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讲记(12)
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三更受法,人尽不知,便传顿教及衣钵,云:汝为第六代祖,善自护念,广度有情,流布将来,无令断绝。听吾偈曰:
有情来下种 因地果还生
无情既无种 无性亦无生
【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丈夫〕即「调御丈夫」,能调伏自己和别人。〔天人师〕指当人、天的师表。〔佛〕指觉悟者。
我早年也是很喜欢读书,读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这句话觉得很感叹,因为只会一直读、一直读,却不认识自己。你拼命地研究学问,拼命地上课和听法,却没有拼命地认识自己。你专注于外面的学问、知识或者是宗教、学说,你是要当一个学者还是当一个专家呢?都不是!重点是要了解自己,否则这一生走这一趟很冤枉,生命等同不存在。我看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这句话以后,反省自己求学的过程,体悟到应该换个角度来学习才对。从那时候开始,我就改变我学习的形式。因为当时都是晚上教书,我就每天早上去爬山,然后在山上打坐、思考,一直到下午才下山上课,这样过了差不多三年,这三年我的人生有了很大的改变,就是因为这句话,渐渐地去感受自己、了解自己。虽然到现在还不够了解自己,但愿意继续走在这条路上,也希望同见同行者大家一起学习。
我相信你也愿意,但是你要真正去做,所以我建议各位,你过去学习的模式是不是需要调整一下?你是不是被学术上、专业上的东西所迷惑?当然,如果你在社会上工作,你的本职学能还是要具备,我也不是叫你不要看经典,而是说,过去没有经典基础的人,要多看经典;过去看过很多经典的人,要回归自己的心;看你的程度,再决定怎么样来修正。
【三更受法,人尽不知,便传顿教及衣钵,云:汝为第六代祖,善自护念,广度有情,流布将来,无令断绝。】〔顿教〕是直接了当,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教法。〔衣钵〕衣指袈裟,钵是应供的器皿,二者代表心法的授受、传承。〔善自护念〕好好护持自己的心念,是自利。〔广度有情〕广度有情识的众生是利他。
佛法会不会断?什么为主,什么为辅?是上课为主,还是做法会为主?释迦牟尼佛是要我们开智慧还是做法会?什么叫主流?什么叫非主流?很多人搞混了;就像有人说《禅心学苑》没有功德箱也不办法会,很奇怪!
【听吾偈曰:】
【有情来下种 因地果还生】五祖交代六祖去度众,在众生的心田下佛种是因,等到因缘成熟时就能成佛果。
【无情既无种 无性亦无生】无情识的木石无佛性(但有法性),既不能下佛种于因地,就不可能成佛果。
祖复曰:昔达磨大师初来此土,人未之信,故传此衣以为信体,代代相承;法则以心传心,皆令自悟自解。自古佛佛唯传本体,师师密付本心。衣为争端,止汝勿传;若传此衣,命如悬丝。汝须速去,恐人害汝。
【祖复曰:昔达磨大师初来此土,人未之信,故传此衣以为信体,代代相承;法则以心传心,皆令自悟自解。】心法要怎么说?现在能传的人和所传的人在哪里?你能够明白佛的本怀,祖师的本意吗?黄檗禅师云:「不得一法,名为传心;若了此心,即是无心无法。」「认得心性时,可说不思议;了了无所得,得时不说知。」如果你的心没有净下来,就没有办法悟;这种东西意在言外,非语言、文字能形容。〔皆令自悟自解〕只能自悟、自修、自证,师父引进门,修行在个人。
【自古佛佛唯传本体,师师密付本心。】自古以来,无论是过去、现在、未来,诸佛都只是传授自性本体,〔本体〕即宇宙万法的根本自性,即《法华经》所讲的开佛知见,其他都是权巧方便。刚开始学可以权巧,但是你要渐渐去明白,要切入自性本体。每个祖师都是要告诉你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你要去明白你那颗心。禅门当中比较偏重认识自己的心,但对经教表面上没有那么注重,但是《大藏经》中,禅宗留下来的文献最多,那到底要不要注重?要,解行并重,这样就不会偏差。
【衣为争端,止汝勿传;若传此衣,命如悬丝。汝须速去,恐人害汝。】自初祖达磨大师传法,即传衣钵以表信实,到了六祖时因缘起了变化,怕衣钵成为争夺的祸端,所以五祖告诫他不可再传。六祖大师是个很了不起的人,他度了四十三个人大彻大悟。名利、权势都是争端,所以你不要去创造争端,不要去引起争端,从今之后不再争端;你不知道祸端的可怕,还想去争、去求!
能曰:向甚处去?祖云:逢怀则止,遇会则藏。惠能三更领得衣钵,云:能本是南中人,素不知此山路,如何出得江口?五祖言:汝不须忧,吾自送汝。祖相送直至九江,驿边有一只船子,祖令惠能上船,五祖把橹自摇。惠能言:请和尚坐,弟子合摇橹。五祖云:合是吾渡汝。能云:迷时师度,悟了自度;度名虽一,用处不同。惠能生在边方,语音不正,蒙师付法,今已得悟,只合自性自度。祖云:如是!如是!以后佛法,由汝大行,汝去三年,吾方逝世。汝今好去,努力向南,不宜速说,佛法难起。
【能曰:向甚处去?祖云:逢怀则止,遇会则藏。惠能三更领得衣钵,云:能本是南中人,素不知此山路,如何出得江口?五祖言:汝不须忧,吾自送汝。祖相送直至九江,驿边有一只船子,祖令惠能上船,五祖把橹自摇。惠能言:请和尚坐,弟子合摇橹。五祖云:合是吾渡汝。】五祖指引六祖,到有「怀」字的地方可以停止,到有「会」字的地方可以隐遁,即广西怀集、广东四会一带。你不要以为开悟了什么都会,如果你没有学钢琴,开悟了还是不会弹钢琴。理跟事来说,开悟是理,但是事相还是要学习,只是他学得比一般人快。
【能云:迷时师度,悟了自度;度名虽一,用处不同。】这里要思考「师度、自度、度人」的不同。没有开悟之前就像个无知的小孩,需要父母的指引。你有没有思考过你到底靠不靠父母?我给你的答案是亦靠亦不靠。小时候要靠父母,长大了要让父母靠。
我们不懂就是不懂,所以我们要去请教别人。什么人可以当你的老师?只要你不会的而他会,他就可以当你的老师;纵使他某些地方比你差劲,那差劲的地方不要学嘛!不然,你要到哪里找老师呢?我们不完美却要求别人完美,完美的人会不会出现?当你的心完美时那个人就出现了。我们自己不完美看别人就不完美;我们骂别人时事实上就是在骂自己。纵使完美的人出现,比如你拜佛拜到金刚护法现身,你可能会给吓昏了。所以我们不懂就需要老师,但是你不可以依赖老师,所以要自度。
现在有很多人都信赖阿弥陀佛,但是你不明白佛的意思,他是希望你有能耐也去创造一个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发四十八大愿,他希望你也发四十八大愿。学佛就是要懂佛的本怀,他的本怀就是你也当这样学习。你们以为只要念阿弥陀佛,就可以消灾解厄、往生西方了!那你说大家不懂吗?有时候不是不懂,是不敢承担。所以我才会讲:你只有悟后才能够提起。我们不靠众生,但是你要成为众生的依靠。
【惠能生在边方,语音不正,蒙师付法,今已得悟,只合自性自度。】六祖生在偏远的地方,没有接触到佛法,在没有遇到五祖之前,知见不正确,感恩五祖传法,付与他法身慧命。祖师云:「众生自度,佛不能度。若佛能度众生,过去诸佛如微尘数,一切众生总应度尽;何故我等至今,流浪生死,不得成佛?当知众生自度,佛不能度。」所以善知识、明师只能告诉你正确的修行方法,引导你自度。
【祖云:如是!如是!以后佛法,由汝大行,汝去三年,吾方逝世。汝今好去,努力向南,不宜速说,佛法难起。】不是你懂了就要说,不要急着去传法。首先要知因缘,再来顺因缘,最后要把握因缘。有智慧的人知道因缘究竟成不成熟;就像还没有成熟的水果不要摘,强摘的水果不会甜。
有些父母亲觉得难为,因为小孩想去创业,他们是应该支援呢还是反对呢?但是你又讲不出所以然。有时候你的孩子,甚至你们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是因缘成熟。
我们今天为人家说明既不是赞成,也不是反对,而是把道理清楚地解释给他听,之后让他自己做选择。告诉他:选择了,成败你要勇敢地去承担。承担因缘,就是不该做的不要去做,有些事要顺势放弃。我们却不是,以为「人定胜天」,讲这句话的人,完全不懂得因缘。一个有智慧的人知道,水就是这样流,这个水道我一定不会去改变,否则后人也会遭殃。最后要懂得把握因缘,因缘成熟的一刹那,当下就要把握。
不是你为人家说佛法人家就会相信。请问,出家人相不相信佛法?相信?可以肯定地说吗?所有的出家人都相信佛法吗?你现在开始动摇了,真相信就会成佛。我们都知道,净空老法师的老师是李炳南居士,净空老法师出家后又回李老师身边继续学习,李老师就跟他说:「你要相信佛法。」这时候净空法师已经出家了,听到这句话愣在那边:「我就是相信佛法,我才出家啊。为什么老师这样跟我讲?」但是说实在,这个信不是那么简单的,这个叫深信。虽然我们出家,并不代表所有的人都已经下定决心好好修行。
我为什么这么讲?我是说连我们已经出家了,信都不见得能够扎这么深,又何况一般人呢?!这个信不是你嘴巴说说的信,如果你真相信,必然能够真修行,不然为什么还有很多人还俗?为什么有时候我们还是在混日子?
佛法难起是因为佛法难信,你不要以为你真的深信不疑,你要信到像一棵神木一样,根深深地扎下去。我们佛法的根呢?人家轻轻给你拔一下,你就被拔起来了,像一株小草一样。你如果能深信,一定能成佛。但是这个信不是迷信,而是正信,就是说你对佛法能够真的依教奉行,没有这样做你就是不信,你说你只是懒惰,事实上你的内在是疑惑的,所以你才不能真正进入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