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楞严八十分义 人道因相分第六十七
 
{返回 乘一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92

人道因相分第六十七

因果总相

复次,阿难!从是畜生,酬偿先债,若彼酬者,分越所酬,此等众生,还复为人,返征其剩。如彼有力兼有福德,则于人中,不舍人身,酬还彼力。若无福者,还为畜生,偿彼余直。阿难!当知,若用钱物,或役其力,偿足自停。如于中间,杀彼身命,或食其肉,如是乃至经微尘劫,相食相诛,犹如转轮,互为高下,无有休息,除奢摩他,及佛出世,不可停寝。

【分义】此三恶道报尽而幸得人身。畜生酬还原先旧债,假若酬还过分,那么此等畜生就会转生人道,索回其酬还过分的财物及形命。若被索取的债主是有道德福力者,则于人中即可偿还原先过越多收的部分,如果债主无福力,就要转生畜道来偿还前世过分多取的债务。是故当知,若用对方的财物或役使对方的劳力,当偿清债务时,自应停止。如果在还债期间,更杀食对方身命为过,这样便生生世世,互相杀吞还命,经微尘劫,轮转相食相诛,永无休息。除自禅定力及遇佛忏悔外,决无停寝之日。

因果别相

一贪习顽类

汝今应知,彼枭伦者,酬足复形,生人道中,参合顽类。

【分义】贪物怪鬼,转做枭类畜生酬还足了旧债,脱离横生后,生在人道中,但顽恶余习未尽,故参合于愚恶冥顽之类。为人怪僻刚强,顽固执著,难以善化,以因地多贪而性愚痴故。所谓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同类相投,同住同行。

二淫习愚类

彼咎征者,酬足复形,生人道中,参合愚类。

【分义】愚类者,咎征畜类转生在人中,犹有贪淫余习,身体奇形,性情乖戾,幸灾乐祸之辈。

三诈习庸类

彼狐伦者,酬足复形,生人道中,参合庸类。

【分义】庸类者,狐类转生人中,欺媚余习未尽,是故媚世求荣,庸碌一生。

四怨习狠类

彼毒伦者,酬足复形,生人道中,参合狠类。

【分义】狠类者,蛊毒畜类转生人中,参合于凶狠类中,刚暴野蛮,杀人放火,无恶不作,毫无仁慈之心。

五嗔习微类

彼蛔伦者,酬足复形,生人道中,参合微类。

【分义】微类者,蛔伦复生人中,参合于卑微下贱类中,如倒街卧巷婢仆伎女等。

六慢习柔类

彼食伦者,酬足复形,生人道中,参合柔类。

【分义】柔类者,供人食畜类转生人中,参合于柔弱无能之类,受人欺压,软弱无能,难以自立。

七诳习劳类

彼服伦者,酬足复形,生人道中,参合劳类。

【分义】劳类者,由服伦畜类,尝清宿债,转生人道,故多参加于劳役苦工类中,劳碌终生,不得安息。

八见习文类

彼应伦者,酬足复形,生人道中,参于文类。

【分义】文类者,由应禽畜类转生人中,参合文思人类,贪著邪见,自作聪明,小有文才,流入文思之人。

九枉习明类

彼休征者,酬足复形,生人道中,参合明类。

【分义】明类者,由休征畜类转生人中,参合明辨类中,世智辨聪之流。

十讼习达类

彼诸循伦,酬足复形,生人道中,参于达类。

【分义】达类者,由循类转生人道中,能通达人情,明白世故,多参合于通情达理之类。

人道总结

阿难!是等皆以宿债毕酬,复形人道,皆无始来,业计颠倒,相生相杀。不遇如来,不闻正法,于尘劳中,法尔轮转。此辈名为可怜愍者。

【分义】如是十类,皆从酬完宿债,暂得人身。都是从无始以来,颠倒妄造恶业,妄计征偿,为讨债相生,为索命相杀,业计尘劳,不知解脱。如果不遇佛出世,不闻正法,必然永远流转于生死轮回中。我等今日,既得人身,复闻正法,若不深心信受,依教修行,一失人身,长在三途,经微尘劫,受诸苦恼,诚为可怜悯者。


{返回 乘一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楞严八十分义 仙道因相分第六十八
下一篇:楞严八十分义 畜趣因相分第六十六
 楞严八十分义 真菩提路分第五十九
 楞严八十分义 色阴因相分第七十三
 楞严八十分义 根性真常分第四十五
 楞严八十分义 见性超情分第二十三
 楞严八十分义 性相不二分第三十七
 冬禅
 楞严八十分义 三种渐次分第五十八
 楞严八十分义 地狱因相分第六十四
 楞严八十分义 请菩提道分第二
 楞严八十分义 顿悟顿证分第三十九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如何修七支供[栏目:供佛]
 休争闲气[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漫说《杂阿含》(卷十七)~R 第486经~489经(一法经)[栏目:界定法师]
 四圣谛与因果法则[栏目:雪歌仁波切]
 万物皆在说法 All the Myriad Things Are Speaking the harm..[栏目:宣化老和尚开示 Venerable Master Hsuan Hua's Talks]
 突破修道上的唯物 般若与慈悲[栏目:创巴仁波切]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五七四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六集]
 和合[栏目:禅林衲子心]
 滋长菩提心——四无量心 3 但愿众生得离苦 大悲之心[栏目:妙宝菩提心·嘎玛仁波切]
 344.问曰:若初发心回向时无菩提心者,何所回向?[栏目:大智度论·四百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