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0九集
 
{返回 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950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0九集) 2012/2/24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209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经科注》第五百四十九页,从第三行第二句看起:

《大乘义章》第二卷云:「据行方便,观达为慧。就实以论,真心体明,自性无闇,目之为慧」。「是乃以明自本心,见自本性,方名慧也」。这是《大乘义章》对真实慧这个慧字的解释。什么时候才是智慧?要明心见性,智慧就开了。可见得这个境界不是凡夫境界,也不是二乘、权教菩萨的境界,这境界很高,所以出自于《大乘义章》。大乘是菩萨,是法身菩萨,这才是名符其实的大乘。「行方便」,行里头包括了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这都叫行。方便就是智慧,方是方法,方法是活的,没有死呆板的方法,所以方法无量无边。世尊教学也是八万四千法门,展开来无量法门,法是方法,门是门径、门道。便是便宜,这个便是什么?合情、合理、合法,我们现在所谓的适合于众生的根性,适合于时代的变化。所以每个时代方便不一样。方便里头没有好坏,在当时就是最好的,它是论现前来说,因人、因时、因地,方方面面都顾及到了,做出最好的榜样,这叫行方便。「观达为慧」,对于所行,所思、所行,这里头有智慧观察,通达了解事实真相,这叫慧。事实真相是什么?相有性无,事有理无。世法不离因果,佛法不离自性,这都是观达,这是智慧。

下面,就实而论,「真心体明,自性无闇」,真心就是自性,自性就是真心;体明就是无闇,无闇就是体明。一句话做两句话来讲,加重语气,要我们特别重视这两句。这是什么?真实智慧。就大乘法里面,这个境界是明心见性,智慧真的开了,这叫真的证悟。我们现前这个境界,是熟读经典、研习经典知道这些事情,这叫解悟。解悟是什么?解悟是上中下三根人修行的前方便,这个前方便就是一般讲的看破。修行全在放下,放下一定要知道,不是事放下,事放下那一切都停摆了,佛法也没有了;事没有放下,心里放下了,这叫真放下。心里面没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着,这叫真放下。那个事,事你看,八识里头讲,转八识成四智,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他们没放下,成就所作的智慧、功德,眼耳鼻舌身没放下,还要干事。放下的是末后三个,第六意识放下分别,照见,不分别;第七识放下执着;第八识放下落印象,八识不落印象就是大圆镜智。这个学佛的不能搞错,不能放下什么事都不干,这个不行!

诸佛如来为我们做的示现,在这个经上,世尊为我们介绍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他放下了没有?他的事情可多了,每天就是接引众生的,那就忙得不可开交。你说每天多少人,十方诸佛剎土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人,他统统要去接。他的本事大,一个都不漏,真厉害!每个往生的人都看到阿弥陀佛来接引他。不止佛一个,佛还带了,如果是上辈往生的,还有很多化佛,很多佛跟他一起来;中辈的有菩萨,还有自己无量劫来有缘的人、家亲眷属,已经往生到极乐世界,他们统统都会跟着阿弥陀佛来欢迎、来迎接。佛又得天天上课,讲经上课,还得统理大众,那要不管,秩序就没有了,极乐世界就乱了。他统理大众真的不费事,为什么?德行感召,也就是一切往生人到西方极乐世界,感受阿弥陀佛的恩德,阿弥陀佛的教训不忍心违背,怎么也要把它做好,要不然对不起阿弥陀佛,全是自动自发。佛每天所讲的大家都听懂了,正确的理解,没有把佛的意思解错,个个都能依教奉行。所以,这教育办得最成功,完全用教育就把人管好了,就把事办好了。

唐太宗那个光盘里头有说,文化可以治国,治国平天下。佛法可以治国平天下,最高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论跟方法在大乘经上,在《华严经》、在《无量寿经》,讲得特别清楚,治国的宝典,比《群书治要》还要高一等。唐太宗也后悔,年轻的时候不知道,用武力、用自己的意思造了很多罪业。如果年轻就知道,就不会造这些罪业,会把国家管理得更好。这就是以真实智慧行方便法。

「明自本心,见自本性」,这是究竟真实的智慧。诸佛菩萨修身、齐家,他的家比一般人的家大,他是个团体,一个僧团。释迦牟尼佛的僧团,一千二百五十五人,加他自己一个,一千二百五十六个人,那是释迦牟尼佛的家。你看他怎么管理?跟阿弥陀佛完全相同。首先自己做出榜样,这是以德行教化大众,以身作则,然后再讲解,每天跟大家上课,跟大家分享。纯粹用教学,德、言感化大众,让每个同学都能够转恶为善,这第一步。佛最初讲经的十二年,阿含,转恶为善,这好比办小学,根扎下去了。第二个阶段方等,八年,提升了,教导大众转迷为悟,这就二十年。到第三个阶段,这是佛真正要教的了,智慧,「惠以真实之利」,二十二年,般若。智慧从哪里来的?智慧从清净心来的、从真诚心来的,人心清净、真诚到极处就生智慧,自性里智慧就向外流露。最后的八年,《法华经》,真实慧提升了,提到什么境界?真实之际,就是这里讲的明自本心,见自本性。到法华这个阶段,明心见性圆满了;般若会上就开始明心见性,法华会上就踏实了。这是世尊四十九年的教学,我们凡夫看四个阶段,阿含、方等、般若、法华,《大涅槃经》是最后,入灭前一天一夜所讲的,那是释迦牟尼佛的遗嘱。

大菩萨,在他们心目当中,世尊示现教化众生是五时。第一时是《华严》,我们肉眼凡夫没看见,就是世尊在菩提树下,入定的时候定中所讲的,这个小乘人不承认。时间,经上有说二七,十四天,有说是三七,二十一天,两种说法都有根据。定中的境界,时间空间都突破了,时间不长,讲经的内容很长很长。龙树菩萨看到了,大本的《华严经》,龙树菩萨告诉我们,多大的分量?十个三千大千世界微尘偈,一四天下微尘品。释迦牟尼佛,就算再长,二十一天讲圆满,我们阎浮提众生,就是六道里头的众生没有能力受持,分量太大了,这部经拿到地球上装不下。所以看中本,中本还是太大,不能接受。再看下本,下本就好像《四库全书》目录提要,仅仅是属于纲目,十万偈,一偈是四句,就是四十万句,四十品。龙树菩萨看到这个欢喜,带到我们世间来,这个世间才有《华严经》。那是世尊大彻大悟之后亲见的境界,他把它说出来。

惠能大师开悟了,也是明心见性,在忍和尚方丈室里面,用二十个字说出来了。他是说给五祖听的,五祖一听明白了,真开悟了,衣钵就给他,立他为第六代祖。那我们就晓得,十个三千大千世界微尘偈的《大方广佛华严经》讲的什么?讲的就是能大师的五句话,详细的说,每一句说不尽、说不完。你看浓缩成二十个字,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本不生灭,本自具足,本无动摇,能生万法」,这个要细说就是《大方广佛华严》,真实智慧!学佛的目标,无论学哪个宗派,无论学哪个法门,最后的目的全是明心见性。所以佛才说「法门平等,无有高下」,为什么?统统都明心见性了。明心见性,经上讲的三个真实你就完全证得,真实之际、真实智慧、真实之利,统统得到了。

下面讲「真实」这两个字,「《大乘义章二》云:法绝情妄为真实」。「故即离妄之本真,亦即自性清净心」。惠能大师讲的头一句那就是真实,为什么?它本来就是这样的。我们今天自性的清净心被障碍了,被什么障碍?妄,虚妄的东西。妄想是妄、分别是妄、执着是妄,只要你起心动念,全都是妄。所以佛在般若会上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怎么才不虚妄?离开这个虚妄,真实就现出来。惠能大师离开了,所以他明心见性。明心见性是什么?就是这个经上讲的真实之际现前,真实之际现前就是明心见性。我们必须要知道,起心动念、分别执着是妄,不是真!我们虽然没有证得,理解得愈深对我们修行就愈有帮助,帮助什么?帮助我们放下。理解是看破,看破之后你自然能放下,放下之后你就证得。那不是解悟,是证悟,证悟得真实受用。解悟的真实受用是放下,放下的真实受用那才是究竟圆满的。

「《大乘止观》曰:此心」,就是我们现在这一念心性,「即自性清净心」,因为这一念心性没有迷,迷悟都没有,所以叫「真如」,「亦名佛性,亦名法身,亦名如来藏,亦名法界,亦名法性」,你看这么多名词;不止这么多,略举。自性清净心为什么叫它做真如?在宇宙当中只有它是真的,其余它所现的、所生的全是虚妄。佛教里面的真妄,它有个很明显的定义,什么叫真?永恒不灭叫真;什么叫妄?有生有灭就叫妄。现在科学家告诉我们,整个宇宙的现象归纳为三大类,物质、信息、能量,这三种现象都是从波动产生的。他说这个波动,就是佛经上所说的「一念不觉」,一念不觉是动相,就是波动开始,就能生万法。为什么会生万法?自性里头本具万法,它具足,只是不显而已。一念不觉这是个缘,因是本有的,本自具足的,有这一念不觉就现相,有相就起用。没有这一念,它没有相,它不起作用,但是它统统都具足。具足,因为它三种现象都没有,我们八识五十一心所都缘不到。能缘必有所缘,自性不是所缘,所以你缘不到它,就用个空字做代表。所以这个空不当作无讲,空是没有现象,但是它有体,它有实体,它能现相。

现在我们知道,为什么原因现相?众生有感,自性就有应,感应道交丝毫不爽,所以它会现相。它所现的相,你可以受用它,你不能执着它,那就是智慧;你要是执着它,那就叫烦恼。烦恼跟智慧是一桩事情,不执着就是智慧,执着就是烦恼;你想占有它就是烦恼,没有占有的念头是智慧;你想控制它也是烦恼,不想控制它、没有控制的念头,那就是智慧。只要你对于一切万法,你可以任情去享受,不分别、不执着,没有控制的念头、没有占有的念头、没有支配的念头,你得大自在!佛法里面讲法身、般若、解脱,你全得到了。

放下从哪里放起?要从根本地方放起,把我放下,知道确确实实在一切法里头没有我。我是什么意思?主宰的意思,自在的意思。要把这两样东西放下,放下之后你就随缘了。《普贤行愿》里头说,「恒顺众生,随喜功德」,那个喜,法喜充满!比孔子所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比那个喜悦还要高,比那个喜悦还要深、还要广大。这是什么?这些都是自性里头本有的,不是从外头来的。佛佛道同,佛与诸佛他们全都证得了,他们都有这样的主宰、自在的受用;我们没有,我们迷了,这个迷了就是心动了。这心动了,收不回来,很想叫它不动,不行,没办法让它停住,一个念头接着一个念头。所以佛教给我们觉,教给我们如何回归到不动,回归到不动就成佛了,因为什么?自性本来不动。实际上现在还是不动,真心没有动,什么东西在动?阿赖耶在动。阿赖耶是妄心,一念不觉从真心里面起了个妄心,于是怎么样?我们把真心忘掉了,迷了,把妄心当作真心,就错在这里。所以学佛第一个,要把真妄认清楚,妄的要放下。

这叫真如,如是什么?妄也是真。所以在妄相里头、幻相里头不要起心动念、不要分别执着,原来妄是真。你知道就觉悟了,妄就变成真,迷的时候,真就变成妄。古人有个比喻比喻得好,「以金作器,器器皆金」,金是真,器是妄。黄金永远不变,我把黄金塑一尊佛像,那个相会变。我不喜欢这尊佛,我要供观音菩萨,可以把这个黄金又变成一个观音菩萨,它不就变了吗?所以相千变万化,性是真,不能起心动念、不能分别执着,一定要用清净平等觉来对待,那你就是过的佛菩萨的生活。佛菩萨的生活是最幸福、最圆满,没有任何人能跟他相比,幸福美满的人生是佛菩萨。

幸福圆满的家庭是佛的僧团,僧团最大的无过于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是最大的一个僧团,里面的人数无量无边、无数无尽。中国这个国家在全世界号称最大的,十几亿人,极乐世界大概一分钟去往生的都不止十几亿,你就知道极乐世界这个团体有多大。阿弥陀佛用什么方法能把它治理得那么好?给诸位说就是德行,这个德行是性德,自性本具的。自性本具,我们中国古圣先贤也知道,说出来了,就是五伦、五常、四维、八德。在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做到究竟圆满,究竟圆满的境界我们没办法,无法想象。在中国,中国古圣先贤知道这五样,做得很好,没有到究竟圆满。为什么?做到究竟圆满,中国就变成极乐世界了。我们把经跟古人历史一对照,差很远。做到百分之一、二,在这个世间称圣人,唯独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百分之百的圆满,真实不可思议。所以我们要向阿弥陀佛学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阿弥陀佛是平宇宙,平是公平,遍法界虚空界,今天讲宇宙。全宇宙里面,阿弥陀佛做到了最公正、最公平,都做到究竟圆满。他是诸佛国土里面的典范,我们要想达到究竟圆满,应当向他学习。这是真如,相如其性,性如其相,性相一如。

亦名佛性。佛是觉悟的意思,就是觉性。我们人有知觉,这个能量从哪里来的?是自性里头本有的,不是人制造的。而且是一切众生统统都有的,植物也有、矿物也有。矿物有觉性,你看江本博士做水实验,现在在高雄有些同学也在模仿江本博士做那个实验,实验的成果大概比江本博士还要殊胜,因为他们采用的这些仪器比江本博士好。看出水有觉性,我们的情绪面对它,它都能够感应得到,我们心里喜欢它知道,我们心里头讨厌它也知道。水是矿物,它有佛性,它能够觉这个觉性就叫佛性。水有这个,所有物质现象全有。我们的桌椅板凳有没有?有,外面花草树木统统都有,山河大地都有。不但山河大地有,连虚空都有,虚空要没有它怎么能传递?所以佛性遍法界。在有情众生称作佛性,在无情众生称作法性,佛性跟法性是一个性。法性是万法,万法的自性;佛性是单单讲有情众生法性里头的觉悟,单讲这一点,这叫佛性。统是圆满的,真如是圆满的,佛性是圆满的。所以,佛性就是真如,真如就是佛性。

亦名法身。所以大乘经上佛常说,「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这句话很重要,决定不能疏忽。我们一般人念这句话没有在意,囫囵吞枣过去了,什么意思并没懂。如果他真懂了,他是菩萨,他就不是凡人。法是一切法,一切法是我的身,这个身当然也是一切法之一,所以它也是我的身,这叫法身。法身的体是性,所以称它作法性;法身,法身从相上说的,有性就有相,相叫法身,性叫法性。我们今天在一切现象里,只执着这个现象是自己的身,这错了!所有的现象都是你的身,你为什么执着这一点?好比我们整个人是身,我现在忘掉了,只看到身体里头一个细胞,认为这是我,而不知道整个身五十兆的细胞是我自己。在五十兆里头只搞一分,这错了,错在这里。当然这个细胞也是自己的身。你什么时候肯定遍法界虚空界一切现象都是我的身,你就叫证得法身了。现象三种,物质现象、精神现象、自然现象,全是自己的法身,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成佛了,佛身在哪里?没有一样不是佛身,全是。不现相的时候它是法性,就是真实之际,现相的时候就是一切万法,包括虚空,空间跟时间都包括在其中。这是事实真相,这不能不懂。

亦名如来藏。藏是什么?藏是藏,藏在里头,如来藏在里头,如来就是自性。藏在哪里?藏在法相里头,这就是说,法性藏在法相里头。我们佛性在哪里?佛性也藏在这些万法里头。叫如来藏,如来藏在那个里头,如来不在外面,如来在里头。觉悟了是如来藏,迷了的时候是烦恼;迷了的时候叫阿赖耶,叫第八识,觉悟了是如来藏。如来在哪里?如来在心里头。这个心,往往他是以为在身上,《楞严经》一开头「七处征心」,被释迦牟尼佛全否定掉了。那难道身体里没有?身体有,你不能说只认身体里面这个心是心。这个心太大了,无量无边,无量无边的心把它割成一小块当作是我的心,其它忘掉了,这个错了。七处被佛否定,其实七处都是,没有一处不是的,不能执着一个。亦名法界。界是差别的意思,性没有差别,相有差别。惠能大师开悟,最后一句话说,「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万法就有差别、就有界限,但是万法的性没有差别、没有界限。所以,性跟相都要搞清楚、搞明白,性相是一不是二,相上有差别,性上没有差别。所以底下一个,亦名法性,也叫做法性。

这些全是真实智慧,学佛对于诸法的实相,就是真实相,一切法的真实相,从性上,性是体,相是现相,是作用,对于体、相、用都搞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叫佛法。这叫佛,佛就是觉的意思,他全明白,全都清楚,这个人称他作佛,他不迷了。这个觉是自性本自具足的,不是从外来的,智慧、德能、相好都是自性里头本有的。本有,它不显的时候就叫本性、叫自性。多大?中国古人有两句话说得太妙了,叫「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这两句话用在自性上恰到好处,真说得太好了!自性在哪里?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因为它没有现象,所以你不能够知道它,科学、哲学对它都没有办法。科学、哲学一定得有现象,它所探测的有对象,自性没有对象。

怎么知道?佛说「唯证方知」,你证得了你完全知道了,你晓得它真存在。它是一切法的本体,一切法都是它所生、所现,真的能生万法。怎么证法?佛告诉我们,放下妄想分别执着你就证得了。为什么?因为妄想分别执着障碍了它,所以你不能发现;你能把妄想分别执着放下,你障碍没有了,障碍没有自性现前,你全都知道了。谁见到?佛说了八地以上,八地菩萨以上他们全都看见了,都见到了,可见得这个东西不是骗人的。菩萨五十一个阶级,最高的这四个阶级,八地、九地、十地、等觉四个阶级,统统证得了。这四个阶级的人有多少?不是一个、两个,这可信。你自己修行,你也可以证得,你只要把起心动念、分别执着放下,你就证得了,你看就这么简单。谁能放下谁就证得,释迦牟尼佛给我们表演的,菩提树下,夜睹明星,大彻大悟,那是什么?就是他把起心动念、分别执着放下,他就证得了。在中国,六祖惠能大师,不认识字的人、没念过书的人,是个砍柴、卖柴的樵夫出身,年龄只有二十四岁。在五祖忍和尚的方丈室,这是半夜三更,五祖给他讲《金刚经》大意,我们估计不会超过两个小时。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无所住,他放下了,把起心动念、分别执着放下,他就见性了。他所说出这个样子,跟佛在大乘经上讲的完全相应。

我们有个真心,法性、法界、佛性、真如这都是真心的名称。真心是清净的,第一句话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我们现在自性是不是?是,清净的,真心从来没有染污。佛经上说染污的,染污是染污的第七识末那,末那叫染污。自性里头没有八识五十一心所,没有,那是假的,那不是真的。自性里头什么都没有,它什么都能现。这方面,佛经比科学、比哲学讲得更详细,今天量子力学家讲到这个问题了,没有佛经讲得这么详细。佛法里头没有用科学仪器,没有用数学去研究,它什么都不要,只要放下虚妄,真的就现前。这叫修行的功夫,修行的功夫全是放下。大乘教里面讲的止观,止就是放下,观就是明了,明了事实真相。你不放下你永远不了解,自以为是,错了!放下心意识,你看东西才是真相,真相大白。心是阿赖耶,是妄想;意是末那,第七识;识就是第六识的分别、第七识的执着、第八识的妄想。这个东西统统放下,自性就被你看见了,你对于性相、理事、因果全部看穿了。这叫放下障碍原来就是,心性的微妙、宇宙的奥妙全都明白了。

所以我们在这里要真正体会到,佛教不是宗教,宗教里不讲这个。宗教,宇宙从哪里来的?神造的;人从哪里来?神造的,佛教里头没有。佛教里跟你讲的宇宙的源起,跟科学家所探测到的完全相同。佛法早就搞清楚、搞明白了,现在人才在摸索,刚刚摸到了一点边,这一点边跟佛可以接轨了。所以佛教是什么?我们今天做正名的工作,名不正则言不顺,佛教是佛陀的教育。佛陀的教育教什么?我们大分分作五个科目,教伦理、教道德、教因果,这是普世教育,给社会带来安定和平,对人们带来幸福圆满;往上提升,叫向上一着,高等的哲学、高等的科学,这是佛教。高等哲学被方东美先生发现了,高等科学被近代的量子学家证明了,它跟一般宗教的性质完全不相干。极乐世界是什么?极乐世界就是佛教哲学跟科学的精华,是它的科学园区,落实在极乐世界。这是天上人间大家所梦想的究竟圆满的生活,阿弥陀佛在这个实验区里头做出来了,让你们去看。人人都可以去,条件很简单,只要你相信、你愿意去、你肯念这句佛号阿弥陀佛你就去了,你就可以亲身到那边去感受。而且在那边,确实能把无始劫的烦恼习气断掉,生生世世做的业障,到那里也化解掉。不是迷信!

这桩事,现代的量子力学家逐渐肯定了、承认了,现在承认是有此可能,为什么?一切法从意念变现出来的,这是科学家讲的。佛法讲的是「一切法从心想生」,他说一切法是从意念生的。所有一切物质现象离不开意念,意念是物质现象的基础,没有意念就没有物质现象,这是最近三十年才发现的。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二、三十年之后,佛教不再被人看作宗教,佛教摇身一变,变成世界上最高的科学、最高的哲学。确确实实能给人类带来这三个真实,真实之际、真实智慧、真实的利益。落实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让每个指标都能做到究竟圆满,这还了得!这是真的,不是假的。

我们千万不要疏忽,不要认为这个东西是迷信,几千年前的东西不适合现在时代,错了!现在时代拼命在追,才追到边缘。佛讲宇宙的发生、宇宙的形成,现在科学家才刚刚追到佛教的边缘,证明了。科学证明佛经上讲的全是对的,还有一部分还没有追到,得继续努力。可是到最后还得用放下的方法,你才能证得,因为科学跟哲学是有局限性,它有界限,它没有办法超越。这是佛在经上说得很清楚,你用心意识,对内只能够缘到阿赖耶,对外能够缘到虚空法界。这就是说用心意识的极限现在差不多快要到了,到这个极限了,极限之后就不能用心意识了,因为心意识是妄的,妄只能够缘妄境,缘不到真。这个真就是哲学上讲的本体,这是近代科学跟哲学都达不到的,因为它不是一种现象,所以你缘不到。如果它是一种现象,可以缘得到;它不是现象,就缘不到。所以要用真心,才能见到真性。我们中国古人讲真诚,把真诚两个字看得非常重,真诚心才能缘到真性,妄心做不到;用一种怀疑的心态、缺少诚敬的心态,这都做不到。

我们看五祖这两个学生,神秀跟惠能。神秀很有成就了,在五祖身边他担任助教,许多到这里来参访五祖的,五祖都让他接待,大家有什么问题向他去问,向他请教。惠能不认识字,讲堂一堂课也没去听过,禅堂一炷香也没坐过,怎么衣钵给他没给神秀?我有个想法,神秀对五祖百分之百的恭敬,他得到百分利益,可是惠能对五祖是万分恭敬,他得的万分利益,不一样!诚敬心不相同。从哪里看出来?你看五祖叫大家作偈子,神秀有疑惑,做好了三天都不敢送给老和尚看,到最后把它贴在墙上。惠能大师一点疑惑没有。有疑,诚敬里头有疑,诚敬就破坏了,不完整了。惠能他没有疑惑,他是圆满的诚敬。我们从这一点去观察,两个人差别到底在哪里。惹来的是大众的嫉妒、障碍,忍和尚叫他去避难,猎人队里面藏了十五年。那个十五年是修忍辱波罗蜜,成就般若波罗蜜,那真修!猎人队里当伙夫,在真修。一般人看不出来,只有五祖忍和尚这一类的人知道,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又《教行信证》」这本书上说,「无为法身即是实相,实相即是法性,法性即是真如,真如即是一如」。无为法身,这个意思很深很广,就是真相。真相有两个,实相无相,实相无不相。实相无相是讲法性,法性没有相;实相无不相是讲法相,法相有相,能生万法,那个万法是有相的,那是法相。能生、所生是一,能所不二,但是能生是真的,能生不动,法性不动,所生是假的。为什么是假的?这个很不好懂,也不好讲,被今天量子力学家说破了,我们看到科学报告,很好懂,也比较好讲了。

科学对于物质跟精神现象,用的方法跟佛是一样的方法,分析。佛法的分析从哪里开始?牛毛尘。因为佛讲最细的、最小的物质就叫它做微尘,微尘是代表很小的物质。从牛毛尘开始,牛的毛很粗,毛尖端上有一粒尘土,在毛的尖端上不会掉下来,很稳当,这个尘土就叫牛毛尘。把牛毛尘再分,分成七分,七分之一叫羊毛尘。羊毛细,在羊毛上它也不会掉下来。羊毛尘再分为七分,七分之一变成兔毛尘,更细了。兔毛尘的七分之一就变成水尘,佛知道水里头有空隙,这个小的物质在水里面自由活动,没有障碍。水尘的七分之一叫金尘,金是金属,金属的密度大,但是还是有空隙,这一粒的小微尘在金属里面它没有障碍。金尘再分为七分之一才叫微尘,微尘是这个说法。微尘,阿罗汉的天眼能看到微尘,这我们肉眼都看不见了,我们肉眼看到,顶多吧好眼睛看到羊毛尘,水尘就看不见了。用这种方法分析,微尘分成七分之一叫色聚极微,色聚极微再分为七分之一叫极微之微,佛只讲到这个地方。极微之微不能分了,再分就没有了。所以极微之微也叫邻虚尘,跟虚空做邻居,再一分就没有了。今天科学家就用这方法。

八十年前开始,因为在最早,总认为分子是最小的,就是把细胞,细胞把它分开,分成分子,认为最小的。八十年前开始,从分子上下手,把它再分析,分出来原子,以为原子是最小的物质。这八十年来,愈分愈小,原子分裂之后才晓得有电子、有原子核、有中子。再把这些中子跟电子再分,分成粒子。这样不断再分,最近这三十年,才发现中微子,大概就是佛讲的极微之微。中微子再一分的时候,物质没有了,变成什么?原来是个意念波动的现象,这个波动是意念波动的,才晓得原来物质是意念变现的。我看到这个报告,是德国的科学家普朗克,这个人现在不在了,他是爱因斯坦的老师,这是他最先发现的。所以他说,根据他一生的研究,世界上根本没有物质这个东西存在。物质是我们的幻觉,不是真实,物质的基础是意念,就是念头。

所以现代科学家提出「以心控物」,就是念头制造出物质,念头可以改变物质。他们用的这个实验的方法就是治疗,去调查,很多人得的重病,像癌症这一类的,不治之病,医院放弃治疗了,宣布他存活的期间只有几个月。这些人里头,当然大部分死亡了,还有一些自己好了。这些人就用他们来做调查,他怎么好的?念头。而且这些人大多数都是信仰宗教的。已经宣布快死亡了,没指望了,一心做祈祷,一心念佛,把病给忘掉了,不想病。天天想佛、天天想神,想了几个月之后身体愈来愈好,再去检查没有了,这就是念头把它转变了。病不能想,好人、没有病的人要想这里、那里病痛,他真的毛病出来了。为什么?一切法从心想生的,你想什么病马上就得病。他天天想佛、想神,不想身体,身体不要了,反正我就要走了,根本不想它,不照顾它,这个病毒的细胞慢慢就恢复正常,再去检查,没有了。

他们搜集这种案例已经很多很多了,希望将来得到全世界科学家承认。用意念治疗疾病,你看,不需要用打针,不需要用医药,就念头。这个念头重要的是你就别想它,不要想病好,也不要想病坏,把病忘掉,这个意念最好。你想它好也是个错误的观念,你把念头转移,就想神、想佛菩萨、想极乐世界,这最好的念头。不管它没事,愈管它事愈多。所以不能去照顾它,照顾它,它得到照顾它就会发展,它不会转变;不照顾它,这个方法最好。从这个理论上,我们能够治疗自己身上的病痛,换句话说,也能够延长自己的寿命,完全掌控在自己。

同时,我们居住的环境,现在灾难很多,如果念头纯正,灾难就没有了。这是我们中国古人讲的两句话,叫「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那也是意念转变环境。这个地方风水很好,没有福报的人到这里住,住三年,风水变坏了;这个地方风水很坏、很差,有福报的人住三年,风水变好了,外面环境随着人念头转。于是我们就知道极乐世界为什么那么美好,极乐世界每个人没有恶念,贪瞋痴慢疑没有、自私自利没有、名闻利养没有、是非人我没有,完全都是正念,纯净纯善的正念,那世界怎么能不好!我们这个世界,如果地球上的居民都能学极乐世界的居民一样,我们这个世界就是极乐世界,很快的就变成极乐世界。大地上泥土都变成黄金,这些物质现象的转变都是从人心,有福的人居住的地方,地下都是珍宝;没有福报的人居住的,那个地上都是泥沙。境真的是随着念头转,这一点都不假,现在科学可以给我们做证明。

所以佛陀的教育真是至高无上、究竟圆满的教育,我们要去重新肯定它,认真去学习它。让我们自己在这一生当中过得很幸福,过得很圆满、很快乐,身心健康。居住的这个小环境,大环境没有办法,我能量不够,我们的小环境应该不会有灾难。我住在这个地区、这个城市,少灾少难,这就好!我们要认真做,做出成绩出来让科学家来做证明,大家向全世界推动。全世界的人心向善,地球上所有灾难都没有了,地球能够恢复正常,社会能够恢复安定。

所以,实相就是法性,法性就是真如,真如就是一如。一如的意思好!我们要用一个心态,真心,处事待人接物。别人用妄心对我是他的事情,他迷惑,我们能理解,我们不会怪他。如果他觉悟了,他肯定跟我一样,我们用真心相处。不能说他用妄心待我,我也用妄心待他,那就错了,那我们这个学就白学了。他欺骗我,我不骗他;他占我的便宜,我不占他的;他轻视我,我恭敬他。一如待人接物,这我们多快乐!对待一切人,真正修净土,我们现在对这个道理逐渐逐渐明朗了,阿弥陀佛从哪来的?自性变的;极乐世界从哪来?也是自性变的。大乘经里佛说过,「自性弥陀,唯心净土」,净土跟弥陀都是我心中变现出来的,善心变现出来的、清净心变现出来的。这个娑婆世界是不善心变现出来的,是染污的心变现出来的,阿赖耶变现的;极乐世界是真心变现的。我们用真心,不用妄心,就能把这个世界慢慢转变过来。

用真心怎么样?我们看到所有的人,他就是阿弥陀佛!不要以为「我把他当作阿弥陀佛」,那错误了,那是假的,不是真的,他就是阿弥陀佛。我们这个世界就是净土,死心塌地,这叫一如。变不变?它真变。我们用这种心待人,见到每个人都是阿弥陀佛,他心会不会变?会,会影响他。我的念头会影响他,真的可以帮助他改邪归正,帮助他弃恶向善,真起这个作用。我的信号发射给他,对他真的是恭敬,他真是阿弥陀佛,这个意念好!对一切人、对一切事、对一切物。念佛要这样念法,跟阿弥陀佛才相应,经上说,「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往生决定有把握。不但我往生到极乐世界,我还要把娑婆世界变成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能造极乐世界,我们相信有能力把娑婆世界变成极乐世界,关键在乎自己有没有信心。

中国古人教人,信是第一德。五常是五种常德,常是永恒不能断的、永恒不能改的、永恒不能变的,仁、义、礼、智、信。信是底限,最下面的一层,有信才有智,有智才有礼,有礼才有义,有义才有仁,这仁爱。如果信没有了,上面全没有了,全是假的。我们中国古老这些祖先也了不起,能说他不是圣人吗?给我们讲的五伦、五常、四维、八德,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佛法到中国来,儒融合了佛,儒释道三家都变成融合成一体,都提升了。这五个字是性德,人人自性里头统统具足。伦常八德是人性,《三字经》上说,「人之初,性本善」,那个善就是伦常八德。是自性里头本有的,不是谁发明、不是谁发现的,不是的,人生来他就有。所以古人重视教育,不教,不教他就慢慢迷了。这就所谓是「近朱则赤,近墨则黑」,会被染污。教育是教他明了,教他永远保持,不被外面环境影响,不被外面环境染污,这人是圣人。人本来是圣贤,人人是圣贤,跟佛说的一样,佛在《华严经》上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跟中国古人讲的本性本善一个意思。

净宗的原理,理论的基础,就是《观经》上佛所说的,「是心是佛,是心作佛」,这是净土宗的理论依据。你的心本来是佛,你的佛性、你的自性、你的真如,本来是佛,你现在又想作佛,哪有不成佛的道理!一切法从心想生,现在我心想作佛,本来是佛,现在又想作佛,他就一定作成。有理论根据,不是随便说的,这个理论是实相,是事实真相,不是假设的、不是理想的,不是的,是事实真相。所以佛家讲的东西踏实,大乘叫实教,就是真实,真实的教诲、真实的教学,不是虚妄的,没有假设。这真如是一如。

「然则弥陀从如来生」,如来是指自性,「示现报应化种种身也」。阿弥陀佛有这个能力,在极乐世界示现应身、报身,在实报庄严土现的身是报身,在方便土、在凡圣同居土现的身是应身。到十方世界去接引众生,念佛人临命终时求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来接引,那是什么身?化身。我们想,每天十方诸佛剎土念佛往生到极乐世界有多少人?中国人口是十三亿、十四亿,我看西方极乐世界一分钟都不止十三、四亿。你就晓得阿弥陀佛要化多少身,真是化身无量无边、无尽无数,要化这么多身去接引大家到极乐世界去。佛不来接引,你不知道极乐世界在哪里,你找不到,一定要他来接引。所以接引的是化身。

到西方极乐世界你见到的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相好光明无等伦。《观经》里面所说的,阿弥陀佛身有八万四千相,每个相有八万四千好,相好光明无等伦。每个人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身,跟阿弥陀佛的身完全相同。而且那个身是法性身,不是我们血肉之身,法性身;居住的世界是法性土,也就是它是心现的。我们这个地方心现识变,跟阿赖耶连上关系了;西方极乐世界没有识变,只有心现,唯心所现。诸佛剎土里面的十法界是唯识所变,唯识所变有生灭,唯心所现的没有生灭,就是它没有变化。可以说它有生,相现跟相最后灭当中没有变化,不像我们现在的相,剎那之间的变化。像弥勒菩萨告诉我们的,我们根据他所说的这个数字,一秒钟波动现象,波动频率有多少?一千六百兆,一秒钟一千六百兆次的变化,叫无常!这个现象被科学家看到了,科学家没说出数字,你看弥勒菩萨说出数字。科学家只说频率非常高,速度非常快,只说了个含糊笼统,快到我们没有办法掌握。所以他说,单独一个现象,无论是物质、精神现象毫无意义,因为它几乎不存在,像闪电一样,比闪电快多了。他说好在什么?它这些现象纠缠在一起,我们看到它的现象了,如果不是纠缠在一起看不到。念头也是纠缠在一起,物质也是纠缠在一起,你才看到东西。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返回 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0八集
下一篇: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一0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一四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五二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三一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六八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九八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七二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五一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八五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九四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三一集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可以用什么比喻‘法’?To what may the Dhamma be compared?[栏目:一问一智慧 Buddha-Dhamma for Students]
 四三二 足迹善知童子本生谭[栏目:第九篇]
 法句经要义 第五品 愚品 愚痴不理性的徒弟 不与愚痴无德者为伍[栏目:法句经要义]
 无惧于生死[栏目:太阳我的心]
 第二篇 安心就能安世界 - 净心种福报[栏目:是非要温柔]
 在寺院中,常会听到「常住」这个名词,是什么意思呢?[栏目:问星云大师]
 如何修三三昧[栏目:妙境法师]
 庄圆法师讲金刚经 第九章 心的束缚使你无法脱离六道轮回 无妄之四 一切只有“因果”[栏目:庄圆法师讲金刚经]
 体慧长老北京圣泉寺开示[栏目:体慧法师]
 谁“还有这个在”[栏目:花开见禅·一百个顿悟瞬间]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