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财童子参学报告(十九) (第三集) 2001/2/21 香港九龙 档名:12-037-0003
请掀开讲义第一面第二大段「见敬咨问」,请看第一小段:
【诣海云比丘所,顶礼双足,绕无数匝,於前合掌。】
这四句是见面的礼节,在每一段都有。为什么我们依然还是把它节录下来?这里面有一个道理,那就是我们现代的社会,可能就包括我们自己,与一切大众往来的时候,常常把礼节疏忽了,殊不知礼节是性德的自然流露。换句话说,我们将自己的本性迷失了,所以表现在外面就与礼法相违背了。
民国初年,有不少人写文章批评礼对人的约束太多了,比不上西方人的自由开放,对於西方的文化非常羡慕,而认为礼教是吃人的,所以极力废除礼教、打倒礼教、扬弃礼教,果然礼教被社会大众遗弃了。遗弃的结果怎么样?现在社会状况我们见到了,大乱之世,人没有礼。所以我们读到经典上这些礼节,实在讲非常感慨。虽然这个世间不讲礼了,可是我们以礼对人,人家都欢喜,他并不讨厌。由此可知,好礼是天性,绝对不是孔老夫子、孟老夫子想出来的一套办法,我们这样想法完全就错了;它是从自性里头流露出来的,自性本具的德行。
「性德」这个名相很抽象,性德到底在哪里?从礼里面显示出来了;在佛家,除礼之外还有戒律,戒里面显示出来了。诸位一定要晓得,礼与戒都不是释迦牟尼佛制定的,也不是孔老夫子制定的,而是古圣先贤做出来给我们看到了,我们明白了。明心见性,那个人对人、对事、对物,自然具足礼貌。如果对人、对事没有礼貌,这个人是凡夫,没有见性,他不是圣人,圣人哪有对人无礼的道理!这些地方我们要明了、我们要学习。我们是凡夫,念念希望超凡入圣,这些地方不能不留意。
往年我在台中求学的时候,有一次我启请李老师为我们同学讲《礼记》,李老师笑笑,也没有答应可否。过了几天好像没消息了,我又来启请。我记得我启请了很多次,终於老师答应了。《礼记》是很长的一部典籍,他选的是《曲礼》上、下篇,《曲礼》是生活教育!第一天开讲的时候,老师就说:「儒家的礼、佛家的戒,现在是最不受人欢迎的。」他说:「我们讲这个干什么?我们是不是真发心学礼?真的能懂得礼吗?」最后跟我们说:「我为大家开这一堂课,希望大家将来与一切人交往,不要让人讨厌你,我们这个课目的就达到。」这个话说得很有道理,一个人要做到跟一切人接触的时候,别人欢喜你、不讨厌你,你做人就成功了。如果你做人在在处处别人讨厌你,我们自己一定要检点、要反省,要把这个因素找出来,消除这个因素,当然我们就能得到大众的欢迎,在佛家里面叫「忏悔」,儒家叫「改过」,改过跟忏悔在儒、佛里面是重要修行的手段。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孔夫子讲:「过则勿惮改。」这个意思用现在的话来说,过失就不要怕改,这就行了。能改过,这就是走圣贤的道路。在佛法里面,我们清楚、我们明了,等觉菩萨还有过失;他最后一品生相无明没断尽,他天天还修忏悔法,天天还在改过。我们把这桩事情疏忽了,怎么能成就?圣贤之法,最重要的是要落实在生活当中,也就是常言讲的要实践、要实行,不是明白就算了,能讲、能说就行了,那不行的,一定要自己做到。所以这一段礼节我们特别把它节录下来。善财见海云比丘,他行的礼节是最敬礼,跟见佛没有两样,『顶礼双足』,这是在那个社会里面,我们今天讲「最敬礼」。
礼是有节度的,这个要懂;如果超过这个节度,这个不合礼。超过就是谄媚巴结,这个不合礼,如果不及,不及是显得自己傲慢,所以一定要符合节度。我们现在跟一切善友往来,我们要行什么礼?如果是出家的大德,用「顶礼双足」可以的。但是诸位同学要记住,我们常常遇到在家同修见到个老和尚,赶紧向老和尚顶礼三拜。说,要说出来「顶礼三拜」,老和尚一定跟你说「一拜」。一拜你就一拜,老和尚叫你一拜你就一拜,你拜两拜就显得巴结了,就不合礼。老和尚不说「一拜」,你也拜一拜。跟你说,这是合礼的,为什么?我们只有拜佛像才拜三拜,拜人一拜,这个同修们记住,不管他说「一拜」,或者他不说,都是拜一拜;我们说,说「三拜」,一拜就圆满了,这个道理要懂。
行接足礼也要看在什么处所、在什么时间,一定要观察清楚。譬如老和尚在吃饭的时候,这个时候决定不拜;他在休息的时候,在睡觉的时候,这个时候不拜;他在忙他的事务的时候,这个时候不拜。有时节因缘的,那个错了也是失礼。不是佛门的场合,这一点要注意到,其他场合里头见到老和尚,问讯,不拜。绝对不要以为这是对老和尚不尊重,你就错了。为什么?社会大众有许多人不敢学佛,我问他:「为什么不敢学佛?」「见到和尚要磕头,这个我磕不下去,所以算了,我就不学佛了。」你看看你在一般大庭广众见到和尚磕头,吓到好多人不敢学佛,这个副作用你要想到。吓退好多人学佛的机缘,你这一拜下去罪过不罪过?所以在那些场合当中,见到出家人合掌一问讯,别人看到:「这个还可以,这个我也能,我也可以学佛。」处处想到自己,还要想到佛教的形象,还要想到社会一般大众都能够接受,可见得「懂礼」这两个字相当不容易!所以一定要有智慧省察时节因缘,该行什么样的礼节。
『绕无数匝』,现在这个礼节没有了,古时候有。常常我们见到是「绕佛三匝」,顶礼三拜之后绕佛绕三匝,这是古礼;绕三匝现在没有了,不作兴了。『於前合掌』,行礼之后站在面前合掌,表示恭敬。「合掌」,诸位要记住,这代表什么?平常我们这个掌十个指头代表「散乱」,我们心是散乱的,合掌是「收心」的意思,合成一个。所以这个掌当中不能空,一定要把它合拢,表我散乱心统统收了,一心,一心是最恭敬;合掌是表「一心」,代表这个意思,这里表法的意思我们要懂。为什么合掌恭敬?一心,一心是恭敬,我们讲专心、专注。第二段:
【白言:圣者,】
『白』这个字在古文里面是下对上的尊称。上对下通常讲「告」;我们现在讲「我告诉你」,「告诉」是上对下所用的。尊敬别人,我们自卑而尊人就用「白」,用这个字,现代已经不讲求了。你常常看到小孩对他爸爸妈妈「我告诉你…」,这个话在从前是不可以的,现在我们已经听得很习惯了。学生对老师也是「我告诉你…」,这个口气都是上对下的,现在大家没有学过,怎么能怪他?他没有错,是做父母、做师长的没有认真好好的教导他,这我们要懂。
『圣者』是对於善知识的尊称。「圣」这个字的定义,是对於宇宙人生的真相,我们佛家通常讲的性相、事理、因果,都能够通达明了,这种人就称为「圣人」,或者称之为「圣哲」,这个地方是佛经里面常讲的「圣者」。这是尊称,也是赞叹。此地「圣者」就是称海云比丘。下面善财自己说:
【我已先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欲入甚深最上智海。】
我们向别人请教,首先要把自己的愿望说出来。否则的话,别人教你什么?就没话好谈了。善财童子参访善知识,这些礼貌、言词我们都要学习、都要懂得。首先把自己的修学目标说出来:我已经发心。发什么心?下面这一句就是佛家常讲的「无上菩提心」,无上菩提心就是发作佛的心。「我今天到此地来向您请教。我发愿作佛,现在我向您请教,我怎样才能作佛?」这个善友才好跟你谈话,他才好教你!
我们在《坛经》里面看到惠能大师,他的确是跟别人不一样,他到黄梅去参礼五祖,也是具足这些礼貌。他那些礼貌,我相信他没学过。没有学过,他为什么就会?这就是性德;所谓是「诚於中」,自自然然就「形於外」,可见得这是人的天性,先天的不是后天的。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你就会好礼,欢喜学礼,你不会感觉到「这个礼是圣人定下来约束我们的」,你不会有这个错误的观念,这是天性,是性德。
惠能大师见五祖,礼拜之后,五祖问他:「你来做什么?」能大师说:「我来想作佛。」你看看人家这口气!今天有几个人到寺庙里拜佛之后,拜老和尚,老和尚说:「你来干什么?」「我来玩玩。」「我来看看老和尚。」没有听到说「我要来做佛的」,没有听说过。我学佛将近五十年,从来没有听说过哪一个人学佛的时候,他的口气是「我是来要做佛的」,所以我们成不了佛,没有这个念头。别说有志气,念头都没有!你有什么成就?充其量成就是什么?「我想求发财!」「我想求升官!」到佛门里面来看到善知识,求的是这些东西,全是六道轮回边事!
善财在此地表演的,给我们启示很大,他跟我们确实不一样,他是要发心来做佛的。他说『我已先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这一句是梵文音译的,它的意思是可以翻出来的,可以翻为什么不翻?古代翻经体例里面有「五种不翻」,这一个名词是属於「尊重不翻」,可以翻而不翻,我们尊重它、纪念它,是这个意思。这一个名词翻译出来之后,就是「无上正等正觉」。梵音的「阿」翻作「无」,「耨多罗」翻作「上」,「三」翻作「正」,「藐」翻作「等」,下面「三」又是「正」,「菩提」翻成「觉」,整个翻出来就是「无上正等正觉」。他发了心要求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等正觉就是作佛!
在佛法里面,「三菩提」就是正觉,阿罗汉就证得了,阿罗汉证得正觉。六道凡夫只有两种人:一种不觉,一种邪觉,他不是正觉。邪、正的标准是什么?我们这个世间确实有很多聪明人,科学家、宗教家、文学家、艺术家,聪明人很多!佛说他们虽觉而不正。很多人听了不服气:「只有你佛门里头有正觉,我们就没有正觉?」佛的正觉有个标准,你要符合标准,佛也承认你是正觉。什么标准?「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这个说法大家还是不太好懂,我们换句话讲,你就好懂了。没有自私自利,没有名闻利养,没有贪瞋痴慢,那个觉就叫正觉。你今天再高的聪明智慧,你还有自私自利的心,你还有名利心,你还有贪瞋痴慢的念头,佛说「邪觉」,你觉里头有邪。「邪」就是自私自利,就是名闻利养、贪瞋痴慢,这是邪。如果你很聪明、很有智慧,确确实实你已经忘了「我」,起心动念绝不为我,为一切众生、为社会大众,佛会点头,你是「正觉」。佛法里头没有私心!没有情执!学佛得到正觉才算是有成就,你学佛有成就了。这个成就不大,小成就,在佛家讲「小果」。
再往上提升,中等的成就,那就是「三藐三菩提」,正等正觉。它的范围包括也很大,这是大乘菩萨所证得的,「正等正觉」,一直到等觉菩萨。「正等正觉」,严格的来讲,《华严经》上所说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们是正等正觉。由此可知,十法界里面,阿罗汉、辟支佛、菩萨(通常我们称之为权教菩萨)、佛(这个佛是天台家所讲藏通别圆里,藏教的佛、通教的佛),都是属於正觉,不算是正等正觉。「等」是等於佛,当然,等於佛还不到佛的位子,可以等於佛了。那是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你才等於佛;你无明没有破,法身没有证得,你不等於佛。天台家讲「六即佛」,正觉是「相似即佛」,正等正觉是「分证即佛」,无上正等正觉是「究竟即佛」,跟天台教义这么一配合,诸位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我们今天是什么佛?我们很用功、很努力、很精进的在修学,但是自私自利没有忘掉,人,确实是一个好人,但是没有忘了自私,没有忘了五欲六尘的享受,顺境、逆境,善缘、恶缘,还会起贪瞋痴慢,学得再好,这是天台大师讲的,你是「名字即佛」、「观行即佛」。功夫用得不得力,烦恼常常起现行,你是名字中人,「名字」是有名无实,实际上,佛的修养你丝毫的气氛都没有,边都没沾上,你有名无实!每天从早到晚还是烦恼薰习!所以我们自己要知道自己是什么个位次。往上提升叫「观行即佛」,那是我们通常讲「功夫得力」。自私自利的念头有没有?有,但是已经不是那么样的强烈,逐渐逐渐的减弱,名闻利养的念头淡了,贪瞋痴慢少了,功夫得力了。所以诸位,这个事情不能问人,问人,说实在的话,人家也未必真的跟你讲,也可以这么说,别人也未必真的知道,自己比什么都清楚。
我们为什么有这么多疑虑?经念得太少、听得太少,所以疑虑的事情多,道理在此地。我们经要是多读一些,自自然然就明了现前我是在名字位中,还是在观行位中,还是在相似位中。真正有志气的人,要把自己向上提升!我们开始学佛,就好像赛跑一样,我们都站在这一条起跑线上。为什么别人跑在前面,我们落在后面?要勇猛直追!把自己境界向上提升,我们从名字一定要提升到观行,从观行一定要提升到相似。
诸位晓得,观行位不能出三界,也就是说,出不了六道轮回,要到相似位才超越三界。相似位的人,阿罗汉、辟支佛,见思烦恼断了,我常说的自私自利的念头没有了,名闻利养、贪瞋痴慢统统都没有了,这个人超越六道轮回;但是没有超越十法界,所以他是相似位。再往上提升,分证位,这个人超越十法界,这个人才叫做法身大士,才是分证即佛,「正等正觉」,我们学佛的,这是目标,这一句话是学佛的目标。古往今来,不仅在我们娑婆世界,十方无量无边诸佛刹土,无量无边众生在修行、希求证果,都是这一句。由此可知,这一句是一切众生修行证果的唯一目标,所以我们尊重它,尊重不翻。
善财对海云比丘讲:「我已经发心,我发心要求无上正等正觉。」换句话说,发心要作佛。下面他还有一句话说『欲入甚深最上智海』:「我想得到像诸佛如来一样的究竟圆满、无上的智慧。」把他自己的希求说出来了,绝不求人天福报,绝不求名闻利养,也不求长寿,这些用不著求的。可是诸位晓得,这些东西统统都不要求,你只要求无上菩提,这些东西统统附带在里面,一样也漏不了。成佛之后二足尊,这个「二」就是智慧、福德,「足」就是满足、就是圆满,智慧福德圆满。可见得福德边事要不要求?不要求;只要求智慧,慧里头有福。再跟诸位同修说,福里头没有慧,叫「痴福」,慧里面有福,那是真正的福报,真实福报。所以学佛就是学开智慧,就是学觉悟,菩提就是觉悟。千万不要把自己修学的目标搞错,那真的叫一错到底,从初发心一直就错下去了,那还会有什么成就!再看底下这一段:
【未知菩萨云何能具菩萨行,长养菩提种。】
这是大问题!我们学佛的同修很多,几个人曾经有这种意识?几个人曾经有这种观念?这种念头没有,难怪菩提道上一寸一尺都没有办法进步;能够守住原地不动就算不错,绝大多数是每况愈下,一年不如一年,往后退!什么原因?用一般的话来说,不好学,不肯学,不知道学些什么。我说这个话比较容易听得懂。所以在这些地方,善财童子表演给我们看看,启发我们,我们读了之后要会学,「我也要跟善财一样。我亲近善知识、向善知识请教,我希望得到些什么?」
下面善财提了十个问题,这一句是总说。「菩萨」就是一个修学佛法的人,修学佛法的众生就称之为菩萨。我们今天发心,发什么心?发「求无上正等正觉」的心,这个心一发,你就是菩萨。「菩萨」这个名词是梵语音译的,古时候翻它的意思,翻为「大道心众生」。诸位要晓得,他是众生,他不是佛,他也不是神,他也不是仙,他是一个发大道心的众生,就是发心求大道,称他作菩萨。新译,佛教里面称「新译」,玄奘大师翻译的;玄奘大师之前称为「旧译」、称为「古译」,玄奘大师以后称为「新译」。玄奘大师把它翻作「觉有情」;古时候把它翻作「大道心众生」,是从这个名词意思上翻的,而玄奘大师是从文字上翻的。文字,中国人喜欢简单,不喜欢麻烦,所以把它的尾音都省掉,菩萨具足的称呼是「菩提萨埵」。「菩提」是觉悟,「萨埵」是众生,玄奘大师把它翻作「觉有情」,完全照文字上翻的,「菩提」是觉,「萨埵」是有情众生。两个翻译都好。你要是发心求无上菩提,你觉悟了,你跟一般众生不一样。一般众生还不觉,还没有这个念头,你已经发心,有这个念头了,你是觉悟众生。
在此地,我附带告诉诸位,许许多多人不懂得「菩萨」这两个字的意思,也不知道发心求无上道。可是净土在中国普遍弘扬,从东晋时代慧远大师提倡以来,历代都有祖师大德们来推广,许多人不懂得佛教的教义,但是他真的发心求生净土,一天到晚念阿弥陀佛。「你为什么念阿弥陀佛?」「我想往生极乐世界。」这一念他真是菩萨,为什么?他觉悟了。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干什么?作佛去的。他不知道他作佛,他只想往生,往生就作佛了,做了佛自己还不知道,这个法门妙极了。所以诸位同修要记住,真正发心求生净土,不想再在这个娑婆世界搞六道轮回,这个心就是无上菩提心,这个人就是真正的菩萨。菩萨不是泥塑木雕供在那上面给人拜拜的,那你就全搞错了。我们看到那个形像,立刻回光返照,自己成了菩萨,这才行!
什么叫观音菩萨?拜观音菩萨的人很多,拜观音自己就是观音,你就对了,你就没错了。什么是观音?大慈大悲是观音。我们就以念佛人来说,一心念佛求生净土,你已经具备菩萨的资格。你在日常生活当中看到有苦难的众生,你不要等人劝告,自自然然就发心全心全力帮助别人,解除人的苦难,你就是观世音菩萨。你在日常生活应酬当中,你不会受外面境界的影响,你不会感情用事,你完全能够运用理智来处世,你就是大势至菩萨。大势至表智慧,观世音菩萨表慈悲。
我们供养佛菩萨的形像,目的在哪里?向他学习,藉这个形像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我要像佛菩萨一样大慈大悲待人,我就学观世音;我要理智,不感情用事,我就是大势至;我知道孝顺父母、尊敬师长,把孝敬的心推广到孝敬社会一切大众,你就是地藏王菩萨。你家里供养这些佛菩萨的形像起了作用,他天天时时刻刻提醒你,不断把你境界往上提升。菩萨,不论是观音菩萨,不论是地藏菩萨,都有初发心的,初发心的观音菩萨,初发心的地藏菩萨,也都有初住菩萨、初行菩萨、初地菩萨,逐渐向上提升,四十二个位次圆满了,究竟成佛。佛教哪里有迷信!
有人常常听说「某一个地方的菩萨很灵」,换句话说,另外那个地方菩萨就不灵,要到灵的那个地方去拜。其实,哪个地方的菩萨都一样,他是表法的,他的作用相同。真的有地方灵,有些地方不灵,这又是一回什么事?儒、佛都说「诚则灵」,他以为这个地方菩萨灵,他到这个地方诚心诚意,这个地方求的有感应,灵!那个地方也供一样的菩萨,他起了分别心,「这个地方菩萨不灵」,到那里去拜,那个虔诚恭敬降了一等,怎么拜他也不灵,就这么回事情。如果你要用同样的真诚心,无论哪个地方供养佛菩萨形像,同样灵。灵不灵,不在那个像,在心,在自己的心,诚则灵,不诚则无物。佛法里头哪有迷信?一丝毫的迷信都没有。
所以我们要认识「菩萨」这个名词的含义。我们学佛,第一步就是要作菩萨。像我们求学,想求智慧、想求技能,我们上学,上学就叫做「学生」。佛门里面,佛陀教育里头,「菩萨」这两个字就是学生;毕业就叫做佛陀,没有毕业就都叫学生。它也有一年级、二年级,大乘法里面把它分成五十一个阶级,就是五十一个年级。你慢慢去念,从一年级、二年级,念到五十一年级;再往上去,五十二年级成佛了。菩萨有五十一个位次,我们学佛不能不懂,你要不懂就被人骗了,那就错了。
他问的是:『未知』,我不知道,『菩萨云何能具菩萨行』?我们有没有这个问题?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这个问题,要用现在的话,就是「菩萨的道理、菩萨的行为,要怎样落实在我们现实的生活里面?要如何落实在我们现前工作里面?要如何落实在我们应酬当中、处事待人接物?」这一句话就是这个意思。『长养菩提种』,「长」是增长,「养」是养育,这两个字是比喻,就是「怎样提升自己无上正等正觉的力量」。他有这种意念,有这种思想,他是个真学佛的人。如果学佛没有这个意念,没有这个思想,他学的是什么佛?今天我们不要去管别人,不要去问别人,最重要的是管自己;自己要学好,然后才能帮助别人。这一句话是「总说」,下面有十句「别说」,也就是说明什么叫「菩萨行」,什么叫「菩提种」。每一句里面,上半句是菩萨行,下半句是菩提种。第一句里面所说:
【云何能舍凡夫家,生於如来家。】
什么叫做『凡夫家』?凡夫家不能出六道轮回,「六道凡夫」,六道是凡夫家。不是说学佛发心剃了头到庙里去出家,真的出了家吗?如果我们仔细去观察,没错,他出了一个小的家,他换了一个大的家,那个寺庙比他家大。世间谚语有所谓「家大业大」,造业就大了,仔细想想古人这些话,很有味道,他何尝出了家?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给我们表现的,那真的出了家,他没有家;他的生活「日中一食」,外面去托钵,晚上随便哪个树下打个坐就过去了,「树下一宿」,真的没有家。
现在出家不叫出家,叫换家,换一个家,哪里叫出家?但是,不管你是出形式的家,或者换个大家,总而言之,都没出,怎么也出不去。可是佛在经上常说,这个家不重要,比这个更重要的,佛说「烦恼是家」,这个重要。烦恼是因,轮回是果报,你把这个因断掉了,果报自然就没有了,所以烦恼是家。果上讲,「轮回是家」,也就是六道是家,你怎么出?说到究竟,「生死是家」,你如何出生死?前面所讲的是六道以内的,生死包括六道以外的。
六道里面有两种生死,经上讲的,一种是「分段生死」,一种是「变易生死」。六道里头两种生死都有,出了六道之外,分段生死没有了,还有变易生死,变易生死一直到一真法界还有。像《华严经》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这四十一个位次怎么分的?变易生死分的。所以,生死家要是出了就成佛,究竟圆满佛。等觉菩萨还有一次变易生死,像我们通常讲的观世音、大势至、文殊、普贤是等觉菩萨。佛讲「出家」的意思是要出这个家,没有成佛都叫凡夫。六道里面,在佛经里面叫做「内凡」,三界之内的凡夫;四圣法界里面,称之为「外凡」,六道以外的凡夫。这个我们不能不知道!
所以出家要发心,人人都要发心,要「出烦恼家」,怎么样把烦恼放下,把烦恼抛弃。换句话说,在你生活里头,在处事待人接物当中,你应当要知道把妄想、分别、执著放下。妄想是无明烦恼,分别是尘沙烦恼,执著是见思烦恼,这些东西不放下,功夫就不必谈了,什么功夫都没有!你说你修行有功夫,什么功夫?放下一切执著是功夫,你有没有放下?放下一切分别是功夫。从这些地方一想,我们自己认真去反省反省,我有什么功夫?「修行」这个名词的意思是「修正错误的思想行为」,行是行为,思想是意的行为。起心动念是心的行为、意的行为,言语是口的行为,身体造作是身的行为;行为再多,都不出这三大类。由此可知,我们的思想、见解、言语造作错了,把这些错误修正过来叫修行,我每天修正了多少?
所以,真正懂得佛法的人、真正会用功的人知道,修行绝对不是说每天念多少部经、念多少声佛号、拜多少拜佛,那完全是外表形式;真正用功是在内心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古德常说:「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念头才起,立刻就觉察「我这个念头是正还是邪?」这叫智慧,「我这一句话说出,当说不当说?」这是智慧,「我这个行为应该不应该?」这都是智慧,就是佛经里面常讲的「观照」,这就是觉。如果这个思想、见解、行为是正的,可以做;要是知道不正,立刻就禁止。这就是古来大德常讲的「从根本修」,根本在哪里?起心动念之处;绝对不叫恶念增长,恶念要立刻断,善念叫它念念增长。
善恶怎么区分?佛家有两个标准。绝对的标准:与性德相应,这是真的;与性德相背,那是邪的。这是绝对的标准。相对的标准:利益众生是善的,利益自己是错的。这话里头的意思很深,我们要能体会到。为什么说利益别人是对的,利益自己是错的?如果我们常常想到自己的利益,你就脱离不了六道轮回。为什么?念念增长我执。诸位要晓得,破我执才能出六道,你念念在增长我执,你哪里出得了六道?怎么修,都是六道里头的福报,出不了六道。要出六道,必须把执著放下,於世出世法再也不执著了,这样你才能出得了六道。所以,起心动念为自己,错了!为自己就出不了六道。起心动念为众生,这个人不在六道中。谚语所谓「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那是什么人?决不会有一个念头为自己。
而后你才真正体会到古人所说的「吃亏是福」。一般人不懂:「怎么吃亏是福?」吃亏而不计较,他超越六道轮回了,他怎么不是福?要是跟人家斤斤计较,一点亏都不肯吃,样样都占尽便宜,永远在六道之中,没福。「忍辱是福」,不能忍就是不肯吃亏,样样都跟别人争,不知道忍、不知道让,这种人肯定是六道轮回中人,我们常讲「轮回心造轮回业」,他不会出离六道轮回的。真正出离六道轮回的人,对这个世间一切事物绝对不放在心上,人家给我也好,人家骗我也好,人家欺负我、陷害我,什么都好,没有一样放在心上,他已经不在这六道里头。这个话很简单,理很深,希望同学们要细细揣摩。
「菩萨行」,简单的讲,我们从佛经里头来说它的纲领,就是「六度、四摄」。佛教导学生,从初发心一直到等觉,你都要守住这个原则。六度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这六条常常讲,讲得很多,诸位一定要清楚,一定要明了。「四摄法」是什么?人决定不能脱离社会一个人生活,夫妻两个就是社会生活,四摄法的意义就是佛教导我们人与人之间往来的四个原则,这四个原则你要能遵守,你跟所有一切人都会相亲相爱,都能和睦相处,重要!特别在今天的社会。「摄」是摄受,四种摄受众生的方法。讲「摄受」大家不好懂,现在讲「交际、往来」,我们跟一切众生交际往来的四个方法,这是佛教我们的。
头一个「布施」,这个布施跟六度里头的布施意思不一样。六度里面的布施是广义的,我讲过很多,那是为众生服务,舍己为人,是六度里头布施的精义。四摄法里面的头一个,「布施」,这个意思很小,范围不大,用现在的话来讲,「送礼」。人跟人要相好,记住,常常送礼;年节要懂得送礼,生日要懂得送礼,外出旅行回来要带一点小礼物,要送礼。四摄法里,我常常跟其他宗教往来,他们问我:「用什么方法跟不同的族群、宗教往来?」我都是用四摄法,但是不用这个名字,讲这个名字他不懂,我讲的是:「多请客,多送礼。」这大家好懂,现在讲「交际应酬」,这样才能常常跟人往来。还得真的要常往来、密集的往来,彼此沟通;通了,问题都解决了,歧视化解了,误会化解了,敌对化解了,就能和睦相处。
四摄法第二条,「爱语」。爱语是什么意思?真诚的爱心关怀对方,绝对不是虚假。真诚的爱心关心别人,哪有不感动的道理?木头、石头都会感动,哪有人不能感动?第三个,「同事」。同事,我常常说的,我们今天同住在这个地球上,这个概念是一家人,地球是我们的家,我们是一家人,这是「同事」的意思。末后一条,「利行」,我们所做一切的事、工作,对社会、对众生决定有利益的。这是「菩萨行」简单的介绍。
我们要行菩萨道,就一定要懂得修菩萨行,一定要晓得『舍凡夫家,生於如来家』。依照诸佛菩萨教诲去做,你就生如来家;不能把佛菩萨的教诲落实在自己生活当中,我们不但没有生如来家,如来家在哪里找都找不到。希望同修们读了、听了,多想想,认真努力学习,希望在这一生当中有真实的成就。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