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金刚经注疏五 一相无相 庄严净土
 
{返回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白话解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390

金刚经注疏五 一相无相 庄严净土

一相无相分第九

 
[古文]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
 
“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
 
世尊,阿罗汉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
 
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
 
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
 
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11)者。
 
以须菩提实无所行(12),而名须菩提(13),是乐阿兰那行。”
 
[注解]
 
 一相无相 《六祖坛经·付嘱品》说:“若于一切处而不住相,于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融澹泊,此名一相三昧。”一与多对待而立,无多,则一亦不存。不住于相,无念、无取、无舍,不生妄想,名为无相。一相即是无相,凡心有少想,想得果,得法,得菩提,都是着相。
 
 须陀洹 佛的大弟子都是从声闻修成阿罗汉的。声闻有四个阶位,又说是四圣果:一、须陀洹,二、斯陀含,三、阿那含,四、阿罗汉。须陀洹是梵文音译,意译初入圣流,简称入流,意思是离六尘,初步进入如来法流。
 
 无所入 离六尘,色声香味触法都不入心,没有六尘烦恼,心得清净。不是自心入到如来法流,也不是如来法流入到自心,所以说无所入。
 
 斯陀含 斯陀含是梵文音译,意译一往来。往来,意思是未彻底脱离欲界烦恼,还会在欲界天和色界天中反复。须陀洹要经多次反复,斯陀含只须经一次反复,便可不退转,所以名为一往来。
 
 实无往来 究竟怎样是往,怎样是来,往何处去,从何处来,思想意识范畴的事,哪里说得出处所?这些为了教化修行人而施设的名词,都是抽象概念,并无实义。
 
 阿那含 阿那含是梵文音译,意译不还,又译不来。意思是不退转,相当于色界四禅天中不还天的境界。
 
 实无不来 聚而显现,是来;散而隐退,是往。阿那含顶多能断粗烦恼,未能断因如来藏引起的微细烦恼。藏识流注永不息灭,所以说实无不来。
 
 阿罗汉 阿罗汉是梵文音译,意译杀贼、不生、应供。《西游记》第十四回,心猿归正,六贼无踪,这六贼名字是:眼看喜、耳听怒、鼻嗅爱、舌尝思、身本忧、意见欲,正是六根六情。阿罗汉已杀尽六贼,所以名为杀贼;阿罗汉不生烦恼(还未离微细烦恼),所以又名不生;阿罗汉是声闻最高果位,所以又名应供。
 
 实无有法名阿罗汉 杀烦恼贼,不生妄想,应当供奉,都是软指标,没有实法实相。
 
 无诤三昧 在三昧中,顺于空性,内外随顺,这种境界,称为无诤三昧。
 
(11) 乐阿兰那行 阿兰那,意译空寂。乐于玄妙的、空寂的三昧境界。实质是在非空非非空的无为状态下,获得常人无法想象的不思议高级享受。
 
(12) 实无所行 安处无为,圆明寂照,所以说实无所行。
 
(13)名须菩提 须菩提是梵文音译,意译善见、善观、空生,也是随便起的一个名字而已。
 
[释净慧注疏]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
 
前约如来法身断疑,自下次约弟子法身断疑。疑曰:前说一切圣人以无为而有差别,后言无为之法不可取不可说,此犹难信。何者?现见四果圣人能取无为以为自果。如其所取,能为人说,云何言不可取不可说?佛欲断此疑,故为斯问。此问第一果也。言须陀洹人正证无为之时,能作是念,我得果耶?为不得耶?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
 
须陀洹,此云入流,亦曰逆流。流有二种:一生死流,二圣道流。是名入流,明入圣道之流。而无所入,显逆生死之流。在观既无复分别,岂见道流可入乎?既不见道流之可入,岂见道果之可得乎?既不见道果之可得,岂见可得之可见乎。
 
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
 
此问第二果也。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
 
斯陀含,此云一往来。此人证果之后,若人中命终,即往天而来人;若天中命终,即往人而来天。由一往一来便得灭度,故曰一往来。观内既不见有我,谁往谁来?故云实无往来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
 
此问第三果也。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来,是故名阿那含。
 
阿那含,此云不来。此人证果之后,生上而不生下,有去而无有来,故曰不来。观内既不见有我,说谁不来?故云而实无来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
 
此问第四果也。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
 
阿罗汉,此云不生。此人证果之后,永绝三毒之根,高谢四生累,故曰不生。观内既不见有我,说谁不生?故云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也。
 
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
 
有念即四执生,无念即四执灭。四执灭者,何以有灭之实而实之?四执生者,岂以不生之名而名之哉!
 
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  
 
三昧,此云定。无诤定者,远分定也。得此定者,能令彼我不起烦恼之诤,故曰此定为无诤也。无诤第一,即定障之诤灭;离欲第一,即惑障之诤尽。
 
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
 
须菩提言:我身自证,不起自得之心。余人若成,岂生护果之念?
  
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
 
阿兰那,此云无诤。须菩提言:我若有念,则此记无由也。
 
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实无所行,两诤之体离乎心也。而名乐行,无诤之名记乎身也。
 
[白话]
“须菩提,你想想,须陀洹可以在心里想着‘我得须陀洹果’吗?”
 
须菩提说:“不能有这个念头,世尊。为什么我说不能呢?须陀洹这个名,意为初入圣流,实际并没有什么圣流可入,心里也不曾入过什么,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才说是须陀洹。”
 
“须菩提,你想想,斯陀含可以在心里想着‘我得斯陀含果’吗?”
 
须菩提说:“不能有这个念头,世尊。为什么我说不能?斯陀含这个名,意为一往来,还在欲界、色界中反复,未彻底脱离欲界烦恼。其实并没有什么往来,往无去处,来无所自。一往来,只是施设的名字。”
 
“须菩提,你想想,阿那含可以在心中想着‘我得阿那含果’吗?”
 
须菩提说:“不能有这个念头,世尊。为什么我说不能?阿那含这个名,意为不来,又说是不还,不再有欲界烦恼来干扰,不会再退还欲界天。其实藏识流注不灭,无所不来。不来,只是设施的名字。”
 
“须菩提,阿罗汉可以在心里想着‘我得阿罗汉道’吗?”
 
须菩提说:“不能有这个念头,世尊。为什么我说不能?其实并没有什么法名为阿罗汉。阿罗汉意为杀贼,自心清净,本自无生,亦无烦恼贼可杀。
 
世尊,如果阿罗汉心存我得阿罗汉道的想法,便着了我、人、众生、寿者四有为相,便不能说是阿罗汉了。
 
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一切随顺,在众弟子中,赞我在这方面第一,称我是第一离欲阿罗汉。
 
世尊,我没有想过我是离欲阿罗汉。
 
世尊,我如果有‘我得阿罗汉道’这个念头,世尊便不说须菩提是乐修空寂的修行者了。
 
须菩提实没有修什么,行什么,才名为善观、善见、空生的须菩提,才是真乐空寂行。”
 
 
 

庄严净土分第十

 

[古文]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燃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
 
“不也,世尊。如来在燃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
 
“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
 
“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
 
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注解]
 
① 庄严净土 不染不着,无秽垢,是为净土。《维摩经。佛国品》说:“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已入不二法门的菩萨,无所谓净不净,一切世间都成净土。庄严,是严饰之意。凡夫认为,死后到西天,那边到处是金壁辉煌的宫殿,遍地是玉树银花,一片富丽堂皇,五彩缤纷,这便是庄严净土。二乘人以无作境界为庄严净土,贪着禅乐,以此为涅槃。
 
② 燃灯佛 燃灯佛是最古的佛。燃灯,把灯点亮,驱散黑暗,带来光明。曹山本寂禅师以见燃灯佛比喻参禅,分三种情况:一、未懂回光反照自性,或听人说过反照自性而不实行,这人未见燃灯佛。二、见了燃灯佛,至静中已见心光,却沉缅六尘境界,贪着禅乐,这人未得燃灯佛授记。三、身、心、情、识俱忘,常觉不迷,明心见性,便说这人已得燃灯佛授记。
 
③ 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为了分别事物,为了说法教化,必须因相立名。穷人希望儿子长大能过好日子,给儿子起名叫做金贵;又怕儿子长不大,取个贱名免招灾,叫做狗儿。金贵日后未必金贵,狗儿本来并非狗儿。庄严、净土、佛土、无生、涅槃等等一切名,都是施设的名字,并无实义。名本无实相,凡夫自立的庄严佛土相,固不可取;二乘立的庄严佛土相,亦是虚妄。菩萨看庄严佛土,离是非相。庄严,即非庄严,是名庄严。这是本经常用的句式:“是××,即非××,是名××。”这就是本经表达的一个重要观点:离筌求鱼,离言入义。
 
但又要避免走上另一极端,不能说万法皆空,不要以无知为真知。言可入义,无言亦难入义,多闻善义才可入义;言不等于义,必须离言才能得真实义。
 
④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菩萨不是不生心,只是不生妄心,而生清净心;不生妄识,而生般若智。无所住,离一切相,才是清净心,才有可能生般若智。
 
⑤ 须弥山王 在欲界修行,先过四王天,这四王天的天王分别名持国、增长、广目、多闻。这四天在须弥山腰。这须弥山,无量高,无量大,山上布满七宝,山顶是欲界第二层天,名忉利天。须弥山王是须弥山拟人化的化身。
 
⑥ 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佛说的如须弥山王这么大的身,无量高,无量大的身,其实是虚妄的身,只是名为大身。
 
[释净慧注疏]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
 
前约声闻法身断疑,今约菩萨法身断疑。疑曰:菩萨即真如,真如之中无取无说者,然灯如来云何为说菩萨之法?释迦菩萨何故亲从受之耶?佛欲断此疑,故为斯问。汝意云何?我昔入观之时,然灯于我有说耶。我于然灯有得耶?为无所说耶?为无所得耶?
 
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
 
法是菩提,得即证也。答意明法中则心行处灭,觉观之所不寻。言语道断,名筌之所不逮。名筌不逮故,昔佛所以杜言。觉观不寻故,今佛所以绝证。但言释迦绝证,则然灯杜言,从可知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
 
前断得记疑,今断严土疑。得记即仰上以受化,严土是俯下以利生。疑曰:若身是无相之身,即土应无相土。土若无相,不应取有累之事像。修万行以严之土若有相,复何异控龙象于兔蹊、注江湖于牛迹?佛欲断此疑,故为斯问。汝谓菩萨真观之中,有严事耶?无严事耶?
 
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则非庄严,是名庄严。
 
答明无也。庄严有二种:一形相,二真实。形相色性为其体,众宝为其相。真实者法性为其体,万德为其相。形相以依化为能严,分别为所严。分别无相故,无所严之体。依化无生故,无能严之体。故云即非庄严也。真实以唯识为能严,法性为所严。唯识无倒故,有能严之体。法性不变故,有所严之体。故曰是名庄严也。若然者,岂取有累之事像、修形相之严哉?
 
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此劝取真实之严。令舍形相之障也。
 
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
 
    前来并约法身断疑,此问次约应身断疑。疑曰:法身是真如,真如不可取也;应身是真智,真智不可取也。如其是可取,何取有累于无相?如其不可取,何以自取为法王?佛欲断此疑,故为斯问。须弥山王,喻应身也。量高八万,可言大也。胜出诸山,可言王也。
  
须菩提言:甚大。世尊!
 
    答意明应身以真智为体,以自在为用。体周法界,可言大也;用超众圣,可言王也。须弥虽大,以非心故,不谓我是山王。应身虽大,以离相故,不谓我是法王也。
 
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更晓身之大义。何者?身有二种:一有流身,二无流身。非身者非有流之身,大身者是无流之身。夫有流即遇物斯限,无流即触徒斯契。有限者不能周,能契者必能遍。不能周故失大身之名。必能遍故得大身之义也。

{返回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白话解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金刚经注疏六 无为福胜 尊重正教 如法受持
下一篇:金刚经注疏四 无得无说 依法出生
 金刚经注疏二 大乘正宗 妙行无住
 金刚经注疏七 离相寂灭分第十四之一
 金刚经注疏十 一体同观 法界通化 离色离相
 金刚经注疏三 如理实见 正信稀有分
 金刚经注疏八 持经功德 能净业障
 金刚经注疏十二 化无所化 法身非相 无断无灭 不受不贪
 金刚经注疏九 究竟无我
 金刚经注疏十一 非说所说 无法可得 净心行善 福智无比
 金刚经注疏十三 威仪寂静 一合理相 知见不生 应化非真
 金刚经注疏五 一相无相 庄严净土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124 再生[栏目:智海浪花·历程]
 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第九章 佛法与皈依[栏目: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金刚之智 因缘[栏目:妙华法师]
 12.我对社会人生的看法[栏目:星云法语·圆满人生]
 结期精进之禅观所缘──安般念、四界分别与无量三昧[栏目:性广法师]
 打扫光明楼 开显光明藏[栏目:传喜法师]
 百花齐放 水仙飘香──西方寺癸巳年新春祈福法会[栏目:宽运法师]
 密参禅师方便禅七开示 初十上午[栏目:密参禅师]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0二八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一集]
 法无贵贱[栏目:六祖坛经说什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