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月灯·法身·第二十一章 述说过去事
 
{返回 创古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386
第二十一章 述说过去事

  无上圆满胜利者再度向月光童子说:“童子!既是如此,菩萨摩诃萨于诸善根、修习行及一切善功德应无所疑;他应离诸涣散;他应离恶知识、依善知识;他于谘请佛法胜义应无所厌足,他应求取、热望、深喜、受持无漏并坚行与佛法相应相合之法;他应善持一切佛与菩萨皆是己师之信念;他应于为之说此法教者,爱乐、敬重如己师……。”
               
  现在,我们已经讨论到《三摩地王经》的第二十一章,章名是。在此章一开始,佛陀便明说:以珍视心竭尽全力地寻求佛法胜义,并以欢喜心修持佛法,至为重要。此外,当我们矢志修习三摩地时,避免常人的不善行及有害或不当的怠惰行为模式,是非常重要的。佛法修行者应该具持高洁的行为。
  在此之后,佛陀讲述过去一则关于两位持戒至为清净之菩萨的故事:他们住在一个非常偏僻及隐密的丛林中,专一不二地修习三摩地。有一天,当他们在修持三摩地时,一位外出猎鹿的国王正巧经过此地,他看到这两位菩萨在禅定,并立刻对他们生起强烈的信心及虔敬心。他们劝告他说:“大王,此生的寿命很快就会耗尽,把寿命浪费在邪恶的行为上,全然没有意义。时时密切留意自身的行为,请务必放弃任何邪恶的举止!”
  起初,国王对这两位菩萨具有极大的信心,但是,他接着起了如此的念头:“在城里——我的国境内,所有似乎修持并了解佛法的人当中,没有一个保持如同丛林中这两位菩萨一般清净的行为。”由于这个想法,他对他王国中其他修行者的尊重及珍视大为减低,于是,他不再礼遇及供养之前那些僧众。由于这个缘故,他们以这两位菩萨起了极大的嫉妒心,并四处毁谤二人:“他们实际上是非佛教徒,他们根本不是佛法修行者,只不过是装得颇像一回事的冒牌修行人。他们是诈欺者,他们应当被处死。”但是,善知识的即时劝导使国王安住于正法及正念;反之,国王的弟弟听信恶言,举兵企图杀害两位菩萨及其拥护者而惨遭覆灭。由这个故事,可见依止善知识及远离恶知识的重要。我们也学习到:修持佛法不应该是一种名利的追逐,并为此而有虚假、欺瞒等不正的行为;我们的行为应该百分之百合乎佛法。

{返回 创古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月灯·法身·第二十二章 身
下一篇:月灯·不可思议之功德·第二十章 因陀罗幡幢王佛
 转心四思惟·序 前言
 三乘佛法心要·小乘·五道
 三乘佛法心要·大乘·佛性
 三乘佛法心要·小乘·自我与转世
 止观禅修·前言
 月灯·圆融之了解·第三十章 坚固德王
 三乘佛法心要·小乘·自我的审察
 三乘佛法心要·小乘·道圣谛
 月灯·法身·第二十二章 身
 转心四思惟·第一项修行的警醒:珍贵人身 摘要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教的根本特质是什么 (演培法师讲述)[栏目:基础佛理]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B 第832经叙述戒、定、慧三学,并对三者加以阐释。[栏目:界定法师]
 万事如意[栏目:度一切苦厄·迷悟之间]
 元安~示法偈[栏目:禅诗三百首]
 西藏生死学《六中有自解脱导引》06六种中阴简介[栏目:久美多杰堪布]
 五百罗汉 440、精进辨尊者[栏目:五百罗汉]
 弘一法师出家后的生活习惯(曲槐)[栏目:弘一法师思想研究]
 为什么称三宝?[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公案禅机 贰、认识本性 二、公案 — 空之如来藏 10.性源鼓浪[栏目:善祥法师]
 修生活的四个要点(净慧)[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