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2007禅修精进营开示 四法印之「死亡与无常」
 
{返回 噶玛天津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42
四法印之「死亡与无常」
 
  第二法印是「死亡与无常」。诸位应当审慎的思惟,凡是有出生,必然就有死亡,可是什么时候死,没有人可以确定。生,大概只有两种:自然生产、剖腹生产,但是死的原因太多了,连吃一粒粽子也会噎死。
 
  凡是人,或是在地球上显现生命现象的,必然有死亡。也许我们的眼睛所看到的,都是别人的死亡,从来没有因为亲友的死亡,而难过的思惟到自己就是下一个。我们总是这样子想:「下一个不会轮到我,我没有这么倒楣,我还年轻。」大家要了解,棺木装的是死人,不是老人,明天出去被车子撞死了,谁会知道?能把握的只有当下、现在,如果我们连现在都没有办法把握了,那么计划明天、明年、甚至更久之后的事,就毫无意义。
 
  达摩祖师说:「生下的隔天,就要面对死亡。」但我觉得入胎就要面对死亡,搞不好怀孕三个月就被打掉了,有些生出来马上就死了,所以大家要谨慎啊!我一再劝诫诸位,不要只是为了三餐而浪费了生命,不要把珍贵的生命用于世俗无意义的事业,趁现在还有一口气在,能修,就要把握当下,这是刻不容缓的。
 
  我们就像屠夫的囊中之物一样,随时待宰,没有人可以说谁会先死。密勒日巴说:「五百童男、五百童女聚集在一起,未曾有一人预期他会死。」但是死亡发生了,如闪电一般,瞬间即至,所以没有人确定死亡何时发生。
 
  有菩萨说:「今天因为我不死,所以生起了执着」。人们为了家计,努力工作、结交朋友、制造人际关系,缔造了许多愿景,也创造了许多财富,突然无常来临之时,彼时心生后悔,未曾修习佛法。猝死者心里多后悔啊!如是的现象,必然会发生在你我的身上。如果我们事先做好准备,了解死亡的真相,那么无论何时无常来临,我们一点也不需要惊慌,这不是很好吗?
 
  我们就像风中的蜡烛,何时一阵风会把我们吹灭,没有人可以知道。人寿百岁,却犹如水泡,剎那即灭。龙树菩萨致亲友书中说到:「人的寿命多灾多难,就像风吹水泡一样,瞬间即灭。」能够明天早上起床,是极为稀有的。如果能这样思惟:「我今天晚上睡觉,明天是不是能够起来,没有人知道。但是明天早上一起床,我要很高兴的迎接晨曦、朝阳,充满着活力喜悦,好好的修持佛法。」这不是很好吗?
 
  没有一个地方可以让我们生而不死,无论天上人间,无有不死者,但世人却不以死亡为忧。所见到的死亡若与自己有关,就心酸一下下,难过一下下,等会儿肚子饿了,还是照吃照喝。如果死亡是跟自己没有关系的,怕沾到秽气,就合掌念阿弥陀佛,那是害怕带给自己灾厄,所以叫阿弥陀佛帮我挡一下,而不是真的念一句佛号跟他结个善缘。
 
  世人何其聪明,但却很愚笨,也很愚昧。山河大地发生土石流,沧海变为桑田,这么坚固的山、偌大的海,都有可能毁灭,何况羸弱之躯的我们,如何不死?你们想过自己会死吗?我想你们从来不去想,会觉得每天想死亡,那多无意义、多消极,如果我明天会死,就尽情的去享受了。
 
  曾经有人来请教我:「算命的告诉我活不过二十九岁(他现在二十六岁),父母亲留给我这么多的财产,我还有三年可以花,我要三年把它花完,可是我姊姊说不行,她叫我来问你,三年后我是不是真的会死?」我说:「你三年之后会不会死?没有人知道,但假设你三年后不死,现在把钱通通花完了,那时候你要怎么办?变乞丐、流浪汉?」他说:「真的吗?」我说:「不相信,试试看啊!」
 
  总之,有太多太多不确定的因素,导致我们死亡,即使是医学发达的今天,仍然不可能没有死。所以我们应当从自己的脚底,细细的观察到头顶,到底有哪个地方是坚固不坏的?如果你找不到,那你要确信人是很脆弱的。
 
  大家想想,即使佛已经证得不坏的身语意金刚身,最后还是要入灭。有人问佛:「你不是已经证得不坏的金刚身吗?为何还要入灭?」佛说:「是啊!我是证得不坏的金刚身,但如果我不示现入灭的话,后世的人会认为我所传的法是邪法。你想想啊,我如果活了五百岁,那五百年之后的人会怎么看我呢?其他人都死了,只有我没死,大家会相信我吗?」所以佛即使证得金刚不坏身,还是示现归灭,更何况如我等凡夫之身。所以思及死亡,不会让自己变得怠惰,反而令自己更加积极,因为不知何时会死,所以我们要把握现在,尽量的做、尽量的修。

{返回 噶玛天津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2007禅修精进营开示 四法印之「因果业报」
下一篇:2007禅修精进营开示 四法印之「人身难得」
 永平年皈依大典及四加行教授开示
 学修晚课─玛哈噶拉
 如何快乐工作与生活
 菩萨十三戒愿
 四共加行与金刚萨埵教授
 请益前的开示
 上师的本质
 积聚资粮 祈祷净土
 三昧耶与金刚乘十四根本戒
 2007禅修精进营开示 禅定的正见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损毁的架子[栏目:戒嗔的白粥馆]
 相应61经 未受教导经[栏目:相应部 13.现观相应]
 问11 是否有些人是不适宜参加学习此禅修法的?[栏目:宣隆内观禅修法问答]
 自由过度受其害[栏目:宣化上人]
 八、皈依的修习 一、如何修习皈依[栏目:皈依修学手册]
 相应9经 论议堂经[栏目:相应部 44.无记相应]
 教演天台,行修净土――简述近现代天台宗大师倓虚对念佛净土法门的张扬[栏目:吕有祥教授]
 普贤行愿品(30~39)[栏目:傅味琴居士]
 我们对外人很慈悲,但是对家人却不行。为什么会这样呢?怎么才能改变?[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浅释[栏目:宣化上人]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