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楞严经白话解卷第八 第二十三章 一根得清净 六根得圆通
 
{返回 楞严经白话解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046

第二十三章 一根得清净 六根得

内容提要:

只要不受明与暗、动与静、通与塞、恬与变、离与合、生与灭这十二种有为相的干扰,自心不随变化而动,在六根中,随意选择一根,拔除一根,脱尘垢,伏烦恼,复归本元真性,发挥圆明之性,生发智慧光辉。其余五根尘垢,亦将同时拔除,复归清净。若能彻底拔除六根尘垢,心内生发出般若智慧光辉,那么,一切浮根四尘,以及器世间的所有种种变化之相,都将如热汤销冰一样,随你所念,当下化成无上知觉。

原文

阿难白佛言:世尊。云何逆流深入一门,能令六根一时清净。

佛告阿难。汝今已得须陀洹果,已灭三界众生世间见所断惑。然犹未知根中积生无始虚习。彼习要因修所断得。何况此中生住异灭,分剂头数?

今汝且观现前六根,为一为六。

阿难。若言一者,耳何不见,目何不闻,头奚不履,足奚无语。若此六根决定成六。如我今会,与汝宣扬微妙法门。汝之六根,谁来领受。

白话

阿难对佛说:“世尊!我还不明白,为什么世尊说逆流溯源,深入一门,能使六根一时同得清净?”

佛告诉阿难:“虽然你现在已经证得须陀洹果,已经灭除了三界众生世间法件到市所断的见惑。但是你还未断除无始以来熏习而成的根积聚的虚妄习气。这虚妄的习气,要在修道实践中才得断除。何况此中虚妄众生的生住异灭,变化多端?

你试观察这现前的六根,究竟是一个受用根还是六个受用根?

阿难,若说是一个受用根,六根合为一体,为什么耳不能见,眼不能听?为什么头不走路,脚不说话?若说这六根分家,决定是六个不同的根,如今我在会上给你们说法,你和大众听我宣讲微妙的法门,你的六根,是用哪一根来领受的?”

原文

阿难言:我用耳闻。

佛言;汝耳自闻,何关身口。口来问义,身起钦承?

是故应知,非一终六,非六终一。终不汝根元一元六。

阿难当知,是根非一非六。由无始来颠倒沦替,故于圆湛一六义生。

白话

阿难说:“我用耳根领受。”

佛说:“你只用耳领受,与你的身你的口何关?而你却开口向我问义,起身恭敬钦承意旨?

因此可知,在这个问题上,不能认为你的根不是一而定是六,也不能说不是六而定是一;总之,不能肯定你的根是一,也不能肯定你的根是六。

阿难,应当明白,这受用根不是一也不是六。由于人们无始以来颠倒沦替,在原来圆湛的受用根这问题上,生出是一是六的戏论。

原文

汝须陀洹,虽得六销1,犹未亡一。

如太虚空参合群器。由器形异,名之异空。除器观空,说空为一。

彼太虚空,云何为汝成同不同?何况更名是一非一?

则汝了知六受用根,亦复如是。

1 六销 面对引起六根觉知的客尘,能离一切相,六根不生妄觉,便说是六根销亡。只得声闻初果须陀洹的阿难,只是初伏客尘烦恼,六根未得清净。

白话

你得须陀洹果,虽说六根销亡,可惜还未离有一种受用根的戏论。

譬如人们看方器中有方空,看圆器中有圆空,认为有形相各各不同的虚空。如果离器盟观察虚空,又说只有一个虚空。

那太虚空,怎会因你的分别心而有形状同不同之分?又怎能说他是一或说他不是一?

你在观察六受用根的问题上,也像观察虚空一样,怎能说他是一或说他是六?。

原文

由明暗等二种相形。于妙圆中黏湛发见。见精映色,结色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眼体,如蒲萄朵。浮根四尘,流逸奔色。

由动静等二种相击。于妙圆中黏湛发听。听精映声,卷声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耳体,如新卷叶。浮根四尘1,流逸奔声。

由通塞等二种相发。于妙圆中黏湛发嗅。嗅精映香,纳香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鼻体,如双垂爪。浮根四尘,流逸奔香。

1浮根四尘 浮根即六根,这六根粗浮,一遇客尘,即起攀缘而生妄识,所以称为浮根。四尘,在此意指地水火风四大所造的一切色,实即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因顺前文“清净四大”,所以在此说“浮根四尘”

白话

由于明暗两种互相变化,触动圆妙的见觉。原来清净的见觉能映照所见到的物像,并在心中反映出色相,这便成了眼根。眼根通过肉质眼球起作用,这被认为是清净四大的、像葡萄状的眼球,称为眼体。浮根四尘,吸引眼体奔向种种色相。

由于动静两种互乡击发,触动圆妙的听觉。原来清净的听觉能接收种种动静的变化,并在心中反映出声相。这便成了耳根。耳根通过肉质耳朵起作用,这被认为是清净四大的、像卷叶的耳朵,称为耳体。浮根四尘,吸引耳体奔向种种声相。

由于通塞两种互相变化,触动圆妙的嗅觉。原来清净的嗅觉能嗅出种种气味的变化,并在心中反映出香臭之相,这便成了鼻根。鼻根通过肉质鼻子起作用,被认为是清净四大的、像垂爪的鼻子,称为鼻体。浮根四尘,吸引鼻体奔向种种香臭之相。

原文

由恬变等二种相参。于妙圆中黏湛发尝。尝精映味。绞味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舌体,如初偃月浮根四尘,流逸奔味。

由离合等二种相摩。于妙圆中黏湛发觉。觉精映触,抟触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身体,如腰鼓颡。浮根四尘,流逸奔触。

由生灭等二种相续。于妙圆中黏湛发知。知精映法,揽法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意思,如幽室见。浮根四尘,流逸奔法。

白话

由于恬变两中相参变化,触动圆妙的味觉。原来清净的味觉能尝出种种食物的味道,并在心中反映出味相,这便成了舌根。舌根通过肉质舌头起作用,被认为是清净四大的、像初偃月的舌头,称为舌体。浮根四尘,吸引舌体奔向种种味相。

由于离合两种触摸变动,触动圆妙的触觉。原来清净的触觉能感觉物体与身体接触时所起的变化,并在心中反映出触相。这便成了身根。身根通过身躯起作用,被认为是清净四大的、像腰鼓的身躯,称为身体。浮根四尘,吸引身体奔向种种触相。

由于生灭两种相续变化,触动圆妙的知觉。原来清净的知觉能摄受心中思虑及意念所引起的影像,并在心中反映出法相。这便成了意根。意根没有形相,被认为是清净四大的、像幽室所见那样的心体,称为意思。浮根四尘,吸引意思奔向种种法相。

原文

阿难,如是六根,由彼觉明,有明明觉,失彼精了,黏妄发光。

是以汝今离暗离明,无有见体。离动离静,元无听质,无通无塞,嗅性不生。非变非恬,尝无所出。不离不合,觉触本无。无灭无生,了知安寄。

汝但不循动静、合离、恬变、通塞、生灭、明暗,如是十二诸有为相。随拔一根,脱黏内伏,伏归元真,发本明耀,耀性发明,诸余五黏,应拔圆脱。

不由前尘所起知见。明不循根,寄根明发。由是六根互相为用。

白话

阿难,这六受用根,由于觉性遇到客尘,受客尘沾染,失去了圆明本性,生出妄觉,在心中反映出客尘的性相。

因此,你若离暗离明,离了二尘,则无能见所见。若离动离静,离了二尘,则无能听所听。若无通无塞,无此二尘,则无香无臭,嗅性不生。若不恬不变,无此二尘,无淡无咸,味性不辨。不离不合,离此二尘,则无觉触。若无灭无生,凭什么有所了知?

你只要不受明与暗、动与静、通与塞、恬与变、离与合、生与灭这十二种有为相的干扰,自心不随变化而动,在六根中,随意选择一根,拔除一根,脱尘垢,伏烦恼,复归本元真性,发挥圆明之性,生发智慧光辉。其余五根尘垢,亦将同时拔除,复归清净。

不缘前尘所起的妄知妄见。这时,六根清净圆通,灵明归一,归于清净圆明的如来藏心,六根互相为用。

原文

阿难,汝岂不知今此会中,阿那律陀,无目而见。跋难陀龙,无耳而听。殑伽神女,非鼻闻香。骄梵钵提,异舌知味。舜若多神,无身觉触。如来光中,映令暂现。既为风质其体元无。诸灭尽定得寂声闻,如此会中摩诃迦叶,久灭意根,圆明了知,不因心念。

阿难,今汝诸根若圆拔已,内莹发光。如是浮尘,及器世间诸变化相,如汤销冰,应念化成无上知觉。

白话

阿难,难道你不知道,现在这个会众之中,阿罗汉阿那律陀,他的眼睛失明了,还能见到色相。龙王跋难陀,他没有耳朵,却能听到声音。河神殑伽女,他不用鼻子,便能辨香臭。头陀骄梵钵提,无须用舌尝,边能辨别味性。如来灵光暂时幻化出来的虚空神舜若多,像风质一样,本来就无体。没有躯体,却能感受到触觉。那些已经修得灭尽定,获得寂静一乘道觉的声闻,譬如这会中的摩诃迦叶,他早已拔除了意根的尘垢,不动心念,便能圆明了知一切法相。

阿难,现在你若能彻底拔除了六根的尘垢,心内生发出般若智慧光辉,那么,一切浮根四尘,以及器世间的所有种种变化之相,都将如热汤销冰一样,随你所念,当下化成无上知觉。

原文

阿难,如彼世人聚见于眼。若令急合,暗相现前,六根黯然。头足相类,彼人以手循体外绕,彼虽不见,头足一辨,知觉是同。

缘见因明,暗成无见。不明自发,则诸暗相永不能昏。根尘既销,云何觉明不成圆妙。

白话

阿难,譬如世间人,眼睛把跟前的一个人扫视了一遍,若让他闭上眼睛,只见暗相,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都无所辨别。他把跟前的人从头到脚摸一遍,他虽然眼睛不见,却能摸出那儿是头,那儿是脚,一一都能辨别出来。

凡夫因光明缘所见物而能见,眼前黑暗便无所见。圣人眼前欠光明时,自心发明,则种种暗相不会妨碍了别事物的本能。觉性本自圆通,根尘既已消除,何愁觉明不成圆妙?”


{返回 楞严经白话解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楞严经白话解卷第八 第二十四章 远离尘垢 即得无上菩提
下一篇:楞严经白话解卷第八 第二十二章 察烦恼根本 辨六根功德
 楞严经白话解卷第二 第四章 妄心生灭迷失本性之二
 楞严经白话解卷第二十 第五十六章 识阴区宇十妄立因果之二
 楞严经白话解卷第一 第一章 缘起——阿难几毁戒体
 楞严经白话解卷第十四 第三十九章 世人颠倒妄想 妄成十二众生
 楞严经白话解卷第十一 第三十三章 十四无畏 四不思议
 楞严经白话解卷第十四 第三十八章 如来顶咒 功德无量之二
 楞严经白话解卷第八 第二十一章 除五浊恶见 依无生因地
 楞严经白话解卷第三 第六章 众生颠倒 迷失本心
 楞严经白话解卷第十五 第四十章 过好三关 灭除颠倒乱想
 楞严经白话解卷第四 第十二章 五阴本是如来藏妙真如性之二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宗义宝鬘浅释 第24讲[栏目:宗义宝鬘浅释]
 向往成佛是否也是一种执着?(济群法师)[栏目:佛学小知识]
 方立天教授关于佛教哲学体系的概括[栏目:魏德东教授]
 岁数大的人学习解脱道有没有困难?[栏目:空海(惟传)法师·答疑录]
 Taking Care of Anger[栏目:Plum Village·Mindfulness Practice]
 第十讲 中观为大乘佛法作证[栏目:法宝论·明贤法师]
 相应17经 死后如来存在且不存在经[栏目:相应部 24.见相应]
 信仰的功德[栏目:仁焕法师]
 般若摄颂释 第二十九课[栏目:般若摄颂释]
 自性体空 而无动摇[栏目:六祖坛经说什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