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修行—进入生命的精华
 
{返回 噶玛天津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53
修行—进入生命的精华
 
文/噶玛天津仁波切
 常有弟子问说:「我自己是迷惑的,为何我还要贪求有迷惑的东西?」从他们眼神中似是而非的「迷惑」,祈求赦免;这些年来,我不知道在多少人的身上见过。
 
 迷惑,佛教中有个含摄更广的词汇:无明。透过它,我们可以试着将这个问题带出混沌不清的状态。《大方等大集经》谈到:「因不善思惟故生长无明。」从这个起点延伸,环环相扣的因缘之法婆娑起舞: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等苦;巧妙相扣成回转的轮,滚动着心灵,不尽的颠簸。就因为你不明白生命的生灭现象,却一味的贪,那个就是迷惑的根。贪着极端的乐,并且以苦为乐而深陷苦恼。
 
 只有离开极苦与极乐两端,才能找到心灵平坦的出口。
 
 让心宁静下来,不求善,不造恶,保持清晰思维,进入禅定。只有自己才能打开生命解脱之门的钥孔。上师以善巧的法门,无误地,指出那一把钥匙不在外面,亦不在里面;循着他的指示,以自己修行的经验,不舍反复思度,直至内心深处。然后放下,只有沉淀。只要静静地看它的来与去,不加分别审判。当什么都看不见时,那个便是精华,你真实看到生命的奥秘,存在与非存在。
 
 只是,人们总是错过:以失去所有为恐惧,想要牢牢抓住什么;结果却什么也没抓住,只留下无尽的烦恼在脑海中。如是错将烦恼以为是生命的精华,沉沦其中;不善思惟的无明于焉作怪,你被大脑所控制,只想拥有或抛弃,却不懂思索烦恼的因缘果,那个主宰人类的大脑究竟是什么?里面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
 
 在大手印的法教中,必先学习观察大脑作用,然后进入大脑作用中,保持清晰,只有看,而不加分别,因为其实烦恼的体性与菩提的体性并无差异。然而,虽然两者非一非异,本来存在于一切众生的思维中,但没有上师的指示,你是无法了解的。
 
 要净除迷惑的眼翳,唯有修行。一切显现的本质皆为法身,不可分割;这深远的不可思议意义,是如何的赤裸,终究你是要明白的,除了透过这层的洗净,方为修行,否则皆为迷行。但是,微妙的佛法,不在文字语言上,唯有譬喻可说。上师的指点,便是鲜活的转化,点石成金之术;文字语言外的精华,唯真实的行者亲身体验得以明白。
 
 诸位,修行需有方法,对的方法啊!而不是只是想法。

{返回 噶玛天津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作触地印解
下一篇:新春纳喜八吉祥
 上师的真实语-跨年度八关斋戒纽涅法会开示(95-12-31)
 2008纽涅观音斋戒开示摘录(三)
 现代人的宗教迷失
 朝向心中的山
 吉祥佳日赐宝瓶,说法授证师徒亲
 玛哈噶拉增慧酬忏除障法会开示
 通达完全觉悟之路—成佛五道
 秋夜对志工开示摘录
 亥母荟供法会开示摘录
 财神宝瓶祈福大法会圆满开示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第二部 11.切断不愉快关系的束缚[栏目:西藏医心术]
 依正不二 福慧双修[栏目:净慧法师]
 企业重伦理道德改善社会风气[栏目:蔡礼旭老师]
 佛在哪里(刘先和)[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佛诞日的忆念[栏目:济群法师]
 火山爆发—诚心念佛保平[栏目:宣化上人]
 甘露珠蔓·菩提道次第禅修手册 29.般若度[栏目:甘露珠蔓·菩提道次第禅修手册]
 大学生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中部136经 业分别大经[栏目:南传经典·汉译四部·中部]
 第四十九 梵天请经[栏目:第一篇 根本五十经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