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参考文献
郭耀华
{返回 藏传佛教宁玛派大圆满法初探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984

参考文献

(按论文章节顺序)

[1] 王森.《西藏佛教发展史略》.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2] 法尊法师.《法尊法师论文集》.台北:大千出版社,2002年.

[3] 班班多杰.《藏传佛教智慧境界》.台北:大千出版社,2002年..

[4] 钦饶降巴.《七宝藏论·宗派藏》(班班多杰译).四川:德格印经院,木刻版.

[5] 敦珠法王、义成仁波切等.《九乘次第论集》.青海:青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6] 龙钦饶降巴.《大圆满心性休息》(索达吉堪布译).香港:佛教慈慧服务中心,2001年.

[7] 龙钦饶降巴.《四法宝鬘》(谈锡永导读).台北:全佛文化,1999年.

[8] 郭若扎西.《郭扎佛教史》.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0年藏文版..

[9] 智悲光尊者﹒《大圆胜慧本觉心要修行次第》(刘立千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

[10] 纽修堪仁波切.蒋扬多杰.《大圆满传承源流蓝宝石》.台北:全佛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2年.

[11] 土观·罗桑却吉尼玛.《土观宗派源流》(刘立千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

[12] 谈锡永.《大中观论集(上)(下)》.香港:香港密乘佛学会,1998年.

[13] (唐)不空译.《金刚顶经》(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经),《大正藏》第十八册.

[14] 欧阳锺裕.《一乘圆教与大圆满见》.台北:慧炬出版社,2001年.

[15] 堪珠·贡觉丹增仁波切.《宁玛派源流》(克珠群佩译).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

[16] 洛桑杰嘉措.《图解大圆满》. 西安:陕西师范出版社,2007年.

[17] 洪启嵩.《莲师大圆满教授讲记》.台北:全佛文化公司,2007年.

[18] 方力脩.《大圆满法·基松聂德》.台北:慧炬出版社,2003年

[19] 龙钦饶降巴.《实相宝藏论详释》(刘立千译).北京: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

[20] 刘立千.《藏传佛教各派教义及密宗漫谈》.北京: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

[21] 龙钦饶降巴.《句义宝藏论广讲》(刘立千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

[22] 龙钦饶降巴.《大圆满禅定休息论清净车释》(刘立千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

[23] 土观•罗桑却吉尼玛.《宗派源流与教义善说晶镜史》.甘肃:民族出版社,1984年,藏文版.

[24] 那喇曲智尊者.《龙钦巴如意宝传奇·三信路径》(堪布罗珠桑波译).台湾:莲华圆满出版社,2007年.

[25] 祖古乌金仁波切.《大成就者之歌》,台北:橡实文化,2008年.

[26] 事业洲尊者.《六中有自解脱导引·寂忿密意自解脱》(谈锡永译).青海:青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27] 全知麦彭仁波切造论,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上师注疏《大圆满直指心性 大幻化网总说光明藏论》(索达吉堪布译).香港:佛教慈慧服务中心,1997年.

[28] 达赖喇嘛.《大圆满》.台北:台北心灵工坊出版社,2004年.

[29] 龙钦饶降巴.《上师心滴如意宝》(索达吉堪布译).香港:佛教慈慧服务中心出版,2001年.

[30] 贝玛仁增.《世界心精华宝》.台北:橡树林文化出版,2009年.

[31] 刘立千.《大圆满法语浅解》.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

[32] 不败尊者.《决定宝灯》(谈锡永译,邵颂雄导论).台北:全佛文化,2009年.

[33] (唐)菩提流志译.《大宝积经》,《大正藏》第十一册. 普明菩萨品四十三:“如是行及非行识及所识,名色可见及不可见,诸六入处及六神通,触及所触,受与受灭,爱与爱灭,取与取灭,有与有灭,生与生灭,老死与老死灭,是皆无二无别,如是知者,是名中道诸法实观。复次迦叶!真实观者,不以空故令诸法空,但法性自空,不以无相故令法无相,但法自无相,不以无愿令法无愿,但法自无愿,不以无起无生无我无取无性故,令法无起无取无性,但法自无起无取无性,如是观者是名实观。”

[34] 蒋贡康楚罗卓泰耶.《知识汪洋》(知识总汇).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藏文版)。

[35] 龙钦饶降巴.《大圆满虚幻休息论妙车释》(刘立千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

[36] 摧魔州尊者.《无修佛道·现证自性大圆满本来面目教授》(义成活佛序一).台北:全佛文化,2009年.

[37] 弘学.《藏传佛教》.四川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

[38] 邱陵.《藏密大圆满心髓探奥》. 台北:新智出版,1995年.

[39] 江嘎主编.《大圆满》(郭元兴撰稿)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5年.

[40] 全知麦彭仁波切.《大圆满直指心性注疏·窍决宝藏库》(晋美彭措上师注疏,索达吉堪布译),香港:佛教慈慧服务中心,1998年.

[41] 拉喇•索朗曲珠.《发现雪山的全知法王》(李学愚译). 台北:大千出版社, 2008年.

[42] 扎呷.《藏文大藏经概论》. 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 2008年.

[43] 布顿.《布顿佛教史》.(蒲文成译). 台北:大千出版社, 2006年.

[44] 日本东北帝国大学法文学部编.《西藏大藏经总目录》. 东京:珠式会社平文社, 昭和45年(1970年).

[45] (后秦)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卷四,嘱累品第二十二,《大正藏》第九册.

[46] (后秦)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卷四,法师品第十,《大正藏》第九册.

[47] (唐)般若译.《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二十一,幻喻品第二十六,《大正藏》第八册.

[48] (唐)玄奘译.《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五六九,第六分法性品第六,《大正藏》第七册,.

[49] 失译.《大乘悲分陀利经》,入三昧门品第二十九,《大正藏》第三册,.

[50] (唐)提云般若等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五十二,如来出现品第三十七之三,《大正藏》第十册.

[51] (宋)施护译.《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十三,显示世间品第十二之二,《大正藏》第八册.

[52] (陈)月婆首那译.《胜天王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四,现相品第七,《大正藏》第八册.

[53] (西秦)圣坚译.《佛说罗摩伽经》卷下,《大正藏》卷十.

[54] (唐)菩提流志译.《大宝积经》卷四,第二无边庄严会无上陀罗尼品第一,《大正藏》第十一册.

[55] (北魏)昙摩流支译.《信力入印法门经》卷四,《大正藏》第十册.

[56] (北凉)昙无谶译.《大方等大集经》卷十四,虚空藏品第八之一所问品,《大正藏》第十三册.

[57] (唐)不空译.《大方广如来藏经》,《大正藏》第十六册.

[58] (后秦)鸠摩罗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大正藏》第八册.

[59] (梁)曼陀罗仙译《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上,《大正藏》第八册.

[60] (刘宋)求那跋陀罗译.《大方广宝箧经》卷上,《大正藏》第十四册.

[61] (后秦)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卷八十二释大方便品第六十九,《大正藏》第二十五册.

[62] (西晋)无罗叉译.《放光般若经》卷八,摩诃般若密功德品第二十,《大正藏》第八册.

[63] (后秦)鸠摩罗什译.《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六,发趣品第二十,《大正藏》第八册.

[64] (唐)菩提流志译.《大宝积经》卷一百五,善注意天子会第三十六之四破二乘相品第七之二,神通证说品第九,《大正藏》第十一册.

[65] 《如来庄严智能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经》卷下,《大正藏》第十二册.

[66] (北魏)菩提流支译.《佛说文殊师利巡行经》,《大正藏》第十四册.

[67] (北魏)菩提流支译.《胜思惟梵天所问经》卷二,《大正藏》第十五册.

[68] 《佛说德护长者经》卷上,隋那连提耶舍译,《大正藏》第十四册.

[69] 大唐善无畏共沙门一行译.《大毘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莲华胎藏菩提幢标帜普通真言藏广大成就瑜伽卷上,《大正藏》第十八册.

[70] 《普贤菩萨行愿赞》卷第二,大正藏第十册.

[71] (北齐)那连提耶舍译.《月灯三昧经》卷七,《大正藏》第十五册.

[72] (西晋)竺法护译.《光赞般若经》卷六,摩诃般若波罗蜜三昧品第十六,《大正藏》第八册.

[73] (东汉)支娄迦谶译.《道行般若经》卷九,摩诃般若波罗蜜累教品第二十五,《大正藏》第八册.

[74] (宋)翔公译.《佛说濡首菩萨无上清净分卫经》卷上,《大正藏》第八册.

[75] (西晋)竺法护译.《佛说如来兴显经》卷四,《大正藏》第十册.

[76] (西晋)竺法护译.《佛说魔逆经》,《大正藏》第十五册.

[77] (后秦)竺佛念译.《菩萨璎珞经》卷五,本末品第十五,《大正藏》第十六册.

[78] (唐)地婆诃罗译.《大乘密严经》卷上,密严道场品第一,《大正藏》第十六册.

[79] (北魏)勒那摩提译.《究竟一乘宝性论》卷二,僧宝品第四,《大正藏》第三十一册.

[80] (后秦)鸠摩罗什译.《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四,叹净品第九,《大正藏》第八册,.

[81] (唐)地婆诃罗译.《方广大庄严经》卷十一,转*轮品第二十六之一,《大正藏》第三册.

[82] (梁)曼陀罗仙译.《宝云经》(《大乘宝云经》)卷五,《大正藏》第十六册.

[83] (北魏)菩提流支译.《佛说法集经》卷六,《大正藏》第十七册.

[84] 无著菩萨造(唐)波罗颇蜜多罗译.《大乘庄严经论》卷七,教授品第十五,《大正藏》第三十一册.

[85] (隋)豆那掘多译.《佛说文殊师利行经》(《佛说文殊尸利经》),《大正藏》第十四册.

[86] (梁)真谛译.《佛说无上依经》卷上,如来界品第二,《大正藏》第十六册.

[87] 《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六,弥勒菩萨说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处真实义品第四,《大正藏》第三十册.

[88] 护法等菩萨造玄奘译.《成唯识论》卷第三,《大正藏》第三十一册.

[89] (隋)阇那崛多译.《佛本行集经》卷十九,车匿等还品中,《大正藏》第三册.

[90] (后秦)鸠摩罗什译.《灯指因缘经》,《大正藏》第三册.

[91] (北魏)慧觉等译.《贤愚经》卷三,锯陀身施品第十五,《大正藏》第四册.

[92] (后秦)弗若多罗、鸠摩罗什译.《十诵律》卷二十四,七法中安居法第四,《大正藏》第二十三册.

[93] 谈锡永《圣妙吉祥真实名经梵本校译》.台北:全佛出版社,2008年.

[94] (宋)施护等译.《佛说尼拘陀梵志经》卷下,《大正藏》第一册.

[95] (宋)施护译.《佛说发菩提心破诸魔经》卷上,《大正藏》第十七册.

[96] (东晋)僧伽提婆译.《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声闻品第二十八,《大正藏》第二册.

[97] (宋)法护译.《佛说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卷九,如来心密不思议品第九,《大正藏》第十一册.

[98] (唐)玄奘译.《解深密经》卷三,分别瑜伽品第六,《大正藏》第十六册.

[99] (西晋)竺法护译.《佛说无希望经》,《大正藏》第十七册.

[100] (唐)玄奘译.《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卷十四,五法品第六之四,《大正藏》第二十六册.

[101] 无著菩萨造(唐)波罗颇蜜多罗译.《大乘庄严经论》卷三,菩提品第十,《大正藏》第三十一册.

[102] (西晋)竺法护译.《佛说文殊师利现宝藏经》,《大正藏》第十四册.

[103] 昙无谶译.《大般涅槃经》卷五,如来性品第四之二,《大正藏》第十二册.

[104] (东晋)佛陀跋陀罗译.《达摩多罗禅经》卷下,修行观入第十六,《大正藏》第十五册.

[105] (宋)施护译.《佛说最胜妙吉祥根本智最上秘密一切名义三摩地分》卷上,《大正藏》第二十册.

[106]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中论》卷三,观有无品第十五、观业品第十七,《大正藏》第三十册.

[107] (唐)达摩流支译.《佛说宝雨经》卷三,《大正藏》第十六册.

[108] 《妙法莲华经文句》卷三上,《大正藏》第三十四册.

[109] (唐)尸罗达摩译.《佛说十地经》卷六,菩萨不动地第八,《大正藏》第十册.

[110] (唐)地婆诃罗等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破取着不坏假名论》卷下,《大正藏》第二十五册.

[111] (宋)智吉祥等译.《佛说大乘智印经》卷一,《大正藏》第十五册.

[112] (唐)菩提流志译.《文殊师利宝藏陀罗尼经》,《大正藏》第二十册.

[113] 无着造,(唐)玄奘译.《显扬圣教论》卷三,摄事品第一之三,《大正藏》第三十一册.

[114] (唐)玄奘译.《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十三,抉择分中得品第三之一,《大正藏》第三十一册.

[115] (唐)实叉难陀译.《大乘入楞伽经》卷一,集一切法品第二,《大正藏》第十六册.

[116] (唐)义净译.《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一,如来寿量品第二,《大正藏》第十六册.

[117] (宋)法天译.《佛说未曾有正法经》卷二,《大正藏》第十五六册.

[118] 郎钦加布仁波切.《大印证道歌——大手印五支金刚道歌解释》(敬安仁波切译)台湾桃园:冈波巴出版社,2008年.

[119] (宋)法护等译.《佛说除盖障菩萨所问经》卷十一,《大正藏》第十四册.

[120] (宋)翔公译.《佛说濡首菩萨无上清净分卫经》卷上,《大正藏》第八册.

[121] (北魏)瞿昙般若流支译.《奋迅王问经》卷上,《大正藏》第十三册.

[122] (隋)那连提耶舍译.《力庄严三昧经》卷中,《大正藏》第十五册.

[123] (北魏)菩提流支译.《实相般若波罗蜜经》,《大正藏》第八册.

[124] (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二,一切佛语心品之二,《大正藏》第十六册.

[125] (宋)金总持等译.《文殊所说最胜名义经》卷下,《大正藏》第二十册.

[126] (唐)玄奘译.《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一百八十二,定蕴第七中不还纳息第四之九,《大正藏》第二十七册.

[127] (唐)菩提流志译.《大宝积经》卷一百一十一,净信童女会第四十,《大正藏》第十一册.

[128] (隋)阇那崛多译.《商主天子所问经》,隋北印度三藏阇那崛多译,《大正藏》第十五册.

[129] (北宋)施护等译.《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卷第一,金刚界大曼拏罗广大仪轨分第一之一,《大正藏》第十八册.

[130] 法贤译.《佛说瑜伽大教王经》卷第四,佛说瑜伽大教王经观想菩提心大智品第七,《大正藏》第十八册.

[131] (梁)曼陀罗仙译.《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下,般若波罗蜜多品第十之余,《大正藏》第八册.

[132] (刘宋)求那跋陀罗译.《大法鼓经》卷上,《大正藏》第九册.

[133] (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第四,一切佛语心品之四,《大正藏》第十六册.

[134] (北宋)施护译.《诸教决定名义论》卷第二,圣慈氏菩萨造,《大正藏》第三十二册.

[135] (唐)义净译.《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二,分别三身品第三,《大正藏》第十三册.

[136] (唐)般若译.《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第三,报恩品第二之下,《大正藏》第三册.

[137] (北宋)施护译.《佛说护国尊者所问经》卷第二,《大正藏》第十二册.

[138] 梁天竺三藏真谛译.《佛说无上依经》卷上,无上依经菩提品第三,《大正藏》第十六册.

[139] (唐)般若共牟尼室利译.《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卷第四,入如来大悲不思议品第四,《大正藏》第十九册.

[140] (唐)玄奘译.《说无垢称经》卷第三,问疾品第五,《大正藏》第十四册.

[141] 世亲菩萨造,(唐)玄奘译.《唯识三十论》,《大正藏》第三十一册.

[142] 法护等译.《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七,如来不思议品四之一,《大正藏》第十一册.

[143] (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杂阿含经》第二十六,《大正藏》第二册.

[144] 惟净等译.《佛说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第十九,阿阇世王问答品第二十二之二,《大正藏》第十一册.

[145] 惟净等译.《佛说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卷第九,《大正藏》第十三册.

[146] (隋)释宝贵合梁真谛译.《合部金光明经》卷第三,陀罗尼最净地品第六,《大正藏》第十六册.

[147] (唐)施护译.《佛说法集名数经》,《大正藏》第十七册.

[148] (唐)善无畏集译.《苏悉地羯罗供养法》卷第二,《大正藏》第十八册.

[149] 圣勇菩萨等造,(宋)绍德慧询等译.《菩萨本生鬘论》卷第四,出家功德缘起第十四,《大正藏》第三册.

[150] (后秦)鸠摩罗什译.《梵网经》卷下,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第十,《大正藏》第二十四册.

[151] (唐)不空译.《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菩萨行品第三,《大正藏》第八册.

[1522] 法天译.《大方广总持宝光明经》卷第一,《大正藏》第十册..

[153] 坚慧菩萨造,(唐)提云般若译.《大乘法界无差别论》(如来藏论)一卷,《大正藏》第三十一册.

[154] (宋)知礼述.《观音玄义记》卷七,《大正藏》第34册.

[155] 法天译.《佛说七佛经》,《大正藏》第一册.

[156] (后秦)鸠摩罗什译.《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第八,深心求菩提品第二十,《大正藏》第八册.

[157]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自在王菩萨经》卷第六,《大正藏》第十三册.

[158] (元)沙啰巴译.《佛说文殊菩萨最胜真实名义经》,《大正藏》第二十册.

[159] (北凉)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译.《阿毗昙毗婆沙论》卷第十六,杂揵度爱敬品第四,迦旃延子造五百罗汉释,《大正藏》第二十八册.

[160] (唐)不空译.《略述金刚顶瑜伽分别圣位修证法门》卷第二,《大正藏》第十八册.

[161] 法贤译.《佛说最上根本大乐金刚不空三昧大教王经》卷第六,一切如来大三昧曼拏罗仪轨分第二十二,《大正藏》第八册.

[162] (后秦)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卷第六,妙法莲华经方便品第二,《大正藏》第九册.

[163] 实叉难陀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六,如来现相品第二,《大正藏》第十册.

[164] (北齐)那连提耶舍译.《大宝积经》卷第六十五,菩萨见实会第十六之五,紧那罗授记品第十一,《大正藏》第十一册.

[165] (唐)玄奘译.《佛说佛地经》,《大正藏》第十六册.

[166] (后秦)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释习相应品卷第三十七,圣者龙树造,《大正藏》第二十五册.

[167] (西晋)竺法护译.《佛说须真天子经》卷第四,《大正藏》第十四册.

[168] (北凉)昙无谶译,《大智度论》释信谤品第四十一之余,大智度论释叹净品第四十二,《大正藏》第二十五册.

[169] 月官菩萨《圣妙吉祥真实名经广释》(林崇安译).高雄:谛听文化,2001年.

[170] (元)释智译.《圣妙吉祥真实名经》,《大正藏》第二十册.

[171] (唐)菩提流志译.《文殊师利所说不思议佛境界经》卷上,《大正藏》第十二册.

[172] (东汉)支娄迦谶译.《佛说阿阇世王经》,《大正藏》第十五册.

[173] (西晋)竺法护译,《佛说魔逆经》,《大正藏》第十三册.

[174] (西晋)竺法护译,《佛说如幻三昧经》卷下,《大正藏》第十二册上.

[175] (北魏)毗目智仙、般若流支译.《圣善住意天子所问经》卷下,《大正藏》第十二册.

[176] (梁)僧伽婆罗译.《文殊师利所说般若波罗蜜经》,《大正藏》第八册.

[177] (梁)僧伽婆罗等译.《度一切诸佛境界智严经》,《大正藏》第十二册.

[178] (宋)求那跋陀罗译.《央掘魔罗经》卷第四,《大正藏》第二册.

[179] (西晋)竺法护译.《佛说文殊师利净律经》,《大正藏》第十四册.

[180] (姚秦)鸠摩罗什译.《思益梵天所问经》,《大正藏》第15册.

[181] (姚秦)鸠摩罗什译.《维摩诘所说经》观众生品第七,《大正藏》第十四册.

[182] (唐)不空译.《大圣文殊师利菩萨佛剎功德庄严经》卷中,《大正藏》十一册.

[183] (西晋)竺法护译.《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卷上,《大正藏》第十一册.

[184] (梁)曼陀罗仙译.《大宝积经·文殊师利说般若会第四十六之二》卷第一百一十六,《大正藏》第十一册.

[185] (西晋)竺法护译.《文殊支利普超三昧经》正士品第一,《大正藏》第十五册.

[186] (东汉)支娄迦谶译.《阿閦佛国经》,《大正藏》第十一册.

[187] 弘学.《密宗指要》.四川:巴蜀书社,2006年.

[188] 《首楞严三昧经》卷下称为龙种上如来,净土称为平等世界;姚秦竺佛念译《菩萨璎珞经》卷四称为大身如来,净土称为空寂世界;《菩萨处胎经》文殊身变化品第六十七称为升仙尊佛,净土称为无碍世界。

[189] 许得存.《大圆满法及其与禅宗思想的关系提要》.2001年两岸禅学研讨会论文集.

[190] (元)宗宝编.《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大正藏》第四十八册.

[191] 班班多杰.《禅宗在藏传佛教前弘期的传播和对后弘期的影响》,北京:《历史研究》杂志,2008年6月.316期第62页.《顿悟真宗金刚般若修行达彼岸法门要诀》此文本汉文有两种版本,一本篇幅较长,一本篇幅较短,均载黄永武主编:《敦煌宝藏》[伯]124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年,第24~125页;《敦煌宝藏》[伯]134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6年,第299~300页。藏译本见陈践、王尧编:《敦煌本古藏文文书汇编》,第299页~251页。本文采用的是篇幅较长的版本。以下引文均在其中,故不再注明页数。从藏文译文看,两种版本的汉文本尚不足藏译文的一半篇幅,说明汉文本不是足本。

[192] (唐)实叉难陀译.《大乘入楞伽经》卷第三,集一切法品第二之三,卷第五,无常品第三之余,大周实叉难陀译,《大正藏》第十六册,第603页上.实叉难陀重视意译,强调简约顺畅。

[193] 无著菩萨造玄奘译.《摄大乘论本》卷上,所知依分第二,《大正藏》第31册.

[194] (唐)般剌蜜帝译.《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五,《大正藏》第19册.

[195] (元)金总持等译,《佛说法乘义决定经》,《大正藏》第17册.

[196] 谈锡永、邵颂雄.《如来藏二谛见—不败尊者说如来藏》(谈锡永、邵颂雄译).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7年.

[197] 谈锡永.《四重缘起深般若》.台北:全佛文化出版社,2005年.

[198] 印顺.《如来藏之研究》.台湾新竹:正闻出版社,1981年.

[199] 萧平实.《真实如来藏》.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年.

[200] (北魏)菩提流支译.《佛说不增不减经》,《大正藏》第十六册.

[201] (姚秦)鸠摩罗什等译.《禅法要解》卷上,《大正藏》第十五册.

[202] (唐)玄奘译.《解深密经》卷第五,如来成所作事品第八,《大正藏》第十六册.

[203] (唐)佛陀多罗译.《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大正藏》第17册.

[204] 天亲菩萨造,北魏菩提流支译,《十地经论》,《大正藏》第二十六册.

[205] 尕藏加.《雪域的宗教》(上册).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

[206] 夏嘉玲.《15天不吃不喝不拉 印度研究DNA》. 台湾联合报引用法新社阿美达巴德10日电, 2010年5月11日,A16版。

[207] 王春华.《藏密瑜伽的奥秘与传奇》.西藏人民出版社,2001年.

[208] 索甲仁波切.《西藏生死之书》(郑振煌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青海:青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209] 求那跋驮罗译.《杂阿含经》卷十八,《大正藏》第二册.

[210] 《杂阿含经》,《大正藏》第二册,第70页下.佛陀说:“诸比丘!云何修无常想?修习多修习,能断一切欲爱、色爱、无色爱、掉、慢、无明。若比丘于空露地、若林树间,善正思惟,观察色无常,受、想、行、识无常。如是思惟,断一切欲爱、色爱、无色爱、掉、慢、无明。所以者何?无常想者,能建立无我想,圣弟子住无我想,心离我慢,顺得涅槃。”

[211] (东晋)僧伽提婆译.《中阿含经》,《大正藏》,第一册.

[212] 世亲造.(唐)玄奘译.《阿毗达磨俱舍论》,《大藏经》第二十九册.

[213] 《中部·圣求经》,《汉译南传大藏经》中部经典一,高雄:元亨寺妙林出版社,1993年.相应于《中阿含经‧罗摩经》,在《大正藏》第一册.

[214] 《小部·大品》第十二章《二种随观经》,《汉译南传大藏经》小部经典二,高雄:元亨寺妙林出版社,1993年.

[215] 郭良鋆,《佛教涅槃论》,《南亚研究》,1994年,第四期.

[216] 参见(后秦)昙摩耶舍、昙摩崛多译.《舍利弗阿毗昙论》卷十六,《大正藏》第二十八册,第633页上中.“何谓第一义空?第一谓涅槃。如比丘,思惟涅槃空、知空、解空、受空,以何义空?以我空,我所亦空,常空、不变易空,如是不放逸观,得定心住正住,是名第一义空。如是六空,是名空定。何谓无相定?除空定,若余定,以圣涅槃为境界,是名无相定。复次无相定,行有相,涅槃无相。行有三相:生住灭。涅槃无三相:不生不住不灭。如是行有相,涅槃无相,涅槃是寂灭,是舍宅,是救护,是灯明,是依止,是不终没,是归趣,是无燋热,是无忧恼,是无忧悲苦恼及余诸行。

[217] (元)金总持等译.《佛说法乘义决定经》卷二,《大正藏》第十七册。

[218] 牟宗三.《佛性与般若》(修订版),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9年.

[219] 班班多杰.《藏传佛教思想史纲》.上海:三联书局,1992年.苯教将《般若十万颂》改为《康勤》,《般若两万五千颂》改为《康穹》,《瑜伽师地论》的《抉择分》改为《苯经》,《五部大陀罗尼》改为《白黑等龙经》等。

[220] 顿珠拉杰.《西藏本教简史》.西藏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7年.

[221] 宁艳娟.《雍仲苯教大师》.台北:橡实文化出版社,2009年.

[222] 贡珠·云丹嘉措.《蒋扬钦哲旺波传》(张炜明译).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

[223] 周锡银、望潮.《藏族原始宗教》.四川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

[224] 巴珠(巴楚)仁波切.《普贤上师言教》(佐钦寺熙日森佛学院译).西藏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6版.

[225] Longchen Rabjam,The Precious Treasury of the Way of biding,translated under the direction of H.E. Chagdud Tulku Rinpoche by Richard Barron (Chokyi Nyima) andedited by Padma Translation Committee,Junction City:Padma Publishing,1998

[226] Patrul Rinpoche, The Heart Treasure of the Enlightened Ones, with commentary by  Dilgo Khyentse, translated by The Padmakara Translation Group, Boston:Shambhala,1992

[227] Patrul Rinpoche, The Words of My Perfect Teacher, translated by The Padmakara Translation Group, Boston:Shambhala,1998

[228] Reynolds,John Myrdhin,Bonpo Dzogchen Teachings according to LOPON  TENZIN  NAMDAK,Vajra Publications,Kathmandu,Nepal,2006.

[229] ANNE  CAROLYN  KLEIN,GESHE  TENZIN  WANGYAL  RINPOCHE,Unbounded  Wholeness-Dzogchen,Bon,and the Logic of the Nonconceptual,Oxford University Press,Inc.2006


{返回 藏传佛教宁玛派大圆满法初探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其它参考文献
下一篇:结语2
 第六章 第五节 从《禅法要解》及三解脱门的空三昧谈起
 第三章 第二节 从《文殊师利所说不思议佛境界经》谈起
 第二章 第二节 总结讨论(2)
 附录三(第六章 其它北传佛经与大圆满法关系)2
 第二章 第三节 童子瓶身、宝瓶童子身、大迁转身、虹光化身
 附录一(第二章 大圆满法正行见地研究)第二十三节、第二十四节
 第三章 第七节 从《维摩诘所说经》谈起
 第五章 禅宗思想与大圆满法
 第四章 第二节 从《大宝积经·不动如来会》谈起
 附录一(第二章 大圆满法正行见地研究)第十九节、第二十节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佛法呢?[栏目:慈成加参仁波切]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十八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一集]
 0364 佛说大阿弥陀经(宋 王日休校辑)[栏目:净土三部经]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