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了义炬·第一章 四共加行 一、前言
塔汤仁波切
{返回 塔汤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5532

第一章 四共加行
在这第一章中,将首先介绍佛教宇宙人生观的四项基本观察。它们就是“使心转向佛法的四种思维”。上师劝我们要观想它们——思维它们的意义政它们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这种观想修行,称为“四共加行”。一旦我们把这些思维彻底内化之后,我们的兴趣就会从短程的世俗事物,转移到长程的宗教事物,提供给我们在宗教修行上勇猛精进的基础。这四种思维是:
(一)“人身难得”让我们珍惜人身的独特性和价值。人身是独特的,因为人类特殊的身体、语言和心智禀赋,让他有选择和采取建设性行动的能力。人身是可责的,因为人比任何其他众生更容易体会和悟证佛性——最有价值的觉悟境界。
介绍这些观念时,将先比较人类和不如人类幸运的众生(“八逆境”),并比较我们自己的理想处境和那些虽然是人却受困於某些非人环境(“十六逆缘”)者的虚境。然後,再讨论隐舍在人身的殊恩(“十福”)和责任。
(二)“苦空无常”——让我们体认有生必有死,以及完全没有理由期望目前所享有的事物不会转眼成空。上师劝我们要利用对死的恐惧,作为修法的动机。密宗并不把宗教当成是死亡的陪亲,而是用来消除死前、死时、死後所常有的那些可怕经验。
(三)“因果业力”——依据佛教的业报理论,一个人的所做、所说或所思,都是“业”;“因”是激起业的情绪或意图;“果”是由业和因所产生的经验。果很少是在下一世之前经验到的,而且可能要在许多世以後才能经验到。
业是累积的,每一个人都把他自己累积的业由一世“带”到另一世。这种累积的业,包含轮回的惯性。我们必须在受尽自身的业果而不再造新业时,才能停止轮回。
业可以依其动机和结果,分为二大类。业在本质上并没有好坏之分。“轮回的”业,来自无明和从无明所产生的冲突情感(惑)。这些轮继的业会导致“再生”。我们接受什么样的再生,完全决定於我们的业是“善”多还是“恶”多。“无记”(ineffectual)业,其结果是微不足道的。业也可以分为“有功德”或“无功德”,其分别在於它们会导致较高或较低层次的轮回。
另一个主要的类别,是“导致解脱的业”,包含那些由解脱轮回的欲望所激起的善业。虽然,一切善业都将产生幸福,但轮回中的幸福并不很受重视,因为它是那麽脆弱,只有解脱才能提供永久的幸福。
康着对於业报理论的讨论,旨在劝我们避开恶业、培植善业。虽然宗教修行终会摧毁轮回的业“根”,但最好先守简单的身戒。
(四)“六道轮回”——凝结我们日盆增强的信心,确信解脱是唯一值得追求的目标。六道的价值逐一受到贬斥。六道中的任何一道,都充满了苦,没有持久的乐。就是从前被誉为天赋最厚的人道,也显示苦海无边。
一、前 言
我们每一个人都已经获得人身。现在我们必须懂得“进入佛法之门”的重要性,把我们的思维转到佛法。因此,我们必须了解三宝的特质,从而建立深厚的信心。除了这种信心以外,我们必须以观想诸行无常来激发自己。假如我们不思维死和无常,我们的思想就根本不会转向佛法。在了解人身难得以後,我们就可以开始做基本的修法了,亦即所谓的“四共加行”。

 


{返回 塔汤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了义炬·第一章 四共加行 二、人身难得
下一篇:了义炬·祈请文
 了义炬·第二章 皈依与发菩提心 一、皈依
 活用佛法·看那位[看的人]
 了义炬·绪论 一、叙述和背景
 了义炬·第四章 圆成二资粮的献曼达 一、二资粮的圆成
 了义炬·第五章 迅速赐予加持的上师相应法 二、在各座修法之间的入定观想..
 了义炬·第四章 圆成二资粮的献曼达 二、修法开示
 了义炬·跋
 了义炬·第一章 四共加行 五、六道轮回
 了义炬·第二章 皈依与发菩提心 二、发菩提心
 活用佛法·寤梦修行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教的根本特质是什么 (演培法师讲述)[栏目:基础佛理]
 平日少梦,禅修后多梦,且做梦时也知在做梦,是何因?[栏目:海云继梦·禅修释疑]
 真正的皈依[栏目:圆满人生·佛子心语]
 普贤行愿品 昆明开示 第九集 (2011年七月) [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
 把烦恼还给他(摩迦)[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十五届:第十五届生活禅夏令营开营式上的讲话(张清华)[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比丘尼传 源流[栏目:比丘尼传·白话文]
 舍命全交 一门深入[栏目:仁焕法师]
 八十二、何为清净比丘不踏生草?[栏目:基础佛学常识100问]
 再论「念佛与万行」[栏目:温金柯博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