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一四三集
 
{返回 阿弥陀经疏钞讲记·净空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77

阿弥陀经 疏钞演义  (第一四三集)  1984/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1-03-143
  请看《阿弥陀经 疏钞演义会本》,第三0六页:
  钞【又自性顺万物而无情,上行则入圣流,圣无所增;下行则入凡流,凡无所减。不变随缘,周遍法界,所谓流注华间,及诸梁栋者也。】
  经文这一章讲的是无情说法,这显示西方世界的殊胜,情与无情同宣妙法。这一段是从理论上说,有理它才会有事;有这个事,一定有理论的依据。西方世界可以说理事圆融到极处,所以古德常给我们说《弥陀经》的境界跟《无量寿经》的境界全是华严境界,四无碍法界,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跟《华严经》一样具足十玄四无碍法界。过去彭际清居士称《无量寿经》为中本《华严》,这很有道理的。
  『顺万物而无情者』,「情」是讲有情众生,就是动物,无情就是植物、矿物,这是现代人的分法。情跟无情,你要很清楚划一条界线,那相当不容易,植物、矿物里面也有有情的。我们就显著的方面来分,喜怒哀乐很容易表现出来,我们就称它是有情;虽能表现但是不太明显,我们就把它归纳为无情。诸位要是学唯识,你就明白这个道理。为什么难分?因为情与无情本来是一体,所以就难分。纵然是有情,《金刚经》上也说得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说穿了,情与无情都不是真实的,这是我们一定要晓得。真实的是什么?真实的是我们的自性,在有情众生叫做佛性,这是真的,永远不会改变;在无情的分上,称之为法性。名称虽然不同,实际上是一桩事情,佛性跟法性是一个性,不是两个性,所谓一性无二性。拿现代话来说,哲学里面所讲的本体,宇宙万有的本体,在佛法里面称这个本体叫做性,一切法都是从性变化出来的。
  这个地方虽然是无情,这个水它往上流,它也往下流,我们这个世界的水只是往下流,没有往上流,它那个水可以绕著梁柱往上面流,不必用机械的力量,它是自己往上流的。莲池大师此地跟我们解释,它往上就好像我们入四圣法界,入了圣人之流,所谓『上行则入圣流』,「真如随净缘,则为四圣」。这个地方都是表法的意思。为什么会有六凡四圣?是我们真如本性随缘,看你随哪个缘,你随净缘那就是圣人,你随染缘那就是凡夫。染缘里面有善有恶,随善缘那就是三善道,随恶缘是三恶道。可见得佛法讲一切法称之为缘生,这个很有道理。实际上十法界那个关键就是缘,就是『随缘』,不管你随什么缘,真如本性不变。你随圣缘,『圣无所增』,你的真如本性里头并没有添一点点什么,你随染缘,往下去了,这成凡夫,你的真如本性也没有减少一点。
  从本性上来看,佛与众生决定平等,佛的本性没有比我们多一点;我们凡夫的本性也没有比佛少一点,完全是一样的。阿鼻地狱的众生,他的本性跟释迦牟尼佛跟阿弥陀佛也是无二无别,没有两样。所以佛成佛了,成佛就是见到性,见到一切万法的自性。从见性上来说,一切众生同成佛道。我成佛了,大家都成佛了,为什么大家都成?因为我看到大家的自性了,自性完全一样,我成佛,那你也成佛了。如果说我成佛,你没有成佛,还是没有见到性。禅宗里面常常说「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成佛就是见性,见性就是成佛,这是见到一切众生本来面目,不再看这个假相。

  见性之后,相也变了,实在说并不是真的变了,而是见性的人知道一切相的真实状况,所以叫见到实相。哪一相不是实相?都是实相。没有见性的时候,「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相;见性之后,「凡所有相,皆是实相」,奇怪了,皆是实相。说穿了,一点都不奇怪,怎么不奇怪?因为实相就是虚妄相,虚妄相才是实相,名词换一换,体相作用的确完全没有变样子,就是一个在迷,你在迷的时候,告诉你相是虚妄的;你要是悟了,悟的相,相就是这个样子的。所以相也是不增不减,也没有改变。可是迷悟看法就不一样,迷的人执著,迷的人造业,迷的人很苦,他有烦恼、他有忧虑、他有牵挂,很苦!觉悟的人,一切烦恼、忧虑、牵挂统统没有了,所以他知道一切相,一切相就是这个样子的,所以叫实相。
  『不变随缘,周遍法界』,这是讲真如本体,本体永远不变,不管你是成佛、成菩萨,还是你在六道轮回,决定没有改变的;不但没有改变,从来没有动过,从来没有染过。六祖见性的时候,他说「何期自性本来清净」、「何期自性本无动摇」,没有来去,没有生灭,那叫真的,真的是不动!凡是动都是虚妄的。真心不动!我们这个心会有念头,有念头这个心是妄心,不是真心。定就是真心,心定了。心里面没有念头,这个心就定了,定是真心。它能随一切染净之缘,而且是遍十方世界,你看这自性多大!
  你要是把这个事情搞清楚了,西方世界距离我们这里十万亿佛国土算什么?没有出自性之外,它在自性里面。自性里面,你只动一念,整个自性一丝毫没有隔碍,没有间隔、没有障碍!所以十方恒沙诸佛国土,你一动念就到了。你说:速度这么快!实在讲,讲速度那还是骗人的话,根本就没有速度,是你自己心里面的事情,不是心外的事情。这是说明水『流注华间,及诸梁栋』,水往上走。
  钞【永明云:水有十德,同真性故,意正如是。定水湛然满,浴此无垢人,无垢亦无净,是名八功德。】
  永明大师给我们说出『水有十德』,就是有十种功德,前面我们讲的是八功德,八种,他老人家增加两种,就是圆满的意思,「十」就是代表圆满。《华严》常用「十」表圆满,就是圆满的功德。『同真性故』,跟真如本性一样,没有一丝毫的欠缺,这个意思是相同的,『意正如是』。
  『定水湛然满,浴此无垢人』,这两句是《维摩经》上所讲的,「定水」就是指八功德水,指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在七宝池里面洗澡。西方世界的人,《无量寿经》上讲得很清楚,「清虚之身,无极之体」,身体哪会肮脏?不可能的事情。不但身不肮脏,衣服也不会肮脏,一尘不染,决定不要洗衣服。不但西方极乐世界是这样,天人就如此了,欲界天人这个衣服就不会脏。佛在经上讲,欲界天五衰相里面有一个相就是他衣服脏了,欲界天人一看到自己衣服脏,那就痛苦极了,他苦恼就来了。我们这个地方衣服脏了算什么,他那个地方衣服一脏,代表他快要死了,寿命快到了,所以他有很大的痛苦、忧虑。极乐世界的天人无量寿,那个寿命是真实的无量,不是有量的无量。
  《无量寿经》要多念几遍,对西方净土你才认识、才了解,我们真正要发愿求生,这一生是决定成就,一丝毫怀疑都没有。我们这个地方发心,阿弥陀佛知道,不但阿弥陀佛知道,西方极乐世界每一个人都知道,他们都有天眼、天耳、他心通、宿命通,我们起心动念他都知道。如果我们这个念头坚决,他到时候一定来接引往生。为什么会有那么坚强的自信?就凭这个,我们起心动念,人家知道得清清楚楚。所以,只要是你真正发心,佛没有不来接引的,佛菩萨没有不加持的。除非你的信心不足,又念佛又想去,又恐怕业障深重去不了,西方极乐世界到底是真的是假的?这个问题就大了。近代日本人的著作,对西方净土经典都抱怀疑的看法,看了他们的东西,我们的信心全动摇,所以是不能看。现代人的著作胡造谣言,看了决定有害处。有时间,念古人的书,古人的书当中也是专修净土,你念这五经就够了,其他的都不要念,决定往生。甚至,我什么经都不要看、都不要听,我一句阿弥陀佛念到底,也行,你也决定往生。这个例子很多!可见得这个东西决定不是假的。
  一般的解释,水是清洁的作用,水是清凉的,也有消暑的作用。「古释云:水之为用,除垢去热,解脱之性亦然」,也有一点像这个样子,本性里面有三德:法身、般若、解脱,解脱就是自在,「解脱之中,定慧意足,湛然满矣」。解脱之中一定是定慧意足,你没有定没有慧,你怎么会得到自在?这是一定的道理。小乘阿罗汉他有九次第定,虽然我们讲他智慧没开,他是般若智慧没开,但是阿罗汉的智慧比我们高得多,我们望尘莫及!他有六种神通,实在讲神通就是智慧的作用。他有天眼、天耳、宿命,他知道过去五百世,知道未来五百世,我们昨天的事情有的都忘了,明天的事情完全不知道,他能知道过去未来,智慧!从定中所生的智慧,也就是定的作用,所以一定是定慧意足。『定水湛然满』,湛然是清净的意思,满是满足。
  『浴此无垢人』,西方极乐世界人都是清净的,都是菩萨,为什么还要在七宝池里面常常去沐浴?大经里讲得很清楚,这个水的功德非常之大,虽然这些菩萨在西方极乐世界,他的无明烦恼并没有断尽。我们此地的水,它的功德只能把我们身上脏的东西洗掉,不能把我们本性里面的烦恼洗掉,西方极乐世界的水是性水,它能洗净自性里面的迷惑颠倒邪知邪见,能把这个东西洗掉。我们带业往生的人,尘沙、见思统统都在,无明烦恼一品也没断,到那边一定要常常洗,就是这个道理。等觉菩萨也在里面洗澡,为什么?他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断,原因就在此地。『无垢亦无净』,垢净双亡,这才是真实的功德。这一段称性而谈,义理非常之深,有这个道理支持前面所讲的事实,我们就很容易体会了。再看底下第二科:
  ◎【二、阶阁】
  『阁』是楼阁,『阶』是阶道,这是讲七宝池的旁边。
  经【四边阶道。金银琉璃玻璃合成。上有楼阁,亦以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而严饰之。】
  疏【四边者,中为池水,周围四边为阶道也。】
  当中是七宝池,七宝池的周围四边是阶道。
  疏【金者,梵语苏伐罗。银者,梵语阿路巴。】
  这些是译过来的,就是中国人讲的金银。
  疏【琉璃者,此云青色宝。】
  『琉璃』就是现在所讲的翡翠,这是绿色的玉,很名贵的宝石。
  疏【玻璃者,此云水玉。】
  『玻璃』,就是我们现在讲的水晶。
  疏【砗磲者,此云大贝。】
  这是贝壳,贝壳也能做成很名贵的装饰品。
  疏【赤珠者,梵语钵摩罗伽。玛瑙者,梵语钵摩罗伽隶。】
  『赤珠』,是一种赤虫之珠。『玛瑙』比较普遍,在我们中国有这个东西。这是经上常讲的七宝。
  疏【以斯七宝庄严较饰也。】
  阶道、楼阁都是七宝装饰的。
  钞【阶道者,离地曰阶,坦途曰道。】
  『阶』就是楼梯、台阶。
  钞【楼阁者,重屋曰楼,岑楼曰阁。】
  『阁』跟『楼』实在讲是一样的,但是建筑的方式不相同。
  钞【如观经言:黄金地上,一一宝中,五百色光,其光如华,成光明台,楼阁千万,百宝合成。大本云:阿弥陀佛,讲堂精舍,宫殿楼阁,皆以七宝,胜於此界第六天上天帝所居,百千万倍;菩萨所居,亦复如是;诸天及人,宫宇楼阁,称其形色高下大小,或以一宝二宝,至无量宝。】
  这些统统是大师引经论来给我们说明西方极乐世界的状况,无比的庄严。这一段是《观无量寿佛经》上所讲的,『黄金地上』,人家地上铺马路的不是柏油而是黄金,那个世界的资源多么丰富!我们今天这个世界上黄金是希有金属,大家把它看得很宝贵;西方极乐世界黄金遍地都是,拿来铺马路。经上告诉我们,我们这个世界上最好的金跟极乐世界那个黄金比一比,连铜都不如!人家那个金的成色太好太纯了。我们这个地是泥沙、石头、石子之地,人家那边的地是琉璃地。『一一宝中』,黄金地上还镶著许许多多的希有珠宝,路上做的装饰品,像我们现在马路当中要划线,晚上灯照的时候要有光,人家是珠宝做成的界线,自然放光明,一一宝中,『五百色光,其光如华』,这个界线放光如华,这是形容它美极了,『成光明台』。
  『楼阁千万百宝合成』,百宝是楼阁建筑的材料;我们这个地方建筑材料是钢筋水泥。我们今天有一点点珍宝都认为很宝贵,戴在身上当装饰品,西方极乐世界的人看了很好笑,那是他们的建筑材料,我们戴个好大的金镯子,那是他们铺马路用的。现在佛教给我们,要把世间这一切拉拉杂杂东西舍掉,舍掉之后到西方极乐世界享受,这是永远真实的。以前文人形容帝王的宫殿雕栏玉砌,我们到北京看到皇宫,是不是玉砌的?没有,不过是大理石雕的,美其名为玉砌。哪有那么多玉?没有!可是到西方极乐世界,那真的,一点都不假。所以这个地方,你就看到西方极乐世界物资的丰富。所以,这个地方唯有乐,没有苦!这个地方人人可以去得成,问题就是你自己肯不肯去?所以,到极乐世界去容易,到美国拿个居留权还不太容易。
  『大本云』,大本就是《无量寿经》。『阿弥陀佛,讲堂精舍,宫殿楼阁,皆以七宝』,统统是七宝造的,这个跟《观无量寿佛经》讲的是一样的。所不同的地方就在底下,『胜於此界第六天上天帝所居,百千万倍』,简直是不能比!第六天是欲界最高的一层天,就是他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王福报非常大,一切不需要自己经营,一切享受随念即至,想什么这东西都在面前,不要就没有了,这是他化自在天。第五天化乐天,化乐天的福报很大,他自己要享受东西是自己变化所作,他还要变化,第六天自己不要变化,他东西从哪来?是第五天变化去供养他。西方极乐世界就是如此,一切不必要自己变化,自己心里动个念头,自自然然就变化给你受用。谁给你变化的?这个不得了,这不是第五天变化的,是阿弥陀佛变化来供养你,这真正不可思议!第五天哪有阿弥陀佛的能力大?这是一定的道理。所以他们那边的受用,绝对不是他化天天王所能比得上的。
  底下一句话非常重要,『菩萨所居,亦复如是』,这句怎么重要?前面说的是阿弥陀佛的讲堂精舍,我们到那个地方去的时候,我们住的房子怎么样?这一句与我们有关系,凡是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都是菩萨,这个诸位在《无量寿经》四十八愿里面看到,统统是菩萨,这里讲的菩萨我们就有分,下下品往生也是菩萨,那个地方没有十法界,只有一法界,菩萨法界。你所居住的宫殿楼阁跟阿弥陀佛完全一样,亦复如是。所以那个世界是平等的世界,这个跟十方一切诸佛刹土都不一样。十方诸佛刹土是业力变现的,因为每个人的业力不相同,所以你的正报依报环境不一样。西方极乐世界,它不是业力,它是称性的,是性德变现的,性是平等的,佛性众生性是平等的,从自性里面显现出来的,那当然是一样的,决定没有两样,原理在这个地方。西方极乐世界是法性土,而十方世界这个国土是阿赖耶识的相分,那就不一样,个个人的感受都不相同。
  『诸天及人,宫宇楼阁,称其形色高下大小,或以一宝二宝,至无量宝』,这一句是说出同中有不同,到那个地方我们一切受用自在跟阿弥陀佛、观音、势至都相同,相同里面还有一点不同,不同在哪里?不同在你居住这楼阁大小,这个不相同,就是楼阁质料完全相同,阿弥陀佛那个楼阁是七宝的,你住楼阁也是七宝的,可能阿弥陀佛楼阁比你大,你楼阁比较小。还有那些大菩萨楼阁可以升在空中,你升不上去,只好楼阁在地面上。除此之外,没有两样,完全是一样的。
  这个地方为什么会有这点差别?是因为我们在那里烦恼习气有厚薄不一样。烦恼习气薄的,得一心不乱以上的,楼阁可以自在的高大、随心所欲的高大。从我们娑婆世界刚刚去的,一品烦恼都没断,那恐怕不能随意高大。到那个地方,居住的环境就是我们现在修行的功夫,这个要知道;等於说要随著你的品位大小不一样,除这个之外,经上详细明明白白告诉我们没有两样。所以现在一定要认真的念佛。你念佛的功夫勤,功夫得力,所谓功夫得力就是你的佛号确实能伏住烦恼,有这个能力,你到西方极乐世界,你的莲花就大,当然你那个宫殿楼阁也就大;花大,楼阁就大,花小楼阁一定也小,决定是成正比例。所以要认真念佛,要把自己的无明烦恼习气统统给念掉,这是真实的,这是你自己永远能得到的。
  我们今天这个世间,世间所有一切你得不到,俗话说: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不但身外之物你得不到,身体也不是自己的,你也得不到。你才晓得,这个世间没有一样东西是自己的,包括这个肉体都不是的,统统是假的,是虚幻的、不实在的,我们对这个东西不要重视。应当放下的时候就要放下,取真实的,西方极乐世界样样都是真实的,为什么?称性,依正庄严没有一样不称性,性是真实的,所以这是法性土。聪明人应该要取法性土,也就是一定要取西方极乐世界。
  后面讲的宝树多少,这都是随心所欲,你喜欢哪些种珍宝它就现哪些种珍宝,这是佛与一切菩萨都没有两样。
  钞【又佛地论云:且说七宝,其实净土无量妙宝,故知曰四宝者,文省便也。】
  这是把真实的相给我们说出来了,其实《观经》跟大本《无量寿经》已经给我们说得很明白,西方极乐世界的宝是无量无边。佛说过,十方世界的这些人民、这些众生,假设统统都证辟支佛果,智慧神通都像大目犍连,共同来计算,算不出来。西方极乐世界那个珍宝的种类有多少?没法子计算,太多太多了。种类多、数量多,没人能计算得出来,大本经上告诉我的。
  佛在经上常讲七宝,常讲四宝,这是略说,那么多珍宝里面举几个例子来说,举这几个例子是我们这个世间有与它相似的,而且我们这个世间人把这几种东西看得非常贵重,所以佛就特别说出这几样,这就是告诉我们那边的珍宝太多了。所以这是省咯。
  钞【又华严入法界品云。】
  这是引用《八十华严》最后一品「普贤菩萨行愿品」。
  钞【危楼迥带,阁道傍出,栋宇相承,窗闼交暎,阶墀轩槛,种种满足,一切皆以妙宝庄严,即斯义也。】
  《华严经》上讲这华藏世界,跟西方极乐世界没有两样,你如果想多知道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最好读《华严经》。夏莲居居士在《净修捷要》里面告诉我们,「极乐无异於华藏」,跟华藏是一样的,你看华藏世界就是看极乐世界。所以莲池大师也引用《华严经》这段经文,华藏世界来看西方极乐世界没有两样。
  『危楼迥带』,这是讲高楼。『阁道傍出,栋宇相承』,这个境界我们不太容易想像得到,诸位将来要是有机会到北京去观光,看看清朝的皇宫,它这里面写的就是皇宫,但是皇宫建筑材料虽然非常好,比七宝差远了。『窗闼交暎』,闼是门。『阶墀』,墀是丹墀,一般讲天井,宫殿里面阶墀非常的大。『轩槛』是栏杆。『种种满足』,这个跟西方极乐世界非常相似,都是『妙宝庄严』。
  钞【又大本云:是诸楼阁,有随意高大,浮於空中,若云气者,有不能随意高大,止在地上者,以求道时,德有厚薄所致。】
  这是《无量寿经》我们都念过的,这就是同中小小的不同,这个原因就是『德有厚薄所致』,就在这一句上。「德」指什么?实在讲就是指念佛的功夫。能够念到一心不乱,这是德厚的;没有到一心不乱,这是德薄的。诸位就晓得了,凡圣同居土的没有办法随意高大,居住的楼阁只好在地面上。如果是一心不乱,方便土或者实报土,那他的楼阁就随意高大,就得大自在。西方世界的菩萨,你要说不同,就是这么一点不同,除此之外没有两样。
  钞【又云:楼观栏楯,璎珞覆上,皆作五音。】
  这是讲的音乐,我们讲天乐盈空。『五音』,古时候中国音阶只有五个:宫、商、角、徵、羽,五音。现在西洋用的是七个音。五音,就是今天所讲的交响乐。西方极乐世界天乐无时无处不在,所演奏的曲子都是你听得非常欢喜,它不仅是音乐,它还说法,换句话说,把所有这些经文都用歌唱的方式唱出来,听了很舒服!念经念得枯燥无味,不好听,唱出来给你听。所以佛门非常重视音乐,拿现在的话说,就是非常重视艺术的教学,所以他的教学不是呆呆板板的,不是单单只是讲堂上课。你喜欢在讲堂上课,好,阿弥陀佛也表演一套规规矩矩在讲堂跟你讲经说法;你喜欢到处去玩,阿弥陀佛也别有神通,能把这法音追随著你,你走到哪里它跟到哪里,像我们现在带著随身听一样。我们这个随身听有的时候还有故障,有的时候电池没有了,不响了,那个地方不需要这些,自然天乐盈空。
  这个环境实在是十方诸佛都赞叹,这么好的地方不去很冤枉!李老师讲的是「非愚即狂」,你不是愚痴就是狂妄;这个意思讲,凡是一个正常的人,没有一个不愿意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的。这个去是决定要去,也许你会觉得,我到那个地方人地生疏,一个熟人都没有,那有什么意思?你要是怕人地生疏,你就多劝几个人去!所以一定要把这个法门普遍劝告大家,大家统统都去,到那时候我们熟人就很多了。
  实在说一到那个地方,你的神通就具足,你有天眼、他心、宿命通,过去世,生生世世无始劫来你那些亲戚朋友眷属,有不少人已经在西方极乐世界,你都认识,「你们早就来了,我现在才来」!还有一些在六道轮回,那时你都看到了,他在哪个地方你统统晓得。所以你不要怀疑,到那个地方人地生疏,没有人照顾,用不著怀疑这些,一到那个地方自自然然就晓得,原来你熟人很多!
  钞【又观经云:楼阁两边,各有华幢,无量乐器,以为庄严,八种清风,鼓此乐器,演说苦空无常无我之音。】
  这一段是讲风鼓乐器,『幢』是圆形的,有一点像柱子一样,这个东西在佛门本来是做信号用的,叫「幡幢」,幡是扁形的,幢是圆形的,有点像我们飞机场那个风筒一样,当中是空的,圆形的。在以前这个讯号不方便,所以道场里面讲经说法都竖一个旗杆,很远的地方能看得到。如果今天我们这里讲经,就把圆形的幢升上去,它跟旗子是一类的,外面远远的人看到旗杆上悬幢,就晓得今天有讲经说法。讲经说法叫「高树法幢」,就是这个意思。现在我们登报纸广告,印很多通知邮寄,打电话,用这个代替了。还有一些长年说法的道场,他们用石头做,石头做的就有点像柱子一样,石头幢,这个幢的周围有的时候刻佛像、菩萨像,还有经文。
  此地讲,这个幢是花做的,就是许许多多非常美丽的花把它编成『华幢』,这花幢上有许许多多的乐器,我们能想像的是我们这个世界间有的乐器。实在讲乐器之多也是无量无边,许许多多他方世界的乐器,我们听也没听过,当然见更不必说了,你没听过的、没见过的,佛不说,说起来找麻烦。你问佛,佛给你解释半天,你还是不懂,所以佛不说。佛说法是契机,就是要你一听就懂,这一点学讲经的同修要记住,凡是讲到别人听不懂的,你就不要讲,你自己有疑惑的不要讲,所讲出来自己决定没有疑惑,这是个原则。
  我有一个老朋友,是一位将军,年岁很大了,他过去是孙中山先生的侍卫。他告诉我,国父非常之伟大,他当年讲《三民主义》,蔡元培先生记录,蔡元培在那时是大学校长。记录做讲稿之后,里面有一段他也不太了解,他就问国父这个详细的意思,国父把那个讲稿拿来,这一段整个就划掉,不要了。他说:你是个大学校长,你都听不懂,别人怎么会懂,这段不要了。这真伟大,了不起!他说:我讲的东西要叫一切人都能听得懂,凡是听不懂的统统不要。这是学讲经的人要注意到,一定要叫人听得懂;听不懂,那有什么意思!我过去也听老法师讲经,讲完之后,有一些老居士,这都是大护法,跑来给师父说:师父,你讲的是很好,可是我听不懂!师父说:我讲的这个经要是听得懂,那还值钱吗?这个错误了,一定要叫人听懂,他才得到利益,才得到好处。讲得叫人听不懂,这叫闲言语,白说了,耽误大家的时间,这是错误的。
  一定要守住中国古人的标准:简要详明。守住这四个原则,简单、扼要、详细、明白,不要罗嗦!换句话说,人家十句话讲清楚的,我能五句话就讲清楚,你就比他高明,愈简单愈好。一句话就讲清楚,那就更高明,那是极高明的。人家讲好久都没讲清楚,你几句话就讲清楚,这高明。所以讲话写文章都要守这个原则。绝对不是文章写很多字才叫值钱,现在是真的,现在论字数,它不论文章好坏,跟从前的标准不一样,从前那个标准,罗哩罗嗦写这么多,人家根本就不看你的。一般大众喜欢简要详明,尤其现在工业时代,分秒必争,哪有那么长的时间听你罗嗦。
  我们在国外讲经跟在国内不一样,国内是有的是时间,慢慢讲;在国外不行,在国外人家限制,「法师,这部经最好你五天就讲完」,那只好五天就把它讲完。像《无量寿经》、《弥陀经要解》五天讲完,为什么?他没有时间来听。要能长能短、能浅能深,这才行,才能应付不同的根性。有时间细说当然好,说得清楚,像我们这次在永和讲《弥陀经要解大意》五天十个小时,你们有人去听,你就知道,常在这个地方听的,听了你不过瘾,没有来听的,很满意,他很希奇,这很短的时间他懂得。但是常到这个道场来的就晓得,不行,很多要紧的这个意义没有时间说出来。

  『八种清风』,世间八风:条风(春风)、明庶风、清明风、景风(祥风)、凉风、阊阖风(秋风)、不周风(西北风)、广莫风(北风)。『鼓此乐器』,不必人去演奏,乐器自己会演奏,全自动的,而且它还会说法,会给我们『演说苦空无常无我之音』。一切法它统统演奏,大小乘无量无边的法,没有一法它不演奏的,此地只举一个例子。苦空无常无我,通常讲的是小乘法、人天法;当年在座听讲的人,小乘人占的数量很多,佛讲经是随顺当时听众而讲,所以就举这个例子。
  钞【以是推之,则此止言楼阁,不分佛及菩萨天人,亦不分在空在地,亦不言乐音演法,悉文省也。】
  这都是文字上的省略,三经要合参,你才知道这里面详细的情形,五经都看那是最理想的。像莲池大师的《疏钞》,蕅益大师的《要解》,幽溪大师的《圆中钞》,这些注解引经据典给我们解释许许多多。所以读《疏钞》就等於读了几百种的经论,他引用得很多。这样我们对西方极乐世界才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我们的信心、愿心才真正能够生得出来,这是非常的重要。我们今天就讲到此地。


{返回 阿弥陀经疏钞讲记·净空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一四四集
下一篇: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一四二集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一一七集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二二六集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六十集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二三五集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一八六集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三十集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一五八集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一七一集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一三四集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一八0集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说阿弥陀经》慧静法师讲经弘法系列一[栏目:慧静法师]
 现观略义讲记 第一课[栏目:现观庄严论学习]
 74 小狗汪汪叫[栏目:依空法师·人间巧喻]
 本师释迦 资彼觉路[栏目:慧光法师]
 大小乘的修证果位有哪些?[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九)~E 从1084经到1103经,基本上都是叙述魔王波旬是如何给佛陀和诸比丘..[栏目:界定法师]
 学习地藏菩萨的孝亲精神(演培法师)[栏目:地藏菩萨专题文集 ]
 成唯识论译注 卷九[栏目:成唯识论译注]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二)人生篇 一七、怎样才可达到自由平等博爱之目的[栏目:慈航法师]
 觉者之言 修习八圣道支的进展过程[栏目:三界智尊者]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