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走解脱之路(释华性 比丘尼)
 
{返回 大悲寺妙祥僧团·心得体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288
走解脱之路

——听上院比丘师父的受戒报告体会

◎释华性 比丘尼

听着上院比丘师父们的报告,回想起当年我们在高旻寺受戒的情形,都差不多,大同小异。我们过斋集体只用了三天钵,之后就一直用碗筷吃饭过斋。过斋时吃圆桌。只是早斋不用去,可以为常住打扫卫生,这是高旻寺常住慈悲。而过斋发红包是放在桌子上,你只要不动它,吃完走人,就会有人处理。

在道源寺女众登坛受戒时,天乌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狂风大作,将女众寮房一株多年的老槐树连根拔倒,差点压到房顶。当我与大悲寺下院最后一位戒兄登完第十五坛时,风也停了,雨也住了。出来时太阳还在乌云的包围中冲了出来,与我们笑脸相见,放射着它的光芒。这就是持戒的功德,因为大悲寺下院有十几位女众一起去受戒,人多力量大,震动魔宫,这也是千载难逢的一段因缘。

我亦是在戒兄的感召下,开始吃日中一食,不捉持金钱戒,每天和她们一起利用早斋时间收拾寮房内外的卫生。受完戒,处理了一些事情,在上妙下祥师父慈悲接引中,来到下院道源寺,学习佛法。

不过来这里两年多了——由于在外面呆久了,习性重,好的作用没起,还犯了很多过失。从来也没有对上妙下融师父为我所作的一切生起感恩心。上妙下融师父(以下简称:师父)见我年龄小不懂事,一再包容。最后仍不改,被送往茅棚静思,在那里听了一遍上妙下祥师父讲的《四十二章经》。戒兄亦从中启发我,让我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回来后向师父忏悔。师父非常慈悲,接受了我的忏悔,还安慰了我一些话。怕我不适应这里,还仍让我和戒兄们住在一起。我如果是男众,又敢顶撞执事,不顺师教,又不依教奉行,在大悲寺,恐怕早就被清单,此时也不知身在何方了。

这就是师父的心量,下院能在几年中留住这么多——十几位的比丘尼,与师父的这种大度是分不开的。上妙下祥师父为了在中国培养一批清净的比丘尼僧团,这个责任的重担自然就落在了师父的肩上。师父只有依教奉行,按照八敬法的要求去做,带着我们这一批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新戒尼众,行持清净的戒律,甘愿付出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如今的师父衰老了很多,体质也每况愈下,依旧承担这份重担,坚定地在解脱之路上行走着。难怪上妙下祥师父说师父:“像大丈夫。”

报告中,上妙下祥师父给出外的戒子开示说:“出外受戒是与违缘习气拼个你死我活,拼出来是佛子。我不希望你们带回什么,能保持原样就不错了。”

“钵像气泡表无常。”

“中午过斋吃水果我都是等最后一个人都发到了才吃,我生怕落下一个人,与我的愿相违。所以大众也养成了一个习惯,看我吃小食了,他们才开始吃,表示对我的恭敬。”

一位师父说:“在寺院过斋,每次吃小食都得看师父吃没吃,老起心动念。”他说:“干脆以后不吃小食,在过斋时也如法。”我却不这样认为,吃小食等师父吃了再吃,会培养对师父的恭敬心,同时还能去自己着急快吃的习性。也能看淡小食,减少对小食的贪心,争取做到与师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弟子随着师父这样做了,才是真正的师徒。

在吃小食上借境练心,不追求外境,还随顺了常住。记得上妙下祥师父闭关时,人家送多少饭就用多少,主要就是不分别。但上妙下祥师父来下院讲开示,中午过斋一般都在半小时左右。因为他老知道女众有女人吃的习性,同时贪心也重,所以女众吃饭时间相较之下就多一些。

听完师父讲关于如何过斋的开示,我试了一下,在还没有品到味道前就往下咽,但不太习惯。吃饭的速度比以往快,还能减少分别心。不过我做得不好,有时还会品味,有时还咽不下去。不过我会努力坚持去作,去掉女人细嚼慢咽的吃法。同时也向大众师、师父忏悔拣择食物,过斋不如法,起分别心和品味。

一位师父在报告中说:“在戒场如法的搭衣持钵不允许,改为用碗。最后几天早斋不过也得坐在那里看别人过斋,但为了受戒,还得随顺常住。”为什么会这样呢?师父在依教奉行中讲到:“现在在中国来讲,很多地方已经不进行过午不食和日中一食了,他们不知道这是犯戒,而且不知道在谤佛法,还说了很多的理由,强调了各种的方便。佛为了让人控制舌根,很快入道,所以规定了日中一食。也只有佛才吃午食,天人吃早食,畜牲吃下午食,饿鬼吃晚食,所以佛规定了佛弟子只吃午食。也只有吃午食,才能成为佛的弟子。佛又在经上讲了:‘凡是毁犯过午不食,日中一食者即是谤佛。’佛在这条戒上没有方便可开,各种理由都是错误的。”

三衣钵是出家人的标志,然而去戒场受戒,不用钵而随顺方便改用碗筷,随顺俗流,这也是中国佛教中的一大悲哀。师父曾说:“现在的弊病太重了,如果再不强调守戒,整个戒律空有其名。虽有戒律,没有其内容,最后佛法就这么没落了。”而且佛说:‘末法时期邪师说法如恒河沙。’有一条戒律你守不住,那样你所讲出的戒律很难有正知正见。

比如我们不是日中一食,让我们讲出日中一食的看法或是对吃饭的看法,那就随着我们的习性来判断佛所说的,就不会尽量去称赞日中一食,就是称赞也是口说心不称。而且有一种意识,对所扩展的所有戒律,他都会进行心性上的抵触,所以说末法时期邪师说法如恒河沙,就是不守戒的关系。所以讲戒也好,讲法也好,主要看你是否守戒。如果不守戒,你就很难圆满地理解佛法,很难心里生起圆满的大智慧,让众生真正解脱。

所以通过反复讲这些事情,而让众生都能明白“守戒”是佛法第一重要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一切都不能成就。就如《佛遗教经》中说:“若人能持净戒,是则能有善法,若无净戒,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以当知,戒为第一安隐功德住处。”

虽然守戒是基础,但又是目的。为什么说是目的?戒就是佛,佛就是戒,所以说戒心不二。虽然从相上讲是戒,但它没有离开性,它只是性的一种表示。所以如果我们性到位,无不持戒,所以真正的大乘没有不持戒,不会说是大小乘,持和不持的。邪师说法无非就是利用佛教的大小这个差别,去攻击佛的戒律。戒律本身没有大小,是人的根基有大小,所以才说大和小的问题,这些人就是利用所谓的大小来攻击佛教,找开缘。而且佛说了:“在大乘和小乘之间,如果发生矛盾,互相冲突的情况下,应以小乘为主,先持小乘戒后持菩萨戒。如果救人的话,我们可以开缘。”

写到这,我忽然记起一件事,曾无意间听人说五台山的如瑞法师是梦见还是亲自见到不太清楚,大概意思是见到极乐世界现前,却没登上去。此时我想通愿老法师律学严谨,严持八敬法,为尼众楷模。如果如瑞法师能严持日中一食,不摸畜金钱戒,并按菩萨戒规定常行二时头陀,同时将此法传授给每一位学子,必然功德无量,也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将佛的戒律进一步深入,发扬光大,将学习研究佛戒改为行持佛戒,每一位从五台山律学院出来的学子,都变为严持佛戒的佛子,正法就能久住,兴盛。

打过这个妄想之后,我记得一位师父说:“给师父拿东西不用问,直接去拿,不给,硬拿,问师父,师父就不用了。”为的就是让我们直心,别分别、起心动念,拿起来就走。如果起心动念问师父,师父如果说用,就有了为自己的心,而师父永远不会为自己做什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众生,所以问师父,师父肯定不用。硬拿就是直心,不动念。

上妙下祥师父曾讲过,看戒就是硬看,一条戒看半年看明白,那就看半年。硬看也是直心,看明白就是不动念。看解释的书我们就会分别,有分别就有执着,就有烦恼。同时看解释我们就会有攀缘心向外求法的心,我们的心就会不老实,而产生很多知见,对真正行持戒律进行抵触,找开缘,反而障道。

我选了一条淫戒诵,有时间就诵,效果很好。第一天我的欲心让我想去看男子长相,但戒让我双眼抬不起来,不让我看。接下来的几天,能反观到心念上犯戒,能及时忏悔。由于时间短,戒在八识田中很弱,习性很强,所以还没有起到马上对境止恶,心一动,戒就来防非。我还须努力,一条一条戒慢慢硬看,行持。我相信我所有的尘劳都能在戒的作用下清除,转成无上菩提。

写到这,我才了解以前我在戒七中所做的,都是心外求法,平时也是这样,追求着名利,安逸,随着自己的五欲六尘的习性在走,都离开了戒,在此忏悔。诵经,持咒都是为了达到无念,而不是去执着哪一种方式方法,书中的某些道理分析,所讲的内容——诵经持咒都是收摄身心的方法,所以佛讲万法归一,归到无念,一念不生。这五六年来我浪费了多少时间精力,一直都在向外求法,求到此时,我才刚刚回头。路没少走,从北走到南,又从南转到北,最后还得回到初发心地。

上人曾说:“多一小庙,就多一地狱。”因为有人就是发愿盖庙,盖外面的庙,自己的心庙没盖好,甚至没盖。盖外面的庙就是心外求法,随顺了自己的感觉,以为自己在完成自己的愿力。其实都是自私自利,都在按自己的想法走,再加上不懂戒,持戒也是表面持。时间久了就会随顺俗流,再加上错用因果,以盲引盲,最终的结果只是走向地狱。小庙的小,本身就是心胸狭小,住小庙心量就会越来越小,地狱的人就是因为心量小起嗔心入地狱的。这是我个人看法,仅供大众参考。有句话说:“宁可在大庙睡觉,不在小庙修道。”企盼每一位住丛林的大众都好好珍惜住丛林的因缘,不要轻易舍弃,离开道场,随烦恼习性走。

记得一位比丘师说:“离开了大众和合的力量,个人的定力就非常小了。”所以他认为寺中的清净,每一分都那么珍贵。临行时师父告诉几位出外的戒子,规定过午时间在十一点四十五分。在戒场因有佛事活动,过斋时间晚了,这一天五人都未进食,但并未影响第二天的登坛受戒。“持戒就得用生命换,有这种决心才能持好戒。”师父曾反复强调这句话,如今在大悲寺的僧众身上得以体现。

有人说修行有两种:一种是戒急乘缓,另一种是乘急戒缓。师父给我们开示说:乘急戒缓只是一种说法,不保险。如果戒持不好,如何生定慧?如一个杯子,有洞,水永远装不满。何况戒本身含有定慧,戒定是一体的,只有抓住戒,才能入门。佛法要强调这点:“末法时期,最好的法门,最容易成就的就是戒,并且要严于律己。”

大悲寺的沙弥师出外受戒,是在外表法。表佛的正法,弘扬戒律,感化众生,让每一个众生在八识田中种下正法的种子,知道有“日中一食,不捉持金钱戒”这两条戒。

上妙下祥师父在总结报告时说:“我们都是为了有意思而活着,成为习惯性的妄想,连吃口菜都想有意思。有意思,即是我,佛法就是去掉有意思,所以叫了义,而佛法更深的意思来源于基础戒。”

有人想闭关,向上妙下祥师父请教,上妙下祥师父说:“持戒不完全清净,不能去掉我,所以不能闭关。”戒是诸法空性的最好体现,对有为法执着,对境界执着,很容易进入魔境。境界来时只是几秒钟,你心底里的决定,如生恐惧等,就会结束你的一生。如能想到念佛,就有奇异的现象。如一念无我就会改变境界。这都要靠我们平时的努力,抓住每一念,每一个环节。

主要用生命换取佛法,这就是为何有人能得到佛法的原因,能破我执法执。要不遗余力的投入,宁舍生命不犯戒,是有智慧的说法。在末法时期要难行能行,守住戒律,因难行能行是易行道,因为它能成就。

我很惭愧,只记住了这些,有些是我个人知见。如有疏漏之处望大众不吝赐教,慈悲指正,供养大众,仅供参考。写得不少,还没有运用到实际中。我会努力坚持走向解脱之路。


{返回 大悲寺妙祥僧团·心得体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正法需要头陀行(释传法 式叉尼)
下一篇:读《口业之过》有感(释传本 沙弥尼)
 佛教的本色——出世行为与入世作用的完美统一(释亲古 比丘)
 二〇〇七年戒七体会(释亲船 比丘尼)
 二〇〇七年行脚乞食体会报告(释亲藏 比丘)
 一语能招万世殃(释传印 式叉尼)
 记二〇〇九年学习二时头陀体会(释亲幢 沙弥)
 下院道源寺二〇〇八年秋季行脚报告(释常愿 式叉尼)
 离好行——二〇〇八年行脚体会报告(释亲古比丘)
 分文不取自在行——二〇〇八年行脚体会报告(释传印 式叉尼)
 二〇〇七年行脚日记(释亲应 比丘尼)
 《2007年大悲寺行脚乞食报告会》听后感(释常愿沙弥尼)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说无量寿经白话浅释 卅三 弥陀授记[栏目:陈义孝居士]
 堕胎害子,死後受苦[栏目:心念与命运·第3册]
 鼠疫病愈[栏目:大悲咒感应事迹]
 希求解脱首先要生起出离心[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慈悲之心度无量[栏目:静思晨语·证严上人]
 智者大师前期思想中的心灵哲学 八、《小止观》的三观思想[栏目:吴汝钧教授]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舍利品 上 6[栏目: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妙境法师]
 成佛度生是往生者之本愿[栏目:普陀遗珍·印光大师开示精编]
 大悲大慈尊 无处不舍身[栏目:传喜法师]
 见性成佛 第十五天[栏目:如本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