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二六七集
 
{返回 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870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二六七集)  2011/2/6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02-039-0267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乘无量寿经解》第三百二十三面倒数第六行,从「宝者」这里看起:
  「宝者,本段末后一个宝字,应深著眼,此诚为画龙点睛之笔」,这一段经文最后两句,「为众开法藏,广施功德宝」,念老教导我们,这个「宝」字要特别重视。下面他说,「盖开法藏所开显者,即此宝也」,开法藏开这个宝,所显示的也就是这个宝。「又此宝字具三义」,这是这个字它含的意思,第一个是「美称」,赞叹的意思,「如尊佛而名为宝王如来」,宝王是对如来的赞叹、赞美,「赞美念佛三昧曰宝王三昧」,这个宝全都是赞叹的意思。「尊佛菩萨之印契为宝印等」,印契是佛菩萨给我们印证的,给我们证明的,我们没有想错、没有看错、没有讲错、没有做错,佛菩萨给我们印证,这叫宝印。这都是第一个意思,赞美的意思。
  第二个意思,「宝乃梵语摩尼之译名」,梵语摩尼翻成中国意思就翻成宝。所以,我们在经典里面看到有摩尼宝、摩尼宝珠,看到这些词。这个翻译是梵华合译,摩尼是梵语,宝是中国字,意思相同,所以把摩尼,宝也放在后面,称摩尼宝。「《仁王经良贲疏》曰:梵云摩尼,此翻为宝。会意翻云,如意宝珠,随意所求皆满足故。」如果你得如意宝珠,一切所求都能满你的愿。世间有没有如意宝珠?未必真有,佛法里面所称的如意宝珠都是形容妙法的,你要得到妙法,就像得到摩尼宝珠一样,尤其是大乘法,真正得到,确实。一个人修学得三昧,开悟了,摩尼宝珠就得到,开悟是什么?开发自性本有的如来智慧德相。如来是自性,自性里面的智慧、德能、相好是真的,这个不是假的,而且是无尽的,成语里面所说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是真的宝,用摩尼宝珠来形容它、来比喻它。这个宝只有诸佛如来知道,所以他们能将一生的精力、一生的时间认真学习,依照古圣先贤的道路。一切菩萨成佛的道路叫戒定慧,依戒得定,因定开慧,摩尼宝藏就出现了,这是佛门修学真正的目标。开智慧也有上中下三品,上品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这成佛了,这上品;中品是菩萨,也可以说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了,习气还没断掉;再其次的,得定,也开悟了,证阿罗汉果,超越六道轮回,没有超越四圣法界。这是佛法修学在果德上来讲上中下三等,都能称之为摩尼宝。
  底下引用的《涅槃经》,九是第九卷,「曰:摩尼珠,投於浊水,水即为清」。《弥陀疏钞》里,莲池大师讲的,「明珠投於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於乱心,乱心不得不佛」,这是用摩尼宝珠比喻佛号。凡夫的心是乱的、是有染污的,混浊,念佛就像清水珠一样,把你染污、杂乱的心恢复清净。真心本来是清净的,本来是平等的,本来是觉而不迷的,为什么现在会变成这个样子?世尊一语道破,「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说妄想、说执著,当中还有个分别省略掉,妄想分别执著而不能证得。其实,真心怎么会有染污,哪有这种道理?真心里面怎么可能有夹杂?有夹杂、有染污不可以叫真。真心永远是真的,纵然堕落在阿鼻地狱,它也没有受染污。那佛说这个话什么意思?我们要会听,要懂得,愿解如来真实义,要懂得他所说话的意思。要知道,妄想分别执著是妄心,不是真心。这什么东西?大乘教里面讲的是阿赖耶,阿赖耶又名染污意,妄心,不是真心。可是我们迷了,就迷在妄心里头;真心呢?真心忘掉了,时间久了反而陌生了。佛说真心,我们听得很讶异,什么叫真心?真心在哪里?妄心有生有灭,真心不生不灭,不一样!我们把妄心放下,恢复本来面目,用真心,不用妄心,你就成佛、成菩萨了。这个菩萨不是普通菩萨,阿惟越致菩萨,阿惟越致菩萨就是《华严经》上所说的法身大士,不是十法界的菩萨,是如来实报土里面的菩萨。这问题解决了,你真的证得如意宝珠,你真得到了,你得到大自在,你得到的是真解脱,大自在!这个境界里面没有妄心,没有妄心就是告诉你,没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著。它起作用,万德万能,无量智慧、无量相好,用这种德能相好教化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苦难众生,苦难众生就是迷而不觉。觉太难了!不肯放下分别执著的那就是不觉,这是真的不是假的。
  早年,章嘉大师跟我讲过,不止一遍,佛门知难行易。知就是觉悟,佛法里真正觉悟难,行容易,真觉悟了,凡夫成佛一念之间,你看多容易,一念觉而不迷就成佛,一念觉,念念觉,圆成佛道。为什么要执著?为什么要坚固执著我而不肯放下?佛法里头没有我,连鬼神都知道。而众生把这个身坚固执著是我,死都不肯放松,你说多可怜。如果真有,你执著那就对了,没错;它不是真的,它是假的。净宗妙,妙极了,它教我们坚固执著阿弥陀佛,而肯定阿弥陀佛就是我,我就是阿弥陀佛。这个执著不得了,这个执著可以到极乐世界,到了极乐世界,见了阿弥陀佛,你就豁然大悟,你的妄想分别执著一扫而空,如宗门里面所说的,跟阿弥陀佛一鼻孔出气。所以,我们如何对治我们的散乱心、对治我们的染污心?念佛。要知道,今天整个地球社会混乱,乱心所感,整个地球的灾难频繁是染心所感,自私自利是染污,贪瞋痴慢疑是染污,地球灾变是染污所感。社会的混乱,我们的妄想杂念太多了,真的,古人常讲的神不守舍,他没有舍了,他怎么守?为什么会造成这个样子?把教育丢掉了。所以古人教导我们,人是教得好的,好人是教出来的,善人是教出来的,圣贤也是教出来的,佛菩萨还是教出来的。那我们就想想,现在的人受的是什么教育,你就明白了。
  现在人所受的教育,小孩从出生就躺在电视旁边,睁开眼睛他就看到了,他就在学,阿赖耶识里头他就落印象。长大之后上学了,小学一年级他就用电脑,他就看电脑上的资讯。电脑教他什么?电视教他什么?与伦理道德、圣贤教育完全相悖!这样的教育,把他教出一个什么样的人?就是今天社会、今天的地球,造成了制造社会混乱、引发地球灾变的这一类的人。你追根究柢是教育教成的,怎么样教,后头结果它就出现了。你教的是圣贤教育,与性德相应的,这个世界平安、和睦,人与人之间相亲相爱、互助合作,太平盛世!地球上任何灾难没有,风调雨顺,大好河山,那是善心、善行所感。今天这个社会,从家庭,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现在怎么样?还得加上宗教教育,都是负面的,没有正面的,它能没有灾难吗?灾难可以幸免吗?灾难,知道什么时候有,全世界的人都来祈祷,灾难化解了。灾难的化解引起大家的疑问,认为什么?这个祈祷是迷信,根本就没有灾难。这一个否定又回归到我行我素,可能还变本加厉,造更重的恶业,那后果就有更重的灾难。所以,祈祷化解灾难我们不是不赞成,知道它有效,但是它有副作用,副作用很可怕。好像治病一样,表面上治好了,病根没有拔除,再拖几年更严重,到最后是无药可治。这个道理大家很容易懂。所以,治病要把病根拔掉,祈祷不能拔根。拔根是什么?拔根就是要用圣贤教育,与性德相应的教育,那是治本、是拔根。
  佛法里面讲得简单,这个宝珠就是这句佛号。人能相信吗?这句佛号人人都会念,几个人念灵?千万人当中只有一个。信心生不起来!谁念,谁真的解决问题了,大家才会相信,现在的人念没有感应。这就是黄念老在此地苦口婆心给我们点出这个宝的意思,这个宝字「应深著眼,此诚为画龙点睛之笔」,提醒我们,我们能认识吗?给诸位说,这部《无量寿经》参透了,你才认识这个宝字;《无量寿经》没有参透,这个字你认得,你会念,你也会讲,它的真实义你永远不会明白。什么人会明白?至诚恭敬的人他明白。至诚恭敬的心,念一句佛号跟阿弥陀佛他就相应,古大德说的,「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那是真诚恭敬。我们今天念佛号,纵然一天念十万声,不相应。为什么?心不真、不诚、不敬。这句佛号有许许多多的问号夹杂在里头,那就是疑,有很多妄想、杂念在里头,那就是不诚、不敬,所以不起感应。人家念一天可以把阿弥陀佛念来,我们念几十年,阿弥陀佛影子都没有,愈念愈怀疑,到最后,这可能是假的,不是真的,不要了、舍弃了,继续搞轮回。对大乘法宝起严重的怀疑,把它抛弃不要了,这是什么罪?阿鼻地狱,你自己造的,不能怪别人。真灵!你没有真诚恭敬心。所以佛教人,因戒得定,因定开慧,念佛是开慧人念的,你在念佛之前,没有戒的基础、没有定的基础,所以你念起来不灵。由此可知,戒定的修学不是目的,是手段。这手段,目的在哪里?这手段的目的是把自己真诚恭敬心给恢复,把它找出来,然后学法门就快了,而且效果卓著。这是「是以宝珠喻佛号也」。
  我们看下面第三段,「三者,《智度论》四十七曰:於诸宝中,法宝是实宝,今世后世乃至涅槃能为利益。」《大智度论》里这句话说得好,世出世间一切法中,这个法宝是指佛法,是指大乘,世出世间一切法中,大乘佛法的法宝是真实的。为什么说它真实的?今世你得利益,来生后世你还得利益,乃至於你修行将来证得大般涅槃,你还得到它的利益,这叫真实,你得到的好处是永恒的。世间的金银财宝,能利益你今世,不能利益来世,你这个身体死了之后,一样都带不去。带不去的就应该放下,何必苦追求!佛菩萨在经教里常常告诉我们,聪明人要追求能带得去的,带不去的应该放下,全放下,这就对了。功德能带得去,福德也能带得去,福德,来生后世无论在哪一道你都可以享受,福德;功德能帮助你超越六道轮回、超越十法界,功德能帮助你往生极乐世界。念佛人不能忘记大势至菩萨的开示,「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这是宝中之宝!
  注解里,下面所说的,「所说之法是真实法宝,此法至妙无上,故喻之为宝,此法能满众愿,故喻为如意之宝。若切指此宝,则是持名之法。」这句话将法宝清楚、明显的指出就是念佛。我们要记住,现在地球灾难频繁,这几天我们所看到的,沿海地区的风灾、水灾、地震、海啸,再加上病毒,叫瘟疫,如果我们遇到了,怎么办?第一个心要定,不畏不怖,心是定的。信心要生起来,这一句佛号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能帮助我们化解灾难。如果我们的寿命到了,那就移民到极乐世界去,好啊!到极乐世界作佛。如果我们寿命没到,没到就不该死,劫难当中还能保持住这个身体,还是要念佛,给那些不知道佛法的众生做个好样子,劝他念佛;如果还有时间,应当把这个法门详细讲解介绍给大家。这就是灾难当中你还留下来的使命跟任务,我们跟这个世界众生还有缘分,还有一些众生因此而得度,那我们在大灾难当中平安留住。留在这个世间不是贪图这个世间的享受,这个世间享受跟极乐世界比差太远了。到极乐世界也不是贪图极乐世界的享受,而是到那个地方接受阿弥陀佛的教诲;听说极乐世界好,贪图那个地方的享受,这种心不能往生。
  贪瞋痴慢疑必须要断掉,前面我们读过,上善之人才能往生,佛法里常讲的上品十善,这上善之人。我们今天连下品十善都还有问题,距离上品十善有相当一段距离,我们应当要把它拉近,就在此时此地,所以要勇猛精进。怎么个拉法?这些年来,我们天天在劝勉大家学习《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沙弥律仪》。认真学习这四门功课,距离就拉近了,你能在短时间争取到上品十善的众生,取得往生极乐世界的条件。上善之人他念佛,他能不跟佛起感应吗?肯定的!有这四个根,再有《无量寿经》就行了,一门深入,长时薰修,你会念到事一心不乱,念到理一心不乱,事一心不乱大悟,理一心不乱大彻大悟。为什么不走这条路?「至妙无上」,这都是赞叹持名念佛,至妙无上。「此法能满众愿」,这个愿就是指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用什么方法满我们自己的愿?弥陀发四十八愿,我也发四十八愿;他四十八愿五劫圆满,我们今天用什么方法能在短时间也能够满足四十八愿?念佛,念佛得佛力加持,你才能满。所以把念佛法门比喻作如意之宝。
  我们再看下面,「盖念佛之心印,坚固不坏,有如金刚,故称宝也」。念佛之心印,这印是什么?是阿弥陀佛的印证。阿弥陀佛教我们念佛,我们真干,所以「一念相应一念佛」,相应就是心印,我心跟阿弥陀佛是一个心。这个心坚固不坏,为什么?它是自性,阿弥陀佛是自性的德号,自性不生不灭,这句名号也是不生不灭,有如金刚,故称宝也。「如《观佛三昧经.观佛密行品》云」,这里头是个小故事,我们把它念一遍,「譬有贫人,依豪贵衣食」,有个贫人,依靠著豪门贵族过日子。「时有王子出游,执大宝瓶,瓶内藏王宝印」,王的宝印藏在这个宝瓶里面。「贫者诈来亲附」,贫者知道这瓶子里有宝,他来亲附,「拿宝瓶逃走」,这是偷盗的行为,宝瓶偷盗到手,逃走了。「王子觉之,使六大兵乘(骑)」,就是骑兵,六个骑兵,「六黑象追之」。「持瓶人走入空野泽中,毒蛇自四面来,欲啮持瓶者,惶惧而东西驰走。见空泽中有一大树蓊郁」,这大树非常茂盛,「头戴宝瓶攀树而上」,就爬到树上去了。这个时候这六个骑兵也到了,「疾驰至树下」。「贫人见而吞王宝印,以手覆面。六黑象以鼻绞树倒之」,象的力气很大,把这棵树推倒了,「贫人堕地,身体散坏,唯金印在宝瓶放光,毒蛇见光四散」。当然,追来的这些骑兵把这个宝瓶宝物就带回去了。
  「佛告阿难:住於念佛者,心印不坏,亦复如是」,用宝瓶、宝印来比喻念佛。这意思很明显,如果我们遇到这些灾难,头一个你得相信,你不信就没法子,任何灾难现前,把万缘放下,提起这一句佛号,真管用,无比的殊胜!如果你情执还不能放下,对这个世间还有所留恋,佛很慈悲,这《无量寿经》讲的,你一心念观世音菩萨,观音慈悲会来救你,让你能度脱这个灾难。这两种方法都可以用,念观音菩萨,还求自己有身体留在世间,念阿弥陀佛,没有这个念头,就是一心求生净土。你要平安无事度过,那就是佛要把你留在这个世间,你有任务,这个世间众生跟你有缘,你留在这个世间代众生苦,帮助苦难众生。这是阿弥陀佛暂时不接引你到极乐世界,自己要清楚、要明白。这段经文,括弧里有个注解。「以上经文,在《宗镜录》九十五卷中有注释,兹不录引」,你要详细了解这个意思,看《宗镜录》你就看到了。
  「但今应申言者,则其末后所云:佛告阿难,住於念佛者,心印不坏,亦复如是」,这几句话要说一说,「故知念佛法门是真实不坏之法宝」。念佛法门,真实能消除我们宿世、现前的业障,关键还是你会不会念,在这一句。会念真有效果,不会念的是把你念佛功德破坏了,不是别人破坏的,是你自己破坏的,这要记住。会念就是真诚恭敬,没有真诚恭敬,你佛号里有怀疑、有夹杂,这就是把念佛的功德破坏了,与大势至菩萨所说的不相应。菩萨告诉我们,「都摄六根」,这一句没做到,「净念相继」,净念没做到。顶多你做到相继,一句接一句,这个你能做到,一天十万声佛号不间断做到了,但是净念没做到,都摄六根没做到。为什么有人念佛灵,有人念佛不灵?关键在此地。
  《地藏经》上给我们举的例子,婆罗门女念佛很灵,光目女念佛也很灵,什么原因你要搞清楚,至诚恭敬!至诚恭敬不是说在念佛这个时候我要至诚恭敬,不念佛心就散乱,这你的功夫不到家。念佛说勉强做也做不出来,全都是在日用平常练出来的。日常生活当中,以真诚恭敬心对自己,这头一个,对自己没有真诚恭敬,对人就更不必说了。所以,我们讲自爱,人自爱才懂得爱人,人不自爱他怎么会爱人!这是第一个条件。真正自爱的人,这个人一生当中决定能往生,决定能成佛。自爱爱什么?爱自己的性德、爱自己的灵性,不断向上提升;爱自己的智慧、爱自己的德行、爱自己的相好,这是真爱。然后你才能爱人,爱人如己,爱国如家,这个爱才能够扩充,才能够广大。你要是没有,你拿什么扩充、拿什么推广?结果搞颠倒了,都是自私自利,都是名闻利养。
  「此念佛妙法,心作心是,全性起修,全修在性」,这四句不可思议。念佛这个法妙,妙在哪里?都是大乘经教里佛所说的话,「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一切众生心本来是佛,现在迷了,变成凡夫。可是凡夫今天觉悟了,他又要发心作佛,念佛就是作佛。为什么?世尊常说「一切法从心想生」,念佛不就是心里想佛吗?念阿弥陀佛就想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出现了,出现在哪里?出现在身体这个形相上。诸位要记住,相随心转!什么是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是阿弥陀佛,《无量寿经》是阿弥陀佛,这一句阿弥陀佛让我们全心、全身显现出四十八愿,你当下的身心就是阿弥陀佛的真身,阿弥陀佛在你身心里头显现出来。所以,中峰禅师在《系念法事》上说,「我心即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即是我心;此方即净土,净土即此方」,就是这个意思,是真的不是假的。这就是祖师大德常讲的,你会吗?你会念吗?「全性起修」,性是性德,圆满的性德,在一句名号上圆满的显示出来,无欠无余。这就是平常讲的相应的意思,这一句佛号就是圆满的自性,圆满的自性就在这一句佛号当中。「全修在性」,性修是一不是二,性是理,修是事,理事不二;性是体,修是相,性相一如,性中有相,相中有性,性相是一不是二。我们能够作如是观,观就是修,烦恼习气自然就淡化;天天淡化,年年淡化,不知不觉的你就提升,不定在什么因缘触动之下,你就彻悟了。
  「自心起念,还念自心,以佛果觉作我因心,故令因心顿同果觉」,这几句话不多,把念佛的原理讲透了。「自心起念」,这个心是真心,不是妄心,真心起念跟弥陀的果德相应,果德简单而具体的就是四十八愿。「还念自心」,把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变成自己的四十八愿,把佛说的《无量寿经》变成自性流露出来的《无量寿经》,用阿弥陀佛五劫修行的果德成就极乐世界,成就十方刹土无量无边的众生圆成佛道,这个功德有多大!今天我们以这个果觉做为我们的因地心。所以,因果是一不是二,「故令因心顿同果觉」,因果不二,因果同时。佛法里面表法的花用莲花,不分宗派、不分显密,也不分大乘、小乘,全都用莲花表法。莲花代表什么?代表因果不二。在一切植物当中、花卉当中,只有莲花这个现相非常圆满。你看莲花开,莲子就在其中,花是因,莲子是果,花果同时,取这个意思。
  「住於念佛,心印不坏,功德之宝,正是此心。」这里头最重要的一个字就是「住」,佛要住在心中,安住在心中。你心里没有杂念,只有佛,除佛之外什么都没有。念从心起,声从口出,再从耳听进去,古大德教我们念佛摄心的方法,佛号从心生,口里念出去,耳朵再听回去,再回归到心。这个心印与性德相应,性德不坏,当然心印也不坏,「功德之宝,正是此心」,这个心不生不灭、清净、具足一切、不动、能生万法,能成就万法。「故此心印,称为宝印。弥陀大愿,普度众生成佛」,这一句非常重要,这是真正的大菩提心。我们有没有这个念头,是真有还是假有?普度众生成佛是弥陀大愿,弥陀弟子如果没有这一愿,跟弥陀的心就不相应。
  一切诸佛,因中都发愿,四弘誓愿,第一条「众生无边誓愿度」,度到哪里?怎么个度法?后面说了三条,自行化他,断烦恼、学法门、成佛道,自他不二。弥陀这一句说到极处,「普度众生成佛」。当然自己先要成佛,自己不成佛你就不能够普度众生成佛。净宗法门,我自己怎样成佛?念佛成佛。行吗?行。有什么凭据?佛说过,「一切法从心想生」,我的心想就是阿弥陀佛,成佛,成佛就是成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我心有阿弥陀佛,就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融成一体。十方世界往生到极乐世界那些菩萨们,跟阿弥陀佛也是同一个愿,普度众生成佛,都跟阿弥陀佛成为一体,与佛同心同愿、同德同行。弥陀法身遍法界虚空界,报身、应身亦复如是,无比的殊胜庄严。
  「为践此大愿,故大开法藏,广施无尽功德所严无上之宝。」为了实践这一愿,所以大开法藏。广施,没有条件的,没有特定对象的,一切众生。无尽功德所严无上之宝,这是指大乘经教。学佛的同学都知道,大乘经教里头无上的法宝,《大方广佛华严经》、《妙法莲华经》,都知道。隋唐时代是中国佛教的黄金时代,国家护法,帝王、大臣都是佛门子弟,弘护正法,大小乘十个宗派在那个时候成立,无比的殊胜庄严。祖师大德们,我们相信那是再来人,不是凡夫,知道我们后人对於这些经典会有疑惑、会有分别、会有执著,这对修学会产生障碍,他们预先给我们做了准备。这一切经教当中,哪个是第一?先把第一选出来。一乘经,比大乘还高,《法华经》上说的,如来出世,「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这几句话很重要。一乘法,祖师大德们公认的只有三部经,一乘法,第一个是《华严》,第二个是《法华》,第三个是《梵网》。《梵网经》没传到中国来,《华严》、《法华》传来了,《梵网经》只传来一品,这部经的分量很大,「菩萨心地戒品」这一品传过来了,《梵网菩萨戒经》。一乘是讲成佛的,大乘是讲成菩萨的,不是最高的,一乘是最高的。《法华》、《华严》到最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让我们在这些经论当中,认识了《无量寿经》,《无量寿经》是大乘的最上,无上之宝就是指《无量寿经》。所以它这后头一句,「即此信愿持名之真实法宝也」,就指这部经。不仅是释迦牟尼佛劝我们要信,十方诸佛如来异口同声劝导我们信愿持名,这是所有经论里头你找不到的,只有这部经里头有。所以这部经是无上之宝,真实法宝。
  「住於念佛者,心印不坏,实为一大藏教之眼目。」我们持名不生效果是对这部经没有认识,不知道它是诸佛如来大开法藏、广施无尽功德里头无上之宝,不知道!所以这部经看轻了,念佛这个法门也看轻了。念佛人表现不当,让社会大众产生很重的误会,你们念佛人念没效果。一般大众对经教没研究,全靠净宗的弟子,特别是出家弟子,你表现出一个好样子来给人家看,让人家看到了真佩服你、真尊重你、真赞叹你,真心想跟你学习,这才是弥陀弟子。所以我们很惭愧,没有尽到责任,对经教学习不力,这是真的。佛法衰微到极处,善知识没有了,真真实实一代不如一代,所以给社会大众造成严重的误会。「持名念佛时,即是心印放光时」,我们持名念佛心印有没有放光?如果心印放光,肯定就有摄受众生的力量。为什么我们心印不放光?我们念佛不是真心,真心念佛自然就放光了。也有真心念佛的,我们看到了、我们听到了,深深的受著感动,那就是他放光的力量、能量,让见到、听到的时候他有感动。没有别的,用真心。「故云:一声佛号一声心」,就是心光,声声佛号声声心,这是自性光明普照。
  「故《大集经》曰:若人但念阿弥陀,是即无上深妙禅也。」这句话是世尊在《大集经》上讲的,诸位就要细心去参究,念佛不如禅吗?诸位好好想想,佛的法运一万二千年,从佛灭度开始算起,第一个一千年叫正法时期,人根淳厚,持戒就能成就,依著戒律修行就能证阿罗汉果。到第二个一千年,人的根性慢慢就钝,持戒不能成就,要修禅定。像法时期,就是相似,没有以前那么真,禅定成就的。佛法传到中国,正是像法的开端,佛灭度后一千年,第二个一千年,佛法传到中国来,所以中国的禅宗特别兴旺,这《大集经》上说的。释迦牟尼佛的预言兑现了,修禅定能开悟、能证果。可是再过一千年,三千年之后,入末法时期,我们现在是末法时期,而且末法,末法一万年,已经过了一千年。人的根性愈来愈钝,修禅不能成就,用什么方法?念佛,末法一万年,念佛成就。我们想一想,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戒不能成就,禅不能成就,念佛能成就。这就像害病一样,正法时期的人病很轻,戒律一治他就好了;像法时期的人害的病就严重,戒律这个药没效,用禅定这服药,行,能帮助他;末法时期,病入膏肓,没救了,戒律的法、禅定的法都不行,念佛能救。你说哪一服药厉害?还是念佛,念佛才是无上的妙宝,能救末法众生,要是像法、正法遇到的时候,他能不成就吗?所以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劝导他的父王,佛为父王说什么法?说念佛法门。那是正法时期,佛在世,他不教他别的,对他父亲教念佛法门,求生净土。
  我们要细心、冷静的观察,才知道这个法门超胜一切法门,无量无尽法门当中,它排名是第一。因此,干隆年间,慈云灌顶法师在《观无量寿佛经》注解上他说的,我们如果遇到大灾大难,所有经教法门都救不了,都没有效果,最后还有一门决定得救,这一门是什么?老实念佛,这一句六字洪名能普度一切灾厄,比什么样的经忏佛事效果都殊胜。可惜宣扬不力,社会大众知道的人很少,他们遇到灾难,去拜忏,拜梁皇忏、拜水陆忏,水陆法会。灌顶法师告诉我们,如果这些忏仪都收不到效果,念佛能收到效果。所以我们才知道,中峰禅师他编集的《三时系念法事》,那是什么用意?所有忏仪都失掉效果,这个东西行,念佛,以《弥陀经》、一句佛号为主!所以这句佛号用禅来说,是无上深妙禅。
  「於上之语,若能信受」,这念老的话说了,你要能够相信、能够接受,「即是蒙佛深恩」,佛的恩惠你得到了,「为我开智慧之眼,得光明之身也」。这个事情不是将来,不是到极乐世界,现前就得到!智慧眼,再不会迷惑了,光明身,什么灾难你都遇不到。「上心印之语,亦即是如来心心相印之印」,这在前面说得很多,我们念这句佛号就是跟阿弥陀佛心心相应,「诸祖以心传心之心,闻此宝印,粉身难报」。诸佛如来、祖师大德要不要你报恩?不需要。诸佛如来、祖师大德跟佛是同一个心愿,普度众生成佛,我们要真愿意老实念佛,这一生决定往生,往生决定成佛,这叫真正报佛恩;换句话说,我们这一生不能往生,你就辜负佛祖的恩德了。这个认知得来不容易,一定要珍惜,要真干。好,今天时间到了。

{返回 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二六八集
下一篇: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二六六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三一二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七十五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三九七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二0八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五二三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二九三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一四七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一五三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五二七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二四七集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忆念恩师[栏目:圆满人生·佛子心语]
 中部29经 心材譬喻大经[栏目:南传经典·汉译四部·中部]
 前行讲记 第一百八十六讲 前行备忘录-皈依-分类-大士道[栏目:大圆满龙钦宁提前行引导讲记]
 明师[栏目:万行法语]
 印光大师法语 十念法门[栏目:印光法师]
 智顗 (天台祖师)[栏目:高僧大德的故事]
 唯识研究 第十二章 十二因缘[栏目:周叔迦居士]
 05-043《菩萨回向的功德》[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5年]
 第二部 12.在治疗和爱的光中与别人交往[栏目:西藏医心术]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二八三集[栏目:阿弥陀经疏钞讲记·净空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