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第五章 禅宗思想与大圆满法
郭耀华
{返回 藏传佛教宁玛派大圆满法初探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851

第五章 禅宗思想与大圆满法

汉地禅宗有渐修神秀派与顿悟慧能派及如来禅与祖师禅的不同修炼,禅宗主张的“自性清净”、“顿悟成佛”、“不立文字”与宁玛派主张的“心体本净”(立断)、“自性顿成”(顿超任运)、“本离文字(口诀派宁提)”见地是一致的。《一切法大圆满菩提心普作王》说:“当下即是心,是为心证悟。不落见地修,不落见地行。不执所修果,及次第证量。无坛城生起,无圆满次第。无咒无灌顶,亦无戒可持。法尔真实相,超越于因果,亦不假修成。”[1]

龙钦饶降巴尊者在《实相宝藏论》一书中也提到“大阿阇梨和尚(按:汉地禅宗神秀传承弟子)所说,虽为劣慧之心所不能容,而实义本如是住。诸下乘于秘密法心不能承受,遂起谤渎,彼由此业堕恶趣故。”[2]又说“大圆满者,说诸根本来断绝文字之法,非是诸下劣者之境界,是故《普作续》云:“天人有情根器各不同。或有清净诸根以为主,或有诸根本来离文字,这是为了需要而宣说。”[3]相当赞扬禅宗思想。此外,许得存教授(索南才让)和吴建民教授认为印度传承大圆满法祖师吉祥狮子(注:汉人)与前弘期顿渐之争的摩诃衍那二人传播的禅宗思想对大圆满法的修行见地影响很大。[4]大圆满法的彻却正行中,见地与禅法关系似乎非常密切,直修本心、直指本心,无修自然成。而且禅宗达摩祖师来到中土传到五祖弘忍大师,皆以楞伽经作传承,直到六祖慧能大师之后,才以金刚经作禅宗传承经典。因此笔者将特别讨论《金刚经》、《楞伽经》、《六祖坛经》与大圆满法修行见地的关系,最后,再分析归纳大圆满法与汉地禅宗修行的根本差异点。然而,与其他学者看法最大的不同,在于笔者认为:大圆满法虽有禅宗思想,但是禅的解脱思想主要来自文殊菩萨和东方妙喜佛国各大菩萨,包括维摩诘居士和金刚萨埵等等的教导,不是因为吉祥狮子祖师是汉人具有禅宗背景,也不是因为摩诃衍那强调顿悟的无念禅坐。大圆满法的自然智慧、自性清净、无自性、法界性空、平等无分别智、虚空法性、觉性、轮涅无二、证菩提自性、自现自成、如来藏本来觉悟、任运三身等等解脱思想,此见地与早期大乘佛经思想是一致的,是很完整的大乘传承。甚至可以说,大圆满祖师文殊菩萨和维摩诘居士《维摩诘所说经》的见地影响了“禅”的思想及在中国的发展。
--------------------------------------------------------------------------------

[1] 谈锡永.《大中观论集》(下).香港:香港密乘佛学会,1998年.第14~15页.

[2] 龙钦饶降巴.《实相宝藏论详释》(刘立千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第57页.

[3] 同上,第156页.

[4] 许得存.《大圆满法及其与禅宗思想的关系提要》.2001年两岸禅学研讨会论文集.


{返回 藏传佛教宁玛派大圆满法初探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第五章 第一节 《一切法大圆满菩提心普作王》与《六祖坛经》修行对照A
下一篇:第四章 总结
 附录一(第二章 大圆满法正行见地研究)第七节 平等、平等住、平等法界..
 附录一(第二章 大圆满法正行见地研究)第八节 无分别智
 藏传佛教宁玛派大圆满法初探 后记与答辩记录
 第三章 总结
 第一章 第一节 藏传佛教宁玛派及九乘修行介绍B
 第二章 第七节 光明如来藏、平等、本性、自性清净A
 第四章 总结
 附录一(第二章 大圆满法正行见地研究)第六节 无住
 第八章 第三节、第四节
 附录一(第二章 大圆满法正行见地研究)第三十五至第三十八节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太虚大师联集[栏目:佛教楹联集]
 止贡噶举大手印五支圆满道——密续教授精髓修法[栏目:藏传佛教•资料文集]
 摩罗迦大经 (节译)[栏目:巴利语佛经选译]
 命运的慈悲[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王维诗中的“空”观思想(李发亮)[栏目:佛教与艺术]
 十七届:为善最乐(李焯芬)[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涵芬集 第一部分 心法指归 十九、心密三代祖师略传[栏目:徐恒志居士]
 要包容、要尊重、要敬爱[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四]
 禅之甘露 第七章 不净观之二—九想观[栏目:成观法师]
 一、我认识活佛的因缘[栏目:金山活佛神异录]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