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看出希望来
郑石岩
第六章 觉·有情的爱
推开心中的柴扉,
呀——的一声,
悠然四望,
看尽人间风情万种。
走在红尘有爱的路上,
嗨——的相迎呼唤;
嫣然相邀,
多情,
共渡大乘慈航,
循来时路,
归谒净土爹娘。
情感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性,有了它,我们才有喜、怒、哀、乐的情绪变化;有了它,我们才有情爱、慈悲、温柔的感情。情感包含情绪和感情,两者相互作用,不断影响我们的思想、态度、抉择、价值判断和生活品味。在日常生活中,受情感影响的成分,远比智能来得多。你想想,人们是用理性来表达彼此的关怀,或用纯真的情感来表示彼此的互爱?对子女的爱,无论是温柔或责骂,是源自理智抑是情感?家庭的和谐或争吵,是由理智引起的抑或情感挑起的?社会的冷暖,是情感的作用抑或知性思考的作用?当然,理智与情感是分不开的,但是心理学的研究已告诉我们,情感对我们日常行为,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甚至连思想都要受到情感的干扰。因此,情感正是生活希望的素材。
情感很像水,它可以波涛汹涌,或化作滚滚洪流,使人心情激越而不平静,丧失理性而陷于狂乱。它也可以像一泓秋水,波平如镜,清澄无比,现出人性温柔的一面。情感的状况,决定个人的行为特质,情感得不到健全的成长,压力得不到化解,则精神生活必然受到严重破坏。
因此,禅家非常重视情感的净化和陶冶。《六祖坛经》把不平衡或不健康的情感,解释为容易被环境或刺激所牵动的状态,并称这种不健全的状态叫做凡夫的此岸。另一方面,把平静稳健,不被情境激越的情感状态,称为佛(醒觉)的彼岸。故云:“著境生灭起,如水有波浪,即名为此岸;离境无生灭,如水常流通,即名为彼岸,故号波罗密。”这也就是说,人唯有对自己的情感有所觉醒,能自我控制,不被外界牵著鼻子走时,智慧才可能开展,人生才有希望。
中国的大乘佛法,就是要人成就菩萨行,透过这段人生的历练,才能真正的成佛,所以又叫做一乘大教。那么什么是菩萨呢?它对于人生有什么意义呢?菩萨的本义就是醒觉的情感,也就是说,真正的菩萨行是经上所谓的:
“觉·有情。”
这短短的三个字,却道尽了人文心理学的精义——菩萨是一位清醒而有情感的人,它表现了感情与理智的统整,更表现出健全人格的本质。它就是人性的光辉,是人性的完美表徵。
在佛教的教义中,对情感是很重视的。因为它是一切悲愿的来源;是人类喜悦幸福的关键,也是纯真天性的表露。不过,佛家所谓的情感是纯真净化的天性,而非罗欲占有的情染。他们在纯真之情中流露著慈、悲、喜、舍,表现出情同手足的互爱。不只对人类如此,对一切有情众生也怀著慈悲之心。人类若能纯真无伪的互爱,就能感到亲密,故称为“相摄”。而慈、悲、喜、舍正是达到那亲密互爱的四个法门,所以称为四摄事。
纯真觉醒的情感,使人性需求得到适当的满足。因为它把人与人的距离拉近,而有了彼此都是亲眷属的感觉。它的温暖,更绽放著彼此相互关怀、信赖和安全的希望,这是人类所能看到最令人鼓舞的情感。《维摩诘经》上说:
“不离大慈,
不舍大悲。”
这不正是意谓著人类情感的最高极至吗?佛教是讲情感的,在学佛的过程中,如果不将情感加以调理运用,就不能称为学佛者了。
生活离不开感情和情绪。禁锢感情和压抑情绪是导致不快乐,不能发挥潜能的主要原因。感情带来了友爱,情绪使生活多采多姿。我们不必担心感情丰富,倒反要担优感情变得冷漠。感情只要是清醒的,必然能带给我们欢喜、温暖和光明的希望。它是最庄严的人性,套用心理学弗洛姆的话说,它就是爱,是生命所以不断成长,精神生活所以丰沛的根源。
弗洛姆把爱界定为给予,而不是占有;是一种能力,而不是道德的戒条;是能引发对方产生爱的能力之艺术,而不是没有回应的刻板行为。弗洛姆所阐扬的爱就是“觉·有情”的爱了,它是充满生命力的感情,是真正的慈悲。
现在,我要透过“觉·有情”的观念来探讨现代人的情爱、伦理的爱、友爱和国家爱。我深信,每个人都要在这几个方面看出希望,否则,就会发生情感的困扰。在生活适应上出问题,在精神生活上有了矛盾或彷徨。
一、情爱的柔美
人是在情爱中诞生,也在情爱中成长,最后成熟提升为一个“觉·有情”统整人格~~一种可称之为菩萨心智的精神状态。人生而有情,所以必然会发展为情爱。父母对子女的有情,发展为亲昵和温柔的父母之爱。朋友之间,由于相处之谊而产生友爱。对国家社会,也会因为受到它的照顾而有著国家之爱。
就心理分析学的观点来看,人类情爱的最初形式是感官的快乐。幼儿在接受温暖的保护,柔美的逗趣时,会产生快感,快感的来源是父母,便对父母产生了爱,而自己对快感、温饱和逗趣的需求,也就表现了情爱的回应。这是人类情爱的原始形式。
由于个人的成长,简单的情爱,逐渐分化,许多原始感官的情爱逐渐升华,成为人文的情爱和友爱,发展为相互关怀和照顾。但是基本性质仍然是彼此抚爱,以得到相互的温暖。最后,更进一步发展为给予,一种利他的布施,而成为能放光的主动者,能主动关爱别人,帮助别人,形成真正的慈悲心,这就是菩萨的“觉·有情”。
情爱是随著心智成长发展而来的,它透过不断的成长与升华,而成为高级精神生活表现。因此,情爱如果停留在幼年阶段,他的情爱就显出占有、争宠、追求快感的特质;而自私、不安、逃避责任就是他的潜在而不可告人的动机。在低级的情爱下,所建立的夫妻情爱,必然是争执多于照顾,要求多于给予。在彼此相互苛求中,每天都觉得冷漠不安。怨偶们互相指责的基本语言是“我不是不关爱他,而是他不爱我,现在我已绝望!”这种情爱就走入死胡同里,是没有希望的情爱。
恋爱也是一样,如果一对恋人的相爱,只建立在原始情爱的层面,而寻找一时的快感和新奇。他们只能维持一段时间,而不能建立不渝的情爱。相互需索,或一时互补的快感是很原始的;它虽是爱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现代许多青年男女,缺乏这方面的认识,而把初级的快感之爱视为终身伴侣的依凭,没有进一步培养相互尊重,彼此关怀,诚恳负责和知心了解的能力。他们所建立的家庭,便缺乏浓厚的情爱。这正是现代离婚率节节上升的原因。
我不反对浪漫的爱情,但是爱情不可以只停留在浪漫的阶段。爱情的发展,起先是异性的相互爱恋,表现出亲昵、拥抱和快感。这对于一位青年初恋者,像喝了美酒一样醺醺然。几乎大部分的人都以为那就是恋爱,那就是爱的全部。在心花怒放下,唱起情歌,写起情诗,共舞在青春的美梦里。这是多么浪漫,多么甜蜜,多么痴迷呀!同时,在这醉醺的情爱中,更虚幻地编织著许多美丽的憧憬,有时几近神话和“迷思”。
就在那忽而痴忽而癫的恋爱中,有些人渐渐把这份情爱提升到一个“觉·有情”的互爱上。他们相互鼓励,相互慰勉,彼此宽容,发展成一种有能力的爱。这使他们决心建立家庭,这个家庭也必然是充满活力、互爱和幸福。但是,也有一些人,他们一直没有从原始的爱中解脱出来,升华出来,当新奇快感的情爱过去,他们开始觉得乏味,而冷漠与彼此的相互苛求,正好形成一个感情破裂的漩涡,这就是分手和破裂的肇因。
夫妻的情爱不一定建立在良好的经济基础上,而要建立在感情的培养上。夫妻的情爱本身就是一种精神生活的成长过程,从浪漫的恋爱,到彼此互爱和关怀。它是个人的成熟,也是彼此感情的成熟。当彼此能建立“觉·有情”的互爱时,必能同甘共苦,终身相伴,所建立的家庭也必然幸福温暖,爱情也就永远不渝。这是家庭幸福和情爱的光明希望。
离婚是现代社会的严重问题。对于离婚者而言,一开始总是有一方痛责对方爱情不专,罪无可逭,或嫌弃他粗俗没有教养,或者自私不体谅自己,或与公婆起了摩擦等等。事情一开始可能是为了点小争执,小误会,渐渐扩大到大吵大闹和赌气,以致精神生活纷扰困苦。这时,总会突发奇想,认为“痛苦相处还不如干脆分离”。在现代人所谓开放与自由的怂恿下,努力改善或宽容对方的积极思想于焉消褪,而离婚的念头渐渐深入意识,原本情爱就不坚固的夫妻,就走向仳离之路。在他们争吵之中,一再用离婚来相互要胁,最后,婚姻生活终究在绝望中结束。
离婚是否真的比不离婚好呢?肤浅的看法是长痛不如短痛,离婚之后将可以获得自由。但事实恰好相反,大部分的离婚者,仍然处于痛苦之中。因为他们把自己从现有的家中连根拔起,分配财产,彼此有如路人。而子女们从天真无邪的稚情,转变为彼此争宠、诉苦或发泄的代罪羔羊。他们再看看自己,身心和精神都受到创伤,不免产生孤单和沮丧的心情。不过,他们总是用“我现在很好,很自由”的谎言来掩饰自己。曾经有一位离婚的人告诉我,他所遇到的离婚朋友中,大部分都不快乐,特别是那一层不为人所了解而萦绕在心中的孤单和寂寞。
我认为每一个人生来都会有缺点,只是程度大小的差别而已,而每一个人,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学习和适应,都免不了错误。因此,所谓恩爱夫妻应该是指能相互宽容,不苛求对方的恬淡态度。我深信,夫妻的感情是在单纯和恬淡中最为浓郁。要彼此不起争执心,便可以无事清闲,惬意怡情。唐朝临济禅师说:
“求心歇处即无事。”
如果夫妻两人,不相互挑剔责难,从忍让中看出无事,这正是孕育亲昵感情的契机。
夫妻的幸福和希望,不是建立在激情之爱,不是依靠著聪明才智和发达的事业,而是建立在有机会去培养情爱,这就是婚姻关系的禅机。热情会冷却,热烈的性爱会消极,种种无常的考验有如波涛一般,拍击著婚姻之船,只有厮守下去,才能稳住你的家,才能扬帆远航。这就是家庭和谐和人生幸福的希望。
现代人有一种想法,以为离婚并不算什么,有时还把它当做是一种“现代化”的观念来传播。过去,我们的社会文化规范把离婚视为一种生活的失败,当然,这显得过于严苛,对不幸离婚者的自尊造成打击。但是,当人们对婚姻产生轻率的态度时,就是不幸的兆头。因为这种观念纵容外遇和婚外情,轻忽彼此呵护自尊的态度。而狂妄的想法和动机,将渐渐腐蚀感情的根基。民国初年禅宗大师虚云老和尚说:
“狂心当下息。”
婚姻是生活中贵重的一环,要以老实互爱,长相厮守的态度,去培养它,滋长它,这样才能享受到夫妻香郁的感情。婚姻要从长远的角度去看它,要以耐心的态度去怀柔它,接纳它,终究你会发现,随著年龄的增长,越看出它的强韧和温暖。请注意,美满婚姻的希望是你开拓出来的,你起码要注意以下几个美满婚姻的线索:
·在感情上要相互支持照顾,寻找共同的兴趣,滋养彼此的信赖感,并留给对方一些自主的空间。
·要相互了解彼此的个性、价值观念和需要;婚姻是双方的事,独断独行往往破坏彼此的感情,相互尊重是亲密的开始。
·有任何争执或误会一定要立刻消除,不要彼此拖延,增加误会;赌气或相互指责,推卸责任,可能是最吃力不讨好的解决方式,而谅解、宽容和道歉是最简易的途径。
·两个人都需具有积极乐观的态度;消极的念头和语言,造成暮气;乐观的鼓励,必然带来活力和好景。
情爱影响著家庭,支配著子女的心智成长。如果把夫妻的情爱称作家庭幸福的守护神,是一点也不为过的。但是,这守护神要在“觉·有情”之中,才会造访你的家里。
二、伦理之情
人类的情感,透过伦理的铣炼,家庭里就形成了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也许你会觉得这些事情是过时的伦理规范。事实不然,如果一个人不能发展出实践伦理的能力,便是精神生活有了麻烦,他的心智成长也不够健全。一个失去伦理道德能力的人,往往是逃避责任,心神不安;他们的自我控制差,犯罪、酗酒、吸毒、破坏与暴力等通常都是失去伦理能力的结果。
人的情感若不能提升到人文的层面时,行为往往带著野性的特质。我们的社会,由于价值观念的偏颇,家庭和学校教育,对年轻一代缺乏适当的伦理教育,所以社会治安变坏,人与人之间变得冷漠疏离。这种现象是社会性精神生活的危机。
伦理教育可能是最受现代人误解的一环。一般人认为伦理无非是一种约束的规范,是外来的强制性约定。这是一种错误,也是导致伦理教育失败的原因。事实上,伦理是情感的表现,是设身处地为别人想一想的能力。孔子说: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这是一种情感,也是一种情爱。人若具有同情心和同理心,则一切伦理能力也就具备了。因此,家庭的父母之爱是培养子女具有伦理之爱的起点,学校的气氛和师生相处的情感,是点亮伦理之灯的火种,好的社会风气便是滋长伦理风范的环境。
人所以能负责任,行公义,力行大乘菩萨行,是由于他具有“觉醒的有情”。当一个人能关爱别人时,就能克尽职责,服务人群,所谓仁、义、礼、智,无一不是源自于情性的素质。这世界,若没有觉醒的情感,才真的没有希望哪。
我刚刚说过父母之爱的重要,它对子女不只是一种典范,更重要的是一种滋润和孕育。没有一位得到父母清醒厚爱的人,不具有丰富伦理能力。一个缺乏父母之爱的人,如果不在师长朋友的情谊中取得补救,也就很难发展出完整而有能力的伦理爱。
穷困或颠沛流离的生活,不致影响个人情感的成长,只要得到爱,得到支持和温暖,困难会变成道德的素材,苦难反而成为道德的养料。反之,如果得不到爱,富裕的生活,则恰似为虎作伥。
友爱是道德伦理的另一重要力量,它表现于朋友、同侪和袍泽之间。它可以温暖一个心灰意冷的失意者,可以绥靖气急败坏的怒汉。友爱能化解落寞,激励豪气,砥砺心志。《妙法莲华经》上说:
“慈眼视众生,
福聚海无量。”
友爱本身就是一种福报,它表现著人性之美,流露著自己德性的伟大,是福德与功德融会而成的人性至德。所以禅者以慈悲为法门,它是人类所能看到的光明的希望之门。
慈悲或友爱,时时可以在自己性灵世界中开花结果。只稍稍留意,给别人一点赞美,就会现出友爱的馨香;只要能给别人一点尊重,留给他一点尊严,友爱之花即刻绽放。我曾经读过一篇包勃·格林(Bob Greene)的文章,他说有一位十五岁的男孩,因为得了白血病而住院,医生告诉他往后的三年,必须接受长期的化学治疗。这男孩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优郁和绝望。他的姨妈为了讨他欢心,所以打电话向花店订了一盆花,还特别叮嘱花店,一定要美一点的鲜花。是要送给年仅十五岁,罹患白血病的男孩。很快的,花店的伙计把花送到了。在花篮里除了姨妈的卡片外,另外还有一张卡片,是写给男孩的。上面写著:“道格拉斯:接听订花电话的是我,我在花店工作。我七岁时得过白血病,现在已经二十二岁了。祝你幸运,我衷心关怀你。萝拉敬上。”道格拉斯接到这张卡片,喜形于色,受到很大的鼓舞,这张卡片给男孩克服疾病的意志。
我深信人类生存的法则是友爱,而不是敌视;是合作而不是争夺;是相互肯定,而不是彼此责难。我听说有一位年纪六十左右的大学教授,到驾驶训练班学开车,教他开车的教练看他动作迟缓,竟然骂他“你笨手笨脚开什么车!”我觉得这位教练先生很缺乏友爱。这种缺乏友爱的生活态度的意识,会像病毒一样破坏他的幸福和事业。在我的眼里,一位六十来岁的老人想学开车,应该赞美他的学习动机,给他鼓励和悉心的指导才对。
一个社会有无希望和潜能,端赖它是否有友爱。石桥轮胎的社长石桥正三郎,在他的《随想集》中说,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京桥石桥轮胎厂的废墟,有十几户难民,在那儿建起屋棚。律师的建议是,如果不及时处理,将来可能成为难题。但是,石桥正三郎的夫人却以友爱之心,处理这宗难题。她到废墟去探望这些难民,告诉他们说:“各位都是遭难的可怜人,希望你们在此好好地赚钱,及寻找迁居地方,等我们要兴建大厦时,再请你们搬走。”另外又送了慰问品给他们。她的友爱和慈悲感动了难民。到了兴建大厦时,大家都没有异议,抱著感激的心情迁出。
我们在彼此关怀中表现了伦理,在互相尊重和鼓励中建立伦理,而它的关键总离不开醒觉的情感。
三、国家社会的爱
人类是群居的,也正因为群居所以有著经验的分享,彼此情感交往,从而产生了共同的经验,它就是文化。人类所以能不断增长智慧,是因为文化。文化是集体的意识,它来自过去的历史、现在的经验和下一刻(亦即未来)的前瞻。这些意识活动的流泻,像一条大河一样,河里的每一条鱼都离不开它。于是家庭、宗族、社群和国家成为每一个人缔结的一连串对象。它表现出深厚的情感,而个人与其情感关系,决定了心智状态,甚至决定其心理健康和道德表现。
心理分析学告诉我们,自爱的人必也爱家、爱社会、爱国家;对社会冷漠、仇视或采取暴力敌意的人,心理必然失衡。因此,心智正常的人,必然会爱护他的家邦。你不妨仔细观察,那些因某些因素,而不得不向外移居或逃避的人,他们的语言和态度,似乎正表现著不安与矛盾。一个不能去爱自己国家的人,他的心中永远有著彷徨与困惑;而且,只要他活著,总是对祖国存有怀念,甚至采取行动,遇有机会,还想回去为祖国效劳。
佛陀晚年,遭遇国家被邻国吞灭的惨运。他为了爱护国家,曾在敌军行进路上的一棵枯树下坐禅。在阵前督军的邻国国王,果然不敢贸然经过佛陀面前。他下马请问佛陀,为何坐在枯树下?佛陀告诉他说:
“王啊!国家亲族的祖荫是很凉的。”
敌国的国王听了,很受感动,便退兵回去。这样退兵三次。第四次进兵时,佛陀明白再也劝阻不住了,所以没有去坐禅。
佛教徒在每天早晚课里,要以虔诚之心,诵回向偈云“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四重恩就是国恩、父母恩、佛恩(含师恩)和众生恩。〈佛门朝暮鸣钟偈〉中说:
“上祝国家兴隆强富,
下资全民人寿年丰。”
每个人都有爱国的心理需要,国家是个人思想和情感的母土,不爱国就等于自我否定。基本上,一个不爱国的人等于背弃自己;他的行为和他的心理需要正好背道而驰。这种状况,使他的内在心灵世界,有著严重的矛盾。这种矛盾的心境显露著自己精神的堕落,是堕入三涂苦的原因之一。什么是三涂苦呢?饿鬼是指精神生活的空虚与匮乏;畜生是指无知和刀光血影之苦;地狱是指失去精神生活的希望,堕入不安和苦闷的心理情境。
国家是精神生活的母土(mother land)它像母亲一样,你不可能换一个母亲,即使你移民,某做别国的公民,你还是脱离不了生育你的母土。因为你的心中有她的文化,有她的情感,你对她的情感,一刻也摆脱不了。这是一个国家所以具有强大凝聚力的原因。
爱国的倾向有两种,一种是积极的献身,以自己的力量积极为国家社会服务。他们关心自己的国家,维护它繁荣,在各行各业中努力,也形成了一种政治理念,维系并推动她的进步与壮大,而自己也跟著得到福佑。
另一种人的爱国是消极的,他们批评国家的制度,时而汉息,时而激怒的指责,揭开不合理的制度,抨击不文明的做法。他们声嘶力竭地喊著,唯恐这母土的慈航走错一步。他们就像啄木鸟一样,虽然没有积极施肥给这棵庇荫天下苍生的大树,但却不断的为她除虫子,她让她长得更高更壮。
以积极的心态去建设奉献国家,我们称他叫爱国者;以消极的态度去批评导正国家,我们称它为优国者。两者表达方式不同,但都建立在“觉而有情”之上,都属于爱国,都在生活中展露希望。反之,无论爱国者或优国者,若不能以“觉而有情”去爱护自己的母土,那么灾难也就不远,绝望就会像捕兽机一样,正等著你的母土踏入它的陷穽。
醒觉而有情的爱,是有能力的爱。它是带著理性的热情,不是只有热爱的狂飚,不是只有理性的冷漠。在个人与国家之间,只有在“觉而有情”中,才看出真正的希望。
政治的抗争,免不了权术应用的激情,但是别忘了,如果它不是奠定在醒觉的基础上。激情会像水库决堤一样,化为汹涌的洪水,刹时芸芸众生,同遭凌虐,全民艰辛的努力,毁于一旦,果报之重,不可不慎了。因此,有理性的抗争是国家与社会进步的的力量,“觉而有情”的政治权术,是政治家能看出希望的禅机。
最后,我要指出,我们的社会似乎正被一种冷漠与疏离所笼罩著。人与人之间存著强烈的防卫性和隔阂。大部分的人,心存不安,深恐别人会伤害自己,而把自己的情感藏在心窝里;失去助人的豪情、布施的壮志和情感的优美。今年的春天,我参加某佛寺的浴佛法会,在法会后的园游活动中,我背著一包我的著作,想分送给大家结缘。我手拿著书,四处分送,大部分的人以冷漠的表情看看我,一声不响的调头走开。当天,除了几位法师和极少数的信众,接受我的赠书,报以微笑之外,我所看到的表情是漠然的一眼,一语不发转身而去。我的诚意和礼貌,并不能换来彼此的信任。我们自喻是一个人情味很浓的民族,但是,曾几何时,演变成这般冰冷的气氛。
国家社会的凝聚力不是知识,不是理性,而是情感。当情感渐渐被疏离的惧怕与不安腐蚀时,维持系民族文化的血脉便开始僵化,那时危机就四伏了。我们的教育强调德、智、体、群、美五育均衡发展,现在,我们正是加入情育的时候了。我深信,没有情育的教育是一种没有生机的教育,没有“觉而有情”的社会,就是没有希望的社会。
四、宗教的情操
宗教是人类性灵生活的表现,它是精神生活的一环,也是人性需求的一部分。佛教的信仰,除了确立正信,避免迷信之外,更要从情性中信入,在情性中悟出。中国禅的第二代祖师慧可,是在“我心不安”中信入,却在达摩要他“把心拿出来,我替你安”中悟出。第四代祖道信却在“愿和尚慈悲,教我解脱成佛的法门”时信入,而在三祖僧璨开示以“谁把你捆绑了!”中悟出。可见,宗教的活动,离不开情性。禅宗尚且要从情性信入悟出,至于净土宗就更明显了。净土宗的念佛法门,可以说是一种情感的信赖、净化和提升。净土五经中之《大佛顶首楞严经念佛圆通章》阐明念佛法门说,“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所以,每一位佛门弟子,都以该念佛法门所说:
“若众生心忆佛念佛,
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一种情性的系念,是宗教信仰入门的唯一途径。学佛者必须念佛如佛在,才会感通,而后,再从觉醒和净化自己的情感中证悟,所以说:
“以念佛心,
入无生忍。”
当心系念著佛,便开始跟法界十方诸佛有了感应,继而如法修行,透过信、愿、行三方面,把自己的烦恼化为菩提,把混浊纷乱的情感,化为纯真的情感。以念佛的真情,融摄转识成智和荡相遗执二门,实现大乘博爱的菩萨人生,便能与佛相忆感应,时时刻刻得到佛的护佑,得到佛的启发。到了临命终时,更得往生极乐净土法界。故经上又说:
“今于此界(这世界),
摄念佛人,
归于净土。”
人的一生,在生命的终极关怀情感上,必须有个出路,有了高级宗教信仰,就能孕育清醒的感情,并与十方诸佛相感应。在你失意时,你得到安慰和鼓励。在不安时,得到护佑。在你困厄时,得到新希望。
生活上陷于绝望是情感的问题,而不是理智的问题。当人们缺乏醒觉的情感时,顿觉人生缺乏希望,没有意义,彷徨而不安稳,这才是造成绝望的真正原因。我在《快乐如何追求》书中〈禅与快乐生活〉一章曾讨论道:
“绝望是生活之中最不快乐的事。人如果对自己的一生看不出希望,就振作不起来,心灵上就会痛苦不堪。反之,如果对自己的有限生命,看出新的希望来,就能活络愉快起来。有一次,我去探望罹患绝症的病人,他非常颓丧。他的脸上满是优郁和消沉的无奈。显然他面临著绝望,而且正被绝望折磨著。我知道他曾经拜过佛,闻过佛法,于是我对他说:
‘先生!你看不出希望来吗?’
他那灰暗凝滞的眼神,无助的望著我说,‘病不会好,还有什么希望可言?我得的是绝症,你知道吗?’他细长的叹了一口气,然后,病房归于寂静。稍停,我握著他的手说:
‘我知道你得的是癌症,可能不久就要离开人间。这是事实。不过,你真的看不出新的希望吗?过去,你在生活上,一定也有过失败与困局,你是怎么处理它的?你是老想著失败,任从失败蹂躏你?抑或看出新希望,再起炉灶,转改为胜呢?不久你就要离开人间了,难道你看不出来下一步的希望是什么?’这时,我从口袋里拿出一串佛珠。塞进他的手里,让他紧紧的握著,并念《佛说阿弥陀经》的一段经文说: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他听完这段经文,凝神望著我,紧紧握住我的手,并点头示意。他的眼睛噙著泪水,却又泛出希望之光。从此,他每天念佛,生活在平静而又憧憬著佛国的新希望里。他从严重的不快乐中解脱出来,看到了极乐国土的诞生。”
宗教的信仰,如果用理智去分析,必然导致迷罔与困顿,因为宗教的情操解体了。人不是只有生活在理智里头,更重要的是情感。事实上,理智的产生,远在情感之后。它是从情感中分离出来的,如果你不把理智引回到情感,让两者得以统整,就注定过疏离的生活。而高级宗教,正是提供给你一个“觉而有情”的信仰,它孕育著一个浑厚的信心,不断的悟出光明,看出希望,福慧增长。
思想的心不是信仰的虔诚之心,也不是纯真的心,智能更不是生命之道,离开情感才违背了道。所以唐朝的南泉禅师说:
“心不是佛,
智不是道。”
在不用心思,不取智辩之下,以单纯的信仰,让自己在醒觉的情感中实现生活,看出生命的希望,这就是佛法的本质。在觉而有情中,人类真正流露著情爱之美,伦理之情,国家之爱和宗教的最高情操。而宗教的情操,正是我们生命的光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