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其它参考文献
郭耀华
{返回 藏传佛教宁玛派大圆满法初探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7439
其它参考文献
(笔者家里部分参考书)
 
[1] 巴珠仁波切.《普贤上师言教》.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0年.
[2] 朱丽霞.《宗喀巴佛学思想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3] 洪启嵩.《冈波巴大手印》.台北:全佛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7年.
[4] 洪启嵩.《恒河大手印》.台北:全佛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7年.
[5] 洪启嵩.《关于宇宙的实相》.台北:普月文化有限公司,2007年.
[6] 洪启嵩.《无死》.台北:全佛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7年.
[7] 丹贝旺旭仁波切.《金刚密乘大圆满》(慈诚达瓦译).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
[8] 竹庆本乐仁波切.《狂野的觉醒:大手印与大圆满之旅》(江翰汶、林胡凤茵译),台北:探索三部曲出版,2008年.
[9] 释慧门.《大圆满禅定休息(一)》.台北:慧炬出版社,2001年.
[10] 释慧门.《大圆满禅定休息(二)》.台北:慧炬出版社,2003年.
[11] 卓格多杰.《火舞空行——移喜磋嘉传奇》.台北:久佑达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8年.
[12] 洪启嵩.《密宗修行要旨》.台北:全佛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7年.
[13] 洪启嵩.《密宗的源流》.台北:全佛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7年.
[14] 琼那·诺布旺典.《唐卡中的金刚、空行、护法》.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15] 弘学主编.《佛学概论》.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
[16] 郑金德.《现代西藏佛教》.台北:佛光出版社,1995年.
[17] 伊喜·嘉措.《空行教法》,祖古·乌金仁波切口授,刘婉俐译.台北:橡树林文化,2007年.
[18] 洪启嵩.《现观中脉实相成就》.台北:全佛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7年.
[19] 谈锡永.《西藏密宗百问》.台北:全佛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3年.
[20] 全佛编辑部主编.《密宗的重要名词解说》.台北:全佛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7年.
[21] 谈锡永.《闲话密宗》.台北:全佛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3年.
[22] 谈锡永.《细说轮回生死书》(上).台北:全佛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3年.
[23] 谈锡永.《密宗名相》.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年.
[24] 张宏实.《图解无上瑜伽》.台北:橡实文化,2009年.
[25] 蒋贡康楚罗卓太耶仁波切.《生起与圆满》,堪千·创古仁波切释义,杨书婷、廖本胜译.台北:橡实文化,2008年.
[26] 吕建福.《密教论考》.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
[27] 许德存.《藏传佛教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
[28] 吴信如.《佛教各宗大义》.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4年.
[29] 方广锠.《佛教典籍百问》.台北:佛光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7年.
[30] 何石彬.《阿毗达磨俱舍论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
[31] 敦珠法王等著.《宁玛派四部宗义释》.台北:全佛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8年.
[32] 邱陵.《藏密脉气明点观修》.台北:新智出版社有限公司,1995年.
[33] 尕藏加.《吐蕃佛教》.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年.
[34] 法王晋美彭措.《窍诀宝藏海》(索达吉堪布译).四川: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2005年.
[35] 索达吉堪布.《胜乘妙梯》.四川: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2006年.
[36] 索达吉堪布.《旅途脚印》.四川: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2002年.
[37] 发思巴上师.《大乘要道密集》.台北:自由出版社,2003年.
[38] 华智仁波切.《屠夫真言》(普巴扎西仁波切译).四川:亚青邬金禅林.
[39] 巴楚上师,贡噶上师.《椎击三要诀胜法解 恒河大手印直解》.台北:自由出版社,1983年.
[40] 娘让尼玛沃瑟(伏藏师).《莲师传》(伊喜嘉措记录撰写,郭淑清译).台北:橡树林文化,2009年.
[41] 米胖仁波切、南开诺布等著.《梦瑜珈》.云南:云南民族出版社,2005年.
[42] 酿·涅玛沃热(伏藏师).《大阿阇黎莲花生大士本生传记》(堪布丹增拉巴译).台北:诺那·华藏精舍,2007年.
[43] 杜松柏.《智慧的禅宗公案》.台北:台湾学生书局有限公司,2005年.
[44] 田灯燃编着.《图解佛教》.台北:创智文化有限公司,2009年.
[45] 卡卢仁波切.《自悟自性之歌:卡卢仁波切自传及教法》.台北:达香寺,2009年.
[46] 卡卢仁波切.《密乘解脱之道》(徐进夫译).台北:达香寺,1984年.
[47] 洛桑杰嘉措编着.《图解西藏密宗》.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48] 银巴.《钦热诺布大师与藏医天文历算》.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8年.
[49] 廓诺·迅鲁伯.《青史》(郭和卿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3年.
[50] 钦则旺布.《卫藏道场胜迹志》(刘立千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
[51] (英)比尔(Beer,R.).《藏传佛教象征符号与器物图解》(向红笳译).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7年.
[52] 尕藏加.《藏传佛教与青藏高原》.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
[53] 尕藏加.《密宗——藏传佛教神秘文化》.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7年.
[54] 圣严法师.《西藏佛教史》.台北:法鼓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
[55] 吕澄.《西藏佛学原论》.台北:大千出版社,2003年.
[56] 察仓·尕藏才旦.《中国藏传佛教》.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
[57] 仁增·吉美林巴.《涌莲藏真:藏传佛教前译派传承源流》(洛珠加措、肖干田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厦门:鹭江出版社,2001年.
[58] 多吉桑布编着.《图解藏密修持法》.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59] 洛桑杰嘉措编着.《图解大手印》.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60] 隐尘.《藏密唐卡奥义》.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年.
[61] 刘立千.《藏密漫谈》.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
[62] 谈锡永.《密续部总建立广释导读》.台北:全佛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0年.
[63] 邱陵编着.《藏密六成就法诠释》.台北:新智出版社有限公司,1995年.
[64] 给尊桑波仁波切.《大圆满龙钦心髓修行法》.台北:唵阿吽出版社,1998年.
[65] 邱陵.《藏密修法精粹》.台北:新智出版社有限公司,1995年.
[66] 堪千创古仁波切.《成佛的蓝图》(陈琴富译). 台北:橡树林文化,2007年.
[67] 顶果钦哲法王.《成佛之道》(杨书婷译). 台北:橡树林文化,2007年.
[68] 蒲文成.《觉囊派通论》.西宁:青海民族出版社,2003年.
[69] 刘立千.《印藏佛教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
[70] 谈锡永.《生与死的禅法》.台北:全佛文化,2005年.
[71] 卢胜彦.《密教奥义书》.桃园:大灯文化,2006年.
[72] 卢胜彦.《密教大圆满》.桃园:大灯文化,2005年.
[73] 嘉初仁波切.《密宗大解脱法》(杨弦、丁乃筠译).台北:圆神出版社,2006年.
[74] 卓格多杰.《大圆满:佛陀的终极理念》.台北:久佑达文化,2007年.
[75] 吉布 杨典着.《唐卡中的曼荼罗》.西安: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76] 吉布.《唐卡的故事之男女双修》.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77] 噶玛恰美原.《解脱大道》(杨弦、丁乃筠译).青海:青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78] 刘立千.《刘立千藏学着译文集.杂集》.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
[79] 松长有庆.《揭秘宝库 密教经典(理趣经)》.台北:大展出版社,1997年.
[80] 松长有庆.《东方智慧的崛起——密教》.台北:大千出版社,2008年.
[81] 海云继梦.《根本佛母——准提密法(一)》.台北:空庭书苑有限公司,2006年.
[82] 贝玛南杰(第四世班扎法王).《维摩诘经VS大圆满》.台中:香巴拉王国出版社,2003年.
[83] 杨惠南.《龙树与中观哲学》.台北:东大图书,2005年.
[84] 根登曲佩.《中观精要:龙树心庄严》(白玛旺杰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
[85] 韩廷杰.《唯识学概论》.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86] 杨白衣.《唯识要义》.台北:文津出版社,2005年.
[87] 横山纮一.《唯识思想入门》(许洋主译).台北:东大图书,2006年.
[88] 黄家树.《中观要义浅说》.台北:全佛文化,2002年.
[89] 耶谢仁增.《藏密传奇的法源》.台中:瑞成书局,2003年.
[90] 陈庆应.《帝师八思巴传》.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7年.
[91] 谈锡永主编.《密续部总建立广释》.北京:中国书店,2007年.
[92] 察仓·罗桑华丹.《中国藏传佛教》(王世镇译).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
[93] 修慧法师编述.《宗喀巴大师应化因缘集》.台北:佛教出版社,1988年.
[94] 法王周加巷.《至尊宗喀巴大师传》(郭和卿译).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95] 诺布旺典.《藏密神明图鉴》.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8年.
[96] 莲花生.《西藏度亡经》(徐进夫译).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5年.
[97] 霍巍.《西藏西部佛教文明》.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
[98] 德吉卓玛.《圣殿中的莲花:度母信仰解析》.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年.
[99] 姜安.《藏传佛教》.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年.
[100] 闫振中.《西藏秘境》.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0年.
[101] 彭英全主编.《西藏宗教概说》.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4年.
[102] 才让.《藏传佛教信仰与民俗》.北京:民族出版社,1998年.
[103] 唐景福、朱丽霞编着.《中国藏传佛教名僧录》.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6年.
[104] 乔根锁.《西藏的文化与宗教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105] (英)约翰·布洛菲尔德.《西藏佛教密宗》(耿升译).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5年. 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6年.
[106] (法)罗伯尔·萨耶.《印度-西藏的佛教密宗》(耿升译).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9年.
[107] (意)图齐.《西藏宗教之旅》(耿升译).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9年.
[108] 徐丽华.《藏传佛教探秘》.成都:巴蜀书社,2001年.
[109] 忽滑谷快天.《禅学思想史》(郭敏俊译).台北:大千出版社,2003年.
[110] 洪启嵩.《莲师大圆满教授讲记》.台北:全佛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7年.
[111] 邱陵.《藏密大圆满法选集》.台北:新智出版社有限公司,1995年.
[112] 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来自雪域大士的妙音善说——诀窍荟萃》(堪布索达吉译).台北:喇荣文化事业出版社,2009年.
[113] 敦珠法王.《一世敦珠法王自传》(索达吉堪布译).四川: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2008年.
[114] 蒋贡康楚罗卓泰耶.《蒋贡康楚闭关手册》(项慧龄译).台北:橡树林文化,2008年.
[115] 吉祥积.《藏传佛学关键词汇》(郭敏俊译).台北:大千出版社,2008年.
[116] 刘俊哲、罗布江村.《藏传佛教哲学思想资料辑要》.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
[117] 无垢光尊者.《大圆满禅定休息清净车解》.台北:自由出版社,2003年.
[118] 顶果钦哲法王.《证悟者的心要宝藏》(刘婉俐译).雪谦文化出版社,2009年.
[119] 陈泉州.《圣道指归:光明大圆满实修浅说》.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
[120] 李安宅.《藏族宗教史之实地研究》.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89年.
[121] 麦可·罗区格西.《西藏心瑜伽》(项慧龄译).台北:橡树林文化,2007年.
[122] 陈浩望.《佛学泰斗陈健民》.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8年.
[123] 多识·洛桑图丹琼排.《藏传佛教疑问解答120题》.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0年.
[124] 蔡巴·贡嘎多吉.《红史》(陈庆英、周润年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2年.
[125] 魏强、嘉雍群培、周润年.《藏族宗教与文化》.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年.
[126] 阿旺洛追扎巴.《觉囊派教法史》(许得存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99年.
[127] 多罗那他.《觉囊派道次第》(释寂凡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
[128] 杨化群.《藏传因明学》.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2年.
[129] 索达吉堪布.《般若摄颂释》.四川: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2008年.
[130] 索达吉堪布.《现观庄严论疏》.四川: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2008年.
[131] 索达吉堪布.《现观庄严论》.四川: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2008年.
[132] 疯行者.《密勒日巴大师传》(张澄基译).台北:慧炬出版社,1993年.
[133] 措如·次朗.《藏传佛教噶举派史略》(王世镇译).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年.
[134] 古格·次仁加布.《藏传佛教噶举派》.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7年.
[135] 诺姆启堪布道然巴罗布仓桑布.《那洛六法》.台北:晨曦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4年.
[136] 宗喀巴大师.《深道那洛六法导引次第论》.阿兰若文化出版,2007年.
[137] 元音老人.《大手印浅释》.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
[138] 图敦·耶喜.《拙火之乐:那洛六瑜伽修行心要》(项慧龄译).台北:橡树林文化,2007年.
[139] 热·益西森格.《大威德之光——密宗大师热罗多吉扎奇异一生》(多识·洛桑图丹琼排译).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9年.
[140] 益西彭措.《入中论日光疏》(上、中、下).四川: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2001年.
[141] 多识仁波切.《密海灯塔》.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5年.
[142] 多识·洛桑图丹琼排.《佛理精华缘起理赞》.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0年.
[143] 白玛格桑仁波切.《生死的幻觉》.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5年.
[144] 德吉卓玛.《藏传佛教出家女性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145] 万果.《藏传佛教典籍精选精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
[146] 李南.《胜乐轮经及其注疏解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147] 贡嘎·罗追.《萨迦世系史续编》(王玉平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2年.
[148] 牛宏.《章嘉宗义研究》.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6年.
[149] 中央民族大学藏学研究所.《藏学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年.
[150] 多识·洛桑图丹琼排.《爱心中爆发的智慧》.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8年.
[151] 顾净缘、吴信如.《密乘一品、一论讲略》.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年.
[152] 姚卫群.《佛教入门:历史与教义》.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6年.
[153] 南怀瑾.《南怀瑾讲演录》.台北:老古出版社,2006年.
[154] 剧宗林.《藏传佛教因明史略》.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155] 全佛编辑部编.《佛教小百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156] 久保田悠罗.《密教神名事典》(郑明德译).台北:奇幻基地出版,2004年.
[157] 姚卫群.《佛学概论》.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年.
[158] 释证严.《三十七道品讲义》.台北:法鼓文化,1991年.
[159] 月称.《入中论》(法尊法师译),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6年.
[160] 索南才让.《西藏密教史》(上、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161] 罗桑开珠.《佛学原理概述》.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
[162] 宗喀巴大师.《密宗道次第广论》(法尊法师译).台北:大千出版社,2001年.
[163] 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164] 肖黎民、秦亚红.《文殊智慧哲学精义》.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年.
[165] 慈诚罗珠堪布(四川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慧灯之光》及1999年6月写的二十世纪末超类绝伦的虹身示现一文.(1998年8月29日下午2点﹐四川新龙县乐莫寺也叫鲁木饶寺81岁阿琼(阿曲)堪布去世﹐7天内身体缩小逐步虹化消失)
[166] 巴楚仁波切.《心止师教:大圆满龙钦心髓不共内加行》(安章珠巴活佛传授﹐金刚上师卓格多杰译注).台北:久佑达文化公司﹐2007年.
[167] 吴建明.《藏传佛教宁玛巴大圆满法与慧能顿悟禅之比较研究》.中华民国宗教哲学研究社﹐2006年38期.
[168] 克珠群佩主编.《西藏佛教史》.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
[169] 吕建福.《中国密教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170] 南怀瑾讲述.《南怀瑾与彼得‧圣吉》.台北:老古文化公司﹐2006年.
[171] 印顺.《印度佛教思想史》.台湾新竹:正闻出版社,2005年.
[172] 印顺.《大乘初期佛教之起源与开展》.台湾新竹:正闻出版社,1981年.
[173] 吴言生.《禅宗思想渊源》.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174] Neal J.Pollock, M.A., N.D,Practices Supporting Dzogchen-The Great Perfection of Tibetan Buddhism, The Rose+Croix Journal 2005 , Vol 2. P41~P62.
[175] 王慕龄.《瑜伽经思想与佛教相关思想比较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论文,2010年5月.
 
工具书
 
[1]张怡荪主编.《藏汉大辞典》北京:北京民族出版社,1993年.
[2]丁福保编.《佛学大辞典》.北京: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
[3]大正藏.
[4]西藏大藏经目录(甘珠尔&丹珠尔合辑本).日本:日本东北大学.
[5]CBETA(Chinese Buddhist Electronic Text Association )电子佛典集成April 2009
 
参考搜索引擎
 
 Baidu﹑ Google﹑yahoo及sina查“大圆满法”资料及相关网站内容,基本上都是介绍宁玛派本派修持,及大圆满法正行(彻却与脱噶)。与汉地佛法各宗派比较的资料较缺乏。
 

{返回 藏传佛教宁玛派大圆满法初探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附录一(第二章 大圆满法正行见地研究)第一节 自然智慧
下一篇:参考文献
 附录一(第二章 大圆满法正行见地研究)第一节 自然智慧
 第五章 第一节 《一切法大圆满菩提心普作王》与《六祖坛经》修行对照B..
 第一章 第一节 藏传佛教宁玛派及九乘修行介绍B
 第六章 其它北传佛经与大圆满法关系
 第三章 第六节 从《文殊师利所说般若波罗蜜经》谈起
 附录一(第二章 大圆满法正行见地研究)第二十三节、第二十四节
 第二章 第七节 光明如来藏、平等、本性、自性清净A
 附录一(第二章 大圆满法正行见地研究)第五节 虚空、虚空自然智..
 第二章 第二节 总结讨论(1)
 附录一(第二章 大圆满法正行见地研究)第二十五节、第二十六节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蝜蝂传[栏目:月悟法师]
 佛子行三十七颂 讲记7[栏目: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
 弘一大师的最后时光[栏目:莲心慧语]
 念佛殊胜实益[栏目:感应事迹[网络搜集]]
 富爸爸与穷爸爸[栏目: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
 皈依后要天天做功课吗?[栏目:宽见法师·心灵答疑解惑]
 感应法门、方便法门与究竟法门[栏目:惟觉法师]
 静思语 Jing-Si Aphorism[栏目:佛教文章·中英文双语阅读 Buddhist Article · Bilingual Reading]
 唯识学三点伟大之处(唐仲容)[栏目:唯识学研究]
 摄大乘论讲记 第四二卷[栏目:净界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