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一三五集
 
{返回 阿弥陀经疏钞讲记·净空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56
阿弥陀经 疏钞演义  (第一三五集)  1984/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1-03-135
  请看《阿弥陀经 疏钞演义会本》,第二九三页:
  ◎【二别示庄严】
  这是经文第二个段落『别示庄严』,这一大段落里面分四个小段,这四个小段的科题就在下面。底下就是四小段当中的第一个小段:
  ◎【初栏网行树】
  我们看经文:
  经【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皆是四宝周匝围绕。】
  请看注解:
  疏【此正明乐事也。栏楯围於树外,罗网覆於树上,重重相间,其数有七也。四宝者,七宝前四也。周匝者遍满,围绕者回护,言重重皆四宝所严饰也。】
  这一段完全叙述的是事相,不难懂得,但是这里面含的意思非常丰富,里面有许多都是表法的意思,我们要知道它。首先说出西方世界所以称之为极乐世界,当然讲得最详细、最透彻的是在《无量寿经》,本经虽然说得简略,但是莲池大师这个注解可以说是很详细的都给我们注出来了。这是讲西方世界乐事之义。
  栏杆,『栏』是横的,『楯』是竖的。在中国跟外国,对於栏楯这种点缀非常的讲究,在北京看皇宫,栏楯是一节一节非常的美观。『罗网』就不常见,从前宫殿建筑一定有罗网。罗网现在在日本很多大规模的寺院里面有,多半是用铜丝编制的,它的作用是保护艺术品,因为这个柱子、梁都是高度的艺术品,所谓雕梁画栋,怕鸟雀到上面做窝而损坏,所以用铜网保护著。你在外面看都能看得见,但是你不能碰它,就是这种用处。网与网之间也很讲究,装饰有宝珠、风铃,所以罗网非常之美。
  我们在大经上读过,西方极乐世界的树不是草本、木本的,那个世界的树是七宝的,宝树,因此树上统统都有罗网。西方极乐世界没有三恶道,绝对不是防止鸟雀去做窝的,罗网纯粹属於装饰品,不但是装饰,它还有非常奇妙的作用。在大经上我们看到,这网会放光,光中会现十方诸佛刹土之像,就像我们现在电视画面一样,十方一切诸佛刹土,你想看哪个地方,那个地方的形相就现在这个网光之中。
  网光现相,我们现在科技逐渐也达到这个境界,但是现在不普遍,我们讲的立体的电视,我在美国看过,没有银幕的。你看到人在里面举动都像真的一样,那完全是影子,决定不是真实的,可是你看完全跟真的一样,不需要银幕,完全立体的。这个将来慢慢普及的时候,就用不著电视机了。人像可以放大可以缩小,甚至我们走到那里,我们自己被照进去,看到我们自己在里面走路,人变成小小的人,看到是自己,穿的衣服你看一点都没错。所以西方极乐世界网树里面,大概就像我们现在想像当中的立体的电视,十方一切刹土你随时能接触到,随时能见得到。家亲眷属无论在哪个世界,无论他在哪一道,可以说时时刻刻都能见面,这是西方极乐世界无比的殊胜。
  『其数有七』,「七」是表法的意思,不是数字。如果是数字,你想想看极乐世界还有什么好玩的,每一家都是七重,都没有第二个花样,都呆呆板板的,那就没有意思。这个「七」是代表圆满,什么是圆满?必须随自己的意思,那就圆满,我喜欢怎样它就变什么样,这才叫圆满。「七」这个数字,代表四方、上下、当中,这圆满,它是表法的。就像《华严经》上用「十」表法,「十」是数字的圆满,这是代表方位上的圆满,所以它不是数字。「七重」,那就是圆满,你喜欢什么样式就什么样式,喜欢多少重它就现多少重。总而言之,西方极乐世界没有一桩事情不是随心所欲,这才自在。
  『四宝』,这也是举例。莲池大师跟我们说,这是『七宝前四』,前面的四种。在大经里面明白的开导我们,西方极乐世界有无量无边无尽的宝藏,所以七宝这个「七」是代表圆满。换句话说,所有一切宝物西方极乐世界统统有,没有欠缺的,这才叫做圆满。
  钞【栏楯者,横曰栏,直曰楯,此方花木,亦作栏楯。】
  我们这边的花木也用栏杆把它栏起来。
  钞【一防物损。】
  就是防止伤害。
  钞【二示美观。彼土虽牛羊绝牧。】
  那个世界没有畜生,栏楯完全是美观。
  钞【玩好无心,而万行功德之所庄严,任运成就也。】
  这句话要记住,就是西方极乐世界没有一桩东西是营造的,就是我们去设计、经营、制造,没有!西方世界这一切物象都是自然变现的,就像我们娑婆世界的他化自在天一样,欲界最高的一层天,第六天他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实在讲都不需要自己变化。化乐天第五天,他想要用什么东西,自己变化。第六天的福报比他更大,都不需要自己变化,心里一动念头,这个东西就现前。所以西方极乐世界是任运现前的。
  钞【罗网义同此。】
  一切变化统统是自自然然,所谓万德庄严,自然庄严的。
  钞【行树者,次第成行,无错乱也。】
  整齐、美观,而且是一类一类的,显示非常之美观。
  钞【七重者,一重栏网,围覆一重行树,故曰重重相间也。】
  罗网跟行树也是重重无尽,重重相间。
  钞【三事虽此方亦有。】
  栏楯、罗网、行树,我们这个世间有,但是比不上西方极乐世界的性质。
  钞【而质唯木石。】
  这是讲品质。
  钞【彼纯以宝也。】
  西方极乐世界行树、栏楯、罗网都是宝。
  钞【七宝前四者,金银琉璃玻璃。】
  七宝前面的四种,「黄金、白银、琉璃、玻璃」。古时候没有『玻璃』,玻璃的发明距离现在并不很久,佛经上讲的玻璃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水晶。从前没有看到水晶的字样,我们现在讲水晶,唐朝时候人叫「玻璃」,那是天然的。现在这个玻璃是化学,我们自己人工造出来的。『琉璃』就是翡翠,我们现在讲绿色的玉,比一般的玉价值要高很多。这四宝在西方极乐世界是非常的普遍,非常的多。
  钞【周匝围绕者,如瑞相经云。】
  以下莲池大师引经作证明,一共引了九段,都是证明『周匝围绕』的意思。第一段是讲罗网,我们看这个文,这是《瑞相经》里面所说的:
  钞【无量宝网,皆以金缕珍珠,百千杂宝,庄严较饰,周匝四面,垂以宝铃,光色华耀,罗覆树林。】
  这是第一个小段,我们读了之后想像这个境界就非常之美,正是像在图画当中一样。可见得极乐世界物质的丰盛,无与伦比。虽然讲的『金』跟我们这世间黄金名称相同,实质完全不相同。佛在经上跟我们说,在原理上讲,「境随心转」,境就是环境,物质环境是随心转的,业是心造的,心造业。如果一切众生都造善业,这世间的物质就变了,变成许许多多的珍宝,这些金银七宝,那处处都是的。如果人心造恶业,这些珍宝就没有了,它也会变,变成沙、变成土、变成石头,变成这些东西。
  极乐世界这个大地,统统是七宝的。我们这个世界大地也是七宝的,七宝变质了,怎么变的?随著人心变的。可见得这个物质不是真的,物质是假的,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是自己变现的,自己变自己受用。你要不相信,我举个例子给你听,你好好的想想,你就会渐渐的相信。譬如你这个人心地非常善良,天天想好事情,你晚上做梦都做好梦,梦中那个物质受用都非常之华丽。如果你天天是想恶事情,每天晚上做恶梦,所梦的那个境界是饿鬼、地狱,吓得一身冷汗吓醒,你看那个境界,梦中的天堂地狱从哪来的?没有!你自己心里变现的。善心就变善境界,恶心就变恶境界。
  从每天晚上做的梦境,就能测验自己的功夫、自己的境界。没学佛之前,恶梦好多,学佛学了几年,虽然还是做梦,恶梦逐渐少了,这就是进步。再进一步,恶梦都没有了,所做的梦不会很乱,会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再更殊胜的,就是常常梦到佛菩萨,梦到讲经,梦到听经,梦到去念佛、打佛七,梦这些事情。好!白天在修行,晚上还继续不断,这就是好境界了,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同样的道理,西方极乐世界为什么那么好?人心好!不是好心不能往生,不能去,就是这么个道理。所以古代金银七宝多,现在少了,现在这个东西都没有了,怎么没有?变质了,随著人心变了。我们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
  所以要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单单这句阿弥陀佛对我们来说是不够用的,对有一类的人很管用,什么样的人?老实人。我们这些人都不老实,所以对我们不管用。怎么说不老实?念这句阿弥陀佛还打妄想,一会儿想这个、一会儿想那个,不老实。如果你老实,实在讲什么经论都不要了,就是一句阿弥陀佛念到底,决定往生,什么妄念、什么疑虑都没有了。我怎么晓得你们不老实?因为你们常常来问我,问这个问那个,这就不老实。老实人决定不会有疑问的,凡是你有问题,你就不老实。不老实的人怎么办?要靠经教,换句话说,经教就是帮助我们学老实。我们现在疑虑多、问题多,经典道理都搞清楚了,这问题都没有了,断疑生信!然后才学做一个老实人,这就决定能成就。所以说是能不能往生就是两个字:「老实」。老实就能往生,不老实就不能往生,很重要很重要。这是讲物质的转变,西方极乐世界为什么这样好,它有道理的。
  至於修行的方法,跟诸位说,佛法跟世间一切法不相同的一个地方,只有一点,就是佛法注重修定。世间任何宗教、任何学术没有提出修定的,只有佛法注重修定。为什么?定才能产生真正的智慧,就是戒定慧。持戒的目的是达到定,是帮助你得定的。所以现在持戒的人,他不能得定,为什么他不能得定?还是一个老话,不老实。怎么叫持戒的人不老实?他持戒持得不错,看到这个不持戒、那个犯戒,心里头看到不舒服,他怎么会得定?他不会得定的。老实人是我自己持我的戒,别人持不持戒,我没有看到,不晓得,不管别人的,六祖所说的,「若真修道人,不见他人过」,他就得定了。所以说还是要老实,连参禅都要老实,不老实他也不能得定,也不能开悟。所以别人的是非善恶一概不理,与我都不相干,我才能得定。常常喜欢管别人的闲事,这个人就是不老实的人,标准的不老实,一事无成,表面上修得再好,到后来还是要落空。
  修行有没有真功夫,就是最后那一招,看你怎么走法?真正有功夫的人预知时至,没有病苦,如入禅定,这是真功夫。你们看《六祖坛经》,六祖大师往生前两年就知道,那个厉害。就派人到国恩寺去修塔,告诉他:你要替我赶工。准备他要往生了,两年之前就派人去建塔,预备后事,人家真有功夫。李老师往生也是两年前在讲经的时候跟大家宣布,「我讲经只讲两年了。」台中同修听了这个话跑到台北来问我:老师说这个话什么意思。我说:老师两年以后往生。什么意思?他住世就是讲经,他不讲经就不需要住这个地方,他要走了。果然两年走了。两年前把这个消息向大家宣布,这个是真的不能骗人!一生装模作样可以骗人,最后那狐狸尾巴都露出来了,是真的是假的,人家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所以我们第一要学老实,第二要晓得修行的方法,这方法要修定。要想修定先要修布施、要修忍辱。布施什么?放下,把妄想放下,把不平的念头放下,把喜欢管闲事的念头放下,统统放下,这叫布施,布施就是放下。忍辱,忍耐,在生活上,处事待人接物,样样要忍、事事要忍,修行也要忍。所以古人下手念一部经,这部经念多久?念五年,五年不看第二部经。这训练什么?就是训练你耐心,训练定力,他没有妄想。我就念这一部,脑子里不想第二部,心整个定下来,定五年了,那就有相当的基础,用这个基础再来研究经论,深入经藏,那才行,才真正有成就。我们今天的人没有这个基础,不要说这个经典,念一遍还勉强,二遍三遍就不想再念了,立刻要换了,一年要看几十种东西,看得一脑袋的乱七八糟,无药可救,头脑乱了。
  所以心地清净非常重要,一门深入。这一部经,念的遍数愈多愈好。我们在讲席当中常常跟诸位同修提起,念经就是修行,修什么行?修戒定慧;不但戒定慧三学在里面,六度也在里面,十大愿王也在里面,这个真正不可思议!以虔诚恭敬心展开经本,从头到尾念一遍,三学、六度、十愿全都圆圆满满在这里修。念经的时候,可不能想这个经里的意思,这一句怎么讲法,这一句什么意思,那就坏了,那就是念世间书,三学、三慧、六度统统没有了。所以念经的时候不能有妄念,恭恭敬敬念,不要想意思,没有妄念。没有妄念就是修戒,戒律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一个妄念都没有,那当然「诸恶莫作」了。经典是佛从真如本性里面流露出来的言语文字,我们眼看它,口念它,这是「众善奉行」,这是至善,止於至善。专心,没有分别,没有妄想,这就是定;念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是慧。所以戒定慧三学都在里头。
  六度也在里面,你专心念经,这是什么都放下了,放下是「布施」;恭恭敬敬,这就是「持戒」,恭恭敬敬规规矩矩的来念;一部经从头念到尾,这是「忍辱」,你有耐心你才能念得下去,没有耐心就不行,有耐心的念下去,这就是忍辱;每天都读诵,一天读诵二、三遍,这是「精进」;专念这一部,不想第二部,这是「禅定」;念到心地清净自得心开,「般若」智慧现前。所以念经是修六度。大家不知道这个好处,六度怎么修法?天天动脑筋想怎么修法,怎么想也修不像,你一度也没修成。我告诉你,三学、六度就是念经,统统包括在其中,妙不可言!你要是念两部经,跟诸位说,三学、六度都没有。你要是真正肯相信我的话,一部经一天念个几遍,你念上五年,看看你成不成就。那你的成就,我可以说在这一代学佛的同修当中,没有人能跟你相比。为什么?你曾经用五年的时间修戒定慧,修六度。一般人说老实话,连一个星期功夫都没有,他怎么能跟你相比。所以大家要认真,要努力,要真干。我年岁也大了,也快要走了,所以跟诸位讲的句句都是老实话,希望大家能有成就。我们再看第二段:
  钞【大本云。】
  『大本』就是《无量寿经》。
  钞【其网柔软,如兜罗棉,则非世宝,必待雕琢矫揉而为严饰也。栏楯宝饰,例此可知。】
  《无量寿经》上告诉我们,那个地方的宝真正叫宝。譬如我在日本看到的「罗网」,铜丝编制,不软。那个地方的宝是软的,像『兜罗棉』一样,兜罗棉是印度的一种植物,像木棉一样,拿在手上是柔软的,它是宝,但是它柔软。跟我们这世间的宝,虽然名称有一点相似,形相有一点相似,在质体上完全不相同,绝对不是我们这个世间所有的,也不是能跟它相比的。栏楯上的这些装饰,例此可知。
  钞【大本云:诸宝岸上,有无数栴檀香树。吉祥果树,行行相值,茎茎相望,枝枝相准,叶叶相向,花花相顺,果果相当,如是行列,数百千重,是名为行。】
  可见得行树不止七行,这是《无量寿经》里面的一段经文,这段经文也是非常好的文学、好的文章。它对景色的描写文字不多,把这个景象完全给我们勾画描绘出来,这么美的一个环境。『栴檀』就是我们所讲的檀香,「栴檀」是檀香里面最好的,这也是在我们这个世间非常希有的珍宝。这种名贵的香,在佛教史有记载,唐朝时候西域有一个高僧到中国来,见皇帝的时候送一点礼物,他就送这个香,香只有四丸,揉成丸,这四丸也不太多,分量很少。当时朝廷里面的规定,香料的进贡最少是一斤,不到一斤的分量不能做为送给皇帝的礼物,太少了。中国人也不晓得这个香究竟什么好处,这个法师没法子,太少了,只有四丸,於是他就燃,点一丸。那时首都在长安,他点这一丸,整个长安城都闻到,才晓得这个香之珍贵,所以他就收了。真正是宝,栴檀香是宝香。
  钞【又云。】
  这都是《无量寿经》上的。
  钞【七宝诸树,遍满世界,所谓金根金茎,枝叶花果,亦皆以金,则名一宝。】
  这个树纯粹是一宝,是一种宝。
  钞【金根银茎,枝叶花果,亦分金银,则名二宝,如是三宝四宝,其宝间错,展转增多,乃至七宝。】
  他那边这些行树是美不胜收。
  钞【又云:诸佛净国,殊胜庄严,於宝树中,悉皆出现,犹如明镜。】
  『诸佛净国』就是指十方一切诸佛的国土,这景象统统在宝树罗网当中显现,所以十方世界一切众生的动态、状况,西方极乐世界的人都看得清清楚楚。甚至我们自己也很糊涂,对自己做的事情不知道,西方极乐世界人都知道。自己心里在想什么?不知道。西方极乐世界人都知道,都晓得你想什么。所以经上讲,十方世界的众生什么时候往生,他都晓得,起心动念他都知道!到我们去往生的时候,他怎么不会来接?当然来接你。所以这个经念多了、念熟了,你就会对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真的非常有把握,念念与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观音、势至、一切诸上善人都相应,感应道交,不可思议。
  所以我在这里特别劝勉同修们专念,你才能得到这个殊胜的感应。对於这世间一切事情,要抱著什么心态?得过且过,不要去认真,决定不要造业,不可以造恶业。什么叫恶业?损人利己的业就是恶业,不损人光利自己还是恶业。这个话怎么说?你常常有利己的这个念头,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成了障碍。为什么?常常想著自己的利益,常常想著这个臭皮囊,到时候临命终时走不了,你对这个世界有留恋,对你这个身体有留恋,对你所有的这些东西有留恋。你的财产、你的房子、你的土地,家亲眷属,都有留恋,那好了,阿弥陀佛看到你挂念这么多,算了,不来接你了。为什么?接你,你也不会去,拉也拉不动!所以一切都要放下,不要认真,不要执著,学什么?身心自在,这个重要。什么都没有了,西方极乐世界你就得到了;你这里有个一样、二样,西方极乐世界就误掉了。这当中的利害得失总得要把它搞清楚。
  所以西方极乐世界人人把我们的心思都看透了。我们今天全心全力想阿弥陀佛,念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人看到没有一个不欢喜,没有一个不赞叹,将来你往生的时候,没有一个不来接引你。这么多人都来接引,你想想看你是什么品位?上品上生,才有这么多人来接引你。也许你在那里想,往生的人这么多,他都来接引我了,那边不是没人去了吗?西方极乐世界的人,人人都有无量无边的神通变化,他都有这个能力。十方世界所有一切众生同时往生极乐世界,他们在每一个人面前都能现身。经上常常赞叹释迦牟尼佛「千百亿化身」,西方极乐世界人那个本事不止千百亿,无量无边的化身。所以我们不要操心,决定来接引。再看第六段:
  钞【观经云:七宝行树,一一树高八千由旬,一一花叶,作异宝色,琉璃色中出金色光,玻璃色中出红色光等。】
  极乐世界的树高大,这高大的树的确是能令人赏心悦目。台湾地方很小,像大陆这些森林应当还有,但是有许许多多天然景观被人为破坏。会保护,知道保护,我所晓得的日本人,这是日本值得我们尊敬的地方。日本人甚至一条羊肠古道,他要开马路了,马路开在另外一边,这个古道还保留。对於古籍文物保管,恐怕世界第一,他们真正能维护。不像我们中国,中国人喜欢破坏,北京城墙拆掉了,几千年留下的古迹毁於一旦,太可惜了。日本人保存古老的城市,他要发展都市,在另外地方再建一个新城市,他的古迹保存。
  在美国有一些地方还能看到这些大树,的确是值得一看。看了之后想想佛经里面所说的,才能够体会到一点味道。佛经上说,这个树高『八千由旬』,由旬是长度单位,「由旬」有三种,大由旬、中由旬、小由旬。「大由旬」合中国八十里,一由旬是八十里。八千由旬,还得了,恐怕这个树,从我们地球上大概可能都超过月亮了。你才晓得极乐世界之伟大。我们这个地球、月亮要摆到极乐世界去,恐怕还在一个房间里头,还没出一个房间,这个我们相信,为什么?拿太阳的体积跟我们一比就是如此。我们地球与月亮的距离没有太阳半径大,在太阳里面,没有超出太阳那个面积范围之外。
  西方极乐世界是非常伟大的一个星球。我们现在科学家也知道,太阳在太空当中是一颗小的星,不算很大,比太阳大许许多多倍、千万亿倍的还有,就是太阳不是一个大星。那个地方的人也高大,「赞佛偈」里面讲,赞叹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身相之大,「白毫宛转五须弥,绀目澄清四大海」,阿弥陀佛的眼睛就像太平洋一样,你说那个人有多大?他这个头恐怕比我们地球还大,福报大!我们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身相也是那么大,报身都是那么大。
  从这个比例来看,八千由旬就不算很高,就像我们世间很高的树,我们能想像得到,西方极乐世界也是如此。如果拿我们这个世间景观,我们的身量来想,那真是不可思议。
  钞【又云。】
  这也是《观经》上说的。
  钞【妙真珠网,弥覆树上。】
  树上的罗网是用真珠结成的。
  钞【一一树有七重网,一一网间,有五百亿妙华宫殿,如梵王宫,诸天童子,自然在中。】
  可见得这里面非常之美。『诸天童子』在里面,也是讲经、说法、行道、参禅、经行,都在那里修行。换句话说,西方极乐世界,你六根所接触的都是你修行的增上缘。所以我们不管喜欢哪个法门,不管喜欢什么经论,最好是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修学。先念阿弥陀佛,取西方极乐世界,到了西方极乐世界,你想学什么就可以学什么。第一个得到的殊胜,寿命长久,你得无量寿,有的是时间;第二个是最殊胜的增上缘,佛菩萨给你作伴侣。
  我再提醒诸位同修一句话,佛在经上告诉我们,释迦牟尼佛的法运总共是一万二千年,正法一千年过去了,像法一千年也过去了,末法有一万年,现在过去一千年,说起来还有九千年,这还长。我再告诉诸位,佛法讲时间没有一定,短时间可以变成长时间,长时间可以缩成短时间。这怎么延缩?在你的心态,在人心。所以时间不是定法。如果人心不能遵守常道,这个长时间马上就变成短时间。现在不得了,这个社会,全世界几乎都是这样的。
  所以不念古书不行,《左传》说:「人弃常则妖兴」,妖魔鬼怪都出笼,为什么?人不要常道,妖魔鬼怪都出来。常道是什么?仁义礼智信,五常。这个五样不要了,妖魔鬼怪都出来了。你看看现在的社会,这个我们要警觉,妖魔鬼怪都出来了,佛的末法就快结束了,三灾就要来了。这些年来,灾难一年比一年多,无缘无故的一大堆人死亡。台南开心法师讲,世界从去年开始乱,一年比一年乱得厉害,这是我们要知道的。
  众生的共业没有法子挽回,共业里面还有别业,「别」是个别,这是值得我们特别珍惜的。他们不要五常,我们要。对人要真正的爱心,真正的仁慈。不但对你喜欢的人仁慈,就是对恶人,对冤家、仇敌,都要用仁慈的心。「仁」,慈悲心能感化,能转业!「义」是义务,义务就是我替别人服务不讲求报酬,我应该给他做。为什么应该?佛说「同体大悲,无缘大慈」,我们要学佛,没有条件的替一切众生服务,尽心尽力圆圆满满的去做,这是义。
  「礼」,要守礼,要懂礼。今天我们这一代人最苦的是不懂礼貌,古人常说:「不知礼,无以立」,没有办法立足於社会。幸亏现在这个社会大家都不讲礼,你还能混下去;在从前那个社会,你就没有办法,你不能活下去,没有人会理你。但是你能够懂礼,人家还是会尊敬你;你不懂礼,吃亏,人家见到你,对你敬而远之,敷衍敷衍你而已,不会跟你真正做朋友的。所以,一定要懂礼。礼从哪里做起?台中李老师编了《常礼举要》,他说那是最低限度,不能比这更少了。这个东西我想我们每个同修都应该发一本,好好去学。
  最起码的礼貌要懂!现在有很多,我对师父很恭敬,可是一点礼貌都没有。这个是不是真正的恭敬?不是。我没学过礼,我也知道有很多人没学过礼,可是见了总统为什么那么恭敬?没学过。那什么?真正有恭敬心。我年轻的时候跟老总统,我见过很多人,我们那个时候办公室是日本式榻榻米的房子,地是铺地板的。不管是什么人,阶级高的甚至传令兵,只要走过那个路,离总统那个范围的路,大概呼吸都没有,脚步都轻轻的,你听不到声音。他没学过,没人教给他的,那什么?恭敬。没人教他,自自然然就很安静,很安详,轻轻慢慢的通过。粗暴、野蛮的态度行为,那是毫无恭敬心。《观经》三福第二条讲「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威仪就是礼节,不违背礼节。整个世间都不重视了,我们今天真正想发慈悲心,发度世之心,那我们要做到,我们给人家做个样子,这才叫真正慈悲悯念众生。
  第四个「智」,智是理智,不是感情用事。现在人多半感情冲动,换句话说,头脑不够冷静。头脑冷静那就是理智,才能真正判断正邪、是非、真妄。感情冲动的人的确是不辨是非,不晓得好歹,那就没法子,佛也没法子教他。他不知道好歹,一切都顺著情欲,那怎么得了!佛是顺理智,理智是觉,感情是迷。
  第五是「信」,言而有信,决定守信用。这是五常。人要是五常都不要了,则妖兴,妖魔鬼怪是谁?自己就是妖魔鬼怪。如果不讲仁义礼智信,那自己就变成妖魔鬼怪了。这社会大家都不讲了,整个社会都是妖魔鬼怪,这还有好下场、好结果吗?不会了。所以,真正要觉悟!李老师往生之前很感慨的说:「这个世界乱了,佛菩萨来也救不了,唯一的一条生路,赶紧求生净土」,给我们留了这么一句话。
  发大心,虽然度人,度不了别人,被人度去了。这个年头先度自己要紧,自己真有把握了,再来帮助人;自己没有把握的时候,不要起这个妄念。真正是度人,发大慈悲心度人,劝人老实念佛就是度人,这个决定不错,无量功德。用别的方法去度人,往往都是误了别人。所以西方极乐世界,六根接触六尘统统是增进道业,都是我们修行证果的增上缘。再看底下一段:
  钞【又云:一一树叶,纵广正等二十五由旬。】
  树大,叶也大。
  钞【其叶千色,有众妙华,作阎浮檀金色。】
  树叶之间有花。
  钞【如旋火轮,宛转叶间,涌生诸果,如帝释瓶。有大光明,化成幢幡,无量宝盖,是宝盖中,映现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佛事,亦於中现。】
  这是《观经》上说的。这个地方,我们看到非常奇妙的一桩事情,就是西方极乐世界宝树之间的花。我们这世间树有开花的,花也开得很美,但是这个花是静态的,是不动的。他那边花是会转动的,像我们现在看电动玩具一样,这就很有趣味了。像『旋火轮』一样,火把它转起来像轮一样,旋火轮。这个形容它是圆满,轮是圆满,它没有缺陷,它有光明灿烂,非常之华美。这是「树华」,树上的花。
  那么有果,果『如帝释瓶』,帝释就是中国人称的玉皇大帝,其他宗教称为天主,我想大概就是他,在佛门称为忉利天主。「忉利」是梵语,翻成中国的意思叫「三十三」,三十三天。三十三天是一层天,这一层天里面有三十三个,好像国家一样,三十三国,所以我们称它作三十三天。它是一层,在欲界天的第二层。佛经上说:有人一心供养帝释天主,满十二年(有人拜玉皇大帝,或者外国宗教一心一意供养天主,拜天主,满十二年),帝释天就送他一个瓶。这个瓶可了不起,这个瓶是如意宝,想要什么它就变现什么出来。极乐世界这树里面的果就像帝释瓶一样,你想要什么东西,它就会变现什么东西出来。像外国童话小说里面讲的那个宝瓶一样,你想要什么东西,它就会给你变现出什么。所以西方极乐世界是有求必应,思衣得衣,思食得食。「帝释瓶」就说这么一桩事情。
  树间无论是枝干、树叶、花果都有光明,乃至罗网里面都现,现『幡幢』,无量的幡幢、『宝盖』。这里面又现出『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佛事亦於中现』,无量无边诸佛刹土里面一切的情形,就像我们看电视一样统统现在这里,你随时可以看得到。你不想看就没有了,想看什么地方现什么地方。所以到西方极乐世界,想看看地球上台湾什么情形,他就统统现在那里,这个境况就像面对面一样。这是十方一切诸佛刹土里面所没有的,唯独西方极乐世界超胜,超越殊胜。
  钞【又大本云。】
  这句节录在《无量寿经》里面的。
  钞【佛讲堂,阿罗汉舍宅,各各内七宝池,外七宝树,数千百重。】
  重重无尽。这大本经,希望大家常常读诵,我们修净土应当以大本经为主。黄念祖老居士在注解里面,引用古德的开示说:《无量寿经》是净土的第一经,是净土的根本经。当年远公大师在庐山创立莲社,号召同志一起念佛求生西方,就是依据《无量寿经》。
  大经里面跟我们说过,经中常常讲阿罗汉、天人,这不是真的,这《无量寿经》上有很详细的说明。西方极乐世界唯一菩萨法界,他那个地方不但没有六道,九法界也没有,纯粹是菩萨的世界。到西方就是个个统统是菩萨,一往生到那里,下品下生也是菩萨,而且都是普贤菩萨,为什么?统统修普贤大士之德,所以那个地方是纯一普贤大士的法界。为什么说人天?你见思烦恼没断,等於他方世界的人天,人天是这么说法的,不是真正有人天。你见思烦恼断了,还没有见性,等於他方世界的阿罗汉,所以不是真的阿罗汉。经上给我们讲得清楚,两个意思:一个是等於他方世界的称呼;另外一个意思,我们现在讲人天这个身分去往生的。你没有到极乐世界以前的身分,你是人天,你是阿罗汉,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统统是菩萨,这是我们要晓得的。
  不要以为西方极乐世界真的有天人、有阿罗汉,你看看《无量寿经》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就晓得,四十八愿里头也说,那个地方纯一是菩萨,十方世界一切众生生在那里统统是菩萨。此地讲阿罗汉舍宅,就是西方极乐世界这个菩萨只断见思烦恼,尘沙、无明都没有破,就等於阿罗汉。这个在我们一般讲,这是念佛的功夫念到事一心不乱,还没有到理一心不乱,事一心不乱的人等於阿罗汉。理一心,那就是法身大士,那是真正的菩萨。阿罗汉以下的,见思烦恼没断,那就叫人天,是这个意思。
  他们居住的,像讲堂、居住的环境,『各各内七宝池,外七宝树』,家家都有,每一家都有小池塘,就像游泳池一样。这在外国很普遍,外国大的都市,稍微好一点的住宅区,家家都有游泳池。我们这个世间游泳池好是好,但是苦也是很苦,要花很多时间去伺候它,每个星期要请专人换污水,那个照顾太困难了。院子虽然很大,树木要修剪,草也要剪。所以外国人,他家那么漂亮,那个家是主人,他们是奴才,要伺候那些!我们达拉斯那个地方虽然不太大,我一看那么伺候,很苦,所以我把整个院子铺成地板,不要剪草了,悟本在那里住得很舒服。我们只有旁边留一块空地种菜,所以我们的菜吃不完。
  外国人每天出去工作,回来之后就要整理家里环境,他真的一点时间都没有。如果你不整理,隔壁邻居就告状,说你破坏环境的美观。市政府马上打电话警告,叫你赶快做,你要不做,市政府马上派车他们来做,他做得干干净净搞得很好的时候,开上那个价单,比请工人要贵好多倍。他们的房舍,的确整齐、清洁、美观,但是付出的代价太大了,得不偿失。没有我们中国人悠闲自在,「绿满窗前草不除」,外国人听了不可思议。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返回 阿弥陀经疏钞讲记·净空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一三六集
下一篇: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一三四集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一二三集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二三八集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二四一集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二六八集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一0六集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一0二集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二0三集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二0六集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一四六集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二一三集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64.离相分手真离相 Saying good-bye at Li Hsiang: he truly ..[栏目:虚云老和尚传]
 五百罗汉 417、众无比尊者[栏目:五百罗汉]
 念佛的方法[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六]
 楞严八十分义 神咒利益分第五十五[栏目:乘一法师]
 净空法师谈熏习[栏目:净空法师]
 禅的修行与体验[栏目:圣严法师]
 自己把握自己[栏目:仁焕法师]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般若品第二之二 般若三昧(二)[栏目: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白话解]
 禅心“三无”[栏目:明海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