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教如何看待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
 
{返回 正如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024

佛教如何看待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

正如法师开示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物资文明?什么又是精神文明?一般而言,通俗一点讲,就是独立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这就称作“物质”。 人类对物质生产的进步和物质生活的改善,这就是物质文明,是人类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成果。精神,是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的心理状态。意识活动通过社会实践过程创造出精神财富,这是精神文明。精神财富,包括思想、教育、道德、科学、文化等等。

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两者到底那个重要?学者探讨激烈,众说纷纭。有人说,精神文明建设比物质文明建设重要。也有人讲,有物质文明才有精神文明……。物质第一性,还是精神第一性,唯物、唯心就这样展开舌辩。其实,有物质,没有“精神”,这物质重要不重要,我们就不知道了,无从知之。有了“精神”之后,尤其是有了人类的“精神”之后,这物质才显得有意义。从那个时候起,物质影响精神,精神影响物质,物质文明影响精神文明,精神文明影响物质文明。从而,也就分不清谁比谁不重要了。佛教的《楞严经》中早就说到:“由心生故,种种法生;由法生故,种种心生。”心,指精神世界;法,指物质世界。有物质,才造就生命与大脑;有精神,才认识物质和改造物质。这也就是说,精神与物质互相影响,相辅相成,互为条件,同等重要。

虽然,物质与精神,同等重要。但是,佛教更强调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杂阿含经》中说:“心持世界去,心拘引世界。其心为一法,能制御世间。”“心”指精神世界,世界指物质世界。《华严经》上也说:“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心似画家”能画出各种各样的物质世界。精神世界改造物质世界,物质世界因精神世界而“存在”。

《红楼梦》里,物质生活可以说是相当文明,可人们的命运结局并不文明。有些家庭,物质不算“文明”,生活贫穷,可是家庭和睦,精神文明,日子过得快乐。一个人尽管肉体很健壮,但是思想坏了,他一定要干坏事。一个人尽管身体残疾,但思想好,好学上进,他一定能为人类社会创造奇迹。 想和谐,必须先作好心灵和谐。想环保,必须先作好心灵环保。看来,精神文明是物质文明的根本。因而,佛说“一切唯心!”是有其精辟!

在佛教中,心还是属于“法” 的范畴,称心法。严格讲,精神领域也有物质的成分。


{返回 正如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家里哪个位置供奉佛菩萨像好?
下一篇:诸罪结集 定其轻重
 《佛遗教经讲解》包容的人生
 心识如何生起?
 盂兰冥阳两利法会
 佛是圆满究竟的觉悟者
 善也?恶也?
 都是“忍”惹了祸
 岭南第一大刹光孝寺
 牛杀三人
 《佛遗教经讲解》本经译者其人其事
 家里哪个位置供奉佛菩萨像好?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八 (1)[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怎样念佛才能自在往生(一)[栏目:法宣法师]
 老鼠去海边[栏目:心灵小品·禅语故事]
 学佛与实修[栏目:月悟法师]
 《六祖坛经》与禅文化的影响[栏目:六祖坛经思想研究]
 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 第十八课[栏目:入菩萨行论·阿扎仁波切讲记]
 大圆满法[栏目:药师山·紫虚居士]
 当菩提心遭遇嗔恨[栏目:达真堪布]
 太虚大师的佛教组织观[栏目:黄夏年教授]
 关於「四相」之10:「众生相」的核心是「连结」[栏目: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