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二〇一〇年行脚乞食体会报告(释亲幢 沙弥)
 
{返回 大悲寺妙祥僧团·心得体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25
二〇一〇年行脚乞食体会报告

◎释亲幢 沙弥

顶礼十方常住三宝!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上妙下祥恩师!

顶礼上亲下藏阿阇黎

顶礼大众师父!

各位善知识,阿弥陀佛!下面由亲幢沙弥为大家作行脚乞食体会报告。

首先感谢恩师慈悲,常住慈悲,让亲幢参加了今年的头陀行。十五天的行脚中遇见许多人物事件,行脚后通过写报告对当时的经过做一个总结。而在回忆中通过对事件的分析,产生许多感受与新的认识,也发现了自己当时错误的想法及不足之处,从而可以及时修正自己的知见。这是行脚后写报告的作用。如同师父说的:“行脚乞食生活所产生的思惟,会在以后精进修行中产生正见、觉悟、正思维及助缘的作用。”

 

第一章抵制错误的习惯

凌晨三点多,大客车在原平市郊停下,僧众下车背包列队。天色黑黑的,夜幕还没有散去,走在路上四周静悄悄的,只有路上的车灯为伴,头陀行新的一天开始了。与第一年相比,少了不少的好奇心,更多了几分平静。身体略向前倾,两手下垂,垂目诵咒,以经行姿势开始今年的行脚。虽然周围没人看,但时刻提醒自己保持威仪是很重要的。出家人与世不同的气质需要威仪来彰显,对众生的摄受离不开威仪的作用。

庄严的威仪被称为无言的身教,可以在无形中令众生生信。师父在行脚前的开示中,也强调了行脚在外要时刻注意威仪,因为此时你的形象并不是代表你一个人,而是代表了僧团、代表佛教。所以我们要时刻注重威仪、统一行动,听安排,不能自作主张。一个具足威仪的出家人可以令有缘的人生起信心,从而走向解脱。

舍利弗就是因看见马胜比丘庄严的威仪后,对他产生了恭敬之心,从而向他请教知道了佛法,在听完缘起偈后证得了法眼净。虽然我们还不能具足马胜比丘那样的威仪,但只要努力去做,也会令人生起信心的。反之,一个威仪松散的出家人,可能会令人失去信心。虽然一个人不好并不能代表全部,但人们长久养成的习惯性会认为一个就代表了整体,从而对僧人失去信心,进而对佛法也失去了信心。

乞食碰到一些人骂我们是骗子、假和尚,就是有些人假借佛教僧人的形象化缘敛财,全然不顾出家人的威仪戒律,使本来高超俗表的僧相蒙上一层阴影,在世人心中形成了不好的印象,产生错误的知见,而失去解脱的机会。所以在行脚中时刻注意保持威仪是很重要的。

从影响自身的角度来说,养成一个时刻注重威仪的习惯,会令我们时刻提起正念,对于减少妄想有很大的帮助。因为内心的活动会在外在的行为中体现出来,而外面的行为又会影响内心的思想,所以保持威仪也就保持了正念的相续。

通过两年的行脚,发现了走路时、乞食时眼根放逸、妄想纷飞的时候,正是威仪散乱、正念丧失的时候。用师父的话说就是:“内里的是心,外面的也是心,内外是一致的。”所以时刻保持威仪是很重要的。师父说一名真正的出家人,首要一条要严持戒律,戒律是成就僧人高超俗表、为世福田的根本,在佛法中戒律与威仪是分不开的。戒律是威仪之体,威仪是戒律之用。因此注重外在的威仪,也会对保持正念、守持清净的戒律起到助缘作用。所以时刻注意保持威仪是很重要的。

新的一天要有一个好的开头,之后的行程中才会有好的结果。就从注重威仪开始吧!所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还记得第一年是踩着满地的牛粪开始行走的。第一年嘛,很兴奋,感觉前方的一切都很新鲜,所以踩到牛粪上也不在乎。当初的情景至今还记忆犹新,再说经行中也不允许分别,所以也没太在意。不过受好奇心的驱使,十五天的行走中,眼睛放逸,《经行》中的要求没做到多少,刚有点进入状态就回来了。第二年比第一年熟练了许多,行脚除了身体上的适应,更重要的是心性的训练。参加了两次行脚,使我对行脚中的时间安排已胸有成竹,不会再有第一年的茫然。走路、休息、乞食、走路、休息,重复而单调的运行着行脚的程序。

过程是重复而单调的,不断变化的还是内心的感受。虽然已经适应了行脚的节奏,但好奇心理需要慢慢地消磨,或许这也是我这个年龄的人共有的特点吧!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好奇,充满了对未知事物的新鲜感,总想弄个明白。对事物的好奇与探索在世间或许是好的,可以增加人的上进心,对于未知事物的求知,丰富我们的知识。在佛法中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可以引发对法的渴求,引导我们积极探索产生修行的动力,继而开发我们的智慧。所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有时兴趣也会产生误导的作用,造成不良的后果。拿行脚来说,至少对世间红尘的好奇是不对的。本是为了修行,却因好奇成了旅游,就违背了行脚的意义。

所以师父要求我们在行走中不可以乱看,要回收六根,以保持修行的正念。

参加过两次的行脚,自我感觉好奇心在减少,但长久以来养成的惯性并不是一两次就能扳回来的,需要时间。师父说“行脚十年八年不为功夫”。让我们要发长远心,不怕时间长,就怕不去做。这如同一列疾驰的火车,要想让它在进站时停下来,必须在几公里远就开始减速,不给油、轻轻踩刹车,让它靠惯性滑进车站,才能在到站时停下来。

《经行》中讲的方法:眼观卧牛之地,收摄目光专注于一处;两手垂少摆动,控制身体的动作;面现呆沉小相,收摄身心不随境转而产生喜怒之心;慢调息摄六根,减少妄想;下脚如踏棉云,培养慈悲心;行走缓缓不滞,训练对外境不执着达到无所住;落脚坚稳不翘,减少分别心令心平静;不别石坑屎水,训练直心是道场。这些都是在减少妄想,克制放逸的心,回收六根让心平静下来。有时境界现前还会被惯性冲跑,但也会及时收回来。虽然不能一下子使车停下来,但已经在抵制、在踩刹车,车在惯性中虽然依旧跑得很快,但毕竟在慢慢地减速,停下来只是时间问题。

在行脚途中,考验随时会来的,外面美丽的景色常会使眼睛跑出去,发现了及时收回来,在摩擦中抵制错误的惯性。

今年行脚经过的第一座城市是忻州,行脚第二天上午连续行走从忻州外围穿过。才走了一天多,肩膀与脚底就痛起来了。虽然不是市区,还是很繁华,路上人多车多,疼痛刺激着全身每个神经。走路一跛一跛的,有些心慌,诵咒也断断续续的,习惯性的借着向外看来寻求缓解肩上与脚下的疼痛。

路上车辆很多,各种的造型,不同的颜色与品牌。少年时代最喜欢做的事之一是坐车兜风,不管什么车都喜欢坐,当然更喜欢功能高级的轿车。电影里的、动画片里的车是我最喜欢坐的,喜欢坐车的兴趣也引发了去分辨它的兴趣。

小时候养成的分辨汽车的习惯在行脚中会显现出来,在世间时还没太发觉,因为整日生活在汽车川流的环境中,反而对它不太在意了。出家了,在寺院清净的环境下也不会太在意。如今行走在缤纷的世间,周围人物的不断变化,马路上各式各样的车辆来来往往,背着大背包低头经行在马路上,有种虽出世而又入世的感觉。

连续地行走身体有些疲劳,肩痛与脚痛又一齐袭来,烦躁的心不经意间会向外面去寻找解决痛苦的方法,发现了再拉回来。一来二去反反复复,在眼根放逸时也思维过:佛说有为造作的东西都是无常的,不能长久不变的,再好再贵的汽车也会坏,一场车祸也会变成一堆废铁,所以没有什么可执着的。但习惯性经常会战胜回收的正念,把眼睛又拉回到外境上。虽然失败了,但也激发了战胜它的决心。

行脚开始时,保持威仪的正念是要我在行脚中修行的,而不是放逸的。所以虽然困难重重,但也时刻保持警觉,发现眼神溜走了马上找回来。如此经过一段时间的争夺后,发现痛苦并没有因向外看而减轻,川流不息的车辆使内心更加烦躁,最后把眼睛收回来低头诵咒。虽然做得并不轻松,但专注后感觉肩膀与脚底的疼痛确实减轻了不少。

这种感受,与向外观时产生的越看妄想越加速、心里越烦躁的感受截然不同。这种体会是在抵制了错误的惯性后产生的。师父说:“对于错误的东西,我们要抵制才会产生正念,当发现错误而不去抵制,认为与我无关时,已经是在随顺它、在走下坡路了。”

妄想、眼睛、正念三者的摩擦中,让我明白了错误的习惯力量是强大的,但并非是不可阻挡的。之所以在遇到境界时还会常常被转,是抵制错误的惯性没有养成,没有正确意识到它的危害,所以常常会随顺它。因此时时刻刻保持正念是很重要的。有了正念,再遇到境界时会主动抵制它,今天的境界,同样的在行脚第六天穿越太原市,与行脚第十二天穿越杏花村时出现过。有了行脚开始时要时刻保持威仪的念头与今天的经历,再遇到情况就有所提防,虽还会被拉过去,但最终还是把它拉回来。抵抗的惯性在慢慢加强。接下来的路程,肩膀还是有些疼,脚走路也是一跛一跛的,但至少是身苦心不苦了。

在城市边很少有大的村庄出现,中午没有进行乞食,由居士供斋,在一条土路上过斋。路前方有一条大沟,里面铺着两根很粗的管子,像是往市区里输送能源的管道。因施工的缘故地面上有很多积水,有的地方泥泞不堪,师父挑干爽的地方安排大家坐下来,准备过斋。

师父开示有什么条件算什么条件,要做到在一切条件中都能修行,这样你的修行才会进步。满地的落叶与烂泥并不能影响我们的心情。过完斋,休息了一会儿继续行走。晚间在一条田间小道中过夜。泥土的湿气大,师父让铺上塑料布。经过了一天的行走有些疲劳,但还是很高兴的,打坐一会儿休息。

 

第二章乞食的差别

昨夜睡得很熟,早上是被身边的沙弥师叫醒的。收拾好背包跟上队伍,头顶的月亮还是那么圆,散发着圣洁的光辉。走了一程,三点多打坐。在打坐时,经常会睡过去,围着大氅,在坐垫上靠着身后的背包,不由自主的头向后一仰就倒在背包上睡着了。这也是一种习惯,坐在哪里都喜欢找个地方靠一下,满足身体对舒适感的需求。其实在满足时已经放逸了。每次倒在背包上睡醒后,都有些后悔,提醒自己,下次注意,发现问题才有改正的机会。

天亮后继续行走,一路上村庄稀少,都是一望无际的玉米地。中午在马路旁边的一块空地上过斋,过斋地前有一座铁路桥,桥那面有一个村子,马路对面也有一个村子。师父分组,我们组由亲藏师父带队和亲融师父一组去马路对面的村子乞食,其他组则到过斋地前面的村子乞食。来到公路边的村子,人家很多,但转了几圈也没遇到几家有人的,大部分锁着门,碰到五家有人的,只有一家布施了三个苹果,这也成了我们今天唯一的收获。

我们继续往前走,又转到一条巷子,发现原来路口处的一家人正在结婚,村里很多人都去看热闹去了。也是因缘让他们错过了布施的机会。在世间人眼里,出家人抛妻弃子出家当和尚是在逃避现实,光头独身是破坏家庭美满的象征,所以一般结婚的是不太愿意见到出家人。而且其中还有更重要的一条,出家人是不赞成结婚的。在佛法中淫欲是生死的根本。

《楞严经》云:“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三界众生都因攀缘心而流转生死,结婚是最大的攀缘。师父说,男女之间的结合都是因相互有利益而存在的。婚字一个“女”字旁,另外一半是个昏沉的“昏”字,意思显而易见,为了利益能不昏吗?有句成语叫“利令智昏”说的正是这个意思吧。世间人结婚免不了杀生造业,所以喜庆之家,出家人乞食还是不去为好。但也可以因慈悲心去乞食,或许可以令他们在杀生造业的同时也种下一点善的种子,积累一些解脱的资粮。

回来时,发现亲融师父那一组正从那条巷子出来,一问他们去结婚那家乞了,但没人理他们。我们一起返回过斋地。回到马路对面,其他组还没回来的,时间尚早,坐在坐垫上写日记,不时看看桥洞那面,看有没有人回来。不一会儿,回来了一组,乞到的是满钵。再等一会儿,又回来一组满钵。心里不觉打妄想:“咦,怎么都满钵呢?这隔一条街差距就这么大呀!”正想着,从桥洞里又走出来一组,又是满钵,这可真奇怪。亲藏师父也说:“这隔一条街变化怎么这么大!得过去看看。”亲融师父在后面笑着说:“不行你再去乞一回去。”我也跟过去,正走着又碰上一组,还是满钵。走到桥洞前一看,原来有三位居士在供养呢,大包小包的食物,过来一组装个满钵,过来一组装个满钵。

看来这也是因缘。其实能不能乞到满钵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僧人的乞食能令众生欢喜而种下善根,这比能否乞到满钵更重要。因为法施比财施更重要,满钵的偈子是:“若见满钵,当愿众生,具足盛满,一切善法。”

 

第三章师父的提醒

下午在一山沟内休息、晾晒衣物。正值秋天,早晚温差大,早晚会很冷,特别是在野外,夜里经常会下露水,把睡袋、雨衣都打湿了,有时潮气渗到里面甚至会被冻醒。而中午气温又很高,常是穿着单衣却热得直流汗,所以秋天的中午被称作是“秋老虎”。行脚时,刚过完斋后的一段路,师父一般不会走得很长,三四里就找个荫凉的地方休息了。在休息时可以晾晒被露水打湿的物品,等下午三点多再继续行走。这也是师父慈悲照顾弟子们。

下午休息过后,准备继续行走,我收拾完自己的包,去装师父的包。东西都装好了,却忘了怎么打个套了。师父的包是一个编织袋,袋口一个绳子打个套套上去再抽紧,两边抽出来的绳子就是背带。我绕了半天也没想起是怎么套的。最后师父自己套,说了我一句,令我很惭愧。这种事是不应该忘记的,现在忘了证明我没用心。失败了,要吸取教训,从头再来。

有时师父的话是从反面在激励我,被“加持”后生起惭愧心,反思到自己的错误而改正它,这就是善知识的作用。“加持”的并不是人,而是错误的观念与心态。很高兴能经常呆在师父身边受到师父的鞭策,不过也因自己的习气、逆反心理等,有时被“加持”也听不进去,没有发觉自己的错误,而失去了改毛病去习气的机会。写报告时想起这个问题,分析一番还是恭敬心不够,发心不到位。在师父身边呆长了就放松了警惕,马虎大意再加上自己小孩子脾气没改掉,导致出现了“在其位不谋其政”情况。

今天师父的“加持”提醒了我,有些事情是该忘记的,但有些事情是我现在不能忘记的。傍晚在一山沟内休息,路面很窄,师父让我们排成一行头冲头、脚对脚,这倒是一次新体验。今晚天气不是很冷,决定坐着睡,体验一下不倒单的感觉。

 

第四章有求皆苦

八月二十二日,早上起来穿越尖草坪区,没多久开始下起了小雨,师兄弟们互相帮助把雨披穿上继续行走。尖草坪区是太原市最外围的一个区,以工业生产为主,长约十里地,路旁有很多高楼商铺,街道很宽,但就是没有避雨的地方。队伍在雨中只能不断前行。雨逐渐地变大,掉落在雨衣上噼啪作响,街上没有车辆经过,也很少有行人,只有路灯散发出的淡黄色的灯光为伴。走着走着,感觉肩膀的衣服有些湿,用手一摸,果然已经湿了一大片,袖子也湿了。第一个念头:雨衣不防水。再用手一摸雨衣,里面与外面一样湿。

早在几天前,早上醒来时就发现盖了雨衣,睡袋到了早上也还是潮湿一片,那时就开始怀疑雨衣的防水性能,现在证明了我的猜想是对的。雨衣不防水,当湿到一段时间后,水会慢慢渗进来。我的判断得到了证实,但问题也出现了,开始抱怨这个雨衣:它怎么不防水?雨还下得这么大,还不停!感觉一切都在跟我作对。后来发现又被我执给骗了,师父说一切境界都是你内心的变化,当你有了执着就会产生烦恼,衣服是我的,如果湿了穿在身上会很不舒服。下雨了,穿着雨衣就是为了不让衣服湿,但它却不防水,使我的衣服湿了,我执受到了伤害,烦恼立刻生起。

平日里师父教导我们要时时反观,把外面的境界当成是对自己的帮助,并认真地反思,定会有所收获。又说我们要能适应外界的一切条件,这样才可以修行,说的也是让我们从自身找原因,不要向外求,因为有求皆苦。道理是明白,但实践中常在碰到境界时反应不过来,会遇到挫折。

比如行脚中野外露宿,天当被,地当床,让我们放下对房舍床铺带来温暖的追求。野外住宿的确让我去掉了很多对房子床铺的执着,不过在住宿的过程中,也发现了自己对于背包中那些基本装备的执着还没有去掉。拿这件雨衣来说,有时候晚上休息时,我会把雨衣盖到睡袋上,以防止夜里下露水把睡袋给弄湿了,那会很冷的。因为睡袋不防水,会被露水打湿。而雨衣防水,不会被露水打湿,所以我把它盖到睡袋上,希望它能给我带来温暖,这就产生了有求之心。

当我有几次早上醒来发现它是潮湿的时候,对它的希望已经有了动摇,但那时还不敢确定雨衣真的不防水。今天在雨中行发现身上的衣服湿了,让我彻底失去了对它的信心,对于雨衣有所希求的心理彻底被击碎了。“啊,为什么一切都跟我作对。”仿佛我的遭遇是不公平的。又被境界所转,没能立刻觉察,又被骗了一次,以后要加强提防。虽然不能保证以后不会再发生这种情况,但经历一次境界,就对有求皆苦加深一次印象,觉照力慢慢加强,最终会完全识破它的。雨还在下着,边走边安慰自己,虽然雨衣不防水,但穿着总比不穿强吧!

有求的心理慢慢平静下来,低头看着路面,地面上的水泡一起一灭,想起《金刚经》里的偈子:“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雨衣也是有为造作的,故也不应该去执着它吧。一步一步地向前走着,领略雨中经行的情趣。刚才注意衣服的惯性使我又把注意力集中到鞋上。鞋在行走中也湿了,脚在里头不太舒服,观察发现一只鞋湿得比较少,而另一只鞋则没怎么湿。抬起头望望天空——当然不是在问苍天。心里想:为什么一只鞋湿了,另一只鞋没湿呢?正想着,“扑通”一声,那只没湿的鞋一脚踩进了路边的积水坑里,灌了一鞋的水。这回妄想可是真不敢打了,一动念果报马上现前。老老实实地走路诵咒吧,这次的教训使我不敢再抱怨了。境由心生,心里想什么,外面境界现什么,有求皆苦,只有无所求才能不被境转。

 

第五章无所求的快乐

七点多在一桥洞下休息。雨小后继续行走。下午沿着滨河西路穿过繁华的街区,过往的行人投来新奇的目光,有的两三个人小声议论着,有的只是观望,也有的人上前打听队伍的情况,更多的是视而不见。

在繁华的街区中行走,对出家人是一种考验,来自外界的各种声音、香味、颜色,会冲击着人的视觉、嗅觉与听觉。以前在家养成的旅游式的习惯,现在如不加点小心,随时会发作的。没出家前很想跟着师父去行脚,跟在师父后面走遍全国。不过那时的动机是抱着旅游的目的,认为行脚是件很好玩的事,出家了才知道行脚是在动中修行,是一种度己度他的殊胜法门。行脚与旅游不同之处,在于一个是向外面去寻找快乐,另一个是向内心寻找快乐。

世间人到某地去旅游,欣赏如画的风景可以获得快乐的满足感,但这只是满足了眼根的需要,产生的快乐是短暂不真实的。因为他们是用一种有求之心去欣赏,希望美丽的景色带给他快乐。所以当一旦变化,离开了悦人的环境回到原点居住的地方,仍会被烦心的事情包围。如果碰上不如意的事,仍会有生气、嗔怒等情绪,那种因旅游时欣赏美丽景色而产生的轻松的心情,也在不知不觉中被烦躁的心情替代了。

就像上学时学校组织春游玩得很高兴,等一回到学校又得天天上课努力学习,面对各种考试,生怕考不好,同学之间互相竞争,满脑袋都是学习学习再学习,为的结果是考高分上好学校,在这样紧张的学习氛围中,哪还会有春游时那种快乐的心情呢?最重要的是,这种紧张的状态,持续时间要比快乐感的持续时间长很多倍。所以佛说世间短暂快乐的背后是长久的痛苦。出家人行脚在外面,对美丽的景色要求回收六根。走在大城市中,确实感到社会发展的迅速,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楼林立,汽车穿行,熙攘的人群,路边市场里热闹的叫卖声,广播声,无一不体现出大都市的繁华。

以前在世间,走在大街上眼睛会自然的四处张望着,看看有没有什么变化,寻找新鲜的东西。就算有时低头走路,也是打着财色名食睡其中的一个妄想,鼻子和耳朵在闻到香味与听到好听的音乐后,也会在大脑里面反复思维。对于那些好吃的、好看的、好玩的,时常打着拥有它的妄想,好满足自己的求取之心。求到了固然高兴,求不到则痛苦不安、心情烦躁。

出家后,住在清净的环境里,得到师兄弟的关照、师父的摄受,慢慢收敛改正自己的习性,少了许多世间的有求之心,多了几分平静。行脚走在世间是对身心的一种考验,虽然外面很繁华,但不允许去分别,回收六根消灭有求之心。走路时眼观卧牛之地,盯着前面人的脚步,虽不能像师父那样走过唐山不知唐山什么样,但也有很多时候走过哪里,周围的事物也不知道。

守住了眼根,耳朵和鼻子的分辨力也相应减轻了,再加上楞严咒的加持力,才对于《楞严经》讲的“一根回收,六根寂灭”有了比较直观的认识。虽然行脚的要求是回收六根,做到眼不看、耳不闻,但这不是件轻松的事,如果没有平时的努力,在面对五彩缤纷的世间时不容易守住的。今天下午的行走中,有的路段很繁华,走的时间长,人群在身边擦肩而过,商铺近在咫尺,肩膀的疼痛又前来干扰,有时眼睛会四处张望,而鼻子和耳朵也一起跑出去了,发现了赶紧收回来,又得花一段时间来对治打的妄想,真是累人。

不放逸时是身累心不累,放逸后对治妄想是身累心也累,一根的散乱带动了其它五根的放逸,不由得想到《经行》里讲的“眼观卧牛之地是回收六根最初的方便”。是啊,眼睛虽小可以收进世界,它产生的有求之心也是最大的,痛苦相对也是最大的。

如此拉锯式的回收、放逸,放逸、回收,一天走下来也不轻松。不过在收住六根后,减少了对外界人事物的追求,为了对治妄想而产生的疲劳也消失了。此时的肩膀也好忍受了,看来病痛无法忍受,有一部分原因也是心理作用。虽然六根不自在了,不像世间那样随心所欲的放逸,但也在不自在中体会到一点在无所求时带来的平静。

傍晚走至一立交桥下,今晚在此住宿。一女居士来请法:“在家如何修行?”师父开示:“主要是严持五戒,五戒是一切戒的根本。把五戒持好了,自然就会随时随地的明白佛法。五戒持圆满了,有时经里不懂的地方在某一个机缘下会突然明白了。但持好五戒也是不容易的,首先要不怕得罪人!”女居士欢喜地离去。道对面是个公园,听王居士说,这个人就是管公园的。刚开始向她借用公园的厕所,她说白天可以,天黑后就不行了,怎么商量都不行。后来师父去了那边,她一看见师父就同意了。这是师父威德的感召,也是一种缘分。走了一天,她是第一个主动请法的当地人,头陀僧的出现使她饱餐法味。

虽然我们以不同的身份与形态出现在世人的眼前,但为前途而忙碌的世间人,多数是无暇顾及与他们擦肩而过的出家人。但仅仅是一次擦肩而过,也是多生缘分的累积,也为他们种下了种子。行脚在世间,不允许六根向外攀缘,自然也不会希求世人的关注。有人来请法则予以开示,无人来则默默地行走,不会对外界有所关注,这种无所求的心,正是度化众生的最大因缘。

半夜睡在桥下,上面跑车,两边是马路,车一辆接一辆。但这些都不能影响我们,有戒律做武装,少欲知足的出家人走到哪里,都可以无所畏惧,身心自在。希望今天我们的到来,可以给繁忙的都市人带来清凉。

 

第六章难忘的乞食

清晨进入交城县,街道很宽,路上几乎没有车辆行驶。在休息时,有三三两两的路人在街道上晨练,给人感觉安静和谐。

出了县城,路旁都是民房,国道开始走下坡路,中午在安定村乞食。我与亲理师父和师父一组。在最后的一个巷子,第一家院门开着,院中站着一抱小孩的年轻女子。得知是出家人乞食后,很爽快地布施了六块月饼。师父为她回向后离去。在巷口的最后一家我乞,院中的女人只管干活,并不理睬站在门口的出家人。这是乞食中最文明的拒绝方式了,我转身离去,虽然没有乞到,但目的已经完成了。

乞食时对方无声的拒绝一般有两种原因:一、怀疑我们的身份,以为是化缘的。虽然说明只乞食物,但也不愿意布施,不予理睬的方式令我们自动离开。二、不信佛也没有布施的意思,所以不予理睬。而这时我们所能做的只有默默地离开。使她见到了由自性显现的僧相,因缘成熟时,她也会去了解,去发现她隐藏的僧相。

往回走,刚走到出来的胡同口,听见里面传出一声:“师父请留步!”话音刚落已到近前,一老太太与一年轻小伙,老人举着一沓钱要供养。师父说:“出家人不要钱,摸钱犯戒。”她听后愣了一下,随即对身边的小伙说:“快把家里的月饼都拿出来。”小伙子走了,她也跟着跑了回去,可能嫌慢吧。不一会儿,只见她拎着一大袋的月饼一路小跑过来。师父让她放在地上,由亲理师拿起。这时发现第一家布施月饼的年轻女主人不知何时也跟了出来。后来,听她自我介绍才知道,那位女子是她的女儿,她们全家都是信佛的。

刚才布施时她不在,我们走后,她回来听说了情况就马上追出来了,也没顾上拿东西。在她与师父说话时,我注意到我乞食的那家女主人也在向这边张望着,并问抱小孩的年轻女子我们是干什么的,了解我们的情况。

没想到因缘成熟得这么快,刚才种下的因现在就已经开花了,想必刚才的经过她都看到了。出家人不要钱只要食物的印象已在她脑海里形成。师父让布施月饼的老居士一会儿去过斋地取点书。安定村的村民大都很善良,今天有好几组满钵的。过斋前陆续的有村民来送供养,场面很热闹。斋后师父为居士们开示。出家人的行走让有缘的人得到法雨滋润,无缘的人种下善根,普度众生——真是头陀功德不可思议。

今年在乞食时多次遇到小孩子,他们都很天真。见到僧人乞食很高兴地布施,完全没有大人的戒备心理。中午过完斋,又有一群小孩在护持居士的带领下来领结缘品,孩子们的欢呼声在田野中回荡。天真无邪的儿童是国家的栋梁,也是佛法的希望。希望今天的播种在将来能结出永恒之果。听村民说附近有一玄中寺是净土宗名刹,他们有时也去那里拜佛上香。安定村的村民大都乐善好施、信奉佛法,这与寺院的存在是分不开的。安定村的乞食让我们看到了佛法的兴盛与希望。

 

第七章一粒花生

行脚第十一天,早晨进入文水县境内。天气很冷,路旁又没有休息的地方,只能一直往前走。行脚中身上渐渐热乎起来,天冷时行走比打坐更舒服。这也是知见,天冷时想走路,天热时想休息,对身体的感受还是以分别心来衡量的。

上午在国道边一斜坡上停下休息。在我们背后斜坡底下就是一村落,此时已快到乞食时间了,看来今天乞食的因缘会在这个村。不久师父选好了过斋地点,在坡顶上一个开阔场地,地势很高,背靠着竖立的黄土坡,后面隔着公路,正前方可以眺望文水县城。

乞食的村子在坡顶看着不小,其实没有多少人家,只是规划的整齐,每家都有很大的院子。今天我与亲理师跟师父一起乞食。在最后一条街道乞了五家。师父乞到三块月饼,亲理师乞到一块。我乞了三家,第一家正在吃饭,见僧人乞食连连摆手;第二家打麻将;第三家的男主人很热情,得知乞食后端出一碗面汤。问他有没有荤油和肉,他说没有。但回到过斋地后仔细检查,亲理师发现钵里残留着像肉末一样的小碎块。后来师父让把肉汤倒掉,钵刷了。持戒要谨慎,不能确定的事情就不要去做。

过斋的食物很丰盛,饮料、水果、小食一应俱全。佛制规定:出家人日中一食为的是减少贪心。淫欲是生死的根本,饮食为其助缘。日中一食即是减少对食物的贪恋,从助缘下手控制淫欲心,所以出家人过斋是很重要一堂功课。佛说:“一切众生皆依食而住。”为了维持色身,圣人也需要饮食的滋养。

圣人与凡夫的区别,在于对食物的贪心上。圣人吃饭并不对食物的好坏起分别心,他是吃而未吃。禅宗有话“终日吃饭未吃一粒米”,讲的就是这种无所住心。凡夫则贪着于食物味道的好坏,起种种分别心,而被饮食所转,所以不能出三界。

因此日中一食不光指吃一餐,其中还包括不分别食、次第食、不别众食、平等食、节量食,为的是去掉我们的贪心。虽然面对美味的食物,也不可以生贪心恣口食。控制住对饮食的贪心可以出三界,像师父说的那样,进去时是凡夫,出来就成圣人了。因此虽然是日中一食,但也必须控制,吃七八分饱就可以了,而且节量食也是十二头陀支之一。

为了辅助控制饮食的量,有时行堂的人打得太多你又吃不了,过斋时又不能说话,这就得需要借助手势来表明需要多少。最常见的手势有三种:一、要一半是用手指或勺子在空中划一下;二、要稀的是在空中画个圈;三、要干的是把勺子立在钵中。

在过斋时不许分别食物的好坏、软硬、味道等,干的就干吃,稀的就稀吃。所以最常用的是第一种,要一半的手势。但这也不是随便划的。有时不必要的划动会带来笑话。以前有位女居士在过斋时想要一半,但又不太明白,看对面的一位男居士伸了一个手指头,行堂的给了他一半的饭。这女居士学会了,其实那男居士用手指在饭盆上划了一下。但他划的动作被行堂的挡住了,女居士没看见,只看见了划后的动作。要一半就是伸一个手指头,下一次行的是花生,行到她面前,她看太多了不想吃那么多,要一半吧!她就伸出一根手指头放那儿不动。行堂的看看她还不动,行堂的也伸一个手指表示确定要一个?就给她放了一粒花生在桌子上走了。这女居士看着花生米发愣,还不明白怎么回事呢!所以多余的动作不要做。

过斋时不但要注意不吃过饱,还要注意起心动念。因此过斋时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动作。过斋时发了一塑料袋装的开心果之类的小食,出家人只用一个钵吃饭,不用其它容器装东西。这些塑料袋,应算作其它容器之一,所以在吃时把袋内的食物倒在塑料板上,饭后再用。

这和在寺院过斋一样,如果有袋装的小食,我们把它倒在桌子上。用一个钵吃饭也是在减少贪心,是少欲知足的表法。钵是恒沙诸佛的标志,也称“应量器”,因其容积有上中下之分。《五分律》云:“钵是出家人器,少欲知足,非俗人所宜。”所以出家人用钵吃饭,既是继承佛的传统,也是代表着少欲知足的法义。

过完斋有一比丘尼带了一些居士来请法,也有当地的村民前来,结缘了他们经书法宝。

下午继续行走,穿越文水县城。在城区内一十字路口休息时,有很多市民围观。有的在议论着,师父那儿围着一些人,队尾拿方便铲那儿围着一堆人。还不时有人凑近看看在写日记的出家人。其中一人以为我们是军队的,大喊一声“立正”,见没人理就不再吭声了。对于在休息时有人围观,最好的方法是低头摄心,不去理睬他们的行为。

傍晚在苞米地旁的小路上休息。

 

第八章佛塔与杏花村

上午行脚途中遇见一座九层的古塔,青砖砌成的塔身历经风雨,颜色有些陈旧。塔顶的飞檐已破损,上面长了草。虽然外表有些凌乱,但仍能显出它昔日的雄姿,突兀耸立在天地间。塔身在朝阳的照耀下越发显得沧桑古老。在行脚途中见到佛塔倍感亲切,不能到近处礼拜,只好远远的注视着古塔,在心中默默地礼敬。

塔是佛教专有的一种建筑,里面一般都供奉有佛菩萨及贤圣僧的舍利,也有的是纪念意义。可以说塔是佛教的一种标志,有塔的地方就有佛法的流传,他是一个宗教的象征。如见到一座高高的顶上带有十字架的尖顶教堂,令人想起基督教;看到圆球形屋顶的宫堡式建筑会令人想起伊斯兰教;看到万里长城会想到中国;看到八卦图会想到道教……这座古老的砖塔是佛教传播的象征,如今仍旧屹立在天地间,为有缘见到的众生提示心灵的归宿。

中午在官道村乞食。上午见到佛塔的殊胜因缘,中午的乞食也很顺利的完成。过完斋师父留下为村民开示,亲藏师父带队向前去找休息的地方。昨夜肚子着凉,现在全身没劲,走起路来摇摇晃晃的,没想到刚出村口不远就遇到了穿越杏花村的因缘。一首“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流传至今已使杏花村天下闻名。叫的是一个名字,其实是由三个村子组成的,连成一片,绵延十几里地。

一路上两边全是制酒贩酒的商铺,此时正当晌午,烈日当头,周围的环境又不适合出家人停留,亲藏师父带领我们大步经行,走了六公里冲出杏花村。酒地不可久留,虽然身体无力,但也得努力坚持,一定不能掉队。因为我很不适应单独走在人流穿梭的大街上。

行走中,经常有学生模样的人向着队伍嘻嘻哈哈的骚扰。真是环境培养人的性情,在一个全是酒的环境中,人的性情也像喝醉酒了一样理智不清,迷魂狂药烈于砒鸩。酒能乱性,故佛教列为五戒之一。

佛经记载:有一五戒优婆塞平日持戒清净,一日回家因口渴急欲喝水,见桌上有水色酒,便一饮而尽。后酒性发作,连犯四戒,五戒全破。对于清净修行人来说,喝酒可以直接破坏他的清净戒律,所以佛制不得饮酒,乃至一滴不可沾唇。傍晚在道旁的一大片空地住宿。

 

第九章穿越汾阳城

八月二十九,上午临近汾阳市区,人多车多。接近中午,居士在路边围墙外的田地里找到一块空地可供过斋,身后就是村庄。正准备乞食时,来了一位警察态度友好、说话和气,为我们介绍附近村庄的情况。听了他的介绍,才知道身后的村子三十多户人家都是搞养殖的,有养猪、养鸡、养鸭的。要是不听他说,我们可能真就去身后的村子乞食了。这位警察虽不信佛,但对僧人很友好,结缘给他一盘《解脱之路》,希望他能认识佛教。全村都是搞养殖的,这让我想起上一次休息时,看到的一块牌子“汾阳市生猪屠宰场”,令人触目惊心。上面所画的箭头指向离此不远。

“屠”字在字典里的解释有三种:1、宰杀;2、屠杀;3、姓。可见除了用作姓名之外,凡是跟“屠”字组成的词语大都是血腥的、残忍的、暴力的。“千百年来碗里羹,怨深似海恨难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动物与人一样具有感情,会哭、会痛、会高兴、会痛苦,经过科学的证明,二元论的缔造者笛卡尔所谓的“动物是没有知觉的肉体”是荒谬的理论。就算是低等动物,它也是有思想感情的,它的生命也同样重要。

世间各种疾病灾祸皆因人类杀生食肉引起,世间各种因动物引发的疾病,都是人吃了携带病毒的动物后引起的。虽然都知道原因在哪儿,但都放不下贪心。

行脚途中遇到一村民,他说他们全村都养鸡,喂鸡的食物是粪便里生出的,以及死鸡尸体腐烂后生出的蛆。鸡吃了两个月就长成,肉拿到市场去卖,但他们全村没一个吃鸡的。看似聪明,没有直接吃,但用那些鸡做成的食品他们仍会吃到的。因果的循环,杀生食肉者最终是害人害己。围着屠宰场搞养殖,的确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恐怕将来得病死亡时,也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吧!

在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杰作《驴皮记》中,青年拉斐尔穷途末路,准备投水自杀时,意外得到了所罗门王留下的一张具有神奇力量的驴皮。这件宝贝能满足主人的任何愿望,不管是善念还是恶念。得到这张驴皮就意味着签订了一个生死契约,它的尺寸大小代表了签约者剩余的生命。代价是根据愿望的大小,驴皮也会缩小对应的尺寸。当驴皮缩小到消失时,它主人的寿命也就到了尽头。拉斐尔通过驴皮成为百万富翁后,他惊恐的发现驴皮缩小了。每有一个愿望实现,这张驴皮就缩小一点。这时他开始担心他的生命,尽力不去许下任何愿望。然而当他下意识的说出一个愿望时,驴皮却又缩小了一环。拉斐尔终日生活在恐惧中,逐渐缩小的驴皮将他带向死亡。

佛陀虽然允许在家人从事劳动来获取金钱,但必须是正当的行业。像屠宰、养殖、沽酒、妓院等及与它具相同性质的行业,都属于邪命的生活方式,损己损他。因果是天地间共同的法则,一个人财富的多少,取决于他的福报的大小。为了获取金钱而去从事杀生害命的行业,只能徒增恶业,损耗福报。为金钱所蒙蔽的人,将会被无限的欲望带向死亡。虽然是小说,但世间的人应反思,有多少人不是在步拉斐尔的后尘呢?

养殖户与屠宰家一样,是乞食时不应去的地方,有伤慈悲心。只好到一里地外的一个村庄乞食。今天重新分组,我与亲悲师、亲理师一组。乞食的那条巷子从外面看很小,没有几户人家,但走进去却是四通八达。

此处的房子排列很有特点,三间房子是一组,其中两户人家靠近路边,另一户则在这两户中间过道的深处形成一个凹字。一看这么多家,不由生起一个念头:这条巷子这么多家,而且只有我们一组,可以随便乞了,只要不超过二十一家。以前很少,也可以说是没有乞满过二十一家。主要原因是人家不够分,今天不必担心这个问题了。

当然想多乞几家,重要的还是想乞满钵,然而有求的心已经与乞食的意义相违背。乞食的意义在于乞食过程中降伏我慢、分别心,培养我们的恭敬心与不分别的心。所以是上乞佛法,以资慧命;下乞饮食,以养身命。重要的是在乞食中学习佛法,既为众生种福田,又改掉自己的习气毛病,而不仅仅是为了乞食而乞食。所以乞食是修行的过程,而不是向外攀缘的放逸,这就是乞士与乞讨者的区别。

由于提前的起心动念,所以我乞了很多家都没有乞到。第一次是亲理师乞到两个馒头,第二次是亲悲师父乞到三个大圆饼,第三次亲理师乞到三块月饼和三个馒头。到目前为止,共乞六家,我主乞两次都没人。又轮一次我主乞,出来一老太太,刚说完出家人路过乞点食物,她就拿起木棒往外赶了。再往下的几次乞食中,我又主乞了两次,但都没人。有所求的心态感召每次乞食都以失败告终。又说明了乞食前的起心动念是很重要的。境随心转,提前的起心动念往往会事与愿违,无所求的心才是乞食时应保持的。

中午过完斋,在树木间小路上休息。以某种因缘,师父没有像往常一样做长时间的休息。换了两个地方后,领着队伍,顶着中午的烈日走在热闹的马路上。今天中午的阳光特别强,一路上没有阴凉的休息地,正走在县城的中心,只能一直往前走,汗水湿透衣服。在空气闷热的城市中行走,心情有些烦躁,马路上车来车往,身边人流如梭也不敢抬头乱瞅。肩痛与脚痛又一起进攻,唯一的方法只有忍了。有了太原与忻州的经历,知道向外看是没用的,不能内心找平静,想借外界来平静烦躁,只能如火上浇油。

快速通过县城中心,下午在一场区围墙外的过道上休息,前面是一干枯的河床,长满了杂草。在不远处的土坡下有一堆腐烂的动物尸体,像是鱼的内脏,散发着难闻的臭气。鼻子不好使,对味道的敏感度下降,这在此时是个优点。

身边有人谈到,在世间时吃这些东西还觉得挺好吃,现在闻到那么臭,真不敢想象当初是怎么吃下去的。大凡吃素一定时间的人,再去吃肉或闻到肉味都有一种恶心、厌恶的感觉,师父说这是一种心里清净的表现。在寺院修行一段时间后再次回到世间,发现原先很熟悉的东西却变得陌生了。通过行脚的检验,更容易感受到寺院与世间的差别。

休息后向前寻找过夜的地方,居士在道边的最深处找到一大片墓地。旁边有一条小路,紧靠着坟墓可供休息。这次是跟坟墓近距离接触,又是对我的一次考验。每一次冢间住都会感到害怕,想象碰到一个鬼,想着小说和电视里描述鬼的样子:披头散发,穿着白色的衣服,飘来飘去,悠然而去。自己吓唬自己,其实睡着了也没事。

冢间住是十二头陀支之一,佛言:“冢间常有悲啼哭声,死声狼藉,眼见无常,又火烧鸟兽所食,不久灭尽,因是尸观,一切法中,易得无常想。”这说的是印度尸陀林中的景象。

中国的坟地没有这种景象的。不过面对着一个个坟包,也能让人回想起生命的无常。天色尚早,原地打坐休息。前几天着凉的缘故,肚子又开始疼起来,翻来覆去,无论坐着还是躺着都难受,只有默默忍受。有沙弥师劝我观想:疼痛是假的,身体也是假的,谁在疼呢?我试了试没用,观是观,疼还是疼,有时疼得连观世音菩萨也想不起来念了。难怪有位大德说:“在生病时,疼是真的,观是假的。”(注:此位大德生病时那时还没成就,成就的人就不会被病苦所转了。)还是自己的定力不够。但念无常,斯有何乐!

 

第十章常行头陀

九月初二,凌晨三点半坐上了返程的大客车。归途中遇上了大雾,还没出太原境内就堵在了高速上。回家真是不容易,与去年的情况如出一辙,好在午后太阳出现,驱散了大雾。

大客车于次日早晨七点多准时返回寺院。路两旁跪着迎请的居士齐声念着佛号,有的哭出声来,这是对头陀行的认可。记得第一年行脚归来,遇到迎请的队伍,被感人的场面感动得有些不适应。没出家前迎接行脚归来的师父们,看到每个人脸上都晒得黑黑的,一身尘土,以为行脚很艰苦很劳累。但亲自行过脚后,却并不像想象中的那样,虽然经历风雨、烈日、寒冷等天气,及乞食时不给、驱赶等种种考验,但那只是磨练身心去除习气的增上缘。

按照师父所讲的,以一颗无所求的心去行脚,必会得到无所得的快乐。师父开示:“头陀行是出家人的本分事,它可以荣耀一个出家人的生命。”为了追求真理而出家的人,去行使他的本分事,得到的只有前行的动力与快乐,怎么会产生痛苦的感受呢?一切的考验,都将在不断地行持中转化为助道的殊胜因缘。

在师父的带领下,无论前方有多难,我们都会一如既往地走下去。师父在行脚后的开示中说:“十六年才有一点体会,行脚是长远的事,不是一两年就会有收获的,所以必须要长期地去走。而且我们行的跟佛要求的差得还很远,今天的行走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为的是让以后的人更好地去行持。”

菩萨为修六度万行而不怕艰难,以勇猛的心克服种种障碍,一心求取佛果。头陀行是菩萨的行为,出家人荷担如来家业,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行持头陀也应如此。

愿消三障诸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

惭愧沙弥释亲幢


{返回 大悲寺妙祥僧团·心得体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兴道相师(第七篇)——二○○九年学习二时头陀体会(释亲融)
下一篇:行者正道——二零一零年学习秋季头陀行体会(释亲慧 沙弥)
 兴道相师(三篇)——二〇〇五年学习二时头陀体会(释亲融 比丘)..
 二〇〇四年行脚体会报告(释亲行 沙弥)
 履净法界 获胜善根——04年行脚体会(释亲达 沙弥)
 二〇〇七年求戒影录略述(释果成 比丘)
 回归之路(释传界 式叉尼)
 润物细无声(释传谛 式叉尼)
 二〇〇八年行脚心得体会报告(释果成 比丘)
 行脚记事——二〇一〇年行脚乞食体会报告(释亲空 比丘)
 二〇〇四年行脚日记(释亲昌 比丘)
 二〇〇七年学习二时头陀行脚体会(释亲指 沙弥)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如来藏之研究(印顺法师)[栏目:如来藏思想研究]
 灭罪健身消灾除病五轮作礼磕长头法集要[栏目:其它善知识]
 圣者言教 第二十四课(十三)时时忆念无常[栏目:圣者言教]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二 6 佛教与其他宗教的四点不同[栏目:宽见法师]
 忏悔的理论与方法 第四章 礼佛持咒的忏悔功用[栏目:台湾屏东·慧广法师]
 业障很重,精神提不起来[栏目:宽运法师]
 普贤行愿品讲记 第二十四卷[栏目:净空法师]
 小议“四料简”[栏目:月悟法师]
 功德资粮[栏目:海涛法师·菩提心语]
 相应29经 沙门婆罗门经第一[栏目:相应部 48.根相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