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除病息灾的孔雀明王经法
 
{返回 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5724

除病息灾的孔雀明王经法
张昭仁

一、 佛说孔雀明王经咒本缘

孔雀明王,梵名摩訶摩瑜利罗闍Maha-mayuri-vidya-rajn~i俱云佛母大金曜孔雀明王。此经法係以孔雀明王為本尊之祕法,為密教四大法之一。

关於孔雀明王经咒的本缘,据本经所载係佛世时,有一比丘名曰莎底,出家未久,受具近圆,学毗奈耶法,為眾破薪营澡浴事,有大黑蛇,从朽木孔出,螫彼比丘右足拇指,毒气身,闷绝於地,口中吐沬,两目翻上。尔时阿难见状,疾往佛所,请求救护。佛告诉阿难:「我有摩訶摩瑜利(大孔雀)佛母明王大陀罗尼,有大威力,能灭一切诸毒,怖畏灾恼,摄受覆育一切有情,获得安乐。」於是佛為阿难说此孔雀明王陀罗尼,阿难即持此孔雀明王法,回至莎底比丘所,為彼比丘而作救护,莎底比丘因此苦毒消散,身得安乐。
佛以是因缘而说孔雀明王经咒,经中并广说此经咒有除诸病恼害,一切恐怖灾祸之威力,劝令阿难普告四眾等受持流通,普令一切有情离诸忧恼,得福无量,常获安乐。

至於佛何以说此明王陀罗尼,经中说佛过去世即曾经是金曜孔雀王,住在雪山南面,早夜读诵明王陀罗尼,身心安稳。有一天因為忘了诵此陀罗尼,遂与眾多孔雀綵女在山林中游戏,贪欲爱著,放逸昏迷,误入猎人所设之陷阱中,被缚之时因忆本正念,诵此孔雀明王陀罗尼而得解脱,眷属亦安稳无恙。佛因知此明王陀罗尼有大威神力,能令重罪减轻,轻罪消除,一切忧恼,悉皆消散。故慈心说此佛母大孔雀明王真言,欲令眾生时时忆念受持此真言陀罗尼,除诸怖畏,解脱苦难,常逢利益,不慎灾危,福寿绵长。

二、 本尊孔雀明王的形象

孔雀明王的形象据「孔雀明王画像坛场仪轨」云:「於莲华胎上,画佛母大孔雀明王菩萨,头向东方,白色著白繒轻衣,头冠瓔珞,耳璫臂釧,种种庄严,乘金色孔雀王,结跏趺坐白莲华上,或青莲华上;住慈悲相。有四臂,右边第一手执开敷莲华,第二手持俱缘果(其果状似木瓜);左边第一手当心,掌持吉祥果,第二手执三五茎孔雀尾。」其中四手所持之物表四种法,莲华表大悲敬爱之义,俱缘果能增长气力故表增益,吉祥果能伏鬼母子故表调伏,孔雀尾拂除障难故表息灾之义。又白莲座為示现摄取慈悲之本誓,青莲座表降伏之义。

胎藏界曼荼罗中的孔雀明王像则為二臂,开右肘手掌向身内持孔雀尾;左掌向外竖於胸前,屈无名指,持莲华,头面偏右,跏趺坐於莲花上。 密法中诸尊各有其种子字,用表所具之眾德,引生无量果德。孔雀明王经法有瑜本、本之分,瑜本是一般流传之通行本,以孔雀明王為释迦如来之化身,种子為 (yu)瑜字,瑜是孔雀梵名may?ra中的一字,取孔雀有食一切毒草毒虫而能将之消化变作甘露,生出美丽的羽毛之特性,喻孔雀明王有消除眾生三毒烦恼,诸业障疾病灾患,而获吉祥安乐的本誓愿之义。 本是属於深密中的修法本,视孔雀明王為大日如来的化身,其种子為(vam) 字,字即為大日如来 的种子,字义為缚,字上加一点為缚不可得,用此為种子字表离一切繫缚之义。又是水大之种子,喻明 王之利益眾生犹如以法水滋润群生,特别是在修明王法以祈雨的法会中皆以此种子字安置坛场中作道场观。

三、 修法坛场之设置及行仪要略

欲修明王法前宜先设置坛场,坛场中央供奉孔雀明王像,坛前置孔雀明王经,佛案上备细嘴瓷瓶一对,各插孔雀尾 三至五茎,严饰坛场,备修法器物及香花供果灯烛饮食,檀香炉中燃好香,勿令间断;坛场之内禁止閒杂人等出入,维持庄严之气氛。

「大孔雀明王画像坛场仪轨」中对於坛场之佈置更為讲究,除大坛中应悬置孔雀经曼荼罗外,坛前应置梵篋明王经,周围亦须佈置庄严;另须构建护摩坛、圣天坛及十二天坛等。大坛内中央及四方燃不同之名香:中央用沉香,东方用白胶香,南方用紫香(以芥子、盐等和為香料所配製),西方用安息香(以苏末调製),北方用薰陆香。并以中央色相庄严的本尊為大曼荼罗,坛上的孔雀尾為三昧耶曼荼罗,坛前之梵篋明王经為法曼荼罗,修法之行者為羯磨曼荼罗。

孔雀明王法会一般是以七天為期,通常由阴历之初七或初八起,至结束日止正好為月圆之日,这是取孔雀羽毛端有满月形之义,亦含有法会圆满之寓意。

孔雀明王仪轨」中云此法及请雨经法,从开白起至结愿為止,不宜间断,如「仪轨」云:「转读经者可三五人乃至七人,更替相续昼夜不令经声间断。」「陀罗尼集经」亦云:「如是八人更互入坛诵咒,不得令其坛内空虚,日夜诵咒,咒声莫绝。」

虽然,法轨实由人所订,修法之有无感验,坛场之佈置,行仪之遵守,固然不可忽略。然至要者仍在行者之一心,如有病之人受持此法,何能要求其不分画夜,诵读经咒?此仪轨乃為专修密乘之行者所订,无法要求多数人遵行;读者如有缘参加明王法会,但遵主法者之吩咐,依法行事即可。虔诵经咒,自有感验。

四、 受持孔雀明王经咒之功德

在唐朝义净译的「佛说大孔雀王咒经」序中云:「佛母大孔雀明王经者牟尼大仙之灵言也,总持真句悲救要门,綰悉地之玄宗,息波澜之苦海,二十八部之神眾同誓护於斯经……」,说明此经在当时眾经中之地位是相当重要的。弘法大师在「奉為国家请修法表」中亦提及此经,而与「仁王经」、「守护国界主经」鼎足為三,认為此三经是:「佛為国王特说此经,摧灭七难,调和四时,护国护家,安己安他,此道妙典也。」此经融会显密,易学易诵,卷帙适中,感应迅速是其特点。

「明王经」卷上佛告阿难云:「若有人一心受持读诵此孔雀明王陀罗尼者,我不见有天龙鬼神能為恼害,若為恼害者,还至本处,彼类不容入眾,若有违此佛母明王真言,越界法者,头破作七分,犹如兰香梢。」足见此经咒威力之一般。

佛徒读诵孔雀明王经咒,大抵皆為除病消灾,因為经中明言有此功能德用,本经卷下云若有人称念明王名者,便护自身,及护他人,重罪减轻,轻罪自然得脱;不被王贼,水火恶毒、刀杖之所侵害,人天鬼神,无敢违越,睡安觉安,离诸恐怖,福德增长,寿命延长……唯除宿世定业,必受报者,但读此经,必获应效。

又「孔雀明王仪轨」云:「若诸世间所有灾祸逼恼、刀兵饥饉亢旱疾疫、四百四病忧恼斗諍及八万四千鬼魅嬈恼有情……若依此法转读是经,一切灾难皆得消除,所有愿求随意满足。」

据国内对梵唄极有研究之见如法师表示,本经為台北龙云寺贤顿老和尚昔时参访大陆名剎,自福建鼓山寺请来明版大字摺叠本,曾影印流通多次,提倡读诵者,贤者亦為第一人,且每多感应。

孔雀羽毛有美丽的色泽,孔雀开屏是十分引人注目的,孔雀也因此被认為是具有灵性,极為明慧的瑞鸟。可是孔雀愈是吃毒虫毒草,羽毛长得愈亮丽,佛假此以说孔雀明王经法,重在说明本经之主旨乃在除灭吾人的贪瞋痴三毒烦恼,三毒既除,则无病不癒,无灾不除,一切皆安稳。惟眾生长遭三毒苦,因此经中特别强调忆念、受持此明王陀罗尼之功德,此即本经咒除毒消灾之精义所在。

此外,此经卷末云:「若天旱时及雨涝时,读诵此经,诸龙欢喜,若滞雨即晴,若亢旱必雨,令彼求者,随意满足。」本经卷上之末有「祈雨讚」: 田畴龟坼。旱魃為殃。城市高楼并大厦。无水苦难挨。适时琼浆。界获清凉。甘露王。
因此,古来多有读诵此经以祈雨者,且多有感验。 

五、 本经的迻译与弘传

与孔雀明王经咒有关的经典共有六本;鳩摩罗什译「孔雀王咒经」一卷,失译「大金色孔雀王咒经」一卷、失译「佛说大金色孔雀王咒经」一卷、僧伽婆罗译「孔雀王咒经」二卷、义净译「佛说大孔雀王咒经」三卷、不空译「佛母大孔雀明王经」三卷。以上四、五、六三本為同本异译,通常称「孔雀经」皆指不空译本,而前三本皆為不空译的部份。不空另译有「孔雀明王画像坛场仪轨」一卷,以上皆收录在大正藏第十九册中。

本经在日本方面流传比中国还广,中国方面虽有多种译本并出,实际却如义净译的孔雀经序云:「中华数朝翻译,民虽遭难,尚未遍宣」,在唐以后中国真正流传的情形,亦乏资料查寻。今大藏典籍俱在,而摺叠本之流传读诵,佛寺中举行明王法会者,仍不多见;近年有贤顿老和尚、见如法师及庄锡庆居士等提倡流通,并举办明王法会,吾人有缘得见斯经,亦属难得。

日本方面,最初修此明王法者為圣宝尊师,醍醐天皇延喜八年(九○八)夏,天旱,七月十九日,圣宝率三十二僧眾在神泉苑修孔雀经法祈雨。又醍醐天皇延长五年(九二七)十月十九日,日僧观宿在承香殿修此以禳除怪物。村上天皇天德四年(九六○)五月十三日,日僧宽空在仁寿殿修此法以息灾。其后数次多為祈雨而修此法,其中最著名者為小野的仁海法师,数次修此祈雨而有验。

孔雀经法在日本隶属於东密系统,如今此经法在日本佛教界受重视之情形如何笔者不得而知,只有暂时保留。

最后,谨录孔雀明王经后之偈诵共為读诵本经者回向曰:

愿诸世界常安稳  无边福智益群生
所有罪业并消除  远离眾苦归圆寂
每用戒香涂莹体  常持定服以资身
菩提妙华庄严  随所住处常安乐

请常唸  孔雀明王根本咒 唵摩宇罗讫兰帝娑缚訶

▲ 意為归命孔雀最胜王,一心称念,能消灾障。


{返回 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孔雀明王经》弘传
下一篇:诵孔雀明王经的广大功德
 孔雀明王介绍中日对照
 孔雀经音义下卷
 南无孔雀明王大佛母海会图
 孔雀明王介绍(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孔雀明王经》弘传
 佛母大孔雀明王经题解
 降伏SARA诸病毒的明王尊:食毒大佛母(孔雀明王)
 佛母大孔雀明王经简介(见如法师)
 孔雀经音义上卷
 诵孔雀明王经的广大功德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征服心魔[栏目:心灵小品·禅语故事]
 放生善报之得智[栏目:放生因果]
 我每天都读诵大乘经典,但不持戒有功德吗?[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勿忘心安[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礼仪环保手册 二、礼仪环保的基础—观念的净化与个人的净化[栏目:法鼓山智慧随身书·生活实用]
 寄语我的上师(十)[栏目:圆满人生·佛子心语]
 恒善念度难关[栏目:静思法语·释证严]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八(一二七六)[栏目:杂阿含经]
 原始佛教哲学的业与轮回[栏目:原始佛教理论]
 第一册 佛法僧三宝 第九课 佛陀说法因缘[栏目:佛光教科书 第一册]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