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世间学问没有学好,佛法亦无功夫,请问应如何是好?
{返回 答疑解惑·净空法师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583
学习世间学问时,想到这是浪费时间,应该把时间用在佛学上。但学佛时又不放心世间学问,因为它可以赚钱活命。因此世间学问没有学好,佛法亦无功夫,请问应如何是好?
你应该先把世间学问学好,有一技之长能帮助自己生活无有牵挂。但生活不必太富裕,日子能过就好,这样就能全心全力来学佛。佛法言:“*轮未转食轮先”,我们最低的生活若有问题,还有何心思学佛?所以,在家同修一定是过自己最低的生活没有问题,一家人欢欢喜喜、快快乐乐,这样学佛才能得力。
古时候出家人道业成就多,现在出家人道业成就少,道理都在此。古时候居士供养出家人是用田地、山林,所以寺院庵堂都有产业。寺院将田地租给农夫,寺院的经济就有固定收入,所以他不求信徒,没有经忏佛事与应酬。因为经济没有问题,所以心安,修道容易成就。现在困难了,寺庙没有恒产、没有收入,收入完全靠经忏佛事与法会,所以出家人修行道业很难成就。我们仔细观察,在家信徒为什么有成就?在家人有事业,每个月有固定收入,因而他的心比出家人定、比出家人清净。
出家人即使在现今环境,要如理如法修行,还是可以做到的。但出家人缺乏信心,“这要靠什么生活?”“泥塑木雕的佛菩萨能靠得住吗?”自己没有信心,这就难了。果然对佛菩萨有坚定的信心,一点疑虑都没有,饿死也情愿。佛菩萨一定会照顾你,真有苦难时会有人来帮助你,会有意想不到的缘分,这是三宝加持。
我们对经济来源没有把握,因为我们不知道何人会来供养,但我们只有一个信念:念佛只为求往生净土。真正没有经济来源,我们的心更加坚定,老实念佛。一天没得吃,念一天佛;两天没得吃,念两天佛,三、四天就往生了,我们要有如此的信念,不要贪生怕死。《净土圣贤录》的宋朝莹珂法师,三天不吃饭、不睡觉,一心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带他往生了。有这个例子,我们怕什么!《弥陀经》云:“若一日到若七日”,我们相信,所以心永远保持真诚、清净,决定不向外攀缘。若有人送钱来供养,钱的数目太大,我们要问:“你钱从何而来?家人晓不晓得?”供佛的财是净财,若家人不知,会破坏家庭和睦,或者来源不正、借贷,我们可以不接受供养。
{返回 答疑解惑·净空法师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
成佛是业障已经全部消除,请问何以释迦牟尼佛还要受果报?
下一篇:
读经时总有妄想,且是一边读经一边打妄想,请问应如何对治?
意外死过人的地方,请问是否真要找替身才能转世?
有两种念佛人,如何评价这两种修行方式?
不吃长素的有两种人。请问哪一种如法?
我生长的地方是以补鱼为业,杀业很重,请问如何结缘能让这地方人学佛?..
佛法既不属于唯物主义,又不属于唯心主义...请问如何用这些理论和观点去..
修念佛法门,为了临终不被鬼神来障碍,每天念地藏名号,每日念千声,念满一..
请问“万法唯心”与“唯心主义”,有何根本差别?
我是在家精进念佛,还是出去工作?
读经时若有人来,经读了一半,请问是否继续读或重读?
我学佛五年了,因疾病缠身,家里琐事亦多,修行总力不从心,请问该如何?..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活出人间好时节,不去虚度好年华
[栏目:看开]
66 不老的生命
[栏目:依空法师·人间巧喻]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二六三卷
[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三集]
因果的真相 第十二章(六)对自我开刀的决心有多快,世界蜕变成吉祥、清净的速度就会多快
[栏目:因果的真相]
美观 Good Looking
[栏目:旅途脚印 Footprints on the Journey]
略论唯识学的缘起与因果问题(胡晓光)
[栏目:唯识学研究]
生命升华的世界
[栏目:佛光法师]
因明入正理论义贯
[栏目:成观法师]
三十一、什么是住持三宝?
[栏目:基础佛学常识100问]
天台智顗的如来藏思想述评
[栏目:李四龙教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