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十七(贾曾)
 
{返回 隋唐居士名家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93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十七

  从此大文第二。释业道名义。论云。如是已辨十业道相。依何义名业道。颂曰。

  此中三唯道  七业亦道故 

  释曰。此中三唯道者。此十业道中。贪等三唯道也。业之道故。立业道名。谓贪等相应思说名为业。以彼贪等转故思转。彼贪等行故思行。如彼贪等势力。而思有造作故。故贪等三。与思为道。七业亦道故者。前七是业。身语业故。亦业之道。思所游故。由等起思托身语转故。身语七思所游履。亦业之道故。前七业。业之道故。立业道名。上业身语业。下业等起思故。名业业。故业道者。具显业道业业道义。虽不同类。业道名同。而一业为余业。一道为余道。犹如世间车牛名同。而一车牛名为余车牛故 于典籍中。如言识住。虽四识住。性类不同。识住名同而一识住名为余识住故 离杀等七。无贪等三。立业道名。类前应释。

  从此第三。义便明断善。论云。如是所说。十恶业道。皆与善法现起相违。诸断善根。由何业道。断善续善。差别云何。颂曰。

  唯邪见断善  所断欲生得
  拨因果一切  渐断二俱舍
  人三洲男女  见行断非得
  续善疑有见  顿现除逆者 

  释曰。唯邪见断善者。唯有上品圆满邪见。能断善根。然本论中。说贪嗔痴三不善根。能断善者。由不善根能引邪见故。邪见断推在彼根。如火烧村火由贼起。故世间说被贼烧村。所断欲生得者。所断善根。唯是欲界。生得善也。谓断善时。色无色善。先不成故。不可说断。问何缘唯断生得善根。答加行善根。先已退故。谓断善根。先加行位。舍加行善。至断善时。唯断生得。拨因果一切者。明邪见相也。拨因邪见。无妙恶行。拨果邪见。无善恶果。一切者。一切邪见。皆能断善。谓自界缘。若他界缘。若有漏缘。若无漏缘。如是邪见。皆能断善。有余师说。唯自界缘。及有漏缘。方能断善。余不能断。为对彼说。故言一切 渐断者。明断善根渐断而非顿断。谓九品邪见。断九品善根。逆顺相对断。初下下品邪见。能断上上品善根。乃至上上品邪见。能断下下品善根。善根从上品。至下品名逆也。邪见从下至上名顺也。二俱舍者。二谓善根。及律仪也。断善根时。二俱时舍。论云。若彼律仪。是此品心。所等起果。此品心断。舍彼律仪。以果与因。品类同故(解云。九品善心。各能发戒。戒是其果。若断下品善。唯舍下品戒。_乃至断上品善。唯舍上品戒也) 诸律仪果。有从加行。有从生得善心所生 若从加行善心生者。律仪先舍。后断善根(解云。断善根加行。舍加行善。舍加行时。加行善根。所生律仪。同一时舍。此言先舍者。据先加行位 舍也) 人三洲男女者。明能断善根。处及人也。人趣三洲。非在恶趣。染不染慧。不坚牢故。亦非有天趣。现见善恶诸业果故。除北俱卢洲。彼无极恶阿世耶故(此云意乐)。唯男女身。志意定故。见行断非得者。此断字通上下。唯见行人。能断善根。非爱行者。诸爱行者。恶阿世耶。极躁动故。诸见行者。恶阿世耶。极坚深故。由此理趣。非扇搋等能断善根。爱行类故。又此类人。如恶趣故(言见行者。自慧见理。而行义也。爱行者。但信他语。爱乐而行也)。断非得者。善断应知。非得为体。谓断善位。善得不生。非得续生。非得生位。名断善根。故断善根。非得为体。续善疑有见者。疑谓疑有。见者谓正见。谓因果中生疑有心。此或应有。从疑有心。或发正见。定谓有非无。尔时善根得还续起。故名续善。疑有续善。疑无断善。为简疑无。故言疑有。顿现除逆者者。顿谓善根。九品顿续。然后后时。渐渐现起。如顿除病。气力渐增。现谓现世。现身续善除造逆者。经说造逆。并断善人。彼定现身。不能续善。定从地狱。将没将生。方能续善。受地狱果毕。名为将没。正住中有。未生地狱。名为将生。若由过去。宿习邪见。以为因力。彼断善根。将死时续。若由现在邪教缘力。彼断善根。将生时续由自他力。应知亦尔(自谓自推求。他谓逢恶友也)。又爱乐坏。非加行坏。是人现世。能续善根。若二俱坏。要死方续。见坏戒不坏。亦现世续善。戒见两俱坏。要死后续善(相仪中护。名戒不坏)。有断善根。非堕邪见。应作四句。第一句者。布赖那等(此云满也。起邪见名断善。不造逆非邪定也)。第二句者。谓未生怨等(是阿阇世王。造逆堕邪定。信佛不断善也)。第三句者。谓天授等(是提婆达多。名起邪见名断善。造三逆堕邪定也)。第四句者。谓除前相。

  从此第四。明思俱转。论云。已乘义便。辨断善根。今复应明本业道义。所说善恶。二业道中。有几并生。与思俱转。颂曰。

  业道思俱转  不善一至八
  善总开至十  别遮一八五 

  释曰。业道思俱转者。标也。思谓刹那等起思也。此明业道与能起思。同一刹那俱时而转。不善一至八者。明不善业道。或一至八。与思俱转。一俱转者。有两种一。且初一者。谓离所余七恶色业。贪等三中。随一现起。贪嗔邪见。必不俱生。故随一起。与思俱转。第二一者。谓先加行。遣使杀等。造六恶业。不染心时。于前六中。随一究竟。善无记心。名为不染。染心究竟。成二俱转。故言不染。谓简染心成二俱转也 二俱转者。谓以嗔心。究竟杀业。若起贪位。成不与取。或复起贪。成欲邪行。或时起贪成杂秽语。此上四类。名二业道。与思俱转 三俱转者。谓以嗔心。于属他生。盗离本处。断其命根。俱时杀盗。嗔杀盗三。与思俱转。又先加行。遣使杀等。造恶色业。贪嗔邪见。一正起时。于前杀等。随二究竟。既贪等一。杀等随二。故三俱转。四俱转者。此有三类 第一四者。谓欲坏他。说虚诳语。意业道一。语业道三。以坏他故。是离间语 说虚诳故。复成诳语 此是染言。必兼杂秽。故语业三 第二四者。又欲坏他。说粗恶语。意业道一。语业道三。以坏他故。是离间语 说粗恶故。复成粗语 此是染言。必兼杂秽。故语业三 第三四者。若先加行。遣使杀等。造恶色业。贪等现前。于前杀等。随三究竟。既贪等一。杀等随三。故四俱转。五俱转者。谓先加行。造恶色业。贪等现前。随四究竟。六俱转者。贪等现前。随五究竟。七俱转者。贪等现前。随六究竟。准上应知。八俱转者。于加行位。遣于使杀等。造六恶业。自行邪行。此七业道。一时究竟。行邪欲故。必有贪心。成八俱转 贪嗔邪见。自力现前。必不俱行。故无九十。与思俱转(各当头起。名为自力)善总开至十者。十善业道。通据隐显。名为总开。隐谓处中善。显谓律仪也。隐显通论。有十俱转。别据显相。无一无八。无五俱转。唯据律仪。不约处中。名为显也。且约显中二俱转者。此有二种。且初二者。谓善五识。现在前时。无散善七。以善五识。故有无贪无嗔。无分别故。无正见一。第二二者。谓依无色。尽无生智。现在前时。无散善七。依无色故。无定戒七。尽无生故。有无贪嗔。以息求故。无正见也(无散善者。谓不受欲界。散律仪也)三俱转者。谓与正见。相应意识。现在前时。无七色善。以是正见故。必有无贪无嗔正见三业道也。无七色者。谓不受戒。及不入定。无七善色也。四俱转者。谓恶无记心。现在前时 得近事近住勤策律仪。以恶无记故。无无贪等三。受近住等戒。故有四善律仪。谓身三语。一谓四支戒也。六俱转者。谓善五识。现在前时。得上三戒。谓近事等。以善五识故。有无贪无嗔。于前四上。加无贪嗔。故成六也。七俱转者。此有二种。且第一七者。谓善意识。无随转色。正见相应。现在前时。得上三戒。谓近事等。正见相应故。必有无贪无嗔正见三也。得近事等戒故。复有四支。故成七也。第二七者。或恶无记心。现在前时。得苾刍戒。成七善无表也。九俱转者。此有三种。第一九者。谓善五识。现在前时。得苾刍戒。善五识故。有无贪无嗔得苾刍戒。有七色善。故成九也。第二九者。或依无色。尽无生智。现在前时。得苾刍戒。以尽无生智故。无正见一。有无贪无嗔二。得苾刍戒。有七色善。故成九也。第三九者。谓静虑摄。尽无生智。现在前时。以静虑故。有定戒七。尽无生故。有无贪无嗔。故成九也。十俱转者。此有二种。第一十者。谓善意识。无随转色。正见相应。现在前时。得苾刍戒以正见故。有无贪等三。得苾刍戒。有七色善。故成十也。第二十者。谓余一切。有随转色。正见相应。心正起位。以随转色。有定戒七。正见相应故。有正见等三。名十俱转也。论云。别据显相。所遮如是。通据隐显。则无所遮。谓离律仪。有一八五(解云。处中善。名离律仪。谓非律仪故也)。一俱转者。谓恶无记心。现在前时。得一支远离(受一支戒也)。五俱转者。谓善意识。无随转色。正见相应。得二支等(解云。正见相应。有正见等三也。又得二支远离。便成五也。等者。等取恶无记心中。得五支远离也)。八俱转者。谓此意识。现在前时。得五支等(解云。此前意识。有正见等三。更得五支。便成八也 等谓等取善五识。现在前得六支远离也)。

  从此第五。约处成善恶。论云。善恶业道。于何界趣处几唯成就。几亦通现行。颂曰。

  不善地狱中  粗杂嗔通二
  贪邪见成就  北洲成后三
  杂语通现成  余欲十通二
  善于一切处  后三通现成
  无色无想天  前七唯成就
  余处通成现  除地狱北洲 

  释曰。不善地狱中粗杂他嗔通二者。十不善业。于地狱中。唯粗恶语。杂秽语。嗔。此三通二。谓成就现行二种也。由相骂故。有粗恶语。由悲叫故。有杂秽语。由互相憎。故有嗔恚。贪邪见成就者。于此地狱中。此二成就。而不现行。无可爱境。贪不现行 现见业果。邪见不起。又地狱中。业尽死故。无杀业道。无摄财物。无盗业道。无摄女人。无邪淫罪。业镜现前。不可拒讳。以无用故。无虚诳语。即由此无用。及常离故。无离间语。北洲成后三者。北俱卢洲。成就后三。贪嗔邪见。而不现行。不摄财物。为我所故。贪不现行 身心柔愞。复无恼害。嗔不现行 无恶意乐故。邪见不现行 杂语通现成者。北俱卢洲。杂秽语。通现及成。由彼有时。染心歌咏。无恶意乐故。彼无杀等六。又寿量定故。无杀也。无摄财物。故无盗也。无摄女人。故无邪淫也。身心愞故。无粗恶语。及无用故。无离间语。及虚诳语。彼处行非梵行者。谓彼男女。执手相牵。往诣树下。树枝垂覆。知是应行。树不垂枝。并愧而别 余欲十通二者。余欲界中。天鬼傍生。及三洲人。十恶业道。皆通成就现行二也。然有差别。天。鬼。傍生。前七业道。唯有处中。无不律仪。人三洲中。二种俱有 善于一切处后三通现成者。此明十善业道。三界五趣。此一切处。无贪等三。皆通成就。及现行也 无色无想天前七唯成就者。谓圣人生无色界。成就过未无漏七支律仪。彼无色故。必不现行。无想天中。以无心故。亦不现行。唯成就过未静虑律仪 然无色那含。于过去欲色界五地身中。随依何地。或二三四五地。曾起曾灭无漏律仪。生无色时。成彼过去曾起一地。成过去一地戒。乃至曾起五地。成过去五地戒也 若未来世。依五地身。无漏律仪。皆定成就(五地欲界。四静虑也) 余处通成现除地狱北洲者。余欲色界。人天四趣。除地狱北洲。名为余处。身语七支。各皆通现行及成就也。然有差别。谓鬼傍生。有处中善。若于色界。唯有律仪。三洲欲天。皆具处中。律仪二种。

  从此第六。明业道三果。论云。不善善业道。所得果云何。颂曰。

  皆能招异熟  等流增上果
  此令他受苦  断命坏威故 

  释曰。初两句总明三界。下两句别释所以也。十恶业道皆招异熟等流增上三果者。从此命终生捺落迦。是异熟果。来生人中。受等流果。谓杀生者。寿量短促。不与取者。资财乏匮。欲邪行者。妻不贞良。虚诳语故。多遭诽谤。离间语者。亲友乖穆。粗恶语者。常闻恶声。杂秽语故。言不威肃。贪者贪盛。嗔者嗔增。邪见者增痴。增上果者。所有资具由杀生故。光泽鲜少。不与取故。多遭霜雹。欲邪行故。多诸尘埃。虚诳语故。多诸臭秽。离间语故。所居险曲。粗恶语故。田多荆棘硗确碱卤。杂秽语故。时候变改。贪故果少。嗔故果辣。邪见故果少。或无也。问何缘此十。各招三果。答此令他受苦。断命坏威。故且初杀生。令他受苦。受异熟果。断他命故。受等流果。令他失威。受增上果。余恶业道。如理应思。由此准知。善业三果。离杀生等。生于天中。受异熟果。来生人中。受等流果。谓离杀者。得寿命长。余上相违。如理应说。

  从此大文第十一。别明邪命。论云。又契经说。八邪支中。分色业为三。谓邪语业命。离邪语业。邪命是何。虽离彼无。而别说者。颂曰。

  贪生身语业  邪命难除故
  执命资贪生  违经故非理 

  释曰。嗔痴生语业名邪语。嗔痴生身业名邪业。从贪所生。身语二业。以难除故。别立邪命。谓贪能夺诸有情心。彼所起业。难可救护。为于正命令殷重修故。佛离前别说为一。如有颂曰。俗邪见难除(俗人)。由恒执异见。道邪命难护(道出家人)。由资具属他 执命资贪生者。有余师执。缘命资具。贪生身语。名为邪命。非一切贪皆名邪命。戏乐歌咏虽从贪生。不资命故非邪命也 违经故非理者。破余师说。此释违经。戒蕴经中。观象斗等。世尊亦立在邪命中。邪受外境。虚容延命。故据此经文。但是贪生皆名邪命也。

  从此大文第三。杂明诸业。就中分十。一明业得果。二明本论业。三明引满因。四明三重障。五明三时障。六明菩萨相。七明施戒修。八明顺三分业。九明书等体。十明诸法异名。就第一明业得果中分六。一总明诸业果。二三性相对果。三三世相对果。四诸地相对果。五明三学相对果。六三断相对果。且初总明诸业果者。论云。如前所言果有五种。此中何业有几果耶。颂曰。

  断道有漏业  具足有五果
  无漏业有四  谓唯除异熟
  余有漏善恶  亦四除离系
  余无漏无记  三除前所除 

  释曰。断道者。诸无间道。以无间道能证无为断。及能断惑。得断道名。此道有二种者。通有漏无漏也。有漏业具足有五果者。于前断道。若有漏业。具足五果。既是有漏。能招自地可爱异熟 等流果者。谓自地中。后若等若胜。诸相似法。离系果者。断惑所证择灭无为 士用果者。谓道所牵俱有士用。谓道所牵。次解脱道无间士用。谓道所修。未来功德。隔越士用。谓道所证。诸无为断。不生士用 增上果者。谓离自性。余有为法。唯除前生。无漏业有四谓唯除异熟者。于前所断道。若无漏业。具足四果。无漏不招果故。唯除异熟。余有漏善恶亦四除离系者。异前断道。故说为余。所余有漏。若善若恶。亦有四果。非断道故。除离系果。余无漏无记三除前所除者。除前断道。所余无漏。及无记法。唯有三果。除前所除异熟离系 以无漏及无记。不招果故。除异熟果 非断道故。除离系果。

  从此第二。三性相对果。论云。已总分别诸业有果。次辨异门。有业果相。于中先辨善等三业果。颂曰。

  善等于善等  初有四二三
  中有二三四  后二三三果 

  释曰。善等于善等者。上善等是业也。下善等是法也。等取不善及无记也。将善等业。望善等法。以明果数。善等三业。色行二蕴。少分为体。善等三法。五蕴为体。初有四二三者。初谓善业。以善法为四果。除异熟果。善业以不善法为二果。谓士用。增上。因善引生。是士用果。善法不障。是增上果。善业以无记法。为三果。除等流及离系。性不同故。除等流果。非择灭故。除离系果。中有二三四者。中谓不善。在善无记中间。故名中也。不善业。以善法为二果。以不善法为三果。以无记法为四果。言二果者。谓士用增上。言三果者。除异熟及离系。言四果者。唯除离系。问无记与不善。如何为等流。答谓遍行不善。及见苦所断余不善业。为同类因。以身边见有覆无记。为等流果后二三三果者。后谓无记。善恶后故 此无记业。以善法为二果。以不善法。为三果。以无记法。亦为三果 以善法为二果者。谓士用增上。以不善法为三果者。除异熟及离系。问云。何不善与无记。为等流。答身边无记。为同类因。以诸不善。为等流果。以无记法。为三果者。除异熟及离系。

  从此第三。明三世果。论云。已辨三性。当辨三世颂曰。

  过于三各四  现于未亦尔
  现于现二果  未于未果三 

  释曰。此以三世业。对三世法。为果差别。此三世业。色行二蕴。少分为体。若三世法。五蕴为体。过于三各四者。谓过去业。以三世法。各为四果。唯除离系。现于未亦尔者。现在世业。以未来法。亦唯四果。同前过去数。故言亦尔也。现于现二果者。谓现在世业。以现在法。为二果。谓增上果。及士用果。未于未果三者。谓未来业。以未来法。唯有三果。除等流及离系。不说后业有前果者。前法定非后业果故。

  从此第四。明诸地果。论云。已辨三世。当辨诸地。颂曰。

  同地有四果  异地二或三 

  释曰。此约诸地业。望诸地法。为果差别。应知诸地业。唯色行二蕴少分。诸地法通五蕴也。同地有四果者。于九地中。随何地业。以同地法。为四果。除离系异地二或三者。若是有漏业。以异地法为二果。谓士用增上。若无漏业。以异地法为三果。于前二果。更加等流。不堕界故。有等流果。

  从此第五。明学等三果。论云。已辨诸地。当辨学等。颂曰。

  学于三各三  无学一三二
  非学非无学  有二三五果 

  释曰。此约学等三业。以学等三法。为果差别。学等三业。唯色行二蕴少分。学无学色蕴。无漏戒也。行蕴者。道共思也 非学非无学色蕴。有漏色少分 学等三法。通五蕴也。非学非无学法。兼取三无为。学于三各三者。谓有学业。于学等三法。各为三果。且学业以学法。为三果者。除异熟及离系。以无学法。为三果者。亦除异熟及离系。以非学非无学法。为三果者。除异熟及等流。无学一三二者。谓无学业。以学法为一果。唯增上。若无学业。以无学法。为三果。除异熟及离系。无学业。以非学非无学法为二果。谓士用增上 非学非无学有二二五果者。谓非学非无学业。以学法为二果。谓士用增上 以无学法为二果。谓士用增上 以非学非无学法为五果。

  从此第六。明见断等三果。论云。已辨学等。当辨见所断颂曰。

  见所断业等  一一各于三
  初有三四一  中二四三果
  后有一二四  皆如次应知 

  释曰。此以三断业。望三断法。为果差别。见所断业等者。等取修所断业。及非所断业 见所断业。唯行蕴少分为体。修非二断业。俱以色行二蕴少分为体 见所断法。四蕴为体。修所断法。五蕴为体。非所断法。无漏五蕴。及无为为体 一一各于三者。谓三断业。一一各于三断法为果者。此句总标也。初有三四一者。初谓见所断业。以见所断法。为三果。以修所断法。为四果。以非所断法为一果。言三果者。除异熟及离系。见所断法。唯染污。非异熟。言四果者。除离系。言一果者。唯增上也。中二四三果者。中谓修所断业。在二断中间。故名中也。若修所断业。以见所断法。为二果。以修所断法。为四果。以非所断法。为三果。言二果者。士用增上 言四果者。除离系。言三果者。除异熟 等流。后有一二四者。后谓非所断业。以见所断法。为一果。以修所断法。为二果。以非所断法。为四果。言一果者。谓增上。言二果者。士用增上。言四果者。除异熟。皆如次应知者。随其所应遍上六门。所配因果皆如次。释唯后置者。略法应尔。

  从此大文第二。释本论业。论云。因辨诸业。应复问言。如本论中所说三业。谓应作业。不应作业。非应作业。非不应作业。其相云何。颂曰。

  染业不应作  有说亦坏轨
  应作业翻此  俱相违第三 

  释曰。染业不应作者。有说染污三业。名不应作。谓从非理作意生故。有说亦坏轨者。有余师说。非直染业名不应作。坏轨则亦名不应作坏轨则者。是无记业也。应如是行住。应如是着衣食。若不如是。名不应作。违礼仪故。应作业翻此者。翻不应作。名应作业。有说善业。名为应作。有余师说。合轨则业。亦名应作。俱相违第三者。俱违前二。名为第三非应作非不应作。若依初说。唯无记业也。依第二师释。除轨则外。余无记是也。

  从此第三。明引满因。就中分二。一明业感多少。二明引满因体。且初明业感多少者。论云。为由一业但引一生。为引多生。又为一生但一业引。为多业引。颂曰。

  一业引一生  多业能圆满 

  释曰。一业引一生者。释引业也。旧云总报业也。依萨婆多宗。但由一业。唯引一生。若许一业能引多生。时分定业应成杂乱。若此一生。多业所引。应众同分分分差别。以业果别故(分分差别者。谓数死数生也)故知一业。唯引一生。多业能圆满者。释满业也旧云别报业也。谓一生身。圆满庄严。许由多业。譬如画师先以一色图其形状。后填众彩。一色图形。喻一引业。后填众彩。喻漏业多。是故虽有同禀人身。而于其中有具支体色力庄严。或有缺减。

  从此第二。明引满因体。论云。非唯业力能引能满。一切善不善。有漏法皆容引满。以业胜故。但标业名然于其中。业俱有者。能引能满若不与业为俱有者。能满非引。势力劣故。如是种类其体是何。颂曰。

  二无心定得  不能引余通 

  释曰。二无心定得者。二无心定者。谓无想定灭尽定也。此与诸业。非俱有故。不为引因。但能为满 得者。善恶得也。得与诸业。非一果故。唯满非引。除此二类。所余善恶。皆通引满。

  从此第四。明三障。就中有二。一正明三障。二别明业障。就明三障中二。一明障体。二约处辨。且初明障体者。论云。薄伽梵说。重障有三。谓业障。烦恼障。异熟障。如是三障其体是何。颂曰。

  三障无间业  及数行烦恼
  并一切恶趣  北洲无想天 

  释曰。三障者标也。无间业者。出业障体。谓五无间业。名为业障。一害母。二杀父。三害阿罗汉。四破和合僧。五出佛身血。及数行烦恼者。出烦恼障体。烦恼有二。一者数行。谓恒起烦恼。通上下品。二者猛利。谓上品烦恼。唯约数行。为烦恼障。上品烦恼。非数行者。虽复猛利非恒起故。易可伏除。不说为障。下品烦恼。虽非猛利。若数行者。难可数除故。说为障故。烦恼中无论上下。但数行者。名烦恼障。并一切恶趣。北洲无想天者。出报障体。三恶趣全。北洲无想天。是异熟障 问此障何法。答谓障圣道及圣道加行(加行者。七方便行也)。论云。此三障中。烦恼与业。二障皆重。以有此者第二生内。亦不可治(解云 于第二生。亦不得道。名不可治也)。又论云。毗婆沙师作如是释。由前能引后故。后轻于前(解云。烦恼引业。业引异熟也)约异熟果。决定更无余业余生。能为间隔。故名无间。或造此业。必堕地狱。中无间隔。故名无间。

  从此第二。约处辨者。论云。三障应知。何趣中有。颂曰。

  三洲有无间  非余扇搋等
  少恩少羞耻  余障通五趣 

  释曰。三洲有无间非余扇搋等者。除北俱卢。于三洲中。唯女及男。造无间业。非余扇搋等。少恩少羞耻者。释扇搋等。虽杀父母无无间业。谓彼父母于彼少恩。少爱念故。彼于父母。惭愧心微。无重恩故。故无无间。由此道理。鬼及傍生。虽害父母。亦无无间。又大德说。傍生类中。觉慧分明。亦成无间。如聪慧马。曾闻有马。人贪其种。令与母合。觉知是母。便即羞死。又若人害非人父母。不成逆罪。心境劣故(此据人从非人生也) 余障通五趣者。余烦恼障。及异熟障。通在五趣。然异熟障。于人趣中。唯北俱卢。于天趣中唯无想天。


{返回 隋唐居士名家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俱舍论颂疏论本第十八(贾曾)
下一篇:俱舍论颂疏论本第十六(贾曾)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八(贾曾)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二十四(贾曾)
 荐福寺光师房花药诗序(王维)
 略释新华严经修行次第决疑论卷二之下(李通玄)
 法门名义集 贤圣品法门名义第五(李师政)
 略释新华严经修行次第决疑论卷三之下(李通玄)
 略释新华严经修行次第决疑论序
 请施庄为寺表(王维)
 大方广佛华严经中卷卷大意略叙(李通玄)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二十九(贾曾)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二五 比丘品[栏目:法句经]
 82.楼子和尚悟道因缘[栏目: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前言(1)[栏目:量子佛学]
 实执诤论 附:《实执诤论》(第四世班禅喇嘛作 蒋扬仁钦恭译)[栏目:洛确仁波切]
 妙法莲华经浅释 卷二[栏目:宣化上人]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