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世间学问没有学好,佛法亦无功夫,请问应如何是好?
{返回 答疑解惑·净空法师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605
学习世间学问时,想到这是浪费时间,应该把时间用在佛学上。但学佛时又不放心世间学问,因为它可以赚钱活命。因此世间学问没有学好,佛法亦无功夫,请问应如何是好?
你应该先把世间学问学好,有一技之长能帮助自己生活无有牵挂。但生活不必太富裕,日子能过就好,这样就能全心全力来学佛。佛法言:“*轮未转食轮先”,我们最低的生活若有问题,还有何心思学佛?所以,在家同修一定是过自己最低的生活没有问题,一家人欢欢喜喜、快快乐乐,这样学佛才能得力。
古时候出家人道业成就多,现在出家人道业成就少,道理都在此。古时候居士供养出家人是用田地、山林,所以寺院庵堂都有产业。寺院将田地租给农夫,寺院的经济就有固定收入,所以他不求信徒,没有经忏佛事与应酬。因为经济没有问题,所以心安,修道容易成就。现在困难了,寺庙没有恒产、没有收入,收入完全靠经忏佛事与法会,所以出家人修行道业很难成就。我们仔细观察,在家信徒为什么有成就?在家人有事业,每个月有固定收入,因而他的心比出家人定、比出家人清净。
出家人即使在现今环境,要如理如法修行,还是可以做到的。但出家人缺乏信心,“这要靠什么生活?”“泥塑木雕的佛菩萨能靠得住吗?”自己没有信心,这就难了。果然对佛菩萨有坚定的信心,一点疑虑都没有,饿死也情愿。佛菩萨一定会照顾你,真有苦难时会有人来帮助你,会有意想不到的缘分,这是三宝加持。
我们对经济来源没有把握,因为我们不知道何人会来供养,但我们只有一个信念:念佛只为求往生净土。真正没有经济来源,我们的心更加坚定,老实念佛。一天没得吃,念一天佛;两天没得吃,念两天佛,三、四天就往生了,我们要有如此的信念,不要贪生怕死。《净土圣贤录》的宋朝莹珂法师,三天不吃饭、不睡觉,一心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带他往生了。有这个例子,我们怕什么!《弥陀经》云:“若一日到若七日”,我们相信,所以心永远保持真诚、清净,决定不向外攀缘。若有人送钱来供养,钱的数目太大,我们要问:“你钱从何而来?家人晓不晓得?”供佛的财是净财,若家人不知,会破坏家庭和睦,或者来源不正、借贷,我们可以不接受供养。
{返回 答疑解惑·净空法师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
成佛是业障已经全部消除,请问何以释迦牟尼佛还要受果报?
下一篇:
读经时总有妄想,且是一边读经一边打妄想,请问应如何对治?
现今母亲患尿毒病症,是将钱捐出做功德,子女意见不同。谁对?
请问吃荤是否可以帮人助念?尤其是葱蒜之类,有人说护法神一闻到就跑开了?..
如何使自己体会“佛我无二”的境界?
老和尚提倡“多元文化”,对“五年学戒”的基础是否有影响?
关于拜佛的建议
请问佛经说人的寿命每隔一百年减一岁,但为何近年来医学进步而人的寿命增加..
我认为“我思故我在”这句话有一点问题,但又说不出问题在哪里,请法师开示..
听了师父讲演的“如何挽救社会人心系列”之后,我就发愿此生要跟随师父,把..
分区共修念佛,请问是否以绕佛为主?
身心都念佛,有时身体内外有明亮的感觉,请问为什么会有这个现象?..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科学时代的宗教 Religion in a Scientific Age
[栏目: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What Buddhists Believe?]
妄念太多,没办法只好打坐时放一些音乐,集中注意力可以吗?
[栏目:海云继梦·禅修释疑]
让世界充满爱
[栏目:传喜法师]
药师经十二神将简介(义净)
[栏目:药师佛·文集]
无上醍醐,纯圆独妙。--简述《法华经》五重玄义
[栏目:张秉全居士]
七十世 三宜明盂禅师
[栏目:佛祖道影·再增订版]
人间净土的展现(释圣严)
[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 (16)
[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阿弥陀经》大意(慧净法师、净宗法师)
[栏目:净土宗文集]
让对方愉快地接受指正
[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1年]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