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三乘佛法心要·小乘·小乘道的修持
 
{返回 创古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980

小乘道的修持 
 

  小乘的修持重点是律藏(注8)。律藏(Vinayas)的藏文是“杜瓦(dul wa)”,意思是“驯服自己”。这个字非常的贴切,我们可以用驯服大象的例子来思量它的意义。起初,大象非常的狂野,如果我们想骑它、叫它为我们工作,或牵它到某个地方,我们都无法做到。但是,逐渐驯服它之后,我们可以骑它、叫它工作,还可以带领它到各处;事实上,它变得非常温顺,完全在我们的支配之下。同样地,我们的身、口、意起初非常的精陋,也很狂野,这意味着仅只些微不当的动作,也能让我们骤然发怒,甚至与人起冲突;一点小小的言语不合,也会使我们非常恼怒,并且开始怒叱、大叫、辱骂他人等等;一点小小的不如意,也会使我们想到各种险恶、狠毒的事。所以说,刚开始时,我们的心非常狂野,不受支配。小乘道的修持着重于驯服自心,使心最后变得非常温顺、受用,我们因而能顺应各种境遇。
  这种修行的过程和我们的誓愿有相当大的关系。首先,我们立下誓愿(vows)或领受戒律(precepts)要修心。我们要这么做的原因是,我们已经习于不善的行为,为了脱离这种习性,我们特意许下行善的承诺或誓约,并信守如此的承诺或誓约;这是一种非常实际的修行方法,能训练自己远离恶行,并使自己逐渐习于行善。乍听之下,我们或许会认为这些誓愿及誓言实在非常拘束、非常令人畏惧,让我们无法做许多愉快的事,仿佛被绑住了手脚或关入囚室。事实上,一点都不是如此。包函立誓及发愿的这种修行方法,在梵文里称为“息拉(sila)”,意思是“清凉”。藏文将这个字翻译为“竹清(木)(tsul trim)”,意思是依照佛陀教导的方式“持守戒律”。“清凉”这个字给人轻松自在的感觉,这是一个很好的用字,因为我们由此可以想见,当一个人谨守美德时,快乐会自然生起,自在、良好的境遇也会随之而来;反之,当我们造作了身的不善业时,各种问题、困难及苦难将会应运而生。同样地,语的不善业也会导致愈来愈多的问题,良善、清净的语业则会带来非常愉悦的结果。意方面也是一样。如果我们的心保持清净,这将会带来快乐。所以,如果我们仔细地加以思考,我们就会明白,立下诺言、信守誓愿及约制自己只行善业,事实上是契入快乐的钥匙。这全然不是一种约束或困难的情境,因为它是快乐的关键。这就是为什么“息拉”这个梵文含有“清凉”或“愉悦之境”的意思。
  为了充分了解“清凉”在“戒律”中的全面意义及力量,我们必须了解“息拉”这个字的起源地——印度。印度的夏天非常炎热。当西方人说到“清凉”这个字的时候,它并不会给人一种特别美好的感觉,因为当地的冬天很冷;西藏人并没有把“息拉”翻译为“清凉”,因为西藏是一个气候很冷的国家。但是,在印度“清凉”是一个非常珍贵的特质。当天气很炎热时,人们会觉得很不舒适,无法做想做的事。当我们在一个炎热的地方找到清凉时,我们会觉得很快乐、很舒适,也能掌握自己的行为。所以,当我们没有行善的誓愿时,我们会有很多的问题,觉得非常不舒畅,也无法真正掌握情况。当我们有这种行善的誓愿时,我们会有很多的问题,觉得非常不舒畅,也无法真正掌握情况。当我们有这种行善的誓愿时,它就是快乐的钥匙,我们也因而能掌握自己的生命。所以,“清凉”这个字,确实能使我们对自我控制及善行的全然本质有非常鲜明的了解。
  佛陀给予我们一些弃恶行善的戒律,但如果我们不能完全离弃所有的恶行,我们也不应当因而感到颓丧,以为我们绝对没有办法修持佛法。由于他的慈悲,佛陀给予了我们许多不同的戒律,我们可以领受完整的比丘戒或比丘尼戒(full ordination)(注9),誓愿行一切善、离一切恶;如果无法如此做,我们可以领受沙弥戒或沙弥尼戒(novice ordination)。再其次尚有居士的八戒(eight layman's vows),即藏语所称的“梗扬(genyan)”戒,我们不须要受足八戒,可以只领受其中的一戒、两戒或任何我们能够持守的戒数。纵使我们无法终生持守这些戒律,我们也可以在特定的期间内持守它们。我们可以持守这八戒一天或数天,或是在闭关期间持守这些戒。总而言之,这是非常有弹性的;不同的人都可以依自己的能力,以不同的方式持守戒律。
  小乘修行者的动机,主要是为了自己个人的快乐和解脱。在这个层次,修行者并不特别为了利益一切众生而努力。然而,主要为了自己个人的解脱而精进修行,并不是一件坏事;事实上,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因为,如果我们无法为每一位众生而努力,至少我们在为自己解除痛苦及苦因。当然,如果我们能帮助每一位众生,那真的太好了。事实上,一直到我们自己有某种程度的明性及解脱之前,我们帮助众生的愿望并不十分的可行。因此,为清净自己而修行,是迈向利益众生的法旅的一大步。这对刚开始修持佛法的人特别适合,因为利己的想法容易多了。这就是为什么佛陀初转*轮时的开示,以指出自我解脱之道为主。


 


{返回 创古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三乘佛法心要·小乘·注释
下一篇:三乘佛法心要·小乘·四圣谛的禅修
 三乘佛法心要·小乘·注释
 佛性《究竟一乘宝性论》十讲·序
 直指法身 4
 开展佛性的道路──开示「自生」与「对生」观想
 转心四思惟·第四项修行的警醒:轮回过患 结语
 智慧与心性的境界--藏传佛教中的五方佛造像
 三乘佛法心要·大乘·契入法道的三种方法
 极乐净土修持简轨
 止观禅修·辞汇
 三乘佛法心要·小乘·四圣谛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四五 四女人天宫[栏目:天宫事经 四 深红品]
 祈愿正法重现[栏目:慧律法师]
 常乐我净[栏目:其它]
 相应70经 世间经[栏目:相应部 1.诸天相应]
 甲与乙有不同的因缘和果报,因缘不同,为什么说无二无别,虚妄众生从何而来?[栏目:妙祥法师·开示问答]
 丹青绘道意 翰墨写人生——亲近本慧法师散记[栏目:明海法师]
 爱人爱钓鱼如何应对?[栏目:大安法师·微教言]
 十二门论释义 甲一 总叙造论的意义[栏目:刘常净·三论宗文集]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一二0集[栏目:阿弥陀经疏钞讲记·净空法师]
 大日经疏讲解 第3集[栏目:大日经疏讲解·成观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