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道场如家,弟子有热情
 
{返回 噶玛天津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96
道场如家,弟子有热情
 
日期:96年3月2日
地点:台北祖菩道场
 
  应宏明师兄和铸中师兄的祈求, 上师驻锡台北之初,对祖菩道场的干部有一番鼓励的讲话,恭录如后。
 
好坏并非绝对
  我们就像一家人一样,现在是干部会谈,不需要太拘束。既然要做一家人,就要有家人的感觉。
 
  我们每一个人的身心都必须要获得最大的满足,无论在生理上、感情上、精神上、心灵上,都必须不断努力,想办法获得自己所需要的滋养。当然每个人因为自己过去的业,以及此生的习惯、所受的教育、家庭养成等许许多多的影响,而被教育成必须遵守人类各地区所形成的游戏规则。
 
  虽然我们的身心需要最大的满足,也按照个人的不同需求而追求,但因为个人兴趣不同,同样一件事情,每个人的看法、理解都不一样,所以无法比较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但我们却经常用自己的观点来看待外在世界的一切,用自己的好恶妄下断言。
 
  事实上,好坏没有绝对,接受就是好,不接受就是坏。好坏本身是无法定义的!为什么?因为我们的心也无法定义。
 
心的力量
  有时候一首歌、一段音乐会让我们全身的细胞活络起来,但也常常因为他人不经意的一句话,让我们全身的细胞遭到天打雷劈,完全提不起劲。这是为什么?事实上除了言语的力量以外,那完全是自己心的力量。所以心会让我们比较,会让我们感觉有所谓的好与坏。
 
认识「我」
  如此一来,当我们还没办法完全控制自己的心,以及认识自己的心之前,我们就必须遵守所谓善恶的游戏规则,学习行善止恶,必须了解「我」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我们经常说:「我很痛苦,我很难过,我的心受伤了,我这一切都是为了谁?」有人说是为了小孩,如果此话属实,那么应该是为全天下的小孩,而不是只为自己的小孩而已。为什么独独特别照顾自己的小孩呢?其实你所照顾的不仅是小孩,而是「我」-对「我」的那份执着。因为这是「我的小孩」,而不是我在照顾「小孩」。是「我」在照顾「我的小孩」。
 
  很多问题都是因为不了解「我」究竟为何,但我们却又十分宠爱自己。当然,这份宠爱也包括自己虐待自己,喜欢跟自己过不去、给自己找麻烦。
 
学习放下
  「放下」这两个字,要放下的是什么?就是「我」而已。如果能够知道「我执」所带来的大部分是痛苦,学会放下对「我」的执着,那么生活将会有所改变,生命也会因此而更加丰富。
 
  说总是比较容易,要做的时候,因为习惯,不经意之间常常又把习气流露出来。当我们告诉别人:「你要知道一切是无我,不可以这么我执。」在说的同时,我们自己的我执已经生起了,却不自知。
 
凝聚成一家
  也因此需要有家的维系,乃至于国家的产生,那就是在大家都能接受的范围内,团结在一起、凝聚在一起,开创出属于生命的火花,否则每个人生、老、病、死,一生充满痛苦。当然也有快乐,但是快乐之后所要付出的代价,往往超过快乐太多太多。人们乐此不疲,却又无法接受接受自己老了的事实,也无法接受亲人死亡的事实。
 
  当你担忧亲人老去、乃至于死亡,其实你的担忧里头也包含着自己的那一部份,但我们经常没有发觉。为什么我们害怕死亡?因为我们也会死亡。如果我们不会死,那就无须怕死。因为害怕,所以很自然的逃避,不愿意去面对、接受。
 
  其实死亡是可以学习的。当无常来临之际、生离死别显现的时候,家的功能就像是蜗牛的壳一样,可以保护脆弱的身体。家庭的功用在这个时候是最重要的。
 
  当我们都相信、也愿意接受「我就是这个家的一份子」,此时这个家必须以如父的上师为最高依皈。不过,听父亲的话不代表孩子不能有意见,但要做到舍弃个人的偏见与执着。一个家是否能兴盛,道场的佛行事业是否能伟大传世,完全有赖家中的每一份子,每个人的认知与态度是很重要的。
 
修行之苦胜世间
  我常想,世人的生活真的很辛苦,穷其一生就是为了家、为了孩子,一生的岁月就为了挣那几个钱而消磨殆尽。很多人却以为这种苦是必须的,而苦的代价到最后只是留下正负数字而已(不是留下负债,就是留下财产)。此生为人的价值真的就在这里吗?所受的苦,代价就是这样子吗?
 
  同样是受苦,出家、出世间所受的苦的代价,更胜于世俗人所受的苦。出家,不会今天剃度,明天就得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是不可能的。修行也很苦,而且修行是一条不归路,要更谨慎的不放逸、不堕落,要克制欲望。
 
  苦修不是穿破衣、吃粗食,修行最大的苦在于跟自己的欲望拔河,心甘情愿的拒绝欲望的诱惑,不找理由给欲望一条出路,反而是把所有的出路堵死,这会疯掉。
 
  当身心想要获得最大满足的时候,这个最大满足是从外获得,可是却填不满,但人还是拼命向外寻求。修行刚好反其道而行,把里面的东西不断向外抛弃。
 
修行路上的临界点
  所有真正修行的人,几乎都会面临发疯的临界点,为什么会这样子?因为他活在世俗之中,眼睛所见、耳朵所听、双手所及全是世间法,但心中告诉自己:这些是诱惑,必须拒绝!
 
  事实上,站在人性的观点,佛所教的修行方法是违背人性,极为残忍。可是这种残忍是一种大悲,这种非人性是一种超越。
 
  修行的过程中无法养尊处优,所以说很苦。但这种苦有其代价。一旦面临那个即将窒息的临界点,如果你守戒清净、对上师具足信心,在那个临界点会产生很大的变化,任何言语无法形容那一刻。
 
  就像是登山者已经登到最巅峰,再上去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攀爬,接着是往山下。那一刻如果信心不具足、不坚固、不持续的话,会非常容易怀疑佛法的真实性。如果彼时心是坚固的,完全领受来自上师的加持,那就是生命的蜕变!有形容词说这是「开悟」。
 
  开悟有很多种,我认为,这一刻是如实的感受到本来的自己,体会前所未有的真实,这是一个完美的境界,而这个境界被称之为「成佛」。
 
  由于大家对佛的认知尚未成熟,因此对成佛充满着向往,向往之中,就像是雨天过后的山岚,云起犹如仙境。向往本身就是一种迷惑。当你心中存着「我要成佛」,有此向往的时候,就永远成不了佛。正确的认知非常重要。
 
是家还是驿站?
  今天大家为何而来?为什么要成为干部?为什么愿意牺牲自己的时间来服务众人、协助上师弘法利生,成为上师的手、脚、眼睛?大家想过为什么吗?这很重要,关系到我们的工作态度。
 
  如果大家的认知是正确的:因为我们这个团体就像一个家,我是这个家的一份子,我当然要为这个家来尽力,一切是那么的自然,那么我们的道场将会愈来愈兴盛。如果你今天只是为了仁波切而来,或是因为个人需要而来,心中没有家的感觉,那么这里就像是驿站一样,你永远都是过客,而我就像旅店的东家。你来了我招呼你,留下银子,天亮了你就走,我提供了你们要的东西-佛法。
 
  如果这里真的是大家共同的家,那么应该每天都有强烈想回家的感觉。即使是叛逆期的青少年,在外面玩累了,也会想要回家睡觉。想想你们有吗?不论年龄,我觉得你们都正值叛逆期,根本不想回家,回来好像只是给这个老爸看一下:「哦,我回来了。」想想吧!我们彼此用了好多好多的心思,把道场当成是家去投入。
 
佛法岂能贩卖?
  我一直不愿意当贩卖佛法的工具、诈骗者。有时候我在想,是不是可以把我自己包装起来,成为贩卖机?上面标示:四加行口传、金刚萨埵灌顶、四臂观音共修……你们来了,想要什么,只要几块钱投进去,叮咚,要的东西就跑出来了,拿起来喝一下:「嗯,我得到了四加行的口传了。」也许有一天真的会这样子,那是很讽刺的、错误的,必然是因为人寻找快速,而佛法的持有者不断迎合信众使然。
 
  所说的理由是方便,方便是可以的,但在方便之上,那个神圣性不容打折;在方便之下,本质不容许被染污。方便只是一种方法,是一种善巧,但请不要让好不容易一手建立起来的道场沦为贩卖佛教文物的店铺。
 
理性与感性
  过去我花了很长的时间来教导大家学习正确的佛教知识,因此建立了正知正见,然而有个区块是我刻意想要模糊的,那就是用感情来陪衬正知正见。毕竟,没有感情的培养,正知正见就像是法院一样,不是判刑就是释放,太冷酷了。也因为自己不愿意去碰触感情这一块,所以我发现多年来我的弟子也感染了我的想法,你们彼此之间的互动太过神圣,太过理性了,缺乏感性的一面。
 
  其实感性、理性是要均衡的,就像是禅修,也有一个「后得定」。我们不可能24小时坐在那里禅定,总要下座去吃饭、上厕所、聊聊天。但在吃饭、上厕所、聊天的过程中,心不能够涣散,不散漫这个就称为后得定。
 
  一样的,当我为大家建立正确的知见,这是非常理性的,我要大家不可以迷信,任何神迹都要视为自然现象。我们心中彼此都很了解,其实那是一种神通、奇迹,可是我们就是刻意去忽略它。为什么?因为我担心大家掉入感情的漩涡,太过于感性,太过于相信神迹,而掩盖过理智。
 
  可是一个团体、一个道场的兴盛,其实也需要很感性的一群人的投入。这一点,我想过去的不及,但愿今后不会超过。虽然我们要少油少盐,但是没有油盐的菜,真的好难吃。(最近医学报导说,根据验证,睡前喝一杯红酒可以多活四年。但我想,我们不需要为了多活四年而破了酒戒,多运动、多排汗就可以啦!)
 
  一样的,我们也不需要为了增进金刚昆仲的友谊而过度感性,我觉得这个也不必要,要适度、适当。
 
  只有在感性之下,创造力才不会被封固。人要很感性,要敢幻想,在上师的指导下原则不变,但是方法应该充满着创造力,而不是什么小小的事情都要上师来决定,这真是矫枉过正。只要整体的感受存在,那就可以了。
 
心灵粮食的补给站
  祖菩道场是我们心灵粮食的补给站,而且不仅是我们可以获得,更要让家人、朋友,乃至于想要学习藏传佛教的信众,也都能够获得。尤其是在这充满不安氛围的时代中,每个人的心灵都空虚饥渴,因此心灵粮食是很重要的。
 
  在座诸位所扮演的,就是提供心灵粮食的补给士,这是大家的愿望。我们共同来精进,努力圆满,所以要想:「我是这个大家族的一份子,有责任让道场愈来愈兴盛。」人人都要不吝啬地帮助、接引需要帮助的每位来者。
 
上师的期许
  台湾的宗教信仰是自由的,所以产生了许多自由的火花,新兴宗教每天都有。希望大家能坚固自己的信仰,不轻易被影响、撼动,同时也要能够接引有心想要修行的人。
 
  我发现有些想要修行的人很疯狂,三天几夜在帐蓬里打坐。我心想,这么好的地方要你们来打坐,你们都不来,在餐风露宿的地方人却那么多,怎么差这么多?是不是你们太幸福了?有时看到这一点,我心里会难过。
 
  他们的凝聚力是怎么形成的?我观察的结果是他们过于感性了,他们彼此的互动是很绵密的。我们是太理性,互动上很冰冷,会让一个新进的人感到恐惧。一个动作错了,马上有人在后面做狮子吼,来一次就吓到了,这个缺点要改进。
 
  我们过于故步自封,应当把热情、感性的一面跟所有需要的人分享,这是我在2007永平年对大家的期许,也是嘱咐——把我们的热情表现出来。特别是这个月我长驻台北,大家可要好好利用这个月亲近上师。
 
法讯事宜
  我们的法讯应该要规格化。法讯本身是通知时间、地点、法会内容、功德项目,最重要的就是这些。如果花一个月、二个月去想一句话,那样太浪费时间了,应该要规格化,而且让接到的人还没打开,就知道这是祖普道场的法讯,这一点很重要,如此就不会耗费大家很多时间去构思。
 
学习任事
  组长的工作就是总和、协调、主导,平常要把工作分配出去。我比较希望大家都有机会当组长,这是一种学习,也是一种奉献。应当学习如何奉献,这包含着协调性、积极性、敏锐。要记得,前人的智慧是很可贵的,不要轻易否定别人的东西,不然会累死自己,而且很不成熟。以前的经验要懂得拿来运用。
 
  我发现我们的金刚昆仲很可爱,在上师面前很谦卑,但是在金刚昆仲面前很自信,认为自己才是最好的,别人用过的东西就把它打个X。我觉得那是很笨的,应该要懂得把前人的东西吸收起来,珍惜利用。这是很环保的,而且你又不需花太多时间,就可以在既有的基础上做出有个人特点的东西。要记住,不要那么轻易否定别人的做法。
 
历练
  曾经有人当着我的面,批评我说:「你们噶居寺都是杂牌军,毫无组织,一直在做重复的工作。」其实这个我了解。为什么我让大家一直在做重复的工作?所谓重复的工作,就是这场法会我找某人担任什么,下一场法会我又找另外一人。照道理应该要延续,可是为什么我这么做?
 
  将近5、6年来,我一直做同样的事,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训练。我让所有人全都历练一次,有机会去担任、去负责。等大家都历练过了,我们再来看谁做得比较象样,而且他也愿意付出。但这样有个坏处,损兵折将的耗损率太高了。
 
勇于服务
  今年我希望弘法队能再增加。过去有人说:「我因为个人的关系,不想当。」应当踊跃跳出来接受服务别人的角色,这是一种尝试,从中可以获得许多,也可以了解人间冷暖,特别是被拒绝的那种内心挣扎。
 
  现在当我被拒绝时,心中也会阵阵涟漪,过去可能是波涛汹涌,现在则是阵阵涟漪。应该如如不动吗?对我来说有一点困难。如如不动的话,跟木头有什么两样?人是有感情的,只是在很快的时间内将它平复。
 
  当队长的人,应该有自己的计划,这个礼拜、这个月准备跟谁联系?一个称职的队长是应该事先向我预告的,告诉我这个礼拜准备联络那些人?因为你可能跟他们不熟。联络完后,如实的把联络情况做回报、建档,这是非常好的训练方式。
 
上师的勉励
  一位新加入的人可能会觉得台北真棒,因为已经有架构出来了。唯一缺乏的是热情。如果这股热情再培养出来,我觉得那就很完美了,我会很放心。以相同的模式,将来要办法会活动都可以了,因为模式已经建立了。
 
(沐恩弟子噶玛上琴誊稿,噶玛愿堂打字,噶玛愿堂、噶玛戒素芬整理)
 
后记:弟子的感言
  许多师兄发心来道场作义工,用意是让更多人领受佛法的助益,协助 上师的佛行事业。从 上师的开示中,大家清楚的了解到,道场如果没有大家庭般的凝聚力,那是很可惜的。
 
  我们应当依循 上师所教导的正知正见,并且把热情展现出来,真诚地对待进入道场的每一个人,这样能令众生欢喜,道场也将能够愈来愈兴盛,同时也是对 上师和诸佛的真正供养。
 
  在这个清凉的夜晚,如父的  上师在祖菩道场给了大家珍贵、深遂而真摰的开示,让我深深觉得身为噶居家族的一员,何其幸运!此生能紧紧跟随  上师来学习,正是珍惜宝贵人生最好的方法。虽然世事无常,谁也不知道自己究竟能够为这个家族付出多少,但是秉持着  上师所教导的正知正见,热情地投入,或许才不致于辜负这段「少年」时光吧!(张盛堂)
 

{返回 噶玛天津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请益前的开示
下一篇:台北祖菩道场「上师亲近夜」活动报导
 度母夜的开示 二 志工的定义与行谊
 授证大典开示
 朝山开示
 三坛度亡法会大功德
 生命的皈依
 神圣佛法需老实修行(亥母荟供开示)
 度母夜的开示 一 二十一度母礼赞
 台北祖菩道场「上师亲近夜」活动报导
 玛哈噶拉增慧酬忏除障法会开示
 丁亥年清明报恩渡亡施食法会开示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休怪风波[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掌中解脱 第五天 加行法之二(第四、五加行)[栏目:掌中解脱]
 心在冷暖间[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03-076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3年]
 大乘大义章 14 第十八章次问住寿义并答[栏目:大乘大义章·白话文]
 第十一册 佛光学 第三课 传统与现代融和[栏目:佛光教科书 第十一册]
 密宗灌顶论 序 (张澄基)[栏目:密乘之门·灌顶开示选]
 佛教的生命科学观是什么?[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出家僧尼的生产和持戒问题[栏目:明真法师]
 “玄有玄无”的语言之境——略谈禅宗的语言艺术特色和精神(黄诚)[栏目:禅宗文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