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平常心是道
 
{返回 禅林衲子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022

平常心是道
文/见闵法师

  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总要面对种种境界,遇到逆境便避之唯恐不及,遇到顺境则趋之若骛,然而逆境现前不得不面对,顺境过去了追也追不回,于是时常患得患失,苦恼不已。如何面对现实生活,使内心不生烦恼呢?古德云:“只为众生,从无始劫来瞥起一念,从此奔流,迄至今日。所以佛出世来,令灭意根,绝诸分别,一念相应,便超正觉,岂用教他多知多解,扰乱身心。所以菩提光明不得发现,汝今但能绝得见闻觉知,于物境上莫生分别,随时着衣吃饭,平常心是道,此法甚难。”苦与不苦存乎一心,但看我们用什么知见观念来面对。

  有些人只接受顺境,逃避所有逆境,往往弄得遍体鳞伤,最后变得愤世嫉俗,看什么都不顺眼,始终烦恼不断。有些人选择忍气吞声面对一切,虽不致伤痕累累,却存着迫于无奈的心态过日子,导致闷闷不乐。有些人对现实的生活没有什么渴望,苦也好,乐也好,心当中没有太大的感受,认为这样就是“自在”,就是所谓的“知足常乐”。这种安于现状的人,比起前两种人,自然是少了很多烦恼,但人生不免懵懵懂懂、消极度日,这也不是古德所谓的“平常心”。

  举例来说,安于现状的人对于所吃的东西,不管好不好吃,吃它一肚子就是,心在哪儿都不知道;然而对一个体达“平常心”的人来讲,那就不同了,对所吃的东西不但知道好吃或不好吃,且对好的不生贪着,坏的也不生烦恼,心里始终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谓“平常心是道”,当中有定还有慧,不只面对境界时心要如如不动,还要清楚明白,也就是“念念分明”;不但在做事时念念分明,从早到晚不管吃饭、穿衣、走路,时时刻刻都要念念分明。所以古德又云:“莫谓无心便是道,无心犹隔一重关。”

  马祖大师说:“何谓平常心?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圣。”始终保持觉性存在,了达诸法缘起性空,因识达故,于诸境上心不染,随缘消旧业,随愿行佛道,即所谓“宴坐水月道场,大作梦中佛事。”故经云:“非凡夫行,非圣贤行,是菩萨行。”这念心当中有定力,不为境界所动,又有智慧,知事知理,于一切境界中知所进退、定慧等持,才是真平常心,才能达到真正的大自在,真正地离苦得安乐。


{返回 禅林衲子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会善知识得个入处
下一篇:化敌为友 冤亲平等
 报师长恩
 摆脱小心眼
 细水长流真精进
 拔草
 当仁不让
 苦海
 有罪当忏悔 忏悔则安乐
 关心
 一张写不完的考卷
 以病苦为师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幸福的起点 二、缺乏信仰的综合症[栏目:宗性法师]
 修念佛法门,为了临终不被鬼神障碍,每天念地藏名号,每日念千声,念满一千日,请问可以吗?是否杂修?[栏目:临终助念问答·净空法师]
 佛经善书送于恭敬者[栏目:普陀遗珍·印光大师开示精编]
 坐说立行[栏目:无常的真理·迷悟之间]
 长安佛教宗派义理研究——解析慈恩宗对外道的批破(高扬扬)[栏目:唯识学研究]
 相应37经 太阳经第一[栏目:相应部 56.谛相应]
 心魔——陷入情网[栏目:宽见法师·心灵答疑解惑]
 不倒翁[栏目:成功的理念·迷悟之间 ]
 寿命无常之 四 祖师公案[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精进佛七开示(一) 放下万缘 一心念佛[栏目:学诚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