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机缘品第七之七 与行思问答 不落阶级
 
{返回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白话解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270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机缘品第七之七 与行思问答 不落阶级

[经文]

行思禅师,生吉州安城刘氏,闻曹溪法席盛化,径来参礼,遂问曰:当何所务,即不落阶级⑴?

师曰:汝曾作什麽来?

曰:圣谛⑵亦不为。

师曰:落何阶级?

曰:圣谛尚不为,何阶级之有?

【注】

⑴ 阶级 即修行阶位。大乘菩萨十地:一、欢喜地,见道,断见惑,证人无我、法无我,生大欢喜;二、离垢地,永离任何犯戒之垢,身心清净无瑕;三、发光地,成就殊胜之禅定,得五神通,发出智慧之光;四、焰慧地,智慧增盛,断微细身见等;五、难胜地,俗智与真智相合,通达世间学问技术等利益众生的方便;六、现前地,无分别智增长,最胜般若现前,入灭尽定;七、远行地,住于无相行,智慧超胜一切世间及二乘;八、不动地,无分别智任运相续,断俱生烦恼障,不为一切事缘所动,得无生法忍;九、善慧地,成就四无碍解,具十力,能遍行十方说法度众生;十、法云地,成就大法智,具足无边功德,法身如虚空,智慧如大云。

诸经对修行阶位的施设不一。《胜天王般若经》只说十地,即是只分十个阶位;《金光明经》十地加妙觉,为十一个阶位;《大智度论》依唯识学四十一位加等觉成四十二阶位;《仁王般若经》说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妙觉,共五十一个阶位;《华严经》、《缨络经》加等觉成五十二个阶位;《秘藏记》说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善根(即四加行)、十地,共五十四个阶位;《楞严经》集诸经大成,十心、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十地、等觉,共五十五个阶位。一般经论多以十住、十行、十回向为三贤位,十地为圣位。

《楞伽经》只提到十地,认为十地无次第,任一地都是如来地,从任一地起修,都可修入佛地。《楞伽经·卷四》说:“心量无所有,此住及佛地。去来及现在,三世诸佛说。心量地第七,无所有第八。二地名为住,佛地名最胜。自觉智及净,此则是我地。自在最胜处,清净妙庄严。照耀如盛火,光明悉遍至。炽焰不坏目,周轮化三有。化现在三有,或有先时化。于彼演说乘,皆是如来地。十地则为初,初则为八地。第九则为七,七亦复为八。第二为第三,第四为第五,第三为第六,无所有何次。”

⑵ 圣谛 指声闻乘修习的四谛法。四谛是: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什么是苦?窥基法师说:“苦,谓三界有情及处,即业烦恼所生所起,理实有漏,无非是苦。有三苦、八苦之说。

所谓三苦:诸有漏法,性堕迁流,逼迫不安,皆名行苦;世间诸乐,必归坏尽,缘令缠忧,皆名坏苦;性已逼迫,更增楚切,难忍重生,皆名苦苦。

所谓八苦:住胎出胎,俱受逼迫,众苦根本,名为生苦;时分朽坏,名为老苦;大种衰变,名为病苦;寿命衰没,名为死苦;不爱现前,怨憎会苦;所爱乖离,爱别离苦;所希不遂,求不得苦;诸有漏行,五蕴盛苦。

什么是集?这里指烦恼的集合,这个烦恼集,是众苦的根源。

什么是灭?灭尽烦恼,名为灭。烦恼既尽,则永离苦海。

什么是道?灭尽烦恼、永离苦海的修行方法,名为道。即是以八正道为主的修行方法。

这四谛法,可简单概括为:知苦、断集、修道、证灭。

[星云大师译文]

行思禅师,出生在吉州安城地方的刘家。他听说曹溪六祖大师法席隆盛,化导无数,便前来参礼六祖,请示六祖大师说:应当做什么才能不落入阶级?」

六祖说:你曾做些什么事?

行思说:我连圣谛也不做。

六祖说:那你又落什么阶级呢?

行思说:圣谛尚且不做,还有什么阶级可落?

[经文]

师深器之,令思首众。

一日,师谓曰:汝当分化一方,无令断绝。

思既得法,遂回吉州青原山,弘法绍化。

[星云大师译文]

六祖非常器重他,于是命他作寺众的首座。

有一天,六祖对他说:你应当教化一方,勿使正法断绝。

行思既已承受了六祖的顿教正法,便回到吉州青原山,大弘正法,绍隆佛教。

[星云大师问题讲解]

行思禅师两人在六祖大师处得法的经过如何?

行思禅师与怀让禅师是六祖大师的两大得意弟子,如同大师的左右手,所以他们在六祖大师座下得法的经过,自然为世人所关心、注意。

行思禅师,江西人,俗姓刘。谥号“弘济”。二十岁时到广东跟随六祖大师学禅,一住就是十年。当他初见六祖大师时,就问六祖道:应当如何作务,才能不落階级?才能沒有分別?

并说:成佛我都不想了,还有什么所作?

圣谛尚且不为,还有什么阶级、有什么分別呢?

行思禅师深受六祖大师器重,成为一寺的首座。有一天,六祖大师告诉行思禅师:你行思可以去行化一方,使我们的法脉不断,慧灯常明。

六祖大师在示寂前三年,行思禅师回到江西,住在青原山静居寺,因为他是得到六祖传法的高僧,学徒们不分远近,纷至沓来。有一位学僧问道:“如何是佛法大意?”

行思禅师回答:“卢陵的米是什么价钱?”意思就是说,佛法平等,法法皆是,好像是买米的在这里秤斤论两。道不要虛弄,道不要分別,道要直下承担。

当六祖大师快要圆寂的时候,有一位沙弥希迁,眼看着六祖大师即将涅槃,就上前问:师父!你在世时,我依止你学道,你圆寂以后,我怎么办?

六祖大师回答说:寻思去!

经一位老首座指示,知道六祖要他到青原山去访问行思禅师。

希迁于是到了江西青原山,参访访行思禅师。行思禅师问道:你从哪里来?

希迁很有自信的回答说:曹溪来。

问:你得什么来?

答:未到曹溪亦未失。

再问:既然你沒有失去什么,你又何必要到曹溪去呢?

答:假如不到曹溪,我怎知道本来就沒有失去呢?

因此,行思禅师也很器重这一位小师弟,他就是后来鼎鼎有名的石头希迁禅师,人称石头和尚;“石头路滑”是禅宗很有名的公案。

行思禅师在四十四岁的时候,时年三十七的神会禅师,也曾经参访过他。当神会禅师初见行思禅师的时候,行思禅师就问他你从哪那里来?

神会禅师把身体搖动一下说:哪里都可以来。

行思禅师说:你犹滞瓦砾。

神会禅师说:和尚!世间有一位真的金人,你有沒有什么东西给这个真的金人呢?

行思禅师说:我就是有东西给真的金人,请问你把它放在哪那里呢?

真如、法身、道,自己当下就有,何必要別人给呢?

行思禅师曾经说过:迷时迷于悟,悟时悟于迷,无有一法不从心生灭。迷悟总在一心,道无所修。草木皆有佛性,皆是一心,吃飯、睡觉都是佛事,穿衣、走路都是佛事。

正是所谓“生死百年花上露,迷悟一旦镜中头”。


{返回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白话解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机缘品第七之八 语怀让 出一马驹踏杀天下人
下一篇: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机缘品第七之六 答志道 无上大涅槃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忏悔品第六之一 自性五分法身香
 六租大师法宝坛经般若品第二之一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二)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般若品第二之四 无相颂(一)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机缘品第七之三 答法达 要转经不要被经转(二)..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般若品第二之三 无念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机缘品第七之八 语怀让 出一马驹踏杀天下人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定慧品第四之三 禅中三无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白话 前言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机缘品第七之一 诸佛妙理 不关文字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付嘱品第十之五 一相三昧 一行三昧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五五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二集]
 孝顺,至道之法[栏目:禅林衲子心]
 因明学理法(白云老禅师著)[栏目:因明学参考资料]
 佛教徒[栏目:格桑扎西仁波切]
 当代都市佛教的作用:伦理重构提供思想资源(张有才)[栏目:佛教与都市]
 脚痛或身体痛要念什么咒?[栏目:海涛法师·佛学问答]
 向人间苦难行去[栏目:人中之宝]
 我们所在的轮回[栏目:人生智慧·济群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