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中国佛学 一、佛教创立(六)大乘佛教的发展阶段
 
{返回 中国佛学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754

(六)大乘佛教的发展阶段

现今的佛学界比较一致的将印度大乘佛教分为前、中、晚三期来叙说。

初期大乘佛教大致从公元前一世纪至公元后二世纪左右,具体时间很难确定,初期大乘佛教在发展期间出现了中观学派。初期大乘佛教有许多大乘经典产生,如《般若经》、《维摩经》、《法华经》、《华严经》、《无量寿经》等,这些经典都是以信仰、修行实践为中心。初期大乘佛教论书之集大成者是龙树、提婆等。以龙树、提婆等人对于“般若类”经典的解释为核心,形成了大乘佛教的第一个派别——中观学派。

中期大乘佛教大致时间为公元三世纪至六世纪。中期大乘佛教的经典,可分为三个系统:其一,如来藏思想系统,有《如来藏经》、《胜鬘经》、《大般涅槃经》等。其二,属阿赖耶思想系统的《解深密经》等。其三,综合两种思想的《楞伽经》等。这些经典对哲学思想的强调更甚于信仰实践。因此,以这些经典为基础,后来又产生了许多纯粹的哲学著作,例如,阿赖耶识系统的《瑜伽师地论》、《摄大乘论》、《成唯识论》等,如来藏系统则有《宝性论》、《佛性论》等,两者的综合则有《大乘起信论》等。一般地认为,以无著、世亲、陈那、护法等人的有关阿赖耶识等内容的著作为核心,形成了印度大乘佛教的第二大宗派——瑜伽行派。

晚期大乘佛教,大致时间为公元七世纪至公元十三世纪。此一时期,中观派和瑜伽行派由独立发展互相争论逐步走向融合,而更为突出的则是真言密教的兴起。真言密教的出现,是为了挣脱学问研究之流弊,并力图恢复信仰、实践的立场。因此,印契、真言、陀罗尼、曼荼罗等遂成为显示其教理学说的主要方式。此一时期的经典有《大日经》、《金刚顶经》等,以及为数甚多的陀罗尼及仪轨。然而,此深远稳健的密教,后来与卑俗猥杂的民间信仰结合,丧失了佛教的真精神,堕落为左道密教。佛教由此走向的衰亡之路,最后在伊斯兰教势力的打击之下,佛教在印度最终绝迹。


{返回 中国佛学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中国佛学 二、佛法东渐
下一篇:中国佛学 一、佛教创立(五)大乘与小乘
 中国佛学 六、宗派鼎立(四)律宗
 中国佛学 七、中国特色(三)人间佛教
 中国佛学 五、学派并兴(二)《毗昙》与毗昙学派
 中国佛学 七、中国特色(二)出世与入世
 中国佛学 七、中国特色(一)儒学转向
 中国佛学 五、学派并兴(四)《俱舍论》与俱舍学派
 中国佛学 二、佛法东渐(四)东汉三国佛教的传播
 中国佛学 四、灵魂与佛性(一)法性说与神不灭论
 中国佛学 三、“格义佛教”(一)“六家七宗”的学派归属
 中国佛学 六、宗派鼎立(六)华严宗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五百罗汉 209、金刚味尊者[栏目:五百罗汉]
 为生命解脱而回归极乐[栏目:仁焕法师]
 尊圣佛母心咒[栏目:传喜法师]
 学佛是否一定要素食?[栏目:济群法师问答]
 我没有说过全世界要遭遇瘟疫[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一]
 宗镜录卷第二十三[栏目:永明延寿大师]
 含叶红素多的蔬菜[栏目:一生要素]
 怎样才能把心一直保持在恒定的状态中呢?[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因明正理门论》讲记之六[栏目:刚晓法师]
 最大和最小的都是它[栏目:人生智慧·济群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