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04-062佛菩萨的悲心
 
{返回 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4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10

佛菩萨的悲心—一        海涛  辑

1.佛的大慈大悲是绝对的,远超过人间任何的慈悲。

2.慈悲是佛道之根本。菩萨见众生老病死苦、身苦、心苦、今世后世等诸苦所恼,生大慈悲救如是苦,然后发心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3.菩萨以大慈悲力故,于无量阿僧祇世生死中心不厌没;以大慈悲力故,久应得涅槃而不取证。

4.一切诸佛法中慈悲为大,菩萨若无大慈大悲便早入涅槃。

5.根据《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永远是求道人,自己不成佛,只专彻于利他愿行。

6.慈悲就是人间美德,爱别人恶就消失。

7.诸佛以悲为体。

8.诸如来有大悲,为此众生故起大慈心。

9.如来以无盖大悲矜哀三界。

10.日本道元和尚说:「如来慈悲深重,难以喻量。」—《正法眼藏随闻记》

11.日本法师卍庵说:「佛自始不忘众生,起大悲。」—《禅门法语集》

12.法藏比丘既然成为无量寿佛,实行着他的誓愿,所以我们凡夫都可以得救了。

13.佛的本质就是大慈大悲。

14.「心有慈悲云应身佛也。故经云:佛身者大慈悲心也。心无慈悲者,名邪见之人,心有慈悲者,名应身佛也。」—《禅门法语集》

15.慈悲即是观音,喜舍名为势至。观音菩萨与大势至菩萨以大悲声音,为其广说诸法实相与除灭罪法。

16.《观世音菩萨和赞》咏道:「归命顶礼观世音,末法救世功德佛,十大愿之慈悲深,分身三十三,患难多世中,应现真难得。」

佛菩萨的悲心—二        海涛  辑

1.「如来之室者,一切众生中大慈悲心是也。如来衣者,柔和忍辱心是也。如来座者,一切法空是也。」—《法华经.法师品》

2.佛心者,大慈悲是也。

3.菩萨处众生中,行三十二种悲,渐渐增广转成大悲。

4.大悲是一切诸佛菩萨功德之根本,是般若波罗蜜之母,诸佛之祖母。菩萨以大悲心故,得般若波罗蜜。得般若波罗蜜故得作佛。—《大智度论》

5.求道者已以智慧断了一切渴爱的潜在影响力,所以不会无区别的近于一切众生。

6.因为大悲,求道者不舍众生,所以不会远离众生。

7.求道者为了自利,已经断了一切渴爱的潜在影响力,所以趋向涅槃的无上愿,就像不赴大涅槃的种姓人一样,不会向涅槃推进。

8.戒定慧知见生,三明道六通品发,慈悲十力无畏起,众生善业因缘出。—《无量义经》偈

9.小慈但心念与众生乐,实无乐事。小悲名观众生种种身苦心苦,怜悯而已不能令脱。

10.大慈者念令众生得乐亦与乐事,大悲怜悯众生苦亦能令脱苦。

11.大慈大悲名为佛性。何以故?大慈大悲常随菩萨如影随形。一切众生必定当得大慈大悲,是故说言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南本《大般涅槃经》)

12.释尊坐在菩提树下,对付恶魔诱惑时,魔军所降火炎、火粉,都由于他的慈无量心,纷纷化为美丽的莲华花瓣。

13.大乘佛教的修行者称为菩萨,是具有救众生大慈悲心的人。他立誓要救一切众生。这种誓愿出自慈悲心,所以叫做「悲愿」。他要以适于机宜的一切手段方便,来救众生。

14.原始佛教乃至小乘佛教,都把前世乃至成道前的释尊,称为菩萨。


{返回 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4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04-061慈悲的语言
下一篇:04-067永不停息的爱
 04-042《莲宗法语》辑要
 04-062佛菩萨的悲心
 04-098《不放逸为修道正因》
 04-125施食仪轨
 04-013《大宝积经》之菩萨四法门
 04-060慈悲的实践
 04-036《菩萨的梦境》
 04-005《大方等大集经》之出家利益
 04-016《集一切福德三昧经》之菩萨法
 04-052修行语录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表里如一就是道[栏目:万行法师]
 光明觉品[栏目:梦参法师]
 听朋友说,女人月经的时候不能进佛寺、诵经、点香,这样对佛菩萨不清净,对吗?[栏目:海涛法师·佛学问答]
 禅悟密法 引言[栏目:果煜法师]
 天台九祖颂[栏目:达照法师诗文]
 一六 第十五佛 达摩达西品[栏目:佛种姓经]
 法云灌顶 黄巢过后,还收得剑否?[栏目:果煜法师]
 成唯识论疏翼 第五冊 卷十 六、问答四智心品有漏无漏[栏目:韩镜清教授]
 事实真相是什么[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七]
 早起晚睡为谁忙[栏目:宣化上人]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