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唯识中道义
 
{返回 黄忏华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130

唯识中道义

黄忏华居士

三性三无性,万有之实相。一切万有上,一一皆有三性三无性二义,是即非有非空之中道。所谓中道者,离有无增减之意。如识论云,远离增减二边,唯识义成,契会中道。述记释之云,言中道者,正智也。理顺正智,故契中道。总有二种,一言诠中道,二离言中道。言诠中道者,寄言语诠显中道之谓,于中又有二重,一三性对望中道,二三性各具中道。初三性对望中道者,依三性对望,非有非空,立中道义。遍计所执,当情现相,体性都无,故非有。依他起性,因缘生法,如幻假有,圆成实性,诸法实性,真空妙有,故非空。如是遍计空,依他圆成有,空有相对,显非有非空之中道。次三性各具中道者,依三性法尔各具非有非空二义,立中道义。即第一遍计所执,情有故非空,理无故非有。第二依他起性,如幻故非有,假有故非空。第三圆成实性,真空故非有,妙有故非空。如是于三性一一各具非有非空二义上谈中道。以上虽有二重,然此宗以三性对望中道为本义。如中边云,虚妄分别有,于此二都无,此中唯有空,于彼亦有此,故说一切法,非空非不空,有无及有故,是则契中道。(藏本作是则为中道)即所取能取之分别,(依他)非全无自性。惟于此分别上,遍计所执二取(遍计)永无。此分别中,但有离所取及能取之空性(圆成。)即离于二取,但有真如。于彼真如中,亦但有此分别,都无二取。识论亦云,我法非有,空识非无,离有离无,故契中道。又义林章云,我法境空,真俗识有,非空非有,中道义立。虽然,无论其为三性相望谈中道,抑生性各别谈中道,毕竟皆藉空有又非空非有等言诠显中道,故称之为言诠中道。至若理智冥合之真胜义谛,为无分别智自内所证,非言诠之所及情识之所测,所谓有无俱非,心言路绝,故称之为离言中道。

 


{返回 黄忏华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阿赖耶识
下一篇:五法与三性的关系
 中国佛教史略—西晋佛教
 种子与现行
 二无我
 南三北七教判之说
 中国佛教史略—南朝佛教
 五法与三性的关系
 地论宗源流与学说的简介
 第三能变识
 唯识性
 佛教各宗大意—天台宗大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阿含字典(2)[栏目:庄春江居士]
 佛教徒不是偶像崇拜者[栏目:道坚法师]
 能解释佛语者,以何为最善?并言其事由,及其道要。[栏目: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佛七讲话 第六集 第二期 第二天 念佛三昧在心清净[栏目:智谕法师]
 风灯 Flickering Candlelight[栏目:旅途脚印 Footprints on the Journey]
 大圆满前行 第九章 皈依 第六节 皈依的功德[栏目:大圆满前行·普贤上师言教集释义]
 悲惨世界[栏目:索达吉堪布]
 疑难病症的ECT疗法 第三章 现代精神病学认定的[栏目:刚晓法师]
 我有跟您去吉隆坡法会,我跟朋友住同样饭店,同样房间,为什么我一直听到,整间房间都是念佛声,而我的朋友..[栏目:海涛法师·佛学问答]
 对自己不喜欢的人发慈悲心真的很困难,怎么办?[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