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六十集
 
{返回 阿弥陀经疏钞讲记·净空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00

阿弥陀经 疏钞演义  (第六十集) 1984/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1-03-060
  请看《阿弥陀经 疏钞演义会本》,第八十页:
  疏【正定聚者,拣异邪定不定。】
  这一段是给我们解释,菩萨要自行化他必须成就定力,定力在此地称为『正定聚』,底下大师给我们解释,禅定里面有正定、有邪定,不定就不必说了。什么叫做『邪定』?佛法里面讲定有许许多多种,凡是与自性相应的这是正定,与自性不相应的都不是正定,以这个标准来拣别,就是来区分,我们不难明了。比较上来说,世间禅定与出世间禅定相比,世间禅定就不是正定;出世间小乘人的定与大乘人的定相比,小乘人的定也不算是正定,这就是比较的说法。凡夫(就是外道)他也有定,这种定功,一种是他自己修得的,另外一种是鬼神、魔附在他身上,他似乎也有这种能力现前。我们在《楞严经》里面读到五十种阴魔,我们可以理解。经上给我们说得很清楚,魔要是离开,他的定慧能力就丧失,魔加持他,他有这个能力。这些都是属於邪外之定,不是属於正法的。
  四禅八定在世间法里面来说,还算是正定,但是对出世间法来讲,它不算是真正的正定。这个地方所讲的正定就是它不退转了,我们晓得四禅八定还是有退转的,还是有失掉的。由此可知,此地所讲的定,最低限度也是小乘四果罗汉所证的九次第定,因为得到这个定,他以后不会退失了。所以正定聚严格的来说,必须以这个为标准,他才不退转了。
  疏【初心进退未定。】
  初心,前面跟我们解释得很多,包括圆教十信位的菩萨,都是属於『初心进退未定』。从这个标准来看,正定聚一定是要见性,不见性都还不能算是正定聚。这个标准就相当高,比阿罗汉要高得多。
  疏【今生安养,无论高下,皆不退转故。】
  这是很特别的法门,在一切经教里面来说,《华严》跟《法华》是圆教,全圆,圆圆满满的。我们这部经是得一部分的圆,许许多多地方与《华严》的理论、境界相通。《华严》称为大不可思议经,而本经称为不可思议功德,实在是有它的道理。底下解释聚的意思:
  疏【聚者会也,即文中诸上善人之会。】
  西方极乐世界跟我们这个世界不一样,我们这个世界有些人得定功,有些人没有得到,得到的少,没有得到的多。西方极乐世界个个都得到,换句话说,个个都圆证三不退,所以才称之为上善之会。
  疏【今谓入此聚中。】
  就是入他们这一流,与他们同一会。
  疏【见佛闻法故。】
  由此可知,我们今天在此地修行,实在都是在做预备的功夫,什么时候才是我们真正开始修行?一定是到达西方极乐世界,这是真正开始修行了。前文说「凡夫无力」,没有能力,也就是讲初心菩萨,「唯应专念阿弥陀佛,使成三昧」,三昧就是一心不乱,「临终正念,决定往生,见佛得忍,还来三界救度众生」,这几句话非常的要紧。这是给我们指示出来,我们这一生努力的目标方向。此地又说,『见佛闻法』。
  疏【六心堕落者。】
  什么叫六心堕落?这里面有一段故事,这是值得我们警惕的。
  疏【身子发菩萨心。】
  『身子』就是舍利弗,舍利弗尊者他示现的是小乘阿罗汉,小乘人没有菩提心,他忽然发心要回小向大,要修菩萨道,发了大心。
  疏【已证别教六住。】
  六心就是这个意思,他已经证得别教的六住位。别教七住位才不退,别教七住等於圆教七信,到这个时候才不退。他在六住,还没有到七住位。
  疏【因逢乞眼,遂退大心,沈沦五道。】
  《演义》有简单的注解:
  演【已证六住者,别教七住方名不退,今止证第六,故尚有退缘。因逢乞眼者,身子因中发大乘心,因天帝化作婆罗门,为之乞眼,身子与之,婆罗门即弃地践踏,由是退失大心。】
  有这么一段故事。诸位一定要明了,你发心行菩萨道,有些人故意来给你找麻烦,其实那些找麻烦的人往往都不是简单的人。他一发大菩提心,帝释天(忉利天主)化身来考验他发的心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一考就失败了,禁不起考验。如果他知道是忉利天主来考验他,他就不会退心,他不晓得!忉利天主变现一位婆罗门,而婆罗门感觉到非常的痛苦,舍利弗尊者在路上碰到了,就问他:你有什么困难,怎么这么苦!他说:我家里有个病人可怜得不得了,现在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医生,医生配药方需要药引子,这个引子太难找了,我没有办法,所以一天到晚愁眉苦脸。他就问:药引子是什么?他说:要一个真正修道人的眼睛来做药引。他说:这个不难,我是个真正修道人,我舍一个眼睛给你做药引子。他就挖一个眼睛给他。
  眼睛挖下来之后,那位婆罗门说:你老人家搞错了,我要的药引子一定是要左眼睛,你挖了右眼,这个可惜,我不能用了。舍利弗尊者说:你为什么早不说呢?早说,我瞎了一只眼还有另一只眼,你现在害得我两只眼睛都不能用了。没法子,把左眼再挖下来,挖下来他没有眼睛了。婆罗门拿了眼睛闻一闻:这个眼睛不行,不太好。丢在地下践踏,不要了。舍利弗尊者一听,心想:菩萨道难行,算了,我还是修小乘。从菩萨道退心,又退回到小乘。所以菩萨道真正难行,难忍能忍,难行能行,不发心则已,发了心就有天神鬼神来考验你。如果你不是真正的发心,必定会退转。真正的发心,他心是清净的,在顺境里面决定不生欢喜心,逆境里面不生瞋恚心,这个心永远是清净慈悲,这是真正修菩萨道。
  菩萨所求是求福求慧,那我们在念佛法门里面,诸位要记住,求慧,慧是清净心里面生的,清净心起作用就是智慧。福德从哪里来?福德是从慈悲心里面生的。所以,清净、慈悲就是福慧双修。可是,清净慈悲都要以平等心为基础。诸位想想,如果心不平等,你就决定不清净。你要想心真正清净,一定先要修平等,怨亲平等,而后心才会清净,智慧才增长。清净心对待别人就是大慈大悲,所以能生无量的福德。一个真正发心修行的人,一定要抓到修行的纲领,这样才能真正的成就。
  疏【尘劫声闻者,有於大通佛世发心,皆因退大,尘点劫来,堕声闻位,故经云:鱼子庵罗华,菩萨初发心,三事因中多,及其结果少。】
  这是讲小乘人多半无法发心修菩萨道。这些阿罗汉当中,有许多是从大通佛那个时候就发心了。大通如来那个时候,释迦牟尼佛才刚刚发心学佛,他老人家已经成佛了,与他同时在一起修行的,还有许多人一直到现在还在声闻位,还在做小乘阿罗汉,原因就是退心。像舍利弗这个示现一样,菩萨道真正难行。所以经上才有这么几句话,『鱼子庵罗华,菩萨初发心,三事因中多,及其结果少』。鱼产卵一次产几十万,真正能长成鱼的也不过是几条而已。罗汉发心修菩萨道也是如此,发心的人太多了,真正能成菩萨的,如凤毛麟角,太少太少了。为什么?重重难关你要能突破,无论什么样的折磨你都不在乎,决定不退心,这样才能成功。说到念佛,念佛求生净土比发菩提心实在是容易得多。我们这一句佛号,在这一生当中真正能把持得住而不退失的也不多!果然不退,像我们前面所讲「不间断,不夹杂」,这一生决定能往生。间断、夹杂就是退心,这也是值得我们警惕的。
  我记得有一年过年,李老师在莲社为大家开示,一开端就说:过年大家见面喜气洋洋,见面第一句话就是恭喜恭喜你,细细想来,有何可喜?寿命少了一年,业障又增加不少,严格的讲是悲哀,哪有什么可喜!世间人颠倒错乱,把可悲的事情当可喜,真正可喜的事情早忘得干干净净。如果我们世情一年比一年淡薄,道念一年比一年浓厚,那是可喜!还在搞名闻利养、五欲六尘,把这句佛号不当作一回事情,哪有什么可喜!念佛人退得多、成就的人少,一样的道理。
  疏【引此以明初心菩萨,犹宜亲近如来,得所依归,终无退转故。】
  佛给我们说经第五个因缘意义就在此地。我们听了之后,最低限度我们这句佛号不要退转。菩提心那是真正会退转,希望这句佛号不退转,希望往生这个意念不要失掉,这样才能『亲近如来,得所依归,终无退转』。我们跟初心菩萨,没有两样!
  玄义【故知念佛,菩萨之父,生育法身。】
  我们这个肉身得之於父母,我们法身从哪里来?得之於念佛。
  疏【菩萨父者,华严十一经,威光童子睹如来相获十种益,首云得念佛三昧,名无边海藏门。】
  华严十一经,就是华严第十一卷。这是说大威光童子,莲池大师引用这段经文来证明初心菩萨应当亲近如来。
  疏【疏谓,以念佛三昧,菩萨之父,故首明之。】
  这个『疏』就是清凉大师的《华严经疏钞》。念佛是菩萨之父,莲池大师说这个话,是根据清凉大师《华严经疏钞》,不是自己随便造的,确实是有依据的。
  演【睹相获益者,华严云:大威光太子,睹波罗蜜善眼庄严王如来成正觉。】
  他见到佛示现成等正觉,见到就得十种利益。十种利益里面第一种:
  演【首自念佛三昧,名无边海藏门,终至得智光明,名一切佛法清净藏。】
  此地举一个开端、一个末后,当中八条省略。
  演【以世人观德人之容尚能意消,况见佛妙相,宁不得益也。】
  世间人看到有道德、有修持人的威仪风采,我们内心都有所感触,何况见佛!我们看到人的相好,见到好的威仪,自自然然就肃然起敬,妄念都消掉了。世间一个道德之人尚且有这种力量,何况诸佛如来?所以威光童子见佛就能得利益,这个我们可以相信。这个地方特别值得一提的,「念佛三昧,菩萨之父」,清凉大师依据《华严经》来给我们发明这个意义。菩萨要成佛,在无量行门里面,实在说念佛是最为捷径。我们在《华严经》上看到,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一位善友德云比丘,《四十华严》叫做吉祥云比丘,梵文是相同的,翻译的人不一样,实叉难陀把他翻作德云,般若尊者翻作吉祥云。他教给善财是念佛法门,而末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
  《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这本书是《华严经》的精华。《疏》是清凉大师做的,疏是经的注解。《钞》是宗密大师做的,钞是注解的注解。清凉是华严宗第四代祖师,宗密是第五代,是清凉的学生。这是《普贤行愿品》权威的注解。我们今天学《华严经》,必须以这个本子为依据,不能读全部的《华严》,读这一本就够了,这一本就是全部《华严经》的浓缩,也是整个《华严经》的精华。所以我们特别把它再翻印流通供养给诸位,希望诸位珍惜,要认真的去研究。《华严》提倡念佛法门,特别是念阿弥陀佛这个法门,所以在「威光童子」这一章经他也是这么说。
  疏【良繇菩萨以方便为父,念佛即真涉事,是方便故。】
  这也是大经里面常常说的,「菩萨以般若为母,方便为父」。《般若经》常说:一切诸佛如来从般若出生的。六祖大师在《坛经》里开口第一句话,就叫大家「总念摩诃般若波罗密多」。所以,般若为佛母。方便就是方便般若。《华严》讲十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是讲实智、根本智,方便波罗蜜是权智、后得智。般若智慧应用在日常生活当中,就是方便智。我们把般若波罗蜜用在日常穿衣吃饭、待人接物,这就变成方便波罗蜜。有体没有用,那个般若就没有意义,没有价值,所以有体有用。用还不止方便,但是方便的作用最大,后面有愿、力、智,这四种都叫做权智,都叫做后得智。我们念佛,符不符合大经里面所讲的方便波罗蜜?就是!因为念佛即真涉事。
  演【良由下。】
  「良由菩萨以方便为父,念佛即真涉事,是方便故」,讲这一句。
  演【是明以念佛为父。】
  『明』是说明,说明为什么要讲念佛是菩萨父。
  演【盖有二义:一方便义,二亲种义。】
  这两个意思在念佛法门里头统统具足。先说方便:
  演【净名云:智度菩萨母,方便以为父。】
  『净名』是《维摩诘经》,经上有这么两句话。
  演【而今即以妙心,缘历名号,正是最胜方便,故为父也。】
  所以念佛实在是方便门,而且与自性、与诸佛如来统统都能相应。在这个地方,我们要注意的就是『以妙心,缘历名号』,著重在妙心。我们现前念佛这个心不妙,所以缘历佛号不容易成就一心不乱;如果你用妙心,那就不难得一心不乱。正如同本经里面所说的,「若一日到若七日」,没有一个不成就的。你要是用不妙的心,念一辈子也不会成就。所以,这个字是关键的字眼。我们的心为什么不妙?因为我们是妄想心,这个心不妙。一天到晚时时刻刻在那里分别、执著、打妄想,用这个心来念佛,怎么能成就一心不乱?什么叫做妙心?把不妙翻过来就妙了。我们在一切境界里面,佛法常讲境缘,境是物质环境,缘是人事环境,无论是顺境是逆境,我们都不分别、不执著、不起心、不动念,那个心就妙。六祖所谓「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那个心,那是妙心。能以这个心来念佛,利根,一天就得一心,再迟钝的根性,七天也一定能证得。所以我们现在做功夫,我们用的心不对。妙心的修法,我们也讲得很多,在这本《疏钞演义》里面,往后还要不断的来提示这个问题,希望大家要留意,要在境界当中去体验、去锻炼。再看下面第二个意思:
  演【亲种者,亲传真种。】
  我们念佛就是成佛的种子,你念一句佛号,想这个佛名,或者想这个佛像,阿赖耶里头都落种子,这是什么种子?佛的种子。我们阿赖耶识里本来具足十法界的种子,哪一个力量大、力量强,它就先受报。我们既然想作佛,就要把成佛的那个种子不断的增上,其他的那些种子把它消除。换句话说,六道、二乘这些念头决定不起;不起这个念头,就把六道二乘这个缘断掉了,虽有种子不起现行。而把佛菩萨这个种子、这个缘要多结,所谓「忆佛念佛」,忆是心里常常想。我们读经也是忆佛,读经就是跟佛接触,就是听佛为我们说法,这就是亲近如来,薰习正法,这个是忆佛。不读经的时候则念佛,「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这就是『亲传真种』。
  演【而今即念彼佛,成我自佛。】
  这就是为什么要念佛,就是这么一个道理。
  演【即念本佛,成今始佛。】
  『念彼佛』是念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成自佛是自己成佛了,念久了自己就变成阿弥陀佛,就变成无量觉。阿弥陀佛是无量觉,把你自己的真心、妙心念出来了。『即念本佛』,本佛这是本师,极乐世界的本师是阿弥陀佛,念本师佛成自己的始觉佛。
  演【正是亲传真种,故为父也。】
  这是说明这个道理,道理要是不真正的明了,我们念这个佛号会怀疑。我为什么要念?念了有什么好处?我不念佛,念一二三四五还不是一样吗?为什么一定要念佛?说明念佛的道理在此地。下面再讲念佛就是方便,涉事就是方便。
  演【即真涉事者,念体本空,则念处即真。】
  『本空』是讲心,就是前面讲的妙心。我们现在这个心不妙,因为我们心里面有,不空,心里拉拉杂杂牵肠挂肚的东西太多了。其实你牵挂那些东西的确很冤枉,为什么?它没有,只是一个妄念而已,你所牵挂的都不真实!《金刚经》上说得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外面境界相都是虚妄的,你天天心里记挂打这个妄想,更是虚妄,不是真实的。总叫妄想,妄就不真,真里面就没有妄。真心是空寂的,我们念要用真心念。『念体本空』,所以我们『念处即真』,我们念佛这个心是真心,是真如、是本性。
  演【不妨念佛。】
  念佛是事,事是假的,能念的心是真的,能念那个佛是假的,真不妨假,假也不碍真,确确实实是不相妨碍的。
  演【则不碍涉事。即真而不涉事,是理非方便,涉事而不即真,是有为之法,与无为隔,亦非方便。今即真而复涉於事,是名方便也。】
  这就是解释念佛何以是大经里面所讲的方便义,这就说出来了。这个原理原则应用起来,它的境界非常的广大。学佛,圆别根性不相同,根最利的是圆顿,容易成就,为什么?他在一切法里头比较能够看得破、放得下,不太执著,所以容易接触到圆教的一乘法。藏通别都不太容易,为什么?他固执,当然也有他好的一面,也有他很可敬的一面,他很不容易修学圆顿的法门,圆顿快,一生能成就!藏通别的根性,循规蹈矩,成就慢。圆顿根性的人,有的时候你看到他不合规矩,他的确来得快,为什么?他事理圆融。
  『即真而不涉事』,真不涉事,『是理非方便』,换句话说,有体无用,方便是用、是作用,真实的体,有体无用,所以他不圆,这是没有法子入道,很难很难。『涉事而不即真』,他把理与事、体与用划分成两边,这就是有用没有体。「涉事」是有用,「而不即真」是无体,这个也错了,这是有为法,有为就是世间法,与无为法有障碍、有隔阂,这都不是方便法。佛法讲的方便法,是体用一如,理事不二!有体有用,有理有事,事就是理,理就是事,体就是用,用就是体,这才叫方便。我们要学就是要学这个。
  我们再把这个话说得更具体一点,更容易明白一点,什么是体?体是清净心。什么是用?就是我们穿衣吃饭、待人接物。所谓修行就是在穿衣吃饭、待人接物里面修清净心而已!清净、慈悲、平等,在穿衣吃饭、待人接物里面就学这个。这里面是以平等心为基础,平等心就是菩提心里面的直心,说直心不太好懂,上与诸佛,下与一切众生、情与无情,统统是平等的,这里面决定没有高下,以这个心为基础。
  自受用就是清净,他受用就是慈悲,对待别人一片慈悲,决定平等的慈悲。慈悲不碍清净,清净、平等是体,慈悲是起用,就是用事。慈悲心就是我们世间人讲的爱心。佛法为什么不说爱?怕你迷了。从平等心、清净心里面生出来的爱心,换个名字,叫它做慈悲心,就这么个意思。平常一般人的爱心,从感情里面生的,那个错了,那就是有用无体。如果这个作用同时又具有体,这个用我们就不叫爱,换个名字叫慈悲。其实慈悲就是爱,爱就是慈悲,但是出发点不一样,一个是从清净心生的,一个是从染污心生的,染污心生的就叫做爱,清净心生的就叫做慈悲。
  再说明白一点,清净心里面生的慈悲,真爱!为什么?它不变,是真的!因为清净平等心是真心,真心里面起的作用是真的。情识里面生的爱心是假的,为什么?它会变。父子也如此,父亲对儿子小的时候很爱护,长大的时候讨厌得不得了,心变了,不爱他了,这个是假的不是真的。佛菩萨对一切众生那个爱心是真的,决定不会变。你恭敬佛菩萨,佛菩萨对你慈悲,你毁谤侮辱伤害他,他对你还是慈悲,不变,不变就叫做真,会变是假的。
  没有得正定聚之前,我们用的心都是虚情假意,自欺欺人,什么时候用过真心?从来没用过!给你说得怎样真,过两天就变了,这是我们自己要觉悟的。任何人说他是真心,我们不要相信,不要上他的当。我们自己说真心对人,我们晓得自己欺骗自己,因为这个心靠不住,会变的。入正定聚就不变,那是你用真心了。所以体用、事理一定要辨别清楚,这是佛法里头所说的方便义。
  演【又复真谓真理,事谓念佛。】
  再把它说到我们念佛法门上来讲。
  演【即真涉事者,谓虽即观理,而历念佛事也。】
  『观』是理,『念佛』是事。
  演【此於附法托事从行,三种观中,正是从行历事观理也。】
  这是修行法门里面真正的方便义。与前面「即以妙心,缘历名号」,意思完全相同,只是说得更详细。妙心就是观理,理是体,体是空寂灵明,念佛是事,从事里面去观理,理事不二。如何观法?修观要自然,不要去勉强,不要去作意,勉强作意又有了障碍。当我们心里面打妄想的时候,一下觉察到自己有妄想,立刻把它换成佛号,阿弥陀佛,这就是观,这就是觉。觉里面就有观,观什么?你必须懂得教义,不懂教义,有觉没有观,懂得教义里头有觉有观。明白这个教义,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是皈依无量觉,觉而不迷!觉心是清净的,觉心无有一物,这个时候就有觉有观。
  虽然有觉有观,这句佛号还是历历分明,没有中断!这里头又有事、又有理,理不碍事,事不碍理,就成《华严经》上的理事无碍的法界。由这一念就能变一切事相,看整个宇宙人生,无有一法不如是,法法皆是,理事不二,理事无碍。你在这个时候必定有悟处,这是这个意思。其实本经的境界还不止,再往上提升是事事无碍,理事纯熟透了,就入事事无碍。无论在什么境缘当中,就是物质环境、人事环境当中,无论是顺境是逆境,你的心永远是清净的,绝对不会被外境所转,不为境转就能转境,就像《楞严经》上所说:「若能转境,则同如来」,同如来是法身大士。

  我们明白这个道理,明白这种修法以及它的境界,对於念佛求一心不乱,的确不是一个难事情。如果不明这个道理,不明这个境界,我们在一生当中勤苦的念佛,念到功夫成片这是可能的;如果念到一心不乱,相当之难。《弥陀经疏钞》与《要解》,我们要是常常读诵,确实能帮助我们在这一生当中达到一心不乱,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但自己有决定的把握,而且能提升品位,所以它有无量的功德。
  疏【十地始终者,十地文中,从初至末,地地皆云一切所作不离念佛。又云:远行地菩萨,虽知一切国土犹如虚空,而能以清净妙行庄严佛土。】
  这是引《华严经》十地品的经文,从初地,初地是欢喜地,末地是第十地法云地的菩萨,通常我们称这些菩萨为摩诃萨。一般我们称菩萨是称地前,初地以前,三贤位的菩萨,十住、十行、十回向;地上菩萨,就是初地以上,则称摩诃萨,这是大菩萨。这些菩萨没有一个不念佛的,『地地皆云一切所作不离念佛』。可见得念佛法门的重要,念佛法门的殊胜。
  『又云』,『远行地』是第七地,七地菩萨这个功夫就了不起,八地是不动地,七地菩萨是真正证得无生法忍。我们在《仁王经》里看到五忍菩萨,无生法忍是七地、八地、九地,是真正证得了。如果把尺度放宽一点,我们讲是初住,明心见性这才证得;严格的讲,真正证得无生法忍是远行地的菩萨。他知道『一切国土犹如虚空』,就是《金刚经》上所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他不但对这个世间五欲六尘没有一丝毫的留恋,没有一丝毫的沾染,诸佛所现的清净国土他也不沾染,为什么?在他眼睛里面看到,西方极乐世界、华藏世界跟我们娑婆世界无二无别,为什么?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娑婆世界是虚妄,极乐世界也是虚妄,华藏也是虚妄,虚妄等於虚妄,没有差别,他的心多清净!
  他怎样庄严佛国土?如何报佛恩?还是『以清净妙行』,清净妙行就是念佛,还是不舍念佛的法门,还是不舍往生西方世界的这个意念。这是大菩萨做一个示范给我们看。不但远行地菩萨如是,我们在《楞严经》上看到,大势至菩萨是等觉菩萨,在「二十五圆通章」里面明白的示现给我们,等觉菩萨还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大势至菩萨念佛,我们想想观世音菩萨念不念佛?当然念佛。文殊、普贤更不必说了,《华严经》上有明文,这些大菩萨念佛回向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们想一想,等觉菩萨尚且要念佛求生,我们是什么样的身分,我们是个什么人,怎么能够不念佛呢?
  演【能以清净妙行庄严佛土者,知空不著空,是名为真空。】
  如果执著空,那就错了。佛法严格的来说,它就是破执著,凡夫执著有,佛常常讲空,破我们有的执著;二乘人执著空,佛对他们说法统统讲有,破他空的执著。为什么佛一会儿说空,一会儿说有?好像是自相矛盾,其实不是的,佛是破执著而已!佛有没有说法呢?佛没有说法。你执著有,佛说空,把你有破掉,破掉之后,那个空也没有!空是破你执著的一个手段,你不执著了,那空也没有了。可是我们的毛病,往往就是非要执著一桩不可。我们现在执著有,佛说有是假的、是虚幻的,不执著,我们执著空,不执著这一边就执著那一边。佛说两边都不可以执著才叫中道,你又执著一个中道,总是错!中道也没有,都是不得已而建立的。
  佛法自始至终,无非破执而已!一定要明白这个真谛、这个真理,这叫做佛法。有执著就错了,没有执著就对了。一切都不执著就是佛,如果你执著一个「我一切都不执著了」,你还是凡夫,你还是有执著。所以讲到真实之处,的确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开不得口的,开口就错了,一动念头就错了。一切不执著的时候,决定不动念,一动念就是执著、就是起心,所以经上常说:开口便错,动念即乖。
  演【净名云:虽知诸佛国及与众生空。】
  国土众生、情与无情,事有理无、相有性无。
  演【而常修净土,教化於众生,此证七地念佛往生也。】
  这一句是引用给我们证明七地菩萨也念佛往生。七地菩萨晓得这个世界众生国土都是幻化而非真实,他是真正证得诸法实相,就是一切法的真实相。但是他还是不舍念佛求生净土,何况我们现在在迷的人,没有能够证得诸法实相的人,更应当念佛求生净土,唯有到西方极乐世界才能忍证无生,才能够圆成佛道。我们今天就讲到此地。


{返回 阿弥陀经疏钞讲记·净空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六十一集
下一篇: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五十九集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一四八集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二四二集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一六五集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二0四集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二一一集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一六八集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二七八集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一九六集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九十一集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七十三集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放生护生度有情[栏目:传喜法师]
 学习关怀与付出 - 网路社会不等于疏离[栏目:从心沟通]
 善用你的念头[栏目:世界上最快乐的人·又名根道果]
 佛教之人本教育[栏目:仁焕法师]
 严格自律使人重获新生[栏目:佛陀教你不生气]
 夏雨清凉解要 十四[栏目:智谕法师]
 The Future of Zen Buddhism in the West[栏目:Zen Buddhism]
 为学不懈 诲人不倦(真俨)[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潘桂明[栏目:当代佛教学者]
 改恶行善福报随生[栏目:圣开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