字,有人统计,达摩大师所著《悟性论》共3701个字,而“心’’字就有“9个。
全部佛学可以概括为戒、定、慧三学,三学均以心为研究对象。它既是佛学体系也是心理学体系。戒是佛学的基础,用来摄持身心,引发定境和智慧。《楞严经》说:“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为三无漏学。,’《梵网经.心地品》云:“一切有心者;皆应摄佛戒,众生受佛戒,即如诸佛体。”心理学不同于其他科学,在于其所研究的主体、客体都是自己的心,而且研究心理活动的过程本身也是一种心理活动。研究自己的心理活动是自己的心理活动,研究别人的心理活动也是自己的心理活动。因此,要确保研究结果的正确,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理,正如要射准目标,先要训练射手;镜子要正确地反映境像,必先保持镜面的明洁一样。戒的价值就是锁定心境,排除干扰,以保证正确反映自他一切。在这一点上佛教心理学优于普通心理学,因为他把“戒”行放在研究自他心理的首位。
学佛必须守戒,其自发的约束力有利于保持自己心灵的纯净,进而获得正确研习自他心理的能力。戒是研究者心理健康的强大而有效的保障系统。而现代心理学的许多学者,在研究他人心理时不明白自己的心理,更不明白自他心理相互涉人的种种变相,心理学家出现心理问题的不在少数;这不能不被认为是现代心理学不足之处。以有问题的心去研究别人的心,其结论的正确性也难以保证,所以,把戒学作为研习自他心理的前提,具有殊胜的意义。
定即禅定,也叫思维修,顾名思义,可知其属于现代心理学认知心理中的思维活动范围。修习禅定可以屏除干扰,专精思维。《遗教经》云:“若摄心者,心则在定,心若得定者,心则不散。”习定可以锁准自己的心理状态,去觉知它,处理它。《涅架经》云:“能观心者,名为上定”。定境中,人的思维高度集中,认知能力达到极高水准,由此可清晰反映自他一切,正如激光把散光汇成束光,具有强大穿透力一样,故说“因定发慧”。习定还可以引发特异功能,古今事例,不胜枚举。禅定名为思维修,即是说,它不仅涉及思维活动,还强调对思维能力的锻炼与提升,且以后者为重点。对习定如何提升思维能力,以及定境中心理状态的研究,现代心理学涉猎尚浅,而佛学心理学则早就形成一整套成熟的理论和许多行之有效的实践方案,且各派均有自己的一套。从古到今,许多高僧大德,智慧超凡,思维颖睿,记忆惊人,老而不衰,就是明证。
慧即智慧。现代心理学所说的智慧指人的一般认知能力,即智力水平、智商或称聪慧,而佛学的智慧还必须由此提升为直接、圆满、正确、全方位的认知能力,即所谓般若智慧,亦称空慧。这是对泛泛的、僵化的、割裂的、执著的知见——普通智慧有所超越的活泼的、立体的、不带主观色彩的、主客会通的空明的智慧,获得这种智慧也就获得了觉悟。故《华严经》云:“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六祖惠能说:“若起正真般若智慧,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戒定慧三学构成一个佛学心理学系统,从学术体系上看,皆可比对于现代心理学的认知心理学,不过佛学的认知远远超胜现代心理学的认知范畴。修习戒定慧不但能获得最高的智慧、最高的认知能力,成就最高智商,还能成就最高情商,完成人格,所以它是更深入、更完美、更有究竟意义和实践价值的心理学体系。这个体系不仅是开发心理潜能的系统工程,还具有完善道德的功能,因为戒的基本要求是止恶行善,规范人的道德行为,并由此净化心灵,开启智慧。若人人都修习戒定慧,社会必然和谐安宁。儒家经典《大学》有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足见儒家在心性修养上,与戒定慧脉络是相吻合的。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益社会进步的积极因素,值得提倡。此外,戒定慧心理学系统还有维护心理健康的功能,因为修习戒定慧必须断除贪嗔痴,超越一切偏见和烦恼,消除一切不良心境,获身心轻安与调适。三学有成的人都恬静、愉悦、从容、健康、高寿乙事实上,从古至今佛教修行者中,安详长寿者,不乏其人。修习戒定慧对人心性的改造、提升不容置疑。
佛学以心为研究对象,是一个心理学系统,这正为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所认同。美国心理学家墨菲,在他所著具有权威性的作品《世界心理学弓[论》一书中,已把佛学列为一个心理学系统,并认为这是一个最庞大、最系统的心理学体系。美国杜轮法师在发表于香港《内明》杂志上的文章中说:“佛教在美国立即就变为心理学,在运动心理、政界、财界、心理咨询、心理卫生方面都有广泛应用。”近年,认识到佛教在心理学方面的价值的中外学者越来越多,这是令人欣慰的事。
二 唯识学与现代心理学比较
随佛教在世界范围的广泛传播,佛陀建立的古老心理学也形成许多分支派系。其中般若系和瑜伽系是大乘佛教的两个主要派系。般若系以中观学为核心,追求毕竟空——事物本含的终极意义上的空性,故又称空宗。所谓中观即正确不偏地觉知自己的心。这一学系强调以直截内观、禅修的方式,观照自己当下本心,涤荡消除污染人们心地的各种错误观念与烦恼执情,启迪人的觉性,富有强烈的批判精神。瑜伽系的核心为唯识学,又叫有宗,承认胜义有——一切法无自性的真理是有的,此“有”为唯识法相之有,真如本觉之有。瑜伽之本义为相应,即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心与物的协调、融通、统一。
玄奘法师游学印度,深研瑜伽学,回国后建立的唯识宗,既是一个完善的宗教体系,更是一个完善的心理学派系。作为佛教重要派系的唯识宗,不仅全面继承佛陀大乘佛教的精髓,以觉悟为最高追求,以戒定慧为修行的内容,在发扬唯识学求内外相应的基本思想基础上,在学术体系的构建上进一步深入、细化、落实。此宗从分析人的感觉人手,对人的种种心理进行剖析,通过细致人微的心理分析,破除人们认知上的各种执情与迷惑,再通过有序的修证实践,获得心物相应、能所两忘的觉悟之境。故这一派强调的是转识成智,转烦恼成菩提,通过改变主观世界来改造客观世界。
唯识学对人的心理的分析与现代心理学十分贴近,但是,它不仅比现代心理学早形成一千多年,而且在内容上更深入透彻,更殊胜完美。唯识学构建的这一心理学系统在玄奘法师翻译的《百法明门论》《大乘五蕴论》《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等佛经中,都有清楚的阐述。
现代心理学认为: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人的心理可以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大的方面。其中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个性包括个性倾向和个性特征。心理的认识过程从感觉开始,继之为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注意等,是人们认识世界,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心理活动,也是其他一切心理活动的基础。在认识世界的同时,人们会对这些信息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形成态度体验,情感过程于是产生。在获取并加工信息,伴随情感活动同时,人们会确定行动目标并克服困难去实现它,这就是意志过程。以上心理过程又被称为心理机能,这些机能在个体身上的反映就是个性。人的个性倾向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个性特征则包括气质、性格、能力等。这就是现代心理学所建立的一套心理活动系统。对这一系统,唯识学用八识和六位心所来概括之。
八识为心王,是心的主体。它们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既为心之主体,它位于何处?现代心理学认为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活动皆产生于脑。唯识学则没有指实心理产生的确定器官,而是认为与根相关。根有净色根和浮尘根之分。净色根即包括现代心理学所谓神经系统,浮尘根则包括外部感觉器官。
现代心理学对人的心理活动分析从感觉开始,认为感觉是人脑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唯识学对心理的分析则从前五识开始,认为眼耳鼻舌身五根(现代心理学称之为感觉器官)与色香味触五尘境(现代心理学称之为外部刺激或事物个别属性)相互涉人,引发识种子现行,就会产生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现代心理学称之为五种外部感觉)。八识中的前五识功能为“了别外”即认识分辨外部事物,属感性认识范围。在心理活动如何产生这一点上,现代心理学与唯识学的分几乎是一致的。但是现代心理学强调感觉是人脑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而唯识学强调前五识——感觉的产生,是内外交互作用、主客观、条件和合缘起、识种子现行的过程。那么,两观点哪一种更深入准确?,b理产生是否只与脑有关呢?近年不断有医学案例报告,人的脏器会影响心里,最典型的例子是心脏移植。人们惊奇地发现,所植入之心脏原来主人的性格,竟然在接受该器官的人上明显表现出来。性格尚与脏器有关,包括感觉在内的其他心理与除脑以外的其他器官有无关系呢?近代医学认为人的细胞具有记忆功能,即是说,细胞参与了,b理活动,中医强调五脏六腑皆会影响情志,我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也强调心理的内外交互作用。《楞伽经》明确地说,心不在内,不在外,亦不正中,它显现于一切境界中。可见唯识学对前五识即五种外部感觉的产生原理的解释更有深意,更符合生命的真实。
现代心理学认为感觉是低级的认识活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人认识世界时总是多种感官同时作用,将多种感觉印象整合为知觉印象,从整体上认知事物。在感知基础上,思维、想象等心理活动会对信息进行处理,这是理性认识活动。对心理活动的这一些特点,唯识学用第六识来解释。
第六识名意识,它分为明了意识与独头意识。明了意识的功能是配合前五识了别外境,与前五识同时作用,故又名五俱意识。五俱意识的活动正好反映知觉活动的特点。意识配合前五识时还要对前五识摄人的信息思虑分别,其活动包括分析、综合、概念、判断、推理等。这就是现代心理学中思维所具备的功能,属于理性认识范围。独头意识包括日常状况下以及梦中、定中的散意识、梦意识、定意识。对散意识和梦意识,现代心理学已有较多的研究,而定意识这一独特领域的心理现象,现代心理学尚未能揭示其本质。
现代心理学对心理活动的分析到意识为止,而唯识学却还要层层深入,设立第七识、第八识,使心理分析更加细致。
第七识叫末那识,功能为“执我”,对“我”之存在有“恒审思量”的作用。即是说,第七识“执我”功能是不间断的,随时随地,哪怕在梦中也不断思虑,把外部和内部一切事物执为实质性的。“我”,这就是“我执”之所在。我执包括人我执——执主体为实有;法我执——执客体为实有。其实,这属于现代心理学所谓自我意识范围。现代心理学认为人们的自我概念包括三个层面,即物质自我——自己的身体和生活物资;社会自我——自己的人际关系、情感、荣誉等;精神自我——自己的思想、观念、志趣等精神形态。人们总是把这三方面的事物认着实质性的“我”,死死守护,这就是自我意识,也就是佛学所谓的“我执”。维护和扩充“我”,成为人们不自知觉的追求与奋斗,人生的苦恼也由此而产生。如果人们对自我缺乏正确估计,会引发矛盾痛苦,以至心理失衡,比如东施效颦,正是对物质自我无自知之明的缘故。现代心理学对自我意识乃至我执的研究层面尚浅,而唯识学乃至整个佛学对我执的研究则极为深人细致,以之为人生烦恼的根本,一切心理疾患的根源,因此,破除我执是修习佛法的基本目的,是保持心理健康的最有效方法。
20世纪7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科胡特提出了一套心理学理论——自体心理学。这套理论在弗洛伊德自恋理论基础上有所发展。他认为自恋是人类的本质,每个人从婴幼时期就会表现出自恋的特点。他所说的自恋类似于唯识学所说的人我执。科胡特认为,对一般人而言,自恋并不影响健康,但它却是许多心理疾患的原因,比如抑郁症、强迫症、焦虑症、恐慌症、歇斯底里症以及各种人格障碍。治疗这些心理疾患,塑造健康人格的途径是协助病人找到认知上的错误,或修正自我评价与期望值,或改变无法实施与实现的决定和行动方案,或给以合理化解释与疏导。其实唯识学认为,这些都可以用破除我执来完成。我执是心理上不自觉的,固执的建立,佛教称之为假有。由假有之迷惑产生种种烦恼痛苦,一旦对这种塑造的假设,有了真实的内觉,消除所设立的“我”的真实感,我执就破除了,就会从烦恼中解脱出来。所以,破除我执可消除一切痛苦和烦恼,是心理治疗和心理卫生最有效的途径。有这样一则故事,那是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位妇女儿子夭折了。她伤心痛哭,久久不准人们将孩子尸体火化。她不能接受这一事实,坚持要寻找药物救活自己的孩子。看到她如此执著,有人指引她去求助佛陀。佛陀告诉她,救活孩子的药并不复杂,只要到村中没有死过人的家庭中,讨要几粒芥子就可以了。妇女挨门挨户去寻求芥子,可是,走遍周围所有村庄的每一户人家,却没有哪一个家庭不曾死过人。妇女恍然明白了,她想:“我以为只有我丧失孩子,原来许多母亲都失去过孩子,原来村子里死去的人比活着的人多啊!”她回到佛陀那里,在佛的帮助下对生死有了新的认识,悲伤的心平静了,于是坦然地处理了孩子的后事,获得了心灵上的轻松。’这类以破除我执,改变主观的错误认识,来抚平心灵创伤的事例,佛典中记叙不胜枚举。唯识学认为宇宙万有一切事事物物,只有相状显现,无实在的自体,即所谓“万法唯识”。这一观点一旦建立,就会具有无比的摧毁力,能破除一切我执。科胡特的自体心理学,被认为具有全新的意义,其实对这套理论的核心思想,古老的佛教心理学,特别是一千多年前的唯识宗早就有详尽的阐释。
第八识叫阿赖耶识,又叫藏识,具有能藏、所藏、执藏的功能。与现代心理学迥然不同的是,唯识学认为一切心理的产生都要依赖“种子”,此种子是多生累劫的业行熏习而成的。识的种子保存在藏识中,故第八识就成为人的一切心理活动的大本营。藏识是唯识学研究的重点,其含义极其深广。
藏识之能藏,谓其能含藏一切种子及其运作能力。种子及其运作能力是无限的,甚至可以包罗宇宙万有一切主客观事物。对于这一思想,现代心理学人本主义学派马斯洛的研究,有所涉猎。马斯洛认为,人有无限的潜能可以开发,潜能开发的过程就是“自我实现”的过程。“自我实现”是人生最高需求,实现了自我的人,是最完美的人。他在《高峰体验:强烈的认同体验》一文中所描绘的自我实现的人的体悟——高峰体验,与佛教觉悟境界的一些特点较为接近。比如他说:“处于高峰体验的人已不完全是受世界法则支配的尘世之物…—·无为而为……已把自己从非我中解救出来……内在精神(我)与外在精神(他人)全然没有什么根本差别……甚至能够整合以及融会在一起……”。又说:“高峰体验中的感知,强烈的倾向于独立性,它不对感知对象进行分类……”“处于高峰体验中或经历高峰体验后的人,有一种源承神恩,三生有幸的特殊感怀。……有惊讶和意外之感,以及甜美的‘豁然开朗的震动’……一种感恩之情油然而生……这种感恩之情常表现为一种对于每个人和万事万物的爱……导致一种为这个世界行善的冲动,一种回报的渴望,甚至一种责任感。”在《高峰体验中的存在认知》一文中,他说: “在存在认知中,体验或对象倾向于被看成一个整体……超然独立于任何关系……是宇宙的同义语。”“感知相对而言可以是超越自我、忘却自我、没有自我的。它可以是不受任何动机驱动,不受任何情感影响,不夹杂任何欲念,一无所需和超脱自我的。”他用许多词汇描绘高峰体验者感知的“存在价值”,比如:完整性、完美性、完成性、公正性、生气勃勃、丰富性、淳丰,、性、美、善、独特性、不费力、嬉戏、真、自足等。他也曾借用顿悟和涅檠这些词汇来描述之。涅槃一词源于古印度的一些学派,外道、小乘都有所谓涅架境界,然而并不究竟,唯大乘佛教的涅槃——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无上正等正觉,方揭示涅架觉悟究竟之境界,此境界就是对藏识的顿悟。《楞伽经》说:“譬如藏识,顿分别知自心现,即身安立受用境界。”即是说,对藏识真实认知,必须通过顿悟方能实现;对藏识的顿悟就是安身立命并蕴涵主客观一切事物的至高境界。
藏识的执藏功能表现为对心识中种子的保存,生命结束,种子也不消失。此种子便成为个体生命特征代代传递的载体。《八识规矩颂》谈第八识的功能时说:“受熏持种根身器,去后来先作主公。”谓此第八识受第七识我执的熏习,形成习’气,此即种子,被其执持。种子是一种习气,也是一种势力,在一定条件下显现出来,被称为种子现行。此识种子可以变起根身(物质躯体)和器世间(物质世界)为第八识所执受。第八识是生命相续的主体,它离去于旧生命结束之后,到来于新生命形成之先,是个体生命的主人公。有谓这是否有类于人们所说的灵魂,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为它们所强调的内容不尽相同。从古至今,许多学者试图揭开灵魂的奥妙,对唯识学第八识的深入探索,也许会给人们一些启示。关于生命个体间某些特征的连续性的现象,现代心理学尚无确切解释,近年生命科学对遗传基因的研究或许能揭示一些规律,唯识学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的借鉴价值,有待科学逐步验证。
有人认为藏识与现代心理学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所说的潜意识,有相似的含义。其实弗洛伊德所说的潜意识,仅仅涉及藏识三个特征中“所藏”、的少部分内容。弗洛伊德认为人们早年的经历和心理压抑,会保存在人的深层意识中,成为潜意识,一定诱因会引发其作用,人们往往不自知觉地受其影响,以至产生许多心理疾患甚至心理失常。唯识学则把这一现象解释为烦恼熏习种子,种子现行。烦恼又叫“无明”,是个体生命之链的第一环和原动力。无明是一种不自觉的盲目状态,会导致执情,因此是人的一切痛苦的根源。无明烦恼的种子就深深植根在藏识中,成为其所藏之内容。
唯识学设立的藏识,其含义极其深广,是一个心理学特殊领域,值得研究,一旦揭示出藏识的奥妙,也就揭开了生命的奥妙。
与八识心王相应的六位心所就是现代心理学所说的心理活动。六位心所分别是遍行心所、别境心所、善心所、烦恼心所、随烦恼心所、不定心所。其包含的心理活动有五十一种,但分类的思想与出发点却与现代心理学不一样。
遍行心所五种:作意、触、受、想、思,是普遍的与八个心王同时活动的,起心动念的五个连续的必须的步骤。
别境心所五种:欲、胜解、念、定、慧,是在特定环境下产生的心理活动。
善心所是指在善良动机支配下,有益自他的心理活动,共十一种,分别是:信、精进、惭、愧、无贪、无嗔、无痴、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
烦恼心所是指六种有害自他的心理活动,即:贪、嗔、慢、痴、疑、恶见。
髓烦恼心所是由烦恼心所引发的不良心理活动,包括:忿、恨、恼、覆、诳、谄、情、害、嫉、悭、无惭、无愧、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掉举、失念、不正知、散乱等二十种心理活动。
不定心所是指有时发生,有时不发生,有时善,有时恶,有时不善不恶,性质不固定的心理活动。此共有四种,即:睡眠、恶作、寻、伺。 这五十一种心所,除睡眠外,其余按现代心理学对心理活动的分类法分类,大致如下:
认知活动——作意(注意)、胜解、想、念,(记忆)、失念、恶见、不正知、寻、伺。
情感活动——触、受、惭、愧、不惭、不愧、忿、恨、恼、嫉、害、恶作(后悔)。
意志活动——定、精进、轻安、不放逸、散乱、懈怠、放逸、昏沉、掉举(心意动荡)。
个性倾向——欲、思(动机)、信《信念)、不信。
个性特征——慧、行舍、贪、无贪、嗔、无嗔、痴、无痴、疑、慢、不害、诓、谄、懦、覆、悭。
唯识学对心理活动的分类有其特点,对某一些心理活动往往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描述,因此有所谓定心、散心;净心、染心;善心、烦恼心之分。这到底是同一心理的两个方面,还是两种不同的心理?这样分类是反映东方学术以实际心态为表述/顷序,不太重视其内在逻辑的特点,还是另有更深刻的意义?有待科学的进一步揭示。
三 唯识学在心理学方面的特殊意义
唯识学作为一种远古的心理学,具有特殊意义。首先,它形成的年代久远,仅从我国唯识宗第一代祖师玄奘法师算起,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而现代心理学的历史,一般认为,是从德国心理学家冯特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创立第一所心理学实验室算起,那么仅有100多年。唯识心理学不仅古老而且体系庞大,内容细腻,博大精深,故其在学术史上的地位不容忽视。
其次,现代心理学建立在实验基础上,被称为实验心理学;而唯识心理学则以实践和实证为依据,可以称之为实证心理学。唯识学乃至整个佛学都是为解决人生的实际问题而设立的,不是为理论而理论。人生最切实的问题是什么?那就是对宇宙人生真相的了解与掌握,并使之为人生服务,以净化人生宇宙。《瑜伽真实地品》说:“云何真实义?谓略有两种:二者依如所有性诸法真实性,二者依尽所有性诸法一切性,如是诸法真实性、一切性,应知总名真实义。”“如所有性诸法真实性”即事物本具的真实面目,又叫实相;“尽所有性诸法一切性”即尽其所有,周遍无遗的显示其真面目。唯识学“如所有性”“尽所有性”探索到的宇宙人生的真实,可以概括为无常、空、苦、无我等,此即四圣谛中的苦谛。此苦缘于烦恼集聚,是宇宙人生的染污相,净化宇宙人生就要转无常为真常,转苦为乐,转假我为真我,转染污为纯净,获常乐我净的至高境界——涅架,故唯识学是为解决人身烦恼痛苦而设立,最高追求是觉悟,即自觉觉他,自利利人的圆满境界。此觉悟的境界,必须由点点滴滴的心理修证的实践来完成,来证明,这都不是一般学术所能达到的。
唯识学对心理问题的认识深度比较透彻,可以探人到每一个念头的起落,每一个情绪变化的细微之处,同时有一整套处理方法。其处理方法十分有效,对心灵的安慰亦卓有成效,而现代心理学主要作为一种知识体系,其对心理问题的分析,对心理疾患的处理能力,则比较有限。故相比而言,唯识心理学是有很强的实用性的心理学,
唯识学强调心理的能动作用,把开发心智,获得觉悟作为修心的根本目的,依“八识三能变”原理,转烦恼为菩提;转识成智,有一整套理论和方法。只要按一定规范实践,就可以使人人本具的佛性得到证明,由人成佛,完成人格的飞跃,净化宇宙人生。在这一点上,现代心理学无法与之相比。
唯识学乃至佛学作为心理学系统,其特殊价值虽已为世界学术界所瞩目,但人们对它的认识还远远不够,其高度和深度尚未被人们普遍理解。唯识学乃至佛学的心理学价值,也远非只言片语所能概括。在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趋于一体化的大前提下,沟通、融汇东西方文化,开发东方文化宝库,是有极其重要的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