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苦的探讨
 
{返回 达观法师·佛法随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94
苦的探讨
 
「四圣谛」为佛教之基本教义,从佛先度五比丘,及最后涅槃度须跋陀罗,都是以四圣谛教导,故四谛之理,真实不虚,依此修行,定成圣道。初转*轮,示相转,为上根者说,可修性;二转*轮,劝修转,为中根者说,汝应修;三转*轮,作证转,为下根者说,我已修。
 
一、定义:苦果。凡是因缘和合的结果,必然有生有灭,因为无常,故苦。
 
二、分类:分身苦及心苦;或是身心的内苦,外来的外苦。
 
三、苦相:有八苦。1、生。2、老。3、病。4、死。(此四项属于生命现象的苦或是生理的苦) 5、爱别离。6、怨憎会。7、求不得。(此三项属于生活现象的苦或是心理的苦)8、五蕴炽盛。(此项属于人生现象的苦或是身心的苦)。
 
1、生苦:
生是苦的根源。生的人苦,被生的人亦苦。“生的人”有怀胎之苦,生产之苦,养育之苦,照顾儿孙之苦;“被生的人”有成长之苦,身心之苦,环境之苦,谋生之苦,竞争之苦,无常之苦。
 
2、老苦:
六根不明之苦,行动不便之苦,无人照顾之苦,身体病痛之苦,孤独无伴之苦。
 
3、病苦:
身体之病,小至感冒,大致癌症;心理之病,从紧张焦虑至神经衰弱,而产生忧郁症、躁郁症,至精神分裂症;业障之病,如影随形,百药无用,折磨至尽。
 
4、死苦:
身有病痛之苦,四大分离之苦;心有愿望未了之苦,不舍亲人物欲之苦;死前有恐惧之苦,冤亲债主索命之苦,死后有六道轮回之苦。
 
5、爱别离苦:
爱人分离之苦,亲人分离之苦,知己分离之苦,至爱分离之苦(如人对物的感情),师生分离之苦,同窗分离之苦,道友分离之苦,同事分离之苦,生死分离之苦。
 
6、怨憎会苦:
埋怨之苦,不满之苦,讨厌之苦,憎恨之苦,仇视之苦,不爱之苦,排斥之苦,嫉妒之苦。
 
7、求不得苦:
希求,却得不到(如健康);得到,却终将失去(如财富);得到觉得不适宜,却也抛不去(如疾病)。想求什么?于身方面:求健康、长寿、美貌、身材等。于心方面:求清净、快乐、喜悦、学问、智慧、满足、如愿等。于身外方面:财富、事业、家庭、人际、名誉、权位、尊重、肯定、包容等。
 
8、五蕴炽盛苦:
身心的痛苦。色蕴有生、老、病、死之苦。受蕴有忧、悲、苦、恼之苦。想蕴有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之苦。行蕴有念念不忘,执着之苦。识蕴有妄想、分别之苦。
 
 
四、苦性:
1、苦苦:遇苦生苦,故生苦受。
2、坏苦:遇爱而坏生苦,故生乐受。
3、行苦:诸行无常生苦,故生舍受。〈此苦为佛所觉〉
 
五、应用:
1、言苦:己苦和人苦。2、言事:事情的产生。3、言相:一切的现象。
 
六、结论:
人生最大的苦,莫过于无知;人生最大的乐,莫过于已知。

{返回 达观法师·佛法随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知家性空
下一篇:自我了解
 修行人
 各自安心
 观身心的触受
 
 正确学佛
 内心的黑洞
 初观心时
 唯心是用
 三业清净
 由话观心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说弥勒上生经》讲记 48[栏目:印海法师]
 生命之流[栏目:宽谦法师]
 关于邪淫的忏悔[栏目:戒邪淫·悔过励志篇]
 阿含字典(2)[栏目:庄春江居士]
 伟大的佛陀[栏目:佛陀]
 四力忏悔[栏目:藏传佛教•资料文集]
 [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九]
 梦里有太多的诱惑...我们应当如何生起出离心?[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中国佛教史话 《涅槃经》与涅槃师[栏目:中国佛教史话]
 往生论注讲记(二十二)[栏目:益西彭措堪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