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忆念净土 视师如佛
 
{返回 噶玛天津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11
忆念净土 视师如佛
 
时间:2009年4月10日
地点:台北祖菩道场
 
趋向完美的生命
 
  对华人来讲,观世音与阿弥陀佛就像父母一样。早上诵观世音普门品,向观世音祈求赐与慈悲喜舍,让我存活的一日可以踏实地,心不离菩提心,如同观音一样寻声救苦,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日暮时课诵《佛说阿弥陀佛经》,忆念阿弥陀佛、向阿弥陀佛祈祷。早上对一天的开始充满着希望,所以用慈悲来活在当下。晚上就寝,不晓得无常何时会降临,所以向阿弥陀佛祈求:当我面对无常之时,祈求阿弥陀佛放光前来接引。
 
  这是很棒的一种思维。如果我们心中有阿弥陀佛,就不再恐惧无常出现;如果我们呼吸有观世音,所作的任何事都是慈悲。这样生命就能逐渐趋向完美,这也是我们修行的目标。
 
 
极乐净土快速成就
 
  阿弥陀佛对娑婆世界众生来说非常重要,原因是:要受生到净土,至少要清净烦恼障,这对欲界众生是有困难的。唯有阿弥陀佛的宏愿,得以摄受救度尚未清净的众生。换言之,唯有阿弥陀佛净土可以带业往生。
 
  称为「极乐」是说在阿弥陀佛净土不需要经由四生,所有都是莲花化生,同时那里没有老病死的问题。所以对人来讲,这是一个极乐的地方。想要快速成就、究竟成佛,就要到极乐净土。
 
 
根本最胜法
 
  伟大的学者噶玛洽美,将佛陀谈到阿弥陀佛的经典:《阿弥陀佛经》、《净土庄严经》、《悲华经》、《虹光鼓音经》等,萃取其中精华而编撰《清净极乐净土祈祷经》。
 
  《清净极乐净土祈祷经》是一部非常根本、最为殊胜的法门,噶玛洽美说:「日常一心祈祷之,手虽酸痛笔不停,日思饶益更广大,若有愿读当流布,无有利益胜此文,亦无更加深奥义,是我根本最胜法,切莫闲置勤修持,此文源自契经处,未经读传可诵之。」就是说,没有其他比这部经文更大的利益,也没有更加深广的奥义,大家应该勤加修持。这部经文源自显宗的契经,没有经过读传,一样可以念诵。
 
  《莲花花鬘》是《清净极乐净土祈祷文》的注释本。「莲花花鬘」首先说明撰文的动机,尔后略说受生净土的四种原因。
 
  噶玛洽美仁波切撰写《莲花花鬘》的动机:为让一切有情众生,都能获得究竟觉悟的境界,一时得以受生西方极乐净土。为什么讲「一时」而不是「究竟」?因为西方极乐净土是学堂,那里不是究竟成就的所在。在阿弥陀佛净土,没有人世间的障碍,不会受到老病死的束缚,是最容易成佛的地方。在阿弥陀佛净土成佛之后,可以发愿再受生到其他净土,所以说阿弥陀佛净土是学堂。
 
 
受生净土的四因
 
  第一种因:忆念阿弥陀佛净土的境界。要先了解阿弥陀佛净土的境界,而且时时刻刻不能忘记。
 
  第二种因:积聚广大的资粮。就像我们搭车要买车票一样,必须要有足够的金钱,少一块钱车票不会卖给你。积聚福德智慧两种资粮的方法有许多,其中以「七支供养」最为得力、直接。在听闻佛法或修任何本尊仪轨之前,都要先献七支供养文的原因就在这里。
 
  七支供养:顶礼、供养、忏悔、随喜、请转*轮、请不入涅槃、回向。顶礼、忏悔、随喜都是供养,特别是向上师忏悔,是一种无上的供养。
 
  第三种因:发菩提心。
 
  第四种因:为受生极乐净土回向与祈祷。不断地向上师本尊空行、向阿弥陀佛祷告、祈求及回向。
 
  能俱足这四种因,才能顺利地受生阿弥陀佛净土。不是听闻一句阿弥陀佛名号就可以保证受生极乐净土。
 
 
厌离轮回断贪执
 
  对轮回的痛苦生起厌离心,断除对轮回的贪执,才能顺利发愿往生极乐净土。我们要想清楚轮回的痛苦:即使这一生很幸福,最后幸福将被死神抢夺,因为终究还是要面对老病死。对每一位老病死的人来说,幸福就是一种毒药,会让你更舍不得。应当对轮回的痛苦,有这样的感受而生起厌离心。
 
 
愿诸佛菩萨常住心中
 
  透过思惟,才能有愿行。岁月催人老,应为自己的生命负责。要思惟自己此生为人,不能改变过去,必须掌握现在。每一个人都必须面对老病死的痛苦、无奈与恐惧,能够从自己内心深处有感而发、有所体会而发的愿,将不会是嘴巴说说而已。
 
  此愿就是愿自己在临终之前能亲见诸佛菩萨。一般人在弥留的时候,会念着一些过往亲友、父母的名字,这表示他的心显现中阴的现象,在中阴境之中。
 
  鲜少有人会在弥留时看到佛、菩萨,因为在你健康时,佛菩萨是在那个深山,而你最亲近、所喜爱的,不是那个深山上的菩萨。你会抱着你的小孩亲吻,但你从来不会以喜悦的心抱着菩萨亲吻。可是你会跪在菩萨前痛哭,要求菩萨解决你的痛苦。所以弥留时,所显现出来的,就是你很快乐抱着你儿子亲吻的境。情欲的纠葛,便在此时产生作用,轮回的根源就在这里。
 
  如果你在弥留时能忆起上师、忆起诸佛菩萨,那你弥留讲出来的就不是过往亲人的名字,而是诸佛的名号、真言。
 
  我要提醒诸位的是:让佛进入自己的内心,而且常住心中。无论遇到什么事,所想到的不是我的小孩、不是我的先生、太太,想到的是「佛」。
 
 
观想阿弥陀佛净土
 
  阿弥陀佛的净土在日落处略上方,是西北方,通常会说是西方。距离我们超越三千大千世界,大概就是一个银河星系之外。人的眼睛没有办法看得见,唯有依清净的心,才能与阿弥陀佛来相应。所以究竟来说,阿弥陀佛的净土是在清净者的心中。但对欲界众生讲这句话太过于矫情。
 
  无量劫前,阿弥陀佛曾为奇木却国王,他在宝藏佛前初发菩提心,受菩萨戒,领受极乐净土法门。在积聚无量资粮后,阿弥陀佛许下誓愿:如果祈祷受生极乐净土的众生,能真正受生净土,我才愿意成佛。如果有人祈祷往生极乐净土,不能往生者,我誓不愿成佛。最终圆满资粮、达成愿求,成就阿弥陀佛果位。因为阿弥陀佛的誓愿,让凡是虔诚祈祷受生极乐净土者,就能承佛威力而圆满。
 
  我们凡夫的肉眼不能看见极乐净土,但根据我们所听闻的,所观想的力量,它能清楚的显现在我们心中。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一件事。
 
 
忆念净土心不涣散
 
  当我们在读诵极乐净土祈祷经时,心不可以涣散。最好的譬喻是这样:如果十分钟以后你会死亡,那你现在要做什么准备?当然是跟阿弥陀佛祈求。要用这样子的专注力,因为剩下十分钟而已,我再不求已经来不及了,以「最后十分钟」的专注力来向阿弥陀佛祈求,阿弥陀佛一定可以进入到你的内心之中。
 
  当我们还是挂念世俗事物时,在往生临终之前,会造成许多障碍。临命终时,你会看到幻象历历在前,因此内心涣散,不容易集中、专注、一心忆念阿弥陀佛,因此再度堕入轮回之中。
 
  总之,当我们在读诵极乐净土祈祷经时,应该要观想自己就是受生在净土之中。当我们在读经时,周遭就是西方净土,阿弥陀佛就在你的对面。自己就坐在莲花上,莲花盛开,…以如是的信心跟热诚来读诵阿弥陀佛经,这是积聚第一因,忆念净土最好的方式。
 
 
视师如佛是「莫古」
 
  对三主尊阿弥陀佛、观音菩萨、金刚手菩萨以及眷属等,能专一、虔诚、具足信心,而这个信心不是相信,而是「莫古」。
 
  「莫古」是来自内心深处一种已经超越相信与不相信的信心。我问过我的上师什么是「莫古」?我的上师告诉我说:「你相信你的上师是佛,这个就叫做莫古。」
 
  什么是佛?在未成佛之前,你无法尽知。我们都是从唐卡、图片、佛像得到印象,但不了解佛的功德,如何知道什么是佛?我们只能从佛所说、从经文、从佛的传记来了解与揣摩,而这样子的了解揣摩,又是根据个人的所知、偏好。所以说每个人都各自拥有心中的佛,这是极危险的。唯一可以去除这种危险,就只有读经典,从经典的描述、上师的口述,慢慢地累积对佛的印象。但千万不要过度的神格化,把佛当做是那个佛像。那个佛像只代表佛,那个佛像不是佛。
 
 
学佛最大的障碍
 
  我们把佛想象成很高贵、完美无缺。以这样的思维来看待佛,那佛应该是不会吃饭、上厕所的,会上厕所就不完美了。那么人间到哪里去找一个佛?
 
  许多人因为认知有偏差,他心中的佛是那么的完美、慈悲、有智慧,当他去看上师时,上师会打喷嚏、吐痰、吃饭、拉肚子…,所以要视师如佛是不可能,因为跟心中所想象的佛差了十万八千里。
 
  我们在学佛过程最大的障碍就在这里,今天我把它指出来。因为错误的认知,导致邪思邪念盘据在你的心中,然后用你的邪知邪念看待上师。往往上师的一个微笑会让你相信他就是佛,可是上师对你的辱骂,你会把他视为魔鬼。这样我们学佛要去跟谁学啊?这些观念没有厘清之前,要视师如佛、要生起莫古、相信上师就是佛,那是很困难的。
 
  这一点你们好好地想一想,想通了,真正的「莫古」─信心,才有办法建立。多看看祖师的传记,然后不要用自己的分别去看待他人。「莫古」到现在还没有适合的形容词直接来翻译。「孺慕决信」是我们最后没有办法,找不到更恰当的形容词来传译「莫古」,所以最后就用「孺慕决信」来做为定稿。 「孺慕决信」大家要特别把它做记号,「孺慕决信」就是「莫古」。

{返回 噶玛天津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舍离幻相 殊胜解脱
下一篇:密勒日巴
 珍贵的二资粮心要
 此生最大的喜乐与财富
 玛哈噶拉一永日法会开示
 朝向心中的山
 密勒日巴
 蜕变的密续,改变人类
 学修晚课─玛哈噶拉
 2007禅修精进营开示 四法印之「因果业报」
 息灾火供暨佛塔放光点灯法会开示
 千手观音与帕莫比丘尼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缅怀妙湛大和尚(邱林华)[栏目:妙湛老和尚纪念文集]
 为什么说单凭显教无法最终成佛?[栏目: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阿含解脱道次第 原书教材 序文[栏目:空海(惟传)法师]
 体光老和尚开示录 前言[栏目:体光法师]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 (5)[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抱病致哀[栏目:我的人间佛教性格]
 行立坐卧[栏目:无常的真理·迷悟之间]
 透过佛教看管理(王武钢)[栏目:佛教与管理]
 人生最大的一件事[栏目:其它]
 妙法莲华经讲记 卷一[栏目:智谕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